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装置以及包括该驱动装置的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13771发布日期:2019-02-10 14:03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驱动装置以及包括该驱动装置的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以下描述涉及一种驱动装置以及包括该驱动装置的成像设备,所述驱动装置将沿着一个方向施加的旋转力从驱动源传递到两个单元,从而驱动所述单元。



背景技术:

由电动机(即,驱动源)的旋转力驱动的设备(例如,成像设备)需要如下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选择性地将电动机的驱动力传递到两个或更多个主体,从而驱动所述主体。为此,可以考虑包括多个电动机的结构、使用一个电动机的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的结构等。包括多个电动机的结构存在成本增大的问题。使用电动机的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的结构存在与改变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和电动机驱动电路所需的时间有关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随着从动体的惯性增加而变得更糟。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包括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可以在不改变电动机的旋转方向的情况下选择性地将电动机的驱动力传递到两个从动体。

其它方面将部分地将在下面的描述中进行阐述,并且部分地将通过描述而变得明显,或者可通过实践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而得知。

解决方案

根据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设备包括:电动机,被构造为提供旋转力;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动力传送器,被构造为选择性地将旋转力从电动机传递到第一齿轮以及从电动机传递到第二齿轮;凸轮,被构造为将动力传送器的模式设定为释放模式、第一连接模式和第二连接模式中的一个,在释放模式中来自电动机的旋转力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断开连接,在第一连接模式中第一齿轮连接到来自电动机的旋转力而第二齿轮与来自电动机的旋转力断开连接,在第二连接模式中第二齿轮连接到来自电动机的旋转力而第一齿轮与来自电动机的旋转力断开连接;以及离合器,被构造为选择性地将旋转力从电动机传递到凸轮。

根据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包括:主体;显影剂盒,能够附连到主体并包括:感光鼓;显影辊,被构造成将调色剂供应到形成在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第一连接器,连接到显影辊;以及第二连接器,连接到感光鼓;权利要求1到权利要求12中的一项的设备;第一输出齿轮,通过偶数个齿轮连接到第一齿轮并通过奇数个齿轮连接到第二齿轮,并且连接到第一连接器;以及第二输出齿轮,连接到第二连接器,连接到电动机,并且不与动力传送器连接。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驱动装置以及包括该驱动装置的成像设备,电动机的驱动力可以在不改变电动机的旋转方向的情况下选择性地传递到两个从动体。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描述,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将变得明显和更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框图;

图2是用于说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的驱动装置的动力连接的示图;

图3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4和图5分别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动力传送器的截面图和分解透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将构件固定到轴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7a、图7b和图7c分别是示出动力传送器的第一选择性连接模式、释放模式和第二选择性连接模式的截面图;

图8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凸轮、第一推动构件和第二推动构件的详细的示图;

图9a和图9b分别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推动凸轮部分和第二推动凸轮部分的凸轮轮廓的平面图和展开图,在所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实现两个释放模式;

图9c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推动凸轮部分和第二推动凸轮部分的凸轮轮廓的展开图,在所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实现释放模式位于第一连接模式和第二连接模式之间;

图10a、图10b和图10c是用于说明根据图9b和图9c的凸轮轮廓的第一选择性连接模式、释放模式以及第二选择性连接模式的示图;

图11a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推动凸轮部分和第二推动凸轮部分的凸轮轮廓的展开图,该凸轮轮廓是图9a和图9b中的凸轮轮廓的变型;

图11b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推动凸轮部分和第二推动凸轮部分的凸轮轮廓的展开图,该凸轮轮廓是图9c中的凸轮轮廓的变型;

图12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相位齿轮(phasegear)的平面图;

图13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构造的示图;

图14和图15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剂盒的侧视图,图14示出在彼此接触的感光鼓和显影辊之间形成显影辊隙(developingnip)的状态,图15示出感光鼓和显影辊彼此分开并且移除显影辊隙的状态;

图16是用于说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所述成像设备的动力连接的框图;

图17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剂盒的侧视图;

图18是示出图17的显影剂盒的侧视图,示出了显影单元位于释放位置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加全面地描述本公开,在附图中示出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

诸如“至少一个”的表述在出现在元件列表之前时改变整个元件列表,而不改变该列表中的各个元件。

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驱动装置1000的框图。参照图1,驱动装置1000包括:电动机1,沿第一方向旋转;动力传送器2,选择性地将电动机1的旋转力传递到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动力传送器2通过凸轮5而变为释放模式和选择性连接模式。释放模式对应于移除电动机1与第一齿轮3之间的连接以及电动机1与第二齿轮4之间的连接的状态。选择性连接模式对应于电动机1连接到第一齿轮3或第二齿轮4的状态。选择性连接模式可包括电动机1连接到第三齿轮3的第一选择性连接模式以及电动机1连接到第二齿轮4的第二选择性连接模式。

凸轮5可由电动机1驱动。离合器6位于凸轮5和电动机1之间。离合器6选择性地将电动机1沿第一方向的旋转力传递到凸轮5。在该构造中,电动机1可以在不改变电动机1的旋转方向的情况下选择性地连接到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此外,由于凸轮5由电动机1驱动,所以凸轮5具有大的致动力。因此,即使当由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驱动的从动体的驱动负载较大时,也可易于改变驱动传送器2的模式。

如图1中的虚线所标记的,可进一步提供用于驱动凸轮5的凸轮驱动电动机10而不提供离合器6。

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本身可以是从动体,并且可以分别连接到从动体9a和9b以驱动从动体9a和9b。因此,可以在不改变电动机1的旋转方向的情况下选择性地驱动从动体9a和9b。

此外,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可以驱动一个从动体,例如,第一输出齿轮7。参照图1,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可以连接到第一输出齿轮7。驱动装置1000可以具有第一输出齿轮7的旋转方向根据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中哪一个齿轮连接到电动机1而变化的结构。例如,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中的一个可通过偶数个齿轮(未示出)连接到第一输出齿轮7,而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中的剩下的一个可通过奇数个齿轮(未示出)连接到第一输出齿轮7。在这种情况下,偶数包括“0”。在这种构造中,第一输出齿轮7可以在不改变电动机1的旋转方向的情况下正向/反向旋转。

驱动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第二输出齿轮8。第二输出齿轮8在不结合到动力传送器2的情况下连接到电动机1。在这种构造中,即使在电动机选择性地连接到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时,第二输出齿轮8也可以沿相同的方向连续地旋转。在第一输出齿轮7的旋转方向根据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中哪一个齿轮连接到电动机1而变化的结构中,第一输出齿轮7的旋转方向可以在不改变第二输出齿轮8的旋转方向的情况下发生改变。因此,由于在改变第一输出齿轮7的旋转方向的同时由第二输出齿轮8驱动的从动体的惯性载荷不发生改变,所以可简化用于驱动电动机1的驱动电路的结构。

图2是用于说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的驱动装置1000的动力连接的示图。参照图2,动力传送器2包括轴100。电动机1使轴100旋转。例如,设置在电动机1上的主动齿轮1a可以通过齿轮11、12和13连接到轴100。例如,齿轮13可以固定到轴100。凸轮5包括齿轮部分5a。齿轮部分5a可以通过齿轮11、12、13和14、离合器6和相位齿轮15连接到设置在电动机1上的主动齿轮1a。离合器6可由于电信号而控制从电动机1传递到凸轮5的旋转力的接通和断开。例如,离合器6可被实现为螺线管和弹簧离合器或磁性离合器的组合。例如,当接通离合器6时,电动机1可连接到凸轮5,而当断开离合器6时,电动机1和凸轮5之间的连接可被移除。

凸轮5、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可以可旋转地设置在轴100上。因此,驱动装置100可以是紧凑的。

第一齿轮3可通过第一连接齿轮21连接到第一输出齿轮7。第二齿轮4和第一连接齿轮21可通过第二连接齿轮22彼此连接。因此,通过使用动力传送器2选择性地驱动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第一输出齿轮7可以正向/反向旋转。当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中的任何一个齿轮连接到电动机1时,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中的剩下的一个齿轮与电动机1之间的连接被移除。因此,在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选择性地驱动第一输出齿轮7的结构中,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通过第一连接齿轮21和第二连接齿轮22彼此连接是可能的。

例如,第二输出齿轮8可以是齿轮11、12和13中的任一齿轮。第二输出齿轮8可以连接到齿轮11、12和13中的任一齿轮。第二输出齿轮8可以通过动力传送构件(未示出)连接到电动机1。

图3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驱动装置1000的局部分解透视图。图4和图5分别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动力传送器2的截面图和分解透视图。参照图3至图5,轴100可以由两个支架(例如,第一支架190-1和第二支架190-2,二者之间具有轴承构件191-1和轴承构件191-2)支撑。齿轮13固定到轴100。齿轮13“固定”到轴100指的是齿轮13与轴100一起旋转。例如,如图6所示,销钉102-1可以插入到形成在轴100中的销孔101-1中,将销钉102-1接纳在其中的销钉接纳部分13-1可形成在齿轮13中。因此,齿轮13的旋转力可通过销钉接纳部分13-1、销钉102-1和销孔101-1传递到轴100。

第一固定闩锁构件110-1和第二固定闩锁构件110-2设置在轴100上,以沿轴向方向彼此间隔开。第一固定闩锁构件110-1和第二固定闩锁构件110-2固定到轴100。例如,如图6所示,销钉102-2可以插入到形成在轴100中的销孔101-2,而将销钉102-2接纳在其中的销钉接纳部分111可形成在第一固定闩锁构件110-1和第二固定闩锁构件110-2中。第一固定闩锁部分112-1和第二固定闩锁部分112-2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闩锁构件110-1和第二固定闩锁构件110-2上。第一固定闩锁部分112-1和第二固定闩锁部分112-2中的每一个可具有用于将沿一个方向(例如,a1方向)的旋转力传递到其它构件的形状。例如,第一固定闩锁部分112-1和第二固定闩锁部分112-2中的每一个可包括倾斜表面110a和接触表面(facingsurface)110b,倾斜表面110a从第一固定闩锁构件110-1和第二固定闩锁构件110-2中的每一个的一个表面110c沿轴向方向逐渐突出,接触表面110b从倾斜表面110a的顶端部分延伸至表面110c。接触表面110b可以与轴向方向平行。可选地,接触表面110b可以相对于轴向方向倾斜。

第一可移动闩锁构件120-1和第二可移动闩锁构件120-2位于第一固定闩锁构件110-1和第二固定闩锁构件110-2的外侧。第一可移动闩锁构件120-1和第二可移动闩锁构件120-2被设置为绕轴100旋转并且沿轴向方向移动。分别对应于第一固定闩锁部分112-1和第二固定闩锁部分112-2的第一可移动闩锁部分121-1和第二可移动闩锁部分121-2设置在第一固定闩锁构件110-1和第二固定闩锁构件110-2。第一可移动闩锁部分121-1具有与第一固定闩锁部分112-1的形状互配的形状,第二可移动闩锁部分121-2具有与第二固定闩锁部分112-2的形状互配的形状。当第一可移动闩锁部分121-1和第二可移动闩锁部分121-2与第一固定闩锁部分112-1和第二固定闩锁部分112-2接合时,第一可移动闩锁构件120-1和第二可移动闩锁构件120-2与第一固定闩锁构件110-1和第二固定闩锁构件110-2一起沿a1方向旋转。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可以可旋转地设置在轴100上。第一可移动闩锁构件120-1和第二可移动闩锁构件120-2沿轴向方向连接到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例如,沿径向方向延伸的延伸部分122设置在第一可移动闩锁构件120-1和第二可移动闩锁构件120-2中的每一个上,并且将延伸部分122接纳在其中的接纳部分41形成在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中的每一个中。在第一可移动闩锁构件120-1和第二可移动闩锁构件120-2由于凸轮5而沿轴向方向移动的同时,保持延伸部分122被接纳在接纳部分41中的状态。因此,当第一可移动闩锁构件120-1和第二可移动闩锁构件120-2沿a1方向旋转时,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与第一可移动闩锁构件120-1和第二可移动闩锁构件120-2一起旋转。

第一弹性构件140-1向第一可移动闩锁构件120-1施加弹力以使其沿第一可移动闩锁部分121-1与第一固定闩锁部分112-1接合的方向移动,并且第二弹性构件140-2向第二可移动闩锁构件120-2施加弹力以使其沿第二可移动闩锁部分121-2与第二固定闩锁部分112-2接合的方向移动。例如,第一弹性构件140-1可以是位于第一齿轮3和第一可移动闩锁构件120-1之间的压缩螺旋弹簧,第二弹性构件140-2可以是位于第二齿轮4和第二可移动闩锁构件120-2之间的压缩螺旋弹簧。

通过沿轴向方向选择性地移动第一可移动闩锁构件120-1可以选择性地将第一可移动闩锁部分121-1与第一固定闩锁部分112-1接合,通过沿轴向方向选择性地移动第二可移动闩锁构件120-2可以选择性地将第二可移动闩锁部分121-2与第二固定闩锁部分112-2接合。图7a、图7b和图7c分别示出动力传送器2的第一选择性连接模式、释放模式和第二选择性连接模式。

如图7a所示,通过以下方式仅第一齿轮3可被驱动:将第一可移动闩锁构件120-1移动到第一固定闩锁构件110-1使得第一可移动闩锁部分121-1和第一固定闩锁部分112-1彼此接合,并且将第二可移动闩锁构件120-2移动远离第二固定闩锁构件110-2使得第二可移动闩锁部分121-2和第二固定闩锁部分112-2彼此分开。

此外,如图7b所示,通过以下方式可防止旋转力传递到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将第一可移动闩锁构件120-1移动远离第一固定闩锁构件110-1使得第一可移动闩锁部分121-1与第一固定闩锁部分112-1分开,并且将第二可移动闩锁构件120-2移动远离第二固定闩锁构件110-2使得第二可移动闩锁部分121-2与第二固定闩锁部分112-2分开。

如图7c所示,通过以下方式仅第二齿轮4可被驱动:将第一可移动闩锁构件120-1移动远离第一固定闩锁构件110-1使得第一可移动闩锁部分121-1与第一固定闩锁部分112-1彼此分开,并且将第二可移动闩锁构件120-2移动到第二固定闩锁构件110-2使得第二可移动闩锁部分121-2和第二固定闩锁部分112-2彼此接合。

动力传送器2的模式可由凸轮5改变。参照图3到图5,凸轮5可旋转地设置在轴100上。凸轮5位于第一固定闩锁构件110-1和第二固定闩锁构件110-2之间。凸轮5可通过移动第一可移动闩锁构件120-1和第二可移动闩锁构件120-2将动力传送器2的模式改变为释放模式、第一选择性连接模式和第二选择性连接模式。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推动构件130-1位于凸轮5与第一可移动闩锁构件120-1之间,第二推动构件130-2位于凸轮5与第二可移动闩锁构件120-2之间。第一推动构件130-1和第二推动构件130-2被设置为沿轴向方向移动。由于第一弹性构件140-1和第二弹性构件140-2的弹力,保持第一推动构件130-1接触第一可移动闩锁构件120-1并且第二推动构件130-2接触第二可移动闩锁构件120-2的状态。第一推动构件130-1和第二推动构件130-2根据凸轮5的旋转相位而沿轴向方向移动,以选择性地允许第一可移动闩锁构件121-1和第一固定闩锁部分112-1之间的接合以及第二可移动闩锁构件121-2和第二固定闩锁部分112-2之间的接合。

第一可移动闩锁部分121-1和第一固定闩锁部分112-1在形成于第一推动构件130-1中的通孔131-1中彼此接合,第二可移动闩锁部分121-2和第二固定闩锁部分112-2在形成于第二推动构件130-2中的通孔131-2中彼此接合。第一推动构件130-1和第二推动构件130-2沿轴向方向移动但不旋转。例如,沿轴向方向延伸的防旋转臂132-1和防旋转臂132-2设置在第一推动构件130-1和第二推动构件130-2上。例如,可以将防旋转臂132-1和防旋转臂132-2插入到形成于第三支架190-3中的防旋转槽192-1和防旋转槽192-2中。第一支架190-1和第二支架190-2可以结合到第三支架190-3。

图8是示出凸轮5、第一推动构件130-1和第二推动构件130-2的详细视图。参照图8,第一推动凸轮部分133-1和第二推动凸轮部分133-2分别设置在第一推动构件130-1和第二推动构件130-2上,并且分别与第一推动凸轮部分133-1和第二推动凸轮部分133-2接触的第一凸轮部分5-1和第二凸轮5-2设置在凸轮5上。在图8中,第一推动构件130-1和第二推动构件130-2的形状被简化地示出以使凸轮5与第一推动构件130-1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凸轮5与第二推动构件130-2之间的连接关系变得清楚。

第一推动凸轮部分133-1和第二推动凸轮部分133-2以及第一凸轮部分5-1和第二凸轮部分5-2中的一者可具有第一凸轮轮廓和第二凸轮轮廓。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推动凸轮部分133-1和第二推动凸轮部分133-2具有第一凸轮轮廓和第二凸轮轮廓。

第一推动凸轮部分133-1包括凹入部分133-1a以及从凹入部分133-1a朝向第一凸轮部分5-1突出的突出部分133-1b,第二推动凸轮部分133-2包括凹入部分133-2a以及从凹入部分133-2a朝向第二凸轮部分5-2突出的突出部分133-2b。凹入部分133-1a和突出部分133-1b可以通过倾斜部分133-1c彼此连接,凹入部分133-2a和突出部分133-2b可以通过倾斜部分133-2c彼此连接。倾斜部分133-1c和133-2c的突出量沿凸轮5的旋转方向(即,从凹入部分133-1a和133-2a到突出部分133-1b和133-2b的a1方向)增大。

第一凸轮部分5-1和第二凸轮部分5-2分别突出至第一推动凸轮部分133-1和第二推动凸轮部分133-2。倾斜部分5-1a可以设置在第一凸轮部分5-1上并且倾斜部分5-2a可以设置在第二凸轮部分5-2上,使得当凸轮5沿a1方向旋转时,第一凸轮部分5-1沿着倾斜部分133-1c自然地面向突出部分133-1b并且第二凸轮部分5-2沿着倾斜部分133-2c自然地面向突出部分133-2b。

凹入部分133-1a是使第一固定闩锁部分112-1与第一可移动闩锁部分131-1接合的第一连接区段,凹入部分133-2a是使第二固定闩锁部分112-2与第二可移动闩锁部分131-2接合的第二连接区段,突出部分133-1b是使第一固定闩锁部分112-1与第一可移动闩锁部分131-1分开的第一分开区段,突出部分133-2b是使第二固定闩锁部分112-2与第二可移动闩锁部分131-2分开的第二分开区段。第一凸轮轮廓可以由第一连接区段和第一分开区段形成,第二凸轮轮廓可以由第二连接区段和第二分开区段形成。

确定第一凸轮部分5-1和第二凸轮部分5-2的相位差以及第一凸轮轮廓和第二凸轮轮廓的形状和相位差,从而实现第一选择性连接模式、第二选择性连接模式和释放模式。

图9a和图9b分别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凸轮部分5-1和第二凸轮部分5-2的凸轮轮廓以及第一推动凸轮部分133-1和第二推动凸轮部分133-2的凸轮轮廓的平面图和展开图。在图9a和图9b的实施例中,实现两个释放模式。图9c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凸轮部分5-1和第二凸轮部分5-2的凸轮轮廓以及第一推动凸轮部分133-1和第二推动凸轮部分133-2的凸轮轮廓的展开图。在图9c的实施例中,在第一选择性连接模式和第二选择性模式之间实施释放模式。图10a、图10b和图10c是用于解释根据图9a、图9b和图9c的凸轮轮廓的操作的示图,分别示出第一选择性连接模式、释放模式以及第二选择性连接模式。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凸轮部分5-1和第二凸轮部分5-2具有相位差f,而第一凸轮轮廓和第二凸轮轮廓不具有相位差。

如图9b中标号c1-1和c2-1所示,由于相位差f,第一凸轮部分5-1位于第一推动凸轮部分133-1的区段p1-1中,而第二凸轮部分5-2位于第二推动凸轮部分133-2的区段p1-2中。如图10a所示,第一凸轮部分5-1与凹入部分133-1a接触,并且由于第一弹性构件140-1的弹力,第一推动构件130-1和第一可移动闩锁构件120-1被推向第一固定闩锁构件110-1。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凸轮部分5-2与突出部分133-2b接触。因此,第二推动构件130-2和第二可移动闩锁构件120-2被沿与第二弹性构件140-2的弹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推动。如图7a所示,第一可移动闩锁部分121-1与第一固定闩锁部分112-1接合,而第二可移动闩锁部分121-2与第二固定闩锁部分112-2分开。因此,动力传送器2的模式变为第一选择性连接模式,其中电动机1只使第一齿轮3旋转。

凸轮5沿方向a1旋转,并且如图9b中标号c1-2和c2-2所示,第一凸轮部分5-1位于第一推动凸轮部分133-1的区段p2-1中,第二凸轮部分5-2位于第二推动凸轮部分133-2的区段p2-2中。如图10b所示,第一凸轮部分5-1从凹入部分133-1a穿过倾斜部分133-1c,并且接触突出部分133-1b。第一推动构件130-1和第一可移动闩锁构件120-1沿与第一弹性构件140-1的弹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保持第二凸轮部分5-2接触突出部分133-2b的状态,并且保持第二可移动闩锁部分121-2与第二固定闩锁部分112-2分开的状态。因此,如图7b所示,第一可移动闩锁部分121-1与第一固定闩锁部分112-1分开,并且第二可移动闩锁部分121-2与第一固定闩锁部分112-2分开。动力传送器2的模式变为释放模式(第一释放模式),其中电动机1的旋转力不传递至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

凸轮5沿a1方向继续旋转,并且如图9b中的标号c1-3和c2-3所示,第一凸轮部分5-1位于第一推动凸轮部分133-1的区段p3-1中,第二凸轮部分5-2位于第二推动凸轮部分133-2的区段p3-2中。如图10c所示,保持第一凸轮部分5-1接触突出部分133-1b的状态,并且保持第一可移动闩锁部分121-1与第一固定闩锁部分112-1分开的状态。第二凸轮部分5-2从突出部分133-2b脱离并接触凹入部分133-2a。由于第二弹性构件140-2的弹力,第二推动构件130-2和第二可移动闩锁构件120-2被推动至第二固定闩锁构件110-2。因此,如图7c所示,第一可移动闩锁部分121-1和第一固定闩锁部分112-1彼此分开,而第二可移动闩锁部分121-2与第二固定闩锁部分112-2彼此接合。动力传送器2的模式变为第二选择性连接模式,其中电动机1只使第二齿轮4旋转。

凸轮5沿a1方向继续旋转,并且如图9b中的标号c1-4和c2-4所示,第一凸轮部分5-1位于第一推动凸轮部分133-1的区段p4-1中,第二凸轮部分5-2位于第二推动凸轮部分133-2的区段p4-2中。保持第一凸轮部分5-1接触突出部分133-1b的状态,并且第二凸轮部分5-2穿过倾斜部分133-2c并接触突出部分133-2b。第二推动构件130-2和第二可移动闩锁构件120-2沿与第二弹性构件140-2的弹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因此,第一可移动闩锁部分121-1与第一固定闩锁部分112-2分开,并且第二可移动闩锁部分121-2与第二固定闩锁部分112-2分开。动力传送器2的模式再次变为释放模式(第二释放模式),其中电动机1的旋转力不传递至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

这样,第一推动凸轮部分133-1和第二推动凸轮部分133-2的形状以及第一凸轮部分5-1和第二凸轮部分5-2之间的相位差f被确定为使得第一固定闩锁部分112-1和第二固定闩锁部分112-2同时与第一可移动闩锁部分121-1和第二可移动闩锁部分121-2彼此分开。根据图9a和图9b的示例性实施例,相位差f被确定为使得在区段p2-1和区段p2-2以及区段p4-1和区段p4-2中第一凸轮部分5-1和第二凸轮部分5-2同时接触突出部分133-1b和133-2b。因此,通过使凸轮5沿a1方向旋转,动力传送器2可被顺序地改变为第一选择性连接模式、第一释放模式、第二选择性连接模式和第二释放模式。在第一输出齿轮7连接到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并且正向/反向旋转(如图2所示)的结构中,当模式从第一选择性连接模式直接变为第二选择性连接模式时,在模式改变的时刻正向的驱动力和反向的驱动力同时施加到第一输出齿轮7,因此第一输出齿轮7可能被锁住而不旋转。即使当模式从第二选择性连接模式直接变为第一选择性连接模式时,这种情况也会发生。通过使释放模式位于第一选择性连接模式和第二选择性连接模式之间以及第二选择性连接模式和第一选择性连接模式之间,可避免所述锁住的情况。本示例性实施例也可应用于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分别驱动从动体9a和9b(如图1所示)的结构。

尽管动力传送器2具有两个释放模式,但是本公开的范围不限于此。

例如,如图9c所示,第一凸轮部分5-1和第二凸轮部分5-2的凸轮轮廓和相位差以及第一推动凸轮部分133-1和第二推动凸轮部分133-2的凸轮轮廓和相位差可以被确定为使得动力传送器2按顺序变为第二选择性连接模式、释放模式和第一选择性连接模式。该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分别驱动从动体9a和9b的结构(如图1所示)。

如图9c中的实线所示,由于相位差f',第一凸轮部分5-1位于第一推动凸轮部分133-1的区段p1-1'中,第二凸轮部分5-2位于第二推动凸轮部分133-2的区段p1-2'中。如图10c所示,第一凸轮部分5-1接触突出部分133-1b,并且第一推动构件130-1和第一可移动闩锁构件120-1沿与第一弹性构件140-1的弹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凸轮部分5-2接触凹入部分133-2a。因此,由于第二弹性构件140-2的弹力,第二推动构件130-2和第二可移动闩锁构件120-2被推动至第二固定闩锁构件110-2。如图7c所示,第一可移动闩锁部分121-1与第一固定闩锁部分112-1分开,并且第二可移动闩锁部分121-2与第二固定闩锁部分112-2彼此接合。因此,动力传送器2的模式变为第二选择性连接模式,其中电动机1只使第二齿轮4旋转。

如图9c中的虚线所示,凸轮5沿a1方向旋转,并且第一凸轮部分5-1位于第一推动凸轮部分133-1的区段p2-1'中,第二凸轮部分5-2位于第二推动凸轮部分133-2的区段p2-2'中。如图10b所示,保持第一凸轮部分5-1接触突出部分133-1b的状态。第二凸轮部分5-2从凹入部分133-2a穿过倾斜部分133-2c,并且接触突出部分133-2b。因此,第二推动构件130-2和第二可移动闩锁构件120-2沿与第二弹性构件140-2的弹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如图7b所示,第一可移动闩锁部分121-1与第一固定闩锁部分112-1分开,并且第二可移动闩锁部分121-2与第一固定闩锁部分112-2分开。因此,动力传送器2的模式变为释放模式,其中电动机1的旋转力不传递至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

如图9c中的点划线所示,凸轮5沿a1方向继续旋转,并且第一凸轮部分5-1位于第一推动凸轮部分133-1的区段p3-1'中,第二凸轮部分5-2位于第二推动凸轮部分133-2的区段p3-2'中。如图10a所示,第一凸轮部分5-1接触凹入部分133-1a。由于第一弹性构件140-1的弹力,第一推动构件130-1和第一移动闩锁构件120-1被推动至第一固定闩锁构件110-1。保持第二凸轮部分5-2接触突出部分133-2b的状态。因此,如图7a所示,第一可移动闩锁部分121-1和第一固定闩锁部分112-1彼此接合,并且第二可移动闩锁部分121-2与第二固定闩锁辊隙112-2分开。因此,动力传送器2的模式变为第一选择性连接模式,其中电动机1只使第一齿轮3旋转。

尽管在以上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推动凸轮部分133-1和第二推动凸轮部分133-2的相位是相同的并且第一凸轮部分5-1和第二凸轮部分5-2具有相位差f或相位差f',但是第一推动凸轮部分133-1和第二推动凸轮部分133-2以及第一凸轮部分5-1和第二凸轮部分5-2的组合不限于此。

图11a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推动凸轮部分133-1的凸轮轮廓5-1和第二推动凸轮部分133-2的凸轮轮廓5-2的展开图。图11a中的凸轮轮廓是图9b中的凸轮轮廓的变型。在图11a中,第一推动凸轮部分133-1和第二推动凸轮部分133-2具有相位差f,并且第一凸轮部分5-1和第二凸轮部分5-2的相位相同。

图11b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推动凸轮部分133-1的凸轮轮廓5-1和第二推动凸轮部分133-2的凸轮轮廓5-2的展开图。图11b中的凸轮轮廓是图9c的变型。在图11b中,第一推动凸轮部分133-1和第二推动凸轮部分133-2具有相位差f',并且第一凸轮部分5-1和第二凸轮部分5-2的相位相同。

虽然在图9b、图9c、图11a和图11b中的第一推动凸轮部分133-1和第二推动凸轮部分133-2的形状是相同的,但是只要可以实现释放模式、第一选择性连接模式和第二选择性连接模式,第一推动凸轮部分133-1和第二推动凸轮部分133-2的形状不一定相同。此外,第一推动凸轮部分133-1和第二推动凸轮部分133-2可具有相位差,第一凸轮部分5-1和第二凸轮部分5-2可具有相位差。

此外,虽然在图9a至图9c、图11a和图11b中的第一推动凸轮部分133-1和第二推动凸轮部分133-2具有第一凸轮轮廓和第二凸轮轮廓,但是第一凸轮部分5-1和第二凸轮部分5-2也可具有第一凸轮轮廓和第二凸轮轮廓。

动力传送器2的模式可以由模式检测器检测。图12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相位齿轮15的平面图。参照图12,相位齿轮15包括检测板。检测板可包括第一检测板31和第二检测板32,它们在相位齿轮15的旋转方向上彼此分开。在当前示例性实施例中,设置两对第一检测板31和第二检测板32。例如,在图9a和图9b或图11a的凸轮轮廓中,第一选择性连接模式、释放模式(第一释放模式)、第二选择性连接模式和释放模式(第二释放模式)可在图12中的位置33a和位置33b之间被检测到。例如,当第一检测板31被传感器30(图3)检测到时,控制器(未示出)可识别出模式为第一选择性连接模式。当第二检测板32被检测到时,控制器可以识别出模式通过第一释放模式和第二选择性连接模式而实现第二释放模式。控制器接通离合器6,使相位齿轮15旋转,并接收传感器30的检测信号。例如,当检测到第一检测板31和第二检测板32时,传感器30的信号被称为高(h)信号,而当检测不到第一检测板31和第二检测板32时,传感器30的信号被称为低(l)信号。由于第一检测板31和第二检测板32之间的区段34a的角度以及第二检测板32和第一检测板31之间的区段34b的角度彼此不同,所以控制器可基于传感器30的检测信号的l信号的持续时间确定第一检测板31的位置,例如,图12的位置33a。所述位置成为参考位置,并且动力传送器2的模式在参考位置处变为第一选择性连接模式。可选地,第二检测板32的位置(例如,位置33b)可被称为参考位置,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动力传送器2的模式变为第二释放模式。在确定参考位置后,控制器可根据需要接通或断开离合器6,并且可将动力传送器2变为期望的模式。

例如,在图9c或图11b的凸轮轮廓中,第二选择性连接模式、释放模式和第一选择性连接模式可以在图12的位置33a和位置33b之间被检测到。例如,当第一检测板31被传感器30检测到时,控制器(未示出)可识别出模式为第二选择性连接模式,并且当第二检测板32被检测到时,控制器可识别出模式通过释放模式实现第一选择性连接模式。

控制器可使电动机1在区段34a(其在第一检测板31和第二检测板32之间的角度较小)中以低速旋转,并且可使电动机1在区段34b(其在第一检测板31和第二检测板32之间的角度较大)中以高速旋转。因此,模式可以被快速地改变并且动力传送器2的工作效率可得到提高。

根据驱动装置1000的示例性实施例,在不改变电动机1的旋转方向的情况下,可以控制从电动机1传送至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的驱动力。第一输出齿轮7的旋转方向可在不改变电动机1的旋转方向的情况下根据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中哪一个齿轮连接到电动机1而改变。可以进一步设置连接到电动机1而不结合到动力传送器2的第二输出齿轮8,并且第一输出齿轮7的旋转方向可以在不改变第二输出齿轮8的旋转方向的情况下改变。由于凸轮5由电动机1驱动,所以可省略用于改变动力传送器2的模式的额外的驱动源,因此减小驱动装置1000的材料成本。

图13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称作“成像设备”)的构造的视图。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将彩色图像打印到记录介质p。参照图13,成像设备可包括主体500和多个显影剂盒600。多个显影剂盒600附连到主体500或与主体500分离。曝光单元510、转印单元和定影单元(fusingunit)530设置在主体500上。此外,用于在其上装载记录介质p和用于供给记录介质p的记录介质供给单元设置在主体500上,图像将要形成在记录介质p上。

对于彩色打印而言,多个显影剂盒600可包括四个显影剂盒,例如,用于显影青色(c)图像的显影剂盒600c、用于显影品红色(m)图像的显影剂盒600m、用于显影黄色(y)图像的显影剂盒600y以及用于显影黑色(k)图像的显影剂盒600k。c调色剂、m调色剂、y调色剂和k调色剂可以分别被接纳于显影剂盒600c、600m、600y和600k中。尽管图13中未示出,但是c调色剂、m调色剂、y调色剂和k调色剂可以分别被接纳于四个调色剂供应容器中,并且可以分别从四个调色剂供应容器被供应至显影剂盒600c、600m、600y和600k。成像设备的显影剂盒600还可包括用于接纳和显影诸如浅品红色调色剂和白色调色剂的其他颜色调色剂的显影剂盒。下面将基于以下假设进行解释:成像设备包括显影剂盒600c、600m、600y和600k,并且带有字母c、m、y和k的标号分别表示用于显影c图像、m图像、y图像和k图像的元件。

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剂盒600可以是一体式显影剂盒。显影剂盒600c、600m、600y和600k可通过门(未示出)连接到主体500或与主体500分开。显影剂盒600中的每个可包括感光单元610和显影单元620。

感光单元610包括感光鼓61。感光鼓61可包括导电金属管以及形成在导电金属管的外周表面上的感光层,并且感光鼓61是其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感光体。充电辊63是用于将感光鼓61充电至均匀表面电位的充电器。可使用充电刷或电晕充电器代替充电辊63。感光单元610还可包括用于去除附着在充电辊63表面的异物的清洁辊(未示出)。清洁片(cleaningblade)64是清洁单元,其在下面描述的转印处理之后去除残留在感光鼓61的表面上的异物和调色剂。可使用诸如旋转刷的其它类型的清洁装置代替清洁片64。

显影单元620包括调色剂接收部630。显影单元620将调色剂接收部630中接收到的调色剂供应至形成在感光鼓61上的静电潜像,并将静电潜像显影成可见的调色剂图像。显影方法的示例包括使用调色剂的单组分显影法以及使用调色剂和载体的双组分显影法。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剂盒600使用单组分显影法。显影辊62用于将调色剂供应至感光鼓61。用于将调色剂供应至感光鼓61的显影偏置电压可施加到显影辊62。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接触显影方法,其中显影辊62和感光鼓61彼此接触以形成显影辊隙。供应辊65将调色剂接收部630中的调色剂供应至显影辊62的表面。为此,可将供给偏置电压施加到供应辊65。显影单元620还可包括调节构件(未示出),所述调节构件调节由显影辊62供应到显影辊隙n的调色剂的量,在显影辊隙n处,感光鼓61和显影辊62彼此接触。例如,调节构件可以是与显影辊62的表面弹性接触的刮墨刀(doctorblade)。

通过将调制为对应于图像信息的光照射到感光鼓61上,曝光单元510在感光鼓61上形成静电潜像。使用激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激光扫描单元(lsu)或者使用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的led曝光单元可用作曝光单元510。

转印单元可包括中间转印带521、初级转印辊522和次级转印辊523。显影在显影剂盒600c、600m、600y和600k的感光鼓61上的调色剂图像被临时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21。通过由支撑辊524、525和526支撑,中间转印带521进行循环。四个初级转印辊522被定位为面向显影剂盒600c、600m、600y和600k的感光鼓61,其中它们之间具有中间转印带521。用于将显影在感光鼓61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21的初级转印偏置电压施加到四个初级转印辊522。可使用电晕转印单元或使用针式电晕法(pin-scorotronmethod)的转印单元代替初级转印辊522。次级转印辊523面向中间转印带521。用于将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21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p的次级转印偏置电压施加到次级转印辊523。

当从主机(未示出)接收到打印命令时,控制器(未示出)通过使用充电辊63将感光鼓61的表面充电至均匀电位。通过将四个光束扫描至显影剂盒600c、600m、600y和600k的感光鼓61以对应于彩色图像信息,曝光单元510在感光鼓61上形成静电潜像。通过将c调色剂、m调色剂、y调色剂和k调色剂供应至感光鼓61,显影剂盒600c、600m、600y和600k的显影辊62将静电潜像显影为可见的调色剂图像。显影后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21。堆叠在装载器541上的记录介质p由拾取辊542逐个拾取,并且由供给辊543供给到由次级转印辊523和中间转印带521形成的转印辊隙。由于施加到次级转印辊523的次级转印偏置电压,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21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记录介质p。当记录介质p穿过定影单元530时,调色剂图像由于热和压力而被定影到记录介质p。当调色剂图像被完全定影到记录介质p时,记录介质p由排出辊544排出到外部。

图14和图15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剂盒600的侧视图。图14示出感光鼓61和显影辊62彼此接触以形成显影辊隙n的状态。图15示出感光鼓61和显影辊62彼此分开以去除显影辊隙n的状态。

参照图14和图15,感光单元610包括第一框架611以及支撑在第一框架611上的感光鼓61。显影单元620包括第二框架621以及支撑在第二框架621上的显影辊62。感光鼓610和显影单元620被连接成枢转至显影位置(见图14)和非显影位置(见图15),在显影位置处感光鼓61和显影辊62彼此接触以形成显影辊隙n,在非显影位置处感光鼓61和显影辊62彼此分开以去除显影辊隙n。例如,感光单元610和显影单元620被连接成绕铰链轴601枢转到显影位置和非显影位置。由于成像设备中的感光鼓61与初级转印辊522等的位置有关,因此当显影剂盒600安装在主体500上时,感光鼓61的位置是固定的。显影单元620结合到感光单元610,以绕铰链轴601枢转。

当显影剂盒600安装在主体500上时,显影剂盒600的可旋转构件(例如,感光鼓61、显影辊62和供应辊65)可通过连接到设置在主体500上的驱动装置1000来驱动。例如,当显影剂盒600安装在主体500上时,连接到设置在主体500上的驱动装置1000的第一连接器(coupler)631可以设置在显影剂盒600上。可旋转构件可通过使用诸如齿轮的动力连接部分(未示出)连接到第一连接器631。当显影剂盒600安装在主体500上时,可在显影剂盒600上进一步设置连接到设置在主体500上的驱动装置1000的第二连接器632。在这种情况下,显影单元620的可旋转构件(例如,显影辊62和供应辊65)可通过连接到第一连接器631来驱动,并且设置在感光单元610上的可旋转构件(例如,感光鼓61)可通过连接到第二连接器632而被驱动。例如,第二连接器632可位于与感光鼓61的旋转轴线相同的轴线上,并且可设置在感光鼓61的旋转轴线上。例如,铰链轴601可位于与第一连接器631的旋转轴线相同的轴线上。

弹性构件640沿形成显影辊隙n的方向施加弹力。弹性构件640向显影单元620施加弹力,使得显影单元620沿形成显影辊隙n的方向枢转。显影单元620可由于弹性构件640的弹力而绕铰链轴601枢转,使得显影辊62接触感光鼓61,并且由此形成如图14所示的显影辊隙n。

驱动装置1000可具有图1至图12的结构。驱动装置1000设置在主体500上并且施加用于驱动主体500和显影剂盒600的元件的驱动力。

图16是用于说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动力连接的框图。参照图16,第一输出齿轮7可连接到第一连接器631并且可驱动显影辊62。第二输出齿轮8(例如,图2的齿轮13)可连接到第二连接器632并且可驱动感光鼓61。第二输出齿轮8可连接到主体500的其他驱动元件(例如,拾取辊542、供给辊543、排出辊544、用于驱动中间转印带521的支撑辊524、525和526以及定影单元530)。第一凸轮部分5-1和第二凸轮部分5-2以及第一推动凸轮部分133-1和第二推动凸轮部分133-2具有图9a和9b或图11a的凸轮轮廓。

在图像形成操作期间,感光鼓61和显影辊62彼此接触以形成显影辊隙n。当保持感光鼓61和显影辊62彼此接触的状态而不执行图像形成操作时,显影辊62可能变形或者感光鼓61可能被损坏。此外,假设连续打印多个图像,当在图像形成时段之间的非图像形成时段期间保持感光鼓61和显影辊62彼此接触的状态时,由于显影辊62上的调色剂移动到感光鼓61,因此调色剂的消耗可能增加并且调色剂的浪费可能增加,并且由于感光鼓61和显影辊62彼此接触并旋转,因此压力可能被施加到显影辊62并且显影辊62的寿命可能减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剂盒600包括显影辊隙形成/移除单元400,显影辊隙形成/移除单元400用于将显影单元620改变到形成显影辊隙n的显影位置和移除显影辊隙n的非显影位置。例如,显影辊隙形成/移除单元400可连接到第一连接器631,并且当动力传送器2的模式是第二选择性连接模式时,显影辊隙形成/移除单元400可允许显影单元620从显影位置变为非显影位置时,以及当动力传送器2的模式是第一选择性连接模式时,显影辊隙形成/移除单元400可允许显影单元620从非显影位置变为显影位置。在打印期间(例如,在图像形成操作期间或图像形成时段期间),显影单元620位于显影位置,并且在非打印期间(例如,当不执行图像形成操作时或在非图像形成时段期间),显影单元620位于非显影位置。参照图16,显影辊隙形成/移除单元400连接到第一连接器631并由第一输出齿轮7驱动。

图17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剂盒600的侧视图。图18是示出在图17的显影剂盒600中的显影单元620位于非显影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参照图17和图18,显影辊隙形成/移除单元400可包括驱动齿轮410、可移动构件430和摆动齿轮420。驱动齿轮410可通过连接到(例如)第一连接器631而旋转。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631包括齿轮部分631-1,并且齿轮部分631-1与结合到显影辊62的轴62a的显影辊齿轮62b啮合。驱动齿轮410与显影辊齿轮62b啮合。

可移动构件430设置在显影单元620上。通过使显影单元620绕铰链轴601枢转,可移动构件430将显影单元620改变到显影位置和非显影位置。为此,可移动构件430设置在显影单元620上,例如,可移动构件430设置在第二框架621上以移动至分别对应于非显影位置和显影位置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移动构件430包括齿轮部分431。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可移动构件430滑动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并且齿轮部分431是齿条。可移动构件430沿驱动齿轮410的旋转方向移动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例如,驱动齿轮410在非打印期间沿第一方向c1旋转,而在打印期间沿第二方向c2旋转。第一方向c1是在非打印期间驱动齿轮410的旋转方向,第二方向c2是在打印期间驱动齿轮410的旋转方向。

可移动构件430包括第二连接部分432,第二连接部分432连接到设置在感光单元610上的第一连接部分612(例如,第一框架611)。例如,第一连接部分612可以具有突起形状,第二连接部分432可具有使第一连接部612插入其中的环形形状。第一连接部分612和第二连接部分432的形状不限于图17的那些形状。

摆动齿轮(swinggear)420位于可移动构件430和驱动齿轮410之间。摆动齿轮420通过连接到驱动齿轮410而旋转。摆动齿轮420与驱动齿轮410啮合,并且摆动齿轮420根据驱动齿轮410的旋转方向连接到齿轮部分431并被改变为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在第三位置处可移动构件430被允许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并且与齿轮部分431分离,在第四位置处可移动构件430被允许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当驱动齿轮410沿第一方向c1旋转时,摆动齿轮420位于第三位置并与齿轮部分431啮合(如图18所示)。当驱动齿轮410沿第二方向c2旋转时,摆动齿轮420位于第四位置并且与齿轮部分431分开(如图17所示)。引导部分622可设置在显影单元620上(例如,设置在第二框架621上),使得摆动齿轮420可摆动到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引导部分622可以是(例如)长孔。

现在将参照图1到图12以及图17和图18解释形成/移除显影辊隙n的过程。

在图17中,显影单元620位于显影位置,可移动构件430位于第二位置,摆动齿轮420位于第四位置。

控制器700使电动机1旋转以执行打印。电动机1使轴100旋转。第二连接器632直接连接到第二输出齿轮8或利用位于二者之间的动力传送构件进行连接,并且第二连接器632沿打印方向旋转。控制器700接通离合器6。电动机1使凸轮5旋转。传感器30检测第一检测板31和第二检测板32。控制器700接收传感器30的检测信号。控制器700基于传感器30的检测信号的l信号的持续时间来确定第一检测板31的位置(即,图12中的位置33a)。所述位置成为参考位置,并且动力传送器2的模式在参考位置处变为第一选择性连接模式。在确定参考位置之后,控制器700断开离合器6。在第一选择性连接模式中,如图7a所示,第一固定闩锁部分112-1与第一可移动闩锁部分121-1彼此接合,并且第二固定闩锁部分112-2与第二可移动闩锁部分121-2彼此分开。因此,第一齿轮3旋转。第一输出齿轮7由于第一齿轮3而正向旋转。第一连接器631直接连接到第一输出齿轮7或利用位于二者之间的动力传送构件进行连接,并且显影辊62由于第一输出齿轮7而沿打印方向旋转。

驱动齿轮410连接到第一连接器631并沿第二方向c2旋转。因此,摆动齿轮420位于第四位置(如图17所示),并且保持摆动齿轮420与齿轮部分431分离的状态。因此,可移动构件430保持在第二位置,并且显影单元620保持在显影位置。打印操作可在形成显影辊隙n的状态下执行。

在非打印期间,显影单元620变为非显影位置。为此,控制器700接通离合器6。凸轮5旋转,并且动力传送器2通过第一释放模式到达第二选择性连接模式。

在第二选择性连接模式中,如图7c所示,第一固定闩锁部分112-1和第一可移动闩锁部分121-1彼此分开,并且第二固定闩锁部分112-2和第二可移动闩锁部分121-2彼此接合。因此,第二齿轮4旋转。第一输出齿轮7由于第二齿轮4而反向旋转。由于第一释放模式位于第一选择性连接模式和第二选择性连接模式之间,所以第一输出齿轮7可不被锁定,并且旋转方向可以自然地从正向方向改变为反向方向。显影辊62由于第一输出齿轮7而沿与打印方向相反的非打印方向旋转。由于电机1的旋转方向不发生改变,感光鼓61沿打印方向旋转。

第一输出齿轮7的旋转力通过第一连接器631传递到驱动齿轮410,并且驱动齿轮410沿第一方向c1旋转。因此,摆动齿轮420摆动到第三位置(如图18所示),并且与齿轮部分431啮合。当驱动齿轮410沿第一方向c1连续旋转时,与齿轮部分431啮合的摆动齿轮420旋转。可移动构件430从第四位置滑动到第三位置,第二连接部分432拉动第一连接部分612。由于感光单元610的位置是固定的,因此显影单元620沿方向b2绕铰链轴601枢转。如图17所示,当可移动构件430到达第三位置时,显影单元620到达非显影位置,显影辊62与感光鼓61分离以移除显影辊隙n。

当完全移除显影辊隙n时,控制器700识别到传感器30的检测信号再次变为h信号,并且随后动力传送器2达到第二释放模式并切断离合器6。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确定电动机1和凸轮5之间的齿轮的减速齿轮比以及电动机1与摆动齿轮420之间的齿轮的减速齿轮比,使得从模式到达第二选择性连接模式时到模式到达第二释放模式时电动机1所耗费的旋转时间期间显影辊隙n被完全移除。因此,在第二选择性连接模式中不必切断离合器6。也就是说,当需要移除显影辊隙n时,控制器700在参考位置处(例如,图12的位置33a)接通离合器6,然后当图12的位置33b被检测到时切断离合器6。因此,显影辊隙n被移除并且动力传送器2达到第二释放模式。

当要再次执行打印时,控制器700使电动机1旋转并接通离合器6。当凸轮5旋转并且第一检测板31再次被传感器30检测到时,控制器700识别出动力传送器2处于第一选择性连接模式,并且切断离合器6。

在第一选择性连接模式中,第一齿轮3旋转并且第一输出齿轮7正向旋转。驱动齿轮410通过第一连接器631连接到第一输出齿轮7并且沿第二方向c2旋转。因此,摆动齿轮420摆动到第四位置(如图17所示),并且显影单元620由于弹性构件640的弹力而沿方向b1枢转。由于第一连接部分612和第二连接部分432彼此连接,因此可移动构件430滑动到第二位置。当可移动构件430到达第二位置时,摆动齿轮420与齿轮部分431分离。当设置用于将可移动构件410弹性偏移到第二位置的复位弹簧440时,可移动构件410可以更容易地返回到第二位置。可移动构件430可以保持在第二位置,并且打印操作可以在形成显影辊隙n的状态下执行。

当仅有感光鼓61需要旋转而显影辊62不需要旋转时,可以将动力传送器2改变为释放模式(图9a、图9b和图11a的凸轮轮廓中的第二释放模式)。例如,当清洁感光鼓61的表面并且在打印开始之前初始化感光鼓61的表面电位时,当记录介质堵塞(recordingmediumjam)被移除时,或者当在完成打印之后清洁感光鼓61的表面时,动力传送器2可变为释放模式。

在打印开始之前,显影单元620位于非显影位置,在该位置处显影辊隙n被移除。动力传送器2处于第二释放模式,并且第一固定闩锁部分121-1与第一可移动闩锁部分112-1分开,第二固定闩锁部分121-2与第二可移动闩锁部分112-2分开。因此,电动机1的旋转力不传递到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并且第一输出齿轮7不旋转。在这种状态下,即使当电动机1旋转时,显影辊62也不旋转,只有主体500的驱动构件和感光鼓61旋转。

就在完成打印之后以及就在发生记录介质堵塞时,显影单元620位于形成显影辊隙n的显影位置。动力传送器2处于第一选择性连接模式。控制器700接通离合器6并使凸轮5旋转。动力传送器2通过第一释放模式和第二选择性连接模式进入第二释放模式。在该过程中,第一输出齿轮7反向旋转,显影辊隙形成/移除单元400被驱动,显影单元620位于非显影位置,并且显影辊隙n被移除。控制器700切断离合器6。在这种状态下,可以停止电动机1以去除记录介质堵塞,并且可以通过旋转电动机1来清洁感光鼓61。

如上所述,在形成/移除显影辊隙n的过程中,电动机1的旋转方向不改变。因此,由于由电动机1驱动的从动体的惯性载荷的变化较小,所以可简化用于驱动电动机1的驱动电路的结构。而且,由于除了显影单元620的元件之外由电动机1驱动的从动体的驱动方向保持恒定,因此可以提高从动体的耐用性。

根据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驱动装置和包括该驱动装置的成像设备,电动机的驱动力可以在不改变电动机的旋转方向的情况下选择性地传递到两个从动体。

根据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驱动装置和包括该驱动装置的成像设备,一个从动体可以在不改变电动机的旋转方向的情况下正向/反向旋转,并且可以控制传递到从动体的驱动力。

尽管已参照附图描述了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形式和细节的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