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速机的扭力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9569发布日期:2018-09-14 21:26阅读:52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减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速机的扭力臂。



背景技术:

减速机是一种相对精密的机械,它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减速机扭力臂的作用主要是水平安装扭力臂,使得电机减速机的重力全部压在轴上长时间不会变形。减速机壳体上带扭力臂,一端连接固定位置,防止减速机壳体转动。目前,公告号为CN20560578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扭力臂,包括臂架,在该臂架的端形成用于连接减速机的大端部,另端形成小端部,该小端部上设有用于连接支撑轴的轴孔,所述大端部具有半环槽,在该大端部的半环槽的周缘环向设有多个连接孔。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大端部设计成半环槽的结构,改变了传统扭力臂与减速机的安装方式,从而实现了在狭小的安装空间内扭力臂与减速机的安装,便于扭力臂的安装。扭力臂作为支撑减速机的重要支撑件,其强度、刚度、抗弯性能和抗拉性能等都有较高要求。上述技术方案将扭力臂的大端减半虽能方便安装,但影响了扭力臂的力学性能,尤其是抗弯性能,导致扭力臂容易损坏。为此,亟需一种减速机的扭力臂,其抗弯性能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速机的扭力臂,其抗弯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减速机的扭力臂,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有用于固定的固定部以及用于支撑减速机的支撑部,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撑部上开设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开设有减重孔,所述减重孔边缘设有多个圆角进行过渡,所述圆角处固定有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主体上开设由第一通孔形成的固定部以固定扭力臂,开设由第二通孔形成的支撑部对减速机进行支撑,并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开设减重孔,又将减重孔的转角处设置成圆角,采用圆角作为过渡,增加了过渡区域的截面面积,并加设加强筋,以此提高主体的抗弯截面系数,从而增强扭力臂的抗弯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上开设有弧形空腔,所述弧形空腔位于所述减重孔与所述第一通孔之间,且所述弧形空腔内固定有多根支撑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主体上开设一个弧形空腔,并在弧形空腔内设置多根支撑柱,支撑柱两端与弧形空腔内壁固定,以此对主体进行支撑,加强主体在第一通孔轴线方向上的抗弯性能,从而进一步提升主体的抗弯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周侧均固定有环形的补强板,所述补强板与所述主体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周侧设置环形的补强板,补强板一侧与主体固定,另一侧与固定部或支撑部的表面固定,以此加强主体与固定部以及支撑部之间的连接强度,确保扭力臂的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通孔周侧开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上螺纹配合有螺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通孔周侧开设多个连接孔,并在连接孔上安装螺钉,利用螺钉与连接孔的螺纹配合实现扭力臂的固定,从而便于扭力臂的拆装和维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孔与所述主体表面之间设有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孔与主体表面之间设置倒角,利用倒角减少连接孔处的厚度,以此减低连接孔边缘的刚度,缓和连接孔处的应力集中,从而延长连接孔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钉上套设有垫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螺钉上套设一个垫片,当螺钉旋紧时,垫片两个侧面分别与主体表面和螺钉表面抵触,以此避免螺钉与主体的直接接触,对主体表面形成保护,从而避免主体表面破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通孔内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固定有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通孔内开设第一凹槽,并在第一凹槽内安装密封圈,密封圈为环形,且密封圈的外壁与第一凹槽固定,密封圈的内壁的存在使得固定部安装后具有更好的油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通孔内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固定有衬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通孔内开设第二凹槽,并在第二凹槽内固定衬套,衬套为环形,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且衬套的外壁与第二凹槽固定,衬套的内壁增加了支撑部与减速机之间的摩擦,使得支撑部与减速机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固,从而更好地对减速机进行支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主体上开设由第一通孔形成的固定部以固定扭力臂,开设由第二通孔形成的支撑部对减速机进行支撑,并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开设减重孔,又将减重孔的转角处设成圆角,圆角增加了过渡区域的截面面积,并加设加强筋,以此提高主体的抗弯截面系数,从而增强扭力臂的抗弯性能;

2、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周侧设置环形的补强板,利用补强板加强主体与固定部以及支撑部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确保扭力臂的正常工作;

3、在第一凹槽内安装环形的密封圈,且密封圈的外壁与第一凹槽固定,密封圈的内壁的使得固定部安装后具有更好的油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 是图2中以A为剖面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主体;2、固定部;21、第一通孔;211、密封圈;212、第一凹槽;22、连接孔;221、倒角;23、螺钉;24、垫片;3、支撑部;31、第二通孔;311、衬套;312、第二凹槽;4、减重孔;41、圆角;42、加强筋;5、弧形空腔;51、支撑柱;6、补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减速机的扭力臂,包括主体1,主体1为板状结构,其上设有用于固定扭力臂的固定部2以及用于支撑减速机的支撑部3,且主体1的宽度由固定部2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固定部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1,支撑部3上开设有第二通孔31,且第一通孔21的直径为第二通孔31直径的三倍。

如图2、图3所示,固定部2与支撑部3之间开设有一个减重孔4,减重孔4的四个角为圆角41,本实用新型采用圆角41作为减重孔4的过渡角,增加了过渡区域的截面面积,从而提高主体1的抗弯截面系数,增强了扭力臂的抗弯性能。圆角41上还加设有加强筋42,加强筋42两端分别与减重孔4内壁固定,对主体1的抗剪性能有所帮助。

支撑部3和固定部2均沿其自身轴线向主体1两侧延伸,且支撑部3的厚度为固定部2的厚度的两倍。支撑部3和固定部2周侧均安装有补强板6,补强板6呈环形,且补强板6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其直角面分别与主体1表面以及支撑部3或固定部2侧壁固定,从而加强主体1与固定部2以及支撑部3之间的连接强度。

如图3、图4所示,固定部2周侧环绕分布有多个连接孔22,连接孔22贯穿主体1,且其内设置有内螺纹。连接孔22与主体1表面之间设置有倒角221,倒角221用于减少连接孔22处的厚度,以此减低连接孔22边缘的刚度,缓和连接孔22处的应力集中。连接孔22上装配有螺钉23,螺钉23上设有与内螺纹螺纹配合的外螺纹。且螺钉23端部与主体1表面之间安装有垫片24,垫片24套设在螺钉23上,螺钉23旋紧时,垫片24两个侧面分别与主体1表面和螺钉23表面抵触,以此避免螺钉23与主体1的直接接触,对主体1表面形成保护。

第一通孔21内开设有第一凹槽212,第一凹槽212沿第一通孔21周向延伸,且第一凹槽212内固定有一个密封圈211。密封圈211为环形,由橡胶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且密封圈211的外壁与第一凹槽212固定,用于加强固定部2安装后的油封效果。

第二通孔31内开设有第二凹槽312,第二凹槽312沿第二通孔31周向延伸,且第二凹槽312内固定有一个衬套311。衬套311为环形,由橡胶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且衬套311的外壁与第二凹槽312固定。当支撑部3与减速机连接时,衬套311的内壁增加了支撑部3与减速机之间的摩擦,使得支撑部3与减速机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固,从而更好地对减速机进行支撑。

如图3所示,固定部2与减重孔4之间还开设有一个弧形空腔5,弧形空腔5内安装有多个支撑柱51。支撑柱51的长度方向与主体1的厚度方向一致,且支撑柱51的两端分布与弧形空腔5的上下两个内壁固定,以此对主体1进行支撑,加强主体1在第一通孔21的轴线方向上的抗弯性能。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只需将主体1上的固定部2安装好,并将螺钉23拧入固定部2周侧的连接孔22内,再将减速机的轴与支撑部3插接即可完成对减速机的支撑。上述方案中,由于主体1上开设有减重孔4,且减重孔4采用圆角41进行过渡,增加了过渡区域的截面面积,且在圆角41处加设了加强筋42,以此提高主体1的抗弯截面系数,从而增强了扭力臂的抗弯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