一种充气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5099发布日期:2018-10-16 19:58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充气支撑装置,属于支撑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支撑装置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但是,一般的支撑装置因为都是固定的,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尤其是在野外等特定的场合,往往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支撑架而让人束手无策。

生活中一般使用的支撑架都是固定的,以金属、木质纤维、硬塑胶等刚性材质为主,存在重量大、占用空间,携带不方便、装配或拆除工作量较大等问题。本身就具有一定高度的支撑装置往往携带和运输不便。而现有的在安装设置后可将目标物体支撑位于一定高度位置的可折叠支撑装置大多结构复杂,安装不便,对其结构和使用不熟悉的使用者难以在短时间内安装和拆卸,增加了其使用的不便。

但该种装置的缺陷也很明显,因为各机构之间需要拆卸,增加了复杂的连接机构,增加了支撑架的质量,所以在野外使用时,其复杂的结构增加了支撑装置本身的重量,导致其便携性明显下降,且连接结构之间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在风中发生摇摆,影响该支撑装置对目标物体的稳定支撑。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充气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充气支撑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承载单元和一支撑单元,所述承载单元设于支撑单元上并被其支撑;所述承载单元具有一承载端和一固定端,所述支撑单元包括一支撑架和一支撑元件,所述支撑元件设于支撑架上并被其支撑,所述支撑架包括一连接元件和一组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可枢转地设与连接元件的下部,所述支撑腿具有一连接端和一自由端,所述支撑腿的连接端分别相间隔开地设于连接元件的下部,所述连接端可枢转地设于所述支撑架的所述连接元件的下端,所述支撑架还包括一组锁定元件,所述锁定元件分别与所述支撑腿相对应,所述支撑元件具有一上端元件和一下端元件,所述上端元件与承载单元的固定端连接,所述下端元件与连接元件可拆连接,所述支撑元件为一充气软管,所述充气软管包括柔性密封的弹性内管和包裹弹性内管的非弹性外皮,当所述支撑元件处于充气状态时,所述承载单元的所述固定端设于所述支撑元件的上端并被所述支撑元件支撑,所述支撑元件的下端设于所述支撑架的所述连接元件并被所述支撑架支撑,所述支撑架被所述支撑架的所述支撑腿支撑,由此使得位于所述承载单元的所述承载端的被承载物被支撑位于使用者期望的高度;当所述支撑元件处于放气状态时,所述支撑元件被折叠以便携带和运输;所述充气支撑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稳定单元,所述稳定单元包括一组第一稳定元件,所述第一稳定元件的一端分别相隔开地设于所述承载单元,所述第一稳定元件的另一端分别设于所述支撑架的支撑腿,所述第一稳定元件、所述支撑元件和所述支撑腿形成一个三角形以增强所述充气支撑装置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为三脚架。

作为优选:所述稳定单元进一步包括一组第二稳定元件,所述第二稳定元件分别设于两个相邻的所述支撑架的所述支撑腿之间,所述第二稳定元件和两个相邻的所述支撑架的所述支撑腿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以增强所述充气支撑装置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稳定单元进一步包括一组稳定杆,所述稳定杆的一端相间隔开地设于所述支撑元件,所述稳定杆的另一端设于所述第一稳定元件。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单元进一步包括一连接挂钩,所述连接挂钩设于所述连接元件的下部。

作为优选:所述充气支撑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导电单元,所述导电单元包括一供电元件和一用电元件,所述供电元件和用电元件电性连接,所述用电元件设于所述承载单元的所述承载端,所述用电元件设于所述支撑单元的连接挂钩。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端上设有充气元件,所述充气元件与所述充气软管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充气软管的所述弹性内管由橡胶材料和塑料材料的一种制成,所述充气软管的所述的非弹性外皮由尼龙丝和塑料材料中的一种编织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稳定元件施加在所述承载单元的合力沿所述支撑元件竖直向下,从而使得所述支撑元件在所述第一稳定元件施加在所述承载单元的合力的作用下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充气支撑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组安全网,每个所述安全网设于所述第一稳定元件和所述支撑元件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该充气支撑装置通过软管支撑,可折叠储存,方便运输;2. 支撑元件的主体结构为充气软管,放气后可进行折叠收纳;3.支撑架四周设置安全网,采用网状的结构,且能防止用户意外碰撞,增加了支撑架的安全性;4.通过设置稳定单元,增强了支撑装置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5.支撑架底部设置挂钩,能方便悬挂移动电源或其他装置,增加了支撑架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气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气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承载单元;11、承载端;12、固定端;20、支撑单元;21、支撑元件;22、支撑架;221、连接元件;222、支撑腿;223、锁定元件;23、连接挂钩;30、稳定单元;31、第一稳定元件;32、第二稳定元件;33、稳定杆;40、导电单元;41、供电元件;42、用电元件;50、安全网。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3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充气支撑装置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充气支撑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承载单元10和一支撑单元20,所述承载单元10 设于支撑单元20上并被其支撑;所述承载单元10具有一承载端11和一固定端12,所述支撑单元20包括一支撑架22和一支撑元件21,所述支撑元件21设于支撑架22上并被其支撑,所述支撑架22包括一连接元件221和一组支撑腿222,所述支撑腿22可枢转地设与连接元件221的下部,所述支撑腿222具有一连接端和一自由端,所述支撑腿222的连接端分别相间隔开地设于连接元件221的下部,所述连接端可枢转地设于所述支撑架22的所述连接元件 221的下端,所述支撑架22还包括一组锁定元件223,所述锁定元件223分别与所述支撑腿 222相对应,所述支撑元件21具有一上端元件和一下端元件,所述上端元件与承载单元10 的固定端12连接,所述下端元件与连接元件221可拆连接,所述支撑元件21为一充气软管,所述充气软管包括柔性密封的弹性内管和包裹弹性内管的非弹性外皮,当所述支撑元件21处于充气状态时,所述承载单元10的所述固定端12设于所述支撑元件21的上端并被所述支撑元件21支撑,所述支撑元件21的下端设于所述支撑架22的所述连接元件221并被所述支撑架22支撑,所述支撑架22被所述支撑架22的所述支撑腿222支撑,由此使得位于所述承载单元10的所述承载端11的被承载物被支撑位于使用者期望的高度;当所述支撑元件21处于放气状态时,所述支撑元件21被折叠以便携带和运输;所述充气支撑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稳定单元30,所述稳定单元30包括一组第一稳定元件31,所述第一稳定元件31的一端分别相隔开地设于所述承载单元10,所述第一稳定元件31的另一端分别设于所述支撑架22的支撑腿 22,所述第一稳定元件31、所述支撑元件21和所述支撑腿222形成一个三角形以增强所述充气支撑装置的稳定性。

实施例1:当支撑元件21处于充气状态时,承载单元10的固定端12设于支撑元件21 的上端并被支撑元件21支撑,支撑元件21的下端设于支撑架22的连接元件21并被支撑架 22支撑,支撑架22被支撑架22的支撑腿222支撑,由此使得位于承载单元10的承载端11 的被承载物被支撑位于使用者期望的高度;当支撑元件21处于放气状态时,支撑元件21被折叠若干次,而缩小支撑元件21纵向的长度,以便携带和运输;充气软管的弹性内管由橡胶材料和塑料材料的一种制成,充气软管的的非弹性外皮由尼龙丝和塑料材料中的一种编织而成;非弹性外皮能限制弹性内管的膨胀,提高支撑软管的整体支撑强度。

实施例2:当锁定元件223处于锁定状态时,支撑腿222处于的位置被锁定元件223所固定;当锁定元件223处于解锁状态时,可调节支撑架22的支撑腿222以使其处于远离支撑元件21的收纳状态和靠近支撑元件21的支撑状态;支撑腿222与支撑元件21形成一个角a,当支撑腿222被锁定元件223在支撑状态位置时,角a的大小为90-135度,当支撑腿222处于收纳状态时,角a的大小为135-180度;方便收纳支撑装置。

实施例3:该支撑架22为三脚架,支撑单元21包括三根第一稳定元件31,每根第一稳定元件31的一端相间隔开地设在承载单元10,其另一端设于支撑腿222的活动端,其中这三根第一稳定元件31中的任意两根作用在承载单元10的合力的力臂、第三根第一稳定元件 31作用在承载单元10的力臂和支撑元件21的重力力臂位于同一个平面,能增强支撑架22 的稳定性。

实施例4:稳定单元30进一步包括一组第二稳定元件32,第二稳定元件32分别设于两个相邻的支撑架22的支撑腿222之间,第二稳定元件32和两个相邻的支撑架22的支撑腿 222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以增强所述充气支撑装置的稳定性;增加在重物的作用下支撑架22 的强度。

实施例5:稳定单元30进一步包括一组稳定杆33,稳定杆33的一端相间隔开地设于支撑元件21,稳定杆33的另一端设于第一稳定元件31,稳定杆33与支撑元件21垂直设置;稳定杆33为硬质杆,且稳定杆33、支撑元件21和第一稳定元件31之间形成三角形的结构,能增强充气支撑装置的稳定性;其中支撑元件21受到来自水平方向的力时,一侧稳定杆33 对支撑元件21的合力与另一侧稳定杆33对支撑元件21的合力的一部分相抵消,能增强支撑元件21的稳定性,防止充气软管折弯。第一稳定元件31施加在承载单元10的合力沿支撑元件21竖直向下,从而使得支撑元件21在第一稳定元件31施加在承载单元10的合力的作用下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

实施例6:支撑单元20进一步包括一连接挂钩23,连接挂钩23设于连接元件221的下部,充气支撑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导电单元40,导电单元40包括一供电元件41和一用电元件 42,供电元件41和用电元件42电性连接,用电元件42设于承载单元10的承载端11,用电元件42设于支撑单元20的连接挂钩23;将灯具安装在承载单元10上,能为灯具提供一个稳定的支撑,通过设置挂钩23,将电源挂在挂钩23上,连结成一个整体,方便用户携带,且将较重电源悬挂在支撑架的下部,能降低充气支撑装置整体的重心,增加支撑架的稳定性。

实施例7:充气支撑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组安全网50,每个安全网50设于第一稳定元件 31和支撑元件21之间,通过设置安全网50,安全网50能发出夜光,用以提醒行人,防止行人碰撞受伤。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