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4494发布日期:2018-08-21 16:41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振器。



背景技术:

转向架是轨道车辆的重要组成部件,兼具承载、牵引、缓冲、转向和制动功能于一身,主要包括有轮对、轴箱、一系悬挂、构架、二系悬挂、驱动装置和基础制动装置。一系悬挂又称为弹簧悬挂装置,主要包括弹簧装置和液压减振器,弹簧装置的作用是分配载荷,缓和冲击并改善机车车辆的横向运行性能,而液压减振器是利用液体的粘滞阻力做负功来吸收振动能量,从而起到缓冲减振的作用。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459209Y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机动车液压减振器全密封耐磨防尘罩,包括有橡胶防尘罩,橡胶防尘罩的内镶嵌有用于加固防尘罩的铁套以及尼龙衬套,橡胶防尘罩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防尘网空气通道,且两防尘网上均套设有橡胶套,即橡胶防尘网通过上下两端的橡胶套箍紧于减振器的外壳上,从而完成对机动车液压减振器全密封耐磨防尘罩的固定。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橡胶防尘罩的端部通过橡胶套箍紧于减振器的外壳上,橡胶套本身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会发生磨损和腐蚀的现象;且当减振器工作时,减振器本身会发生振动和偏转,橡胶套与橡胶防尘罩之间的相对运动会加剧橡胶套的磨损,导致橡胶套损坏而无法箍紧防尘罩,致使防尘罩无法起到防尘的作用,降低了防尘罩使用的稳定性,现有技术存在可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器,通过加固防尘罩与减振器外壳的连接,从而达到提高防尘罩使用的稳定性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振器,包括有套设于减振器外的防尘罩本体,所述防尘罩本体包括有用于随减振器伸缩运动的伸缩部以及用于与减振器外壳相连接的安装部,且所述安装部包括有上端安装部以及下端安装部;所述上端安装部为环状弹性结构,且所述上端安装部与减振器外壳过盈配合固定,所述上端安装部外套设有防尘罩卡子,且所述防尘罩卡子与套设于减振器外壳上的上端安装部过盈配合固定;所述下端安装部与减振器外壳卡接配合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罩的上端通过上端安装部套设于减振器外壳外并与其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并通过防尘罩卡子进一步锁定防尘罩本体的上端;且防尘罩的下端通过下端安装部与减振器外壳卡接配合固定,从而完成防尘罩本体与减振器外壳的连接。防尘罩上端过盈配合并套设固定的方式以及防尘罩下端卡接固定的方式均便于使用者进行安装或拆卸,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更换便利性;同时,防尘罩本体通过自身与减振器外壳的过盈配合与卡接配合固定,相较于橡胶套箍紧固定的方式,固定结构更为牢固,不易发生松动现象,且防尘罩卡子起到进一步稳固防尘罩本体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防尘罩本体使用的稳定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尘罩卡子与上端安装部相接触的平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凸起,所述上端安装部上相对应于凸起均匀开设有若干凹陷,且所述凸起与凹陷卡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罩卡子本身与上端安装部过盈配合固定,而凸起与凹陷卡接配合则是起到进一步提高防尘罩卡子与上端安装部的连接稳固性的作用,进而达到提高防尘罩本体的上端与减振器外壳的连接稳定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端安装部向上延伸形成有用于进一步稳固防尘罩本体的上端延伸部,所述上端延伸部为环状弹性结构,且所述上端延伸部与减振器外壳过盈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端延伸部本身为环状弹性结构,即可通过上端延伸部与减振器外壳的过盈配合方式进一步提高防尘罩本体的上端与减振器外壳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端延伸部与减振器外壳相接触的表面上设置有上端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上端延伸部与减振器外壳的配合关系为过盈配合,则上端橡胶垫起到保护两者的作用;同时,上端橡胶垫也起到增大两者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端安装部上同轴设置有环状卡接块,减振器外壳上同轴开设有环状卡接槽,且所述环状卡接块与环状卡接槽卡接配合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端安装部通过环状卡接块与减振器外壳的环状卡接槽卡接固定,从而达到固定防尘罩本体的下端的目的,且环状卡接块与环状卡接槽卡接固定配合的方式连接结构牢固,不易发生脱离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端安装部为环状弹性结构,且所述下端安装部与减振器外壳过盈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端安装部设置为环状弹性结构,则可实现下端安装部与减振器外壳的过盈配合,从而达到提高防尘罩本体的下端与减振器外壳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端安装部向下延伸形成有用于进一步稳固防尘罩本体的下端延伸部,所述下端延伸部为环状弹性结构,且所述下端延伸部与减振器外壳过盈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端延伸部本身为环状弹性结构,即可通过下端延伸部与减振器外壳的过盈配合方式进一步提高防尘罩本体的下端与减振器外壳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端延伸部与减振器外壳相接触的表面上设置有下端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下端延伸部与减振器外壳的配合关系为过盈配合,则下端橡胶垫起到保护两者的作用;同时,下端橡胶垫也起到增大两者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部与减振器外壳之间形成有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液压减振器是通过液体阻尼做功以消耗机械能的方式实现缓冲减振的,在做功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则伸缩部与减振器外壳之间形成有空隙,有利于散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端安装部和下端安装部分别与相对应的伸缩部的端部一体成型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体成型的方式有利于提高上端安装部和下端安装部与伸缩部相连接处的连接强度,进而达到提高防尘罩本体的整体结构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防尘罩的上端通过上端安装部与减振器外壳的过盈配合固定,并通过防尘罩卡子进一步锁定防尘罩本体的上端;防尘罩的下端通过下端安装部与减振器外壳卡接配合固定,即环状卡接槽与环状卡接块的卡接配合,从而完成防尘罩本体与减振器外壳的连接,过盈套设配合以及卡接配合固定的方式,均便于使用者进行更换,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更换便利性;

其二:防尘罩本体通过自身与减振器外壳的过盈配合与卡接配合固定,相较于橡胶套箍紧固定的方式,固定结构更为牢固,不易发生松动现象,且防尘罩卡子以及上端延伸部起到进一步稳固防尘罩本体上端连接的作用,下端延伸部起到进一步稳固防尘罩本体下端连接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防尘罩本体使用的稳定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减振器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减振器外壳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防尘罩本体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防尘罩本体的剖视图;

图5是防尘罩卡子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防尘罩本体;2、伸缩部;3、安装部;31、上端安装部;311、上端延伸部;312、上端橡胶垫;313、凹陷;32、下端安装部;321、下端延伸部;322、下端橡胶垫;323、环状卡接块;4、减振器外壳;41、环状卡接槽;5、防尘罩卡子;51、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减振器,包括有套设于减振器外的防尘罩本体1,防尘罩本体1包括有用于随减振器伸缩运动的伸缩部2以及用于与减振器外壳4相连接的安装部3,且安装部3包括有上端安装部31和下端安装部32,上端安装部31和下端安装部32分别与相对应的伸缩部2的端部一体成型而成。上端安装部31与减振器外壳4过盈套设配合固定,下端安装部32与减振器外壳4卡接固定,从而完成防尘罩本体1与减振器外壳4的连接固定。

因液压减振器是通过阻尼做功消耗机械能的方式实现缓冲减振的,在做功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则伸缩部2与减振器外壳4之间形成有空隙,有利于散热。

如图1所示,上述上端安装部31为环状弹性结构,且上端安装部31与减振器外壳4过盈套设配合固定;上端安装部31外套设有防尘罩卡子5,且防尘罩卡子5与套设于减振器外壳4上的上端安装部31过盈配合固定,从而完成防尘罩本体1的上端与减振器外壳4的连接固定。

为了进一步提高防尘罩本体1的上端与减振器外壳4的连接稳固性,结合图4和图5所示,上述防尘罩卡子5与上端安装部31相接触的平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凸起51,上端安装部31上相对应于凸起51均匀开设有若干凹陷313,且凸起51与凹陷313卡接配合。结合图1和图3所示,上端安装部31向上延伸形成有上端延伸部311,上端延伸部311为环状弹性结构并与减振器外壳4过盈配合,且上端延伸部311与减振器外壳4相接触的表面上粘接固定有上端橡胶垫312,上端橡胶垫312起到保护减振器外壳4以及增大摩擦力的作用。

如图1所示,上述所述下端安装部32为环状弹性结构,且下端安装部32与减振器外壳4过盈套设配合;结合图2和图3所示,下端安装部32上同轴设置有环状卡接块323,减振器外壳4上同轴开设有环状卡接槽41,且环状卡接块323与环状卡接槽41卡接配合固定,即当下端安装部32过盈套设于减振器外壳4外时,下端安装部32与减振器外壳4卡接固定,从而完成防尘罩本体1的下端与减振器外壳4的连接固定。

为了进一步提高防尘罩本体1的下端与减振器外壳4的连接稳固性,如图4所示,上述下端安装部32向下延伸形成有下端延伸部321,下端延伸部321为环状弹性结构并与减振器外壳4过盈配合,且下端延伸部321与减振器外壳4相接触的表面上设置有下端橡胶垫322,下端橡胶垫322起到保护减振器外壳4以及增大摩擦力的作用。

下面结合具体动作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当需要安装防尘罩本体1时,先将防尘罩本体1套设于减振器外壳4外以使下端安装部32的环状卡接块323与减振器外壳4上的环状卡接槽41卡接配合固定,此时,上端安装部31和上端延伸部311均与减振器外壳4过盈套设配合,且下端安装部32和下单延伸部321均与减振器外壳4过盈套设配合,最后将防尘罩卡子5套设于上端安装部31外并与上端安装部31过盈套设配合,从而完成防尘罩本体1的安装作业;

当需要更换或拆卸防尘罩本体1时,先将防尘罩卡子5取下,再向上或向下推动防尘罩本体1,以使环状卡接块323与环状卡接槽41相脱离,从而取下防尘罩本体1,完成防尘罩本体1的更换或拆卸作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