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向对流搅拌的渣水搅拌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0410发布日期:2018-09-14 21:32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向对流搅拌的渣水搅拌罐。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过程中,餐厨垃圾浆料经预处理之后通常需要进入浆料池暂存。由于餐厨垃圾成分复杂,若餐厨垃圾长时间静置在浆料池中,容易导致密度不同的餐厨垃圾分层,重杂质容易沉积在浆料池底部,而轻杂质上浮易腐烂结痂,给餐厨垃圾输送和后段处理带来较大困难。特别是沉底的重杂质会占据浆料池的池体空间,目前除了人工清理外没有更好的清渣方法。因此,浆料池中一般需要增设搅拌装置达到餐厨垃圾浆料均质防止分层的目的。

专利申请号为CN201310144026.9的发明专利公布了一种带搅拌切割装置的厨余垃圾处理机及其控制方法,其包括壳体,壳体内安装有搅拌桶,搅拌桶内安装有由驱动装置驱动的传动轴,传动轴上径向设置有跟随传动轴转动的定刀片,所述定刀片至少设置有两片并且间隔设置,传动轴上套设有由动刀片和搅拌杆组成的辅助支架,动刀片与定刀片刀刃侧相对贴合,搅拌杆设置在动刀片远离传动轴的端部;所述搅拌桶内壁安装有挡块,挡块位于辅助支架圆周运动的路径上。本发明的厨余垃圾处理机的搅拌切割装置,将搅拌和切割机构设置在同一根传动轴上,与现有分别设置搅拌和切割两个机构装置相比,占用空间小,节省成本,降低电能消耗,所以更符合厨余垃圾处理机环保节能的使用需求。

但是,上述装置在对餐厨垃圾进行搅拌时,垃圾混合物在罐体内形成涡流,不同比重的餐厨垃圾在罐体内形成分层。固体垃圾在罐体内会逐渐沉降下来,导致垃圾上下分层。垃圾形成涡流或上下分层,均使得垃圾混合物难以被充分搅拌,达不到餐厨垃圾搅拌的均匀度,搅拌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充分且均匀搅拌的渣水搅拌罐,解决了现有餐厨垃圾搅拌装置无法对垃圾进行均匀搅拌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向对流搅拌的渣水搅拌罐,包括罐体,罐体内固定有套筒,罐体上安装有推料液压缸,推料液压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推板,推板位于套筒内;套筒与罐体内壁之间的区域设置有若干搅拌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搅拌电机安装于罐体上,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伸入到罐体内;搅拌轴上套设有搅拌桨,搅拌桨上安装有叶片,搅拌轴上设置有推动搅拌桨一起转动的凸条;搅拌桨的外端连接有升降轴,升降轴的另一端连接有驱动机构,升降轴套设在搅拌轴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搅拌桨的外端设置有环形槽,升降轴的端部固定有环形凸块,环形凸块卡合在环形槽内,环形槽的开口处连接有限位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驱动机构为多级气缸,多级气缸的输出轴与升降轴固定连接,多级气缸的缸体安装于罐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搅拌轴的两端均设有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搅拌装置为四组,四组搅拌装置均布在套筒和罐体内壁之间的区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推料液压缸可推动推板上下移动,从而推板推动套筒内的垃圾与套筒罐体内壁之间的垃圾进行交换,使得垃圾能充分上下对流,减少固体垃圾在罐体的沉降的问题。搅拌装置设置于套筒与罐体内壁之间,搅拌装置不会使垃圾在罐体中心形成涡流,减少不同比重的垃圾分层的现象,提高搅拌的均匀性。固体垃圾和液体垃圾在推板和搅拌装置的作用下被充分搅拌,垃圾通过多向运动,减少了分层,提高了搅拌的均匀性。

2、搅拌桨套设在搅拌轴上,搅拌轴上设置有推动搅拌桨一起转动的凸条,因此,搅拌轴可以带动搅拌桨一起转动,但并不限制搅拌桨的升降运动。通过驱动升降轴,升降轴带动搅拌桨做升降运动。从而,搅拌桨在对罐体内的垃圾进行搅拌时,同时还在不断升降,使垃圾产生上下对流,进一步是提高的搅拌的均匀性。

3、搅拌桨的外端设置有环形槽,升降轴的端部固定有环形凸块,环形凸块卡合在环形槽内。在安装时,先将升降轴卡合在搅拌桨的环形槽内,再将环形槽用限位环封闭,避免升降轴脱出搅拌桨,保证连接可靠。环形凸块可以在环形槽内自由转动,避免升降轴对搅拌桨的回转运动进行干涉。

4、多级气缸能保证升降轴足够的移动长度,从而,保证搅拌桨对更大的区域进行搅拌。

5、搅拌轴的两端均设有挡块,上下两端的挡块能避免搅拌桨升降时超过界限而与罐体内壁相碰的情况。

6、搅拌装置为四组,从而罐体与套筒之间的各个位置的垃圾均能被均匀搅拌,垃圾在罐体内能得到充分搅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搅拌轴和搅拌桨的截面图。

图中,1-罐体,2-套筒,3-推料液压缸,4-推板,5-搅拌装置,51-搅拌电机,52-搅拌轴,53-搅拌桨,54-叶片,55-升降轴,56-驱动机构,521-凸条, 522-挡块,531-环形槽,532-限位环,551-环形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一种多向对流搅拌的渣水搅拌罐,包括罐体1,罐体1内固定有套筒2,罐体1上安装有推料液压缸3,推料液压缸3的活塞杆上固定有推板4,推板4位于套筒2内;套筒2与罐体1的内壁之间的区域设置有若干搅拌装置5。

本实用新型的推料液压缸3可推动推板4上下移动,从而推板4推动套筒2 内的垃圾与套筒2罐体1内壁之间的垃圾进行交换,使得垃圾能充分上下对流,减少固体垃圾在罐体1的沉降的问题。搅拌装置5设置于套筒2与罐体1内壁之间,搅拌装置5不会使垃圾在罐体1中心形成涡流,减少不同比重的垃圾分层的现象,提高搅拌的均匀性。固体垃圾和液体垃圾在推板4和搅拌装置5的作用下被充分搅拌,垃圾通过多向运动,减少了分层,提高了搅拌的均匀性。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搅拌装置5包括搅拌电机51,搅拌电机51安装于罐体1上,搅拌电机51的输出轴连接有搅拌轴52,搅拌轴52伸入到罐体1 内;搅拌轴52上套设有搅拌桨53,搅拌桨53上安装有叶片54,搅拌轴52上设置有推动搅拌桨53一起转动的凸条521;搅拌桨53的外端连接有升降轴55,升降轴55的另一端连接有驱动机构56,升降轴55套设在搅拌轴52外。

搅拌桨53套设在搅拌轴52上,搅拌轴52上设置有推动搅拌桨53一起转动的凸条521,因此,搅拌轴52可以带动搅拌桨53一起转动,但并不限制搅拌桨 53的升降运动。通过驱动升降轴55,升降轴55带动搅拌桨53做升降运动。从而,搅拌桨53在对罐体1内的垃圾进行搅拌时,同时还在不断升降,使垃圾产生上下对流,进一步是提高的搅拌的均匀性。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搅拌桨53的外端设置有环形槽531,升降轴55的端部固定有环形凸块551,环形凸块551卡合在环形槽531内,环形槽531的开口处连接有限位环532。

搅拌桨53的外端设置有环形槽531,升降轴55的端部固定有环形凸块551,环形凸块551卡合在环形槽531内。在安装时,先将升降轴55卡合在搅拌桨53 的环形槽531内,再将环形槽531用限位环532封闭,避免升降轴55脱出搅拌桨53,保证连接可靠。环形凸块551可以在环形槽531内自由转动,避免升降轴55对搅拌桨53的回转运动进行干涉。

实施例四

在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驱动机构56为多级气缸,多级气缸的输出轴与升降轴55固定连接,多级气缸的缸体安装于罐体1上。

多级气缸能保证升降轴55足够的移动长度,从而,保证搅拌桨53对更大的区域进行搅拌。

实施例五

在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搅拌轴52的两端均设有挡块522。搅拌轴52的两端均设有挡块522,上下两端的挡块522能避免搅拌桨53升降时超过界限而与罐体1内壁相碰的情况。

实施例六

在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搅拌装置5为四组,四组搅拌装置5 均布在套筒2和罐体1的内壁之间的区域。搅拌装置5为四组,从而罐体1与套筒2之间的各个位置的垃圾均能被均匀搅拌,垃圾在罐体1内能得到充分搅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