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耐压和高抗冲PPR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0409发布日期:2018-09-14 21:32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
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一种高耐压和高抗冲PPR管。
背景技术
: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道为国内主要的家用给水管道。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管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纤维增强PPR管道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PPR管道的耐压性能,但是又容易出现低温脆性问题。主要是由于常规的纤维改性PPR时,界面不处理,容易出现界面薄弱;而添加相容剂后,过强的界面粘结,则会降低复合材料阻止裂纹扩展及吸收外加冲击能量的能力。综上都会使复合材料的抗冲及抗疲劳性能大幅度下降。因此在纤维改性PPR材料中,引入一层可变形的柔性界面层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脆性问题。此外,β晶特有的束状聚集体结构,使材料在受到外力冲击的时候可以引发大量的微细裂纹,从而吸收大量的冲击能量,提高材料的韧性。但是当添加纤维、β成核剂共存时,由于在挤出过程中纤维的高剪切容易抑制β成核,因此,在结构设计时,内外层添加β成核剂,而中间层从成本和有效性考虑,不添加β成核剂。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耐压和高抗冲PPR管。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高耐压和高抗冲PPR管,其具有三层结构,分为内层,中间层和外层,在内层和外层之间设置中间层。中间层的材料采用纤维增强PPR树脂,中间层的材料同时引入柔性相容剂。内层的原料为采用β成核剂改性PPR树脂。外层的原料采用β成核剂改性PPR树脂。中间层的原料,其组份质量百分比为:增强纤维为25-30%;柔性相容剂为5%-10%;其他为常规PPR原料,常规PPR原料为PPR树脂、色母粒、抗氧剂等。所述的柔性相容剂为嵌段共聚物PS-PHEA,分子量为25000-50000,HEA含量30-50%。所述增强纤维为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中的一种或配合使用,优选为玄武岩纤维,纤维为短切纤维。玄武岩纤维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高轴向抗拉强度、抗疲劳性能、大的弹性变形能力、非磁性、重量轻等方面优异性能。内层的原料,其组份质量百分比为:β成核剂为0.1‰-2‰,相容剂为1%-5%,其他为常规PPR原料常规PPR原料为PPR树脂、色母粒、抗氧剂等。外层的原料和内层的原料相同。所述管材为三台单螺杆挤出机共挤挤出,三层结构分布为:内层10-35%,中间层30-50%,外层10-35%。所制管材的尺寸为D2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1.提高了PPR管材的耐压性能,并同时解决了PPR管存在易脆性破坏的问题。在中间层玻纤增强的同时,引入中间柔性相容剂;而内外层则进行了β成核剂改性。所制备的新型PPR管在提高PPR整体强度的同时,保证了抗冲性能,解决了脆性开裂问题,是一种高耐压、高抗冲PPR管。2.突破常规纤维增强树脂的配方,引入柔性相容剂,解决了纤维与PPR树脂之间界面薄弱的问题,更大程度的发挥纤维增强PPR的作用功效。3.引入β成核剂,在提高管材韧性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管材的高温耐压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高耐压和高抗冲PPR管示意图;其中,1a为径向剖面图,1b为轴向剖面图;图2为柔性相容剂作用在PPR/纤维界面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外层,2中间层,3内层,4纤维,5β成核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提供本实用新型一种高耐压和高抗冲PPR管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请参见附图1,一种高耐压和高抗冲PPR管,其具有三层结构,分为内层3,中间层2和外层1,在内层和外层之间设置中间层;中间层的材料采用纤维4增强PPR树脂,中间层的材料同时引入柔性相容剂。内层的原料为采用β成核剂5改性PPR树脂。外层的原料采用β成核剂改性PPR树脂。一种高耐压、高抗冲PPR管,其结构为30%的无规共聚聚丙烯外层,30%的无规共聚聚丙烯内层,40%的中间纤维增强层。选用树脂为大庆炼化PPR,牌号PA14D。中间增强层中,选用纤维为玄武岩纤维,纤维含量为25%;PS-PHEA的Mn为38950,添加比例为5%。内外层添加的β成核剂添加比例为1‰,相容剂为MPP(马来酸酐接枝PP),添加比例为5%。三层原料均为根据配方设计的双螺杆挤出造粒料。三层复合管的制备是通过三台单螺杆挤出机复合挤出,并通过三段式冷却方法,最大程度保证β晶体的生长。冷却速度依次为一段、三段快速冷却,二段缓慢冷却。具体实施为:一段和三段冷却水箱通入20℃冷却水,冷却水箱长度分别为2米和6米;中间段为保温装置,关停冷却水,保证β成核剂在最佳生长温度下生长,保温段长度为20米;此外,制得产品110℃退火2h。实施例2一种高耐压和高抗冲PPR管,其结构为25%的无规共聚聚丙烯外层,25%的无规共聚聚丙烯内层,50%的中间纤维增强层。选用树脂为大庆炼化PPR,牌号PA14D。中间增强层中,选用纤维为玄武岩纤维,纤维含量为25%;PS-PHEA的Mn为38950,添加比例为5%。内外层添加的β成核剂添加比例为2‰,相容剂为MPP(马来酸酐接枝PP),添加比例为5%。三层原料均为根据配方设计的双螺杆挤出造粒料。三层复合管的制备是通过三台单螺杆挤出机复合挤出,并通过三段式冷却方法,最大程度保证β晶体的生长。冷却速度依次为一段、三段快速冷却,二段缓慢冷却。具体实施为:一段和三段冷却水箱通入20℃冷却水,冷却水箱长度分别为2米和6米;中间段为保温装置,关停冷却水,保证β成核剂在最佳生长温度下生长,保温段长度为20米;此外,制得产品110℃退火2h。实施例3一种高耐压和高抗冲PPR管,其结构为25%的无规共聚聚丙烯外层,25%的无规共聚聚丙烯内层,50%的中间纤维增强层。选用树脂为大庆炼化PPR,牌号PA14D。中间增强层中,选用纤维为玄武岩纤维,纤维含量为25%;PS-PHEA不添加。内外层添加的β成核剂添加比例为2‰,相容剂为MPP(马来酸酐接枝PP),添加比例为5%。三层原料均为根据配方设计的双螺杆挤出造粒料。三层复合管的制备是通过三台单螺杆挤出机复合挤出,并通过三段式冷却方法,最大程度保证β晶体的生长。冷却速度依次为一段、三段快速冷却,二段缓慢冷却。具体实施为:一段和三段冷却水箱通入20℃冷却水,冷却水箱长度分别为2米和6米;中间段为保温装置,关停冷却水,保证β成核剂在最佳生长温度下生长,保温段长度为20米;此外,制得产品110℃退火2h。实施例4一种高耐压和高抗冲PPR管,其结构为25%的无规共聚聚丙烯外层,25%的无规共聚聚丙烯内层,50%的中间纤维增强层。选用树脂为大庆炼化PPR,牌号PA14D。中间增强层中,选用纤维为玻璃纤维,纤维含量为25%;PS-PHEA的Mn为38950,添加比例为5%。内外层添加的β成核剂添加比例为2‰,相容剂为MPP(马来酸酐接枝PP),添加比例为5%。三层原料均为根据配方设计的双螺杆挤出造粒料。三层复合管的制备是通过三台单螺杆挤出机复合挤出,并通过三段式冷却方法,最大程度保证β晶体的生长。冷却速度依次为一段、三段快速冷却,二段缓慢冷却。具体实施为:一段和三段冷却水箱通入20℃冷却水,冷却水箱长度分别为2米和6米;中间段为保温装置,关停冷却水,保证β成核剂在最佳生长温度下生长,保温段长度为20米;此外,制得产品110℃退火2h。具体的分析比较如下:制备的管材的综合性能汇总于表1:从数据可以看出,通过结构及配方改性,所制备的改性PPR管有明显的抗冲击和耐压性能的提升,适当提高成核剂比例可以进一步提高综合性能。实施例3不添加柔性相容剂,综合性能有所下降,说明柔性相容剂的添加有利于综合性能的提高。纤维的改变对性能略微变化,玄武岩纤维改性略高于玻纤。结晶情况汇总于表2:样品β晶型结晶度α晶型结晶度总结晶度Xcβ晶体相对含量纯PPR/38.72%38.72%/内外层实施例126.54%14.68%41.22%64.38%内外层实施例229.42%14.16%43.58%67.51%结晶情况分析看出,添加1‰的成核剂明显改变材料结晶性能,可以有较高的β结晶含量,进一步提高添加量后,β晶含量进一步提高,但提高不明显。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