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筒筛迷宫密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9145发布日期:2018-09-07 22:39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圆筒筛迷宫密封。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制浆工段的形状较大的轻杂物清除处理技术在不断完善,各种筛选设备层出不穷,但所有筛选设备都面临着一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设备渣料泄露的问题。常见的筛选设备进浆管部位采用橡胶密封组件的结构,但这种结构自身存在很大缺陷,密封性能特别不好,常常造成客户现场渣料泄露一地,严重影响流程的稳定性以及现场环境,因此就有了制作更加有效的密封结构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圆筒筛迷宫密封,能够在圆筒筛进浆管位置起到有效密封,从而减小渣料的泄露,改善现场环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筒筛迷宫密封,包括穿过端盖并伸入至筛筒内部的进浆管,进浆管与端盖间隙配合,且进浆管与端盖之间设有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于端盖上的动密封环结构和设于进浆管上的静密封环结构;

动密封环结构包括同轴固定在端盖上并随其转动的的内动环和外动环,内动环和外动环均朝向静密封环结构一侧突出;静密封环结构包括固定套设在进浆管上并位于筛筒外的法兰盘,法兰盘上同轴固定有内静环和外静环,均内静环和外静环朝向动密封环结构一侧突出;

内静环、内动环、外静环和外动环沿径向向外依次间隔设置,且外静环和内静环在轴向上均与外动环和内动环部分重叠;

上述动密封环结构和静密封环结构配合形成迷宫密封。

所述外静环呈向动密封环结构一侧扩口的喇叭状结构。

所述外动环呈向静密封环结构一侧扩口的喇叭状结构。

所述外静环和内静环上设有缺口。

所述法兰盘固定套设在进浆管上的设置方式如下:法兰盘位于远离动密封环结构的一侧设有压环,压环套设在进浆管上并与其紧密配合,法兰盘通过螺栓固定在压环上。

所述压环与进浆管结合处配设密封圈。

所述压环与法兰盘之间配设有弹垫和平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内动环和外动环随端盖转动形成动密封环结构,内静环和外静环固定安装在进浆管上形成静密封环结构; 由于内静环、内动环、外静环和外动环沿径向向外依次间隔设置,且内动环和外动环朝向静密封环结构一侧突出,内静环和外静环朝向动密封环结构一侧突出,外静环和内静环在轴向上与外动环和内动环部分重叠,从而形成曲折密封室,在相对运动过程中产生迷宫效应,可有效减小圆筒筛进浆管位置渣料的泄露。

所述压环与进浆管结合处有O型圈密封,可有效阻止此处渣料的泄露。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圆筒筛进浆管位置起到有效密封,从而减小渣料的泄露,改善现场环境,其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使用,且安装快捷方便,减少投入成本,维护空间不受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静密封环结构的放大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圆筒筛迷宫密封,包括穿过端盖11并伸入至筛筒内部的进浆管12,进浆管12与端盖11间隙配合,且进浆管12与端盖11之间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于端盖11上的动密封环结构和设于进浆管12上的静密封环结构;

动密封环结构包括同轴固定在端盖11上并随其转动的的内动环2和外动环1,内动环2和外动环1均朝向静密封环结构一侧突出;静密封环结构包括固定套设在进浆管12上并位于筛筒外的法兰盘3,法兰盘3上同轴固定有内静环4和外静环5,内静环4和外静环5均朝向动密封环结构一侧突出;

内静环4、内动环2、外静环5和外动环1沿径向向外依次间隔设置,且外静环5和内静环4在轴向上均与外动环1和内动环2部分重叠;

上述动密封环结构和静密封环结构配合形成迷宫密封。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静环5呈向动密封环结构一侧扩口的喇叭状结构,所述外动环1呈向静密封环结构一侧扩口的喇叭状结构。所述外静环5和内静环4上设有缺口。

所述法兰盘3固定套设在进浆管12上的设置方式如下:法兰盘3位于远离动密封环结构的一侧设有压环6,压环6套设在进浆管12上并与其紧密配合,法兰盘3通过螺栓7固定在压环6上,且压环6与法兰盘3之间配设有弹垫8和平垫9。并且压环6与进浆管12结合处配设O型密封圈,可有效阻止此处渣料的泄露。

本实用新型中内动环2和外动环1随端盖11转动形成动密封环结构,内静环4和外静环5固定安装在进浆管12上形成静密封环结构;动密封环结构和静密封环结构配合形成曲折密封室,在相对运动过程中产生迷宫效应,可有效减小圆筒筛进浆管位置渣料的泄露,使设备正常运行。

检查维护状态下,将螺栓7卸掉,外动环1、内动环2留在端盖11上,其余所有部件可一体移走进行检查维护,快捷方便。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圆筒筛进浆管位置起到有效密封,从而减小渣料的泄露,改善现场环境,其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使用,且安装快捷方便,减少投入成本,维护空间不受限制。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