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供水装置或喷雾器的末端组件与挠性软管之间的互补连接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21730发布日期:2019-03-15 23:52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用于供水装置或喷雾器的末端组件与挠性软管之间的互补连接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一般适用于挠性软管的连接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供水装置或喷雾器的末端组件与挠性软管(尤其是花园软管)之间的互补连接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已知各种类型的连接器系统将挠性软管连接到末端组件,所述末端组件可以是带螺纹的或不带螺纹的。特别地,已知连接器将花园软管连接到供水装置的末端组件,例如连接到水网的龙头或喷雾器。

此种连接器通常提供主体,其具有圆柱形套管,所述圆柱形套管旨在对应于其一端插入软管内,和闭合元件,例如环形螺母,其拧紧在主体上以相对于套管径向压缩软管的末端的一部分以获得液压密封。

根据代表同一申请人的欧洲专利ep2047169,已知符合前述特征的软管-连接器组合件。

可以改进此种连接器。特别是关于其液压密封。

而且,在花园软管是可伸长软管的情况下,例如根据国际申请pct/ib2016/059765的教导制造的软管,此类型的连接器尤其无效。

然而,已知的连接器难以安装在软管上,特别是在可伸长软管的情况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用于高效率和相对低成本的挠性软管的连接器来至少部分地克服上述缺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在可伸长挠性软管的情况下也具有高液压和/或机械密封的连接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挠性软管的连接器,其在将环形螺母拧紧在螺纹末端组件上时不会扭转软管。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插到其上的挠性软管连接器。

此些目的以及在下文中将更清楚的其它目的通过具有本文所述、所示和/或所主张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连接器来实现。

根据所附权利要求描述了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本发明的优选但非排他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其在附图的帮助下通过非限制性实例示出,其中:

图1和图2是处于两个不同操作阶段的连接器1的轴向截面的轴测图;

图3、图4和图5是处于不同操作阶段的连接器1的轴向剖视图;

图6和图7分别是图3和图5的一些细节的放大图;

图8、图9和图10是使用期间的挠性软管h、末端组件t和连接器1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11是静止时挠性软管h的示意侧视图;

图12是图11的挠性软管h在压力下的示意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上述附图,描述了一种用于供水装置或喷雾器的末端组件t和软管h之间的互补连接的连接器1。

特别地,软管h可以是用于输送灌溉水的花园软管。

软管h可以是传统的挠性软管,其例如根据代表同一申请人的欧洲专利ep0623776的教示制造,或者它可以是可伸长软管,其例如根据始终代表同一申请人的pct/ib2016/059765的教示制造。另一方面,软管可以是在压力下扩大的挠性软管,其例如根据始终代表同一申请人的pct/ib2016/052435的教示制造。

连接器1可以包括基本上管状的主体10,其可以限定轴线x。具体地,主体10可以具有用于与末端组件t联接的凸形或凹形端部11和用于与软管h联接的相对的端部12。

末端组件t和主体10可以以本身已知的方式联接,例如通过凸形-凹形快速联接系统,通过螺纹和反螺纹等。

末端组件t可以是例如连接到水网或喷雾器的末端的龙头。

适当地,如图1中特别示出,端部12可以包括邻接壁13和从后者延伸的细长套管20,套管可与主体10基本同轴。因此,邻接壁13可以是基本上环形的并垂直于轴线x。

挠性软管h可以具有至少一个末端e,其可以装配在套管20上,使得水在挠性软管h与末端组件t之间流动。因此,适当地,套管20可以包含用于水的至少一个入口21和一个出口22。

可以理解的是,挠性软管h的末端e的内径可以基本上等于或略低于套管20的外径,以允许前者装配在后者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套管20可以被配置成便于将挠性软管h的末端e插到其上。

如图1和图2所示,套管20可以包含至少一个环形凸起,优选至少两个环形凸起23'、23",沿着挠性软管h的插入方向发散。例如,环形凸起23'、23"可以具有截头的形状,其具有朝向主体10的邻接壁13增加的最大直径。

优选地,邻接壁13远端的环形凸起23'的最大直径可以低于邻接壁13近端的环形凸起23"的最大直径。

以这种方式,可以促进挠性软管h的末端e插到套管20上,同时挠性软管h从连接器1的脱离可能受到惩罚。

根据一个特定实施例,连接器1可以包括阀装置50,阀装置被配置成一旦连接器1与喷雾器分离,则阻挡水从挠性软管h流出。

特别地,如图1和图2所示,阀装置50可以包括杆51,所述杆具有通过套管20同轴插入的端塞52,以选择性地阻挡其入口21。

适当地,塞52可以沿着挠性软管h的插入方向发散,以便于将其挠性软管h插到套管20上。

例如,塞52可以具有基本上半球形的形状。更具体地,塞52的最大直径可以基本上等于套管20的内径,使得后者和塞52配合以限定基本上连续的邀请(invitation)表面。

以这种方式,塞52和套管20的互补配置可以促进挠性软管h插到后者上。

特别地,如下文中更好地描述,挠性软管h和主体10可以联接,使得在使用期间水不从连接器1流出。

对于所述目的,挠性软管h的末端e的至少一部分e1可以相对于套管20径向挤压,然后相对于环形凸起23'、23"径向挤压,以便获得连接器1的这种液压密封。

此外,后者可以包括基本上管状的环形螺母30,其可以置于套管20外围,以便与后者保持同轴。

适当地,如图3、图4和图5所示,环形螺母30和主体10可以互补地拧紧,以便在互补扭转时沿轴线x互补地移动。例如,主体10可以具有至少一个螺纹部分15,同时环形螺母30可以相对于前者具有至少一个相应的反螺纹部分31,以便它们可互补地拧紧。

特别地,然后可以将挠性软管h的部分e1介于环形螺母30与套管20之间。有利地,后者可以被互补地配置成使得环形螺母30的轴向平移,即在其拧紧在主体10上时,对应于挠性软管h其部分e1的径向压缩,如图2所示。

对于所述目的,环形螺母30可以具有内表面32,其是至少部分截头的,相对于挠性软管h和主体10的联接方向(即相对于轴线x)发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定方面,连接器1可以包括环形压力元件40,其与套管20同轴地介于环形螺母30与套管20之间。特别地,压力元件40可以具有面向主体10的邻接壁13的基本上环形的边缘42。

如图7中特别示出,环形螺母30,特别是其内表面32的至少一部分33,可以在其拧紧在主体10上时与压力元件40相互作用,从而后者在挠性软管h的部分e1上施加径向压力。

换句话说,挠性软管h的末端e可以具有与压力元件40的内表面41接触的外表面se,和与套管20的一个或多个环形凸起23'、23"接触的内表面si,以获得连接器1的液压密封。

而且,由于此特征,还可以获得连接器1的机械密封。

适当地,压力元件40可以具有可变配置。特别地,后者可以被配置成使得在拧紧环形螺母30时,压力元件从扩大配置移动到收缩配置,以在挠性软管h的部分e1上施加径向压力。

例如,压力元件40可以具有环形形状,并且可以由基本上截头的形状的单体组成,所述单体由具有恒定横截面的连续全长管状结构形成。

以这种方式,在其收缩时,压力元件40可以对挠性软管h的部分e1的外围展开施加均匀的压力,以便保持其挠性软管h的整体性。

有利地,由于其配置,压力元件40可以在从扩大配置移动到收缩配置期间与挠性软管h的末端e的外表面se接触。

此外,在将环形螺母30拧紧在铰链主体10上期间,压力元件40可以径向压缩以呈现收缩配置,从而避免绕轴线x与环形螺母30一体旋转。以这种方式,在与主体10联接时,可以避免挠性软管h的扭转,特别是末端e的扭转,并因此避免其损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如图6和图7所示,边缘42和邻接壁13可以被互补地间隔开,以便在其间获得环形座61。

特别地,挠性软管h的末端e可以包括易于受压力元件40压缩的部分e1和易于在环形座61中膨胀的部分e2,如下文中更好地解释。

适当地,连接器1可以包括间隔装置60,以保持压力元件40和邻接壁13被互补地间隔开,以限定环形座61的厚度。

特别地,间隔装置60可以包含介于压力元件40与邻接壁13之间的多个细长元件62。更详细地,细长元件62从压力元件40的环形边缘42延伸以接触具有邻接壁13。

以这种方式,即使在将环形螺母30拧紧在主体10上之后,压力元件40也可以保持与邻接壁13间隔开以形成环形座61。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主体10、环形螺母30和压力元件40可以被互补地尺寸设计和/或配置成使得后者的径向压力更靠近邻接壁13近端的套管20的环形凸起23"施加,即更靠近与入口21近端的环形凸起23'相对的环形凸起施加。

可能地,压力元件40可以具有基本上截头的配置。

而且,环形凸起23"和间隔装置60可以被互补地尺寸设计成使得环形凸起23"保持与环形座61间隔开。

特别地,细长元件62可以具有这样的长度,使得与环形座61配合以限定膨胀室64的管状间隙63可以限定在环形凸起23"与邻接壁13之间。

以这种方式,由于压力元件40的作用,挠性软管h的部分e2,即环形凸起23"的下游部分,可以占据膨胀室64。

可能地,由于其挠性软管h内的水的通过引起挠性软管h内的压力变化,此部分e2可能会膨胀。

以这种方式,连接器的液压密封和机械密封可以在使用期间局部增加。

此外,有利地,管状间隙63可以具有与环形凸起23"对应的窄部分63',以便限定被设计成抵消挠性软管h的拉动的区域。

适当地,环形凸起23"与环形凸起23'之间的空间可以限定管状间隙65。特别地,后者可以具有与环形凸起23'对应的窄部分65',以便形成被设计成抵消挠性软管h的拉动的另外的区域。

以这种方式,在使用期间可能无法使挠性软管h的末端e与主体10分离。

在挠性软管h是可伸长软管的情况下,此特征可能是特别有利的。

在操作上,使用者可以绕挠性软管h首先插入环形螺母30,然后插入压力元件40。

随后,使用者可以将挠性软管h的末端e插到套管20上,使得前者接近/接触邻接壁13。

通过作用在环形螺母30的外表面34上,使用者可以将后者拧紧在主体10的联接部分12上,以便径向压缩压力元件40,并因此径向压缩挠性软管h的末端e,以获得连接器1的液压和机械密封,如上所述。

在可伸长挠性软管h的情况下,连接器1是特别有利的。

挠性软管h可以具有非波纹和非盘绕管状结构,典型的是灌溉软管或花园软管。聚合层可以是管状的。

从文献us3028290中已知波纹软管的实例,而从文献us4009734中已知盘绕软管的实例。

可伸长挠性软管h可以包括由第一弹性聚合材料制成的至少一个内层h1、由第二弹性聚合材料制成的至少一个外层h3和介于其间的至少一个织物增强层h2。

至少一个内层h1和至少一个外层h3可以在其间联接以形成整体管状元件,其嵌入(即,体现)至少一个织物层h2。

对于所述目的,至少一个外层h3和至少一个内层h1可以对应于未被织物增强层h2覆盖的至少一个内层h1的外表面的区域互补地联接。换句话说,除了由至少一个织物层h2的纺织纱线占据的区域之外,至少一个外层h3和至少一个内层h1可以被互补地联接。

适当地,整体管状元件可以具有弹性,以便在流经其的液体所施加的工作压力下自动伸长和扩大,以增加其原始长度,并且一旦工作压力停止则自动恢复以再次呈现原始长度和直径。

伸长对于肉眼而言是明显且显著的,而扩大可以是更加有限的并且可能对肉眼而言是不显著的。

对于所述目的,应适当选择形成整体管状元件的第一弹性聚合材料和第二弹性聚合材料。

第一弹性聚合材料和第二聚合材料可以是弹性体或热塑性弹性体(tpe)。

可能的tpe可以是tpe-s,例如pp/sebs或pp/epdm,或tpe-o,例如乙烯-辛烯共聚物。

可能的弹性体可以是天然橡胶或乳胶。

合适地,整体来说,整体管状元件的根据astmd2240(3")测量的邵氏a硬度可以为30sha到50sha。

制造至少一个织物层的纺织纱线可以是聚酯、尼龙6,6、聚乙烯醇、对位芳纶纤维、间位芳纶纤维、人造丝

有利地,形成至少一个织物层h2的纺织纱线的根据bisfa(第7章节)测量的断裂伸长率可以低于30%,并且优选低于25%。

有利地,形成至少一个织物层h2的纺织纱线的根据bisfa(第7章节)测量的韧性可以为至少50cn/tex。

以本身已知的方式,通过插入或连接到软管的一个或多个限制件或限流器来促进后者的伸长和自动扩大,例如如ep2520840和/或ep2778491中所教导,对其引用以进行参考。

优选地,连接器1可以用作限流器并且它促进软管h的伸长。例如,塞52和/或套管20可以用作限流器。

适当地,软管h的一个末端可以通过连接器1连接到待输送的流体的递送装置,例如龙头。

众所周知,在挠性软管中,如果受到应力,则织物增强层h2倾向于轴向伸长并径向膨胀,这取决于类型。

有利地,本发明的可伸长挠性软管的至少一个织物加强层h2可以易于在静止配置与工作配置之间移动,在其静止时(即当液体不流经整体管状元件时)呈现所述静止配置,当整体管状元件受到流经其的液体的工作压力时呈现所述工作配置。

在工作配置中,至少一个织物增强层h2轴向伸长并径向扩大,以伴随整体管状元件的伸长和扩大。

取决于形成织物增强层的纱线是弹性的还是刚性的,这种伸长和扩大或多或少都是显著的。

然而,形成织物增强层的纱线可以优选是刚性的,以便在其伸长时有效地作用在整体管状元件上。

优选地,至少一个织物增强层和整体管状元件可以被互补地配置成使得前者在所述整体管状元件伸长和扩大时截断后者,以便确定其最大长度和直径。

换句话说,在软管的内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至少一个织物增强层的轴向伸长和最大径向扩大低于整体管状元件的轴向伸长和最大径向扩大,从而至少一个织物增强层的轴向伸长和最大径向扩大确定了整个挠性软管的轴向伸长和最大径向扩大。

适当地,一旦挠性软管的内部压力停止,则整体管状元件的自动恢复可以允许至少一个织物增强层再次呈现静止配置。

整体管状元件的这种自动恢复可以仅通过其弹性来实现,而无需任何其它帮助。特别地,本发明的挠性软管可以没有螺旋弹簧或类似的自动恢复装置。

由于一个或多个先前特征,可以获得易处理且实用的可伸长挠性软管。

如上所述,软管内的内部压力的应力不仅可以使其轴向伸长,而且还使其径向膨胀。

在这种情况下,整体管状元件可以当至少一个织物增强层处于静止配置时具有其原始直径,并且当至少一个织物增强层处于工作配置时具有膨胀直径。

优选地,挠性软管h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织物层h2和至少一个第二织物层h2',它们互补地叠加但不一定互补地接触。

至少一个第一织物层h2和整体管状元件可以被互补地配置成使得前者在所述整体管状元件伸长时截断后者以确定其最大长度,同时至少一个第二织物层h2'和整体管状元件可以被互补地配置成使得前者在扩大时截断后者,以确定其最大直径。

可伸长挠性软管h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所述方法可以顺序地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至少一个内层;b)在至少一个内层上制造至少一个织物增强层以产生半成品;和c)在半成品上挤出至少一个外层。

适当地,挤出至少一个外层的步骤c)可以包含将后者和至少一个内层联接以形成整体管状元件的步骤,以便将至少一个织物层嵌入其中。

有利地,第一弹性聚合材料和第二弹性聚合材料可以互补地相容,以便在挤出至少一个外层的步骤c)时完成至少一个内层与至少一个外层之间的联接。

优选地,制造至少一个织物增强层的步骤b)和挤出至少一个外层的步骤c)可以通过相对于其原始长度伸长的至少一个内层来实现。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内层的伸长步骤可以通过其拉伸,优选通过两对或多对易于挤压软管的旋转面对圆筒来完成。

第一对圆筒可以在制造至少一个织物增强层的步骤b)之前挤压软管,而第二对可以在挤出至少一个外层的步骤c)之后挤压软管。有利地,第二对圆筒可以比第一对圆筒更快地旋转。

为了便于在被上述圆筒挤压后内层的分离,至少一个内层可以在内部包含可分离的薄膜。

鉴于前述内容,应理解本发明实现了预期目的。

本发明可以有许多修改和变化,所有修改和变化都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表达的发明构思内。所有细节可以由其它技术上等同的元件代替,并且材料可以根据需要而不同,而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