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石油管道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72426发布日期:2018-06-23 01:52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石油管道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的石油管道固定装置,属于室友管道固定机械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石油管道固定装置是直接支承管道并承受管道作用力的管路附件。它的作用是支撑管道和限制管道位移。支座承受管道重力和由内压、外载荷温度变化引起的作用力,并将这些荷载传递到建筑结构或地面的管道构件上。

现有技术中,设备在进行室友管道的固定作业中,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先使用其外界机械进行装订设备,从而进行固定室友管道,在天气与气温的变化下,石油管道的大小容易发生变化,其固定效果将会变差,容易导致石油管道的松动,需要工作人员后期的固定,不仅增加了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不利于管道的固定,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石油管道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设备在进行室友管道的固定作业中,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先使用其外界机械进行装订设备,从而进行固定室友管道,在天气与气温的变化下,石油管道的大小容易发生变化,其固定效果将会变差,容易导致石油管道的松动,需要工作人员后期的固定,不仅增加了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不利于管道的固定,较为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的石油管道固定装置,其结构包括第三固定螺栓、二号上夹板、第一固定螺栓、一号上夹板、下夹板、加强固定装置、支撑底座、前下支撑块、前上支撑块、支撑固定横板、第二固定螺栓、后下支撑块、第四固定螺栓、后上支撑块,所述支撑固定横板设有两个且下端焊接于后上支撑块与前上支撑块的上端,所述第三固定螺栓与第四固定螺栓的喜爱吨螺纹连接于支撑固定横板后端的上侧,所述支撑固定横板前端的上侧螺纹连接于第一固定螺栓与第二固定螺栓的下端,所述后上支撑块的前端上端焊接于二号上夹板的后端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二号上夹板的下端间隙配合于后下支撑块的上端,所述后下支撑块的下端机械连接于支撑底座上端的后侧,所述支撑底座上端的前策装设于前下支撑块的下端,所述前下支撑块与后下支撑块上端的中部装设于下夹板的上端,所述下夹板的上端中部设有加强固定装置,所述下夹板上端的左右两侧间隙配合于一号上夹板的下端,所述前上支撑块的下端间隙配合于前下支撑块的上端,所述后下支撑块的上端间隙配合于后上支撑块的下侧,所述第一固定螺栓与第二固定螺栓的下端贯穿于前下支撑块与前上支撑块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三固定螺栓与第四固定螺栓的下端贯穿于后下支撑块与后上支撑块的左右两端,所述加强固定装置包括压力感应凸块、延伸支撑杆、传动皮带、左侧固定机构、双向拉伸装置、连接绳、支撑防护外壳、右侧固定机构、感应压力装置,所述压力感应凸块的喜爱吨焊接于延伸支撑杆的上端,所述延伸支撑杆的下端间隙配合于感应压力装置上端的左侧,所述感应压力装置的内部设有连接绳,所述感应压力装置的左侧相啮合于双向拉伸装置的上端,所述双向拉伸装置的下端右侧装设于左侧固定机构下端的右侧,所述左侧固定机构的上端贯穿于下夹板上端的左侧,所述右侧固定机构的上端贯穿于下夹板上侧的右侧,所述右侧固定机构的下端左侧机械连接于双向拉伸装置下端的右侧,所述压力感应凸块上端的外表面贯穿于下夹板上端的中部,所述下夹板左右两端的下侧焊接于支撑防护外壳上端的左右两端且为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上夹板的后端焊接于前上支撑块前表面的上侧。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压力装置包括一号支撑凸块、固定滚轮、二号支撑凸块、支撑平衡导板、双向连接杆、连接平衡导板、右侧压力推杆、左侧压力推杆、加长支撑横板、传动卡齿板、左侧固定器、弹力绳、右侧固定器、辅助圆轴、上滑轮、下滑轮、绳连接块、T型平衡导板、支撑感应轴。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支撑杆的下端间隙配合于连接平衡导板上端的右侧,所述连接平衡导板右侧的前端通过双向连接杆与支撑平衡导板左侧的前端相连接,所述支撑平衡导板下端的右侧与二号支撑凸块的上端相配合,所述二号支撑凸块的右端焊接于固定滚轮的左端,所述固定滚轮的下端装设于一号支撑凸块的上端,所述一号支撑凸块的右表面间隙配合于支撑感应轴的上端,所述辅助圆轴设有两个且装设于支撑感应轴左右两端的中部,所述支撑感应轴的下端焊接于T型平衡导板的上端,所述T型平衡导板下端的左侧机械连接于绳连接块的右端,所述绳连接块的左侧通过连接绳与右侧固定器的右侧相连接,所述上滑轮与下滑轮的外表面设有连接绳,所述右侧固定器的左端活动连接于右侧压力推杆的右端,所述右侧压力推杆的上端装设于左侧压力推杆的山东干,所述左侧压力推杆的左侧机械连接于左侧固定器的右侧,所述弹力绳的左右两端装设于左侧固定器与右侧固定器的内部,所述左侧压力推杆与右侧压力推杆的上端机械连接于加长支撑横板下端的右侧,所述加长支撑横板的左端焊接于传动卡齿板的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双向拉伸装置包括圆弧卡齿板、传动齿轮、支撑竖杆、平衡支撑导板、左圆弧凸块、传动滚轮、右圆弧凸块、导轨凹槽、抬升支撑板、长支撑连接轴、双向活动板、双向固定板、活动导板、固定辅助轮。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卡齿板的右端相啮合于传动齿轮左端,所述传动齿轮的左侧与圆弧卡齿板右侧相啮合,所述圆弧卡齿板的喜爱吨焊接于支撑竖杆的上端,所述支撑竖杆的下端机械连接于平衡支撑导板的上端左侧,所述平衡支撑导板的下端间隙配合于左圆弧凸块的上表面,所述左圆弧凸块的右侧焊接于传动滚轮的左端,所述传动滚轮的右侧装设于右圆弧凸块的左侧,所述右圆弧凸块的上表面间隙配合于抬升支撑板下端的左侧,所述抬升支撑板的右端焊接于长支撑连接轴的上端,所述长支撑连接轴前端的中部机械连接于双向固定板的后端,所述活动导板的上端活动连接于双向固定板前端的左右两端,所述长支撑连接轴的下端焊接于双向活动板上端的中部,所述双向活动板的左右两端通过导轨凹槽与活动导板的前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固定机构包括左传动螺纹轮、左支撑螺纹轴、连接螺纹轮、螺纹活动轴、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固定支撑轮、延伸连接横杆、活动固定器。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导板下端的左侧机械连接于活动固定器的右端,所述活动固定器的左端装设于伸连接横杆的右端,所述伸连接横杆的左端活动连接于第四连接杆的右端,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左侧机械连接于第一连接杆的下端,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前端中部通过第二连接杆与固定支撑轮的前端相连接,所述固定支撑轮的前端通过第三连接杆与第四连接杆前端的中部相配合,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装设于螺纹活动轴的下端,所述螺纹活动轴的后端相啮合于连接螺纹轮的前端外侧,所述连接螺纹轮前端的中部通过传动皮带与左传动螺纹轮前端的中部相连接,所述左传动螺纹轮的后端相啮合于左支撑螺纹轴的前端,所述左支撑螺纹轴的上端的外表面贯穿于下夹板的左侧。

进一步地,所述右侧固定机构包括连接限位块、一号传动杆、二号传动杆、四号传动杆、三号传动杆、T型卡齿板、螺纹卡齿轮、半螺纹轴、梯形螺纹块、右传动螺纹轮、右支撑螺纹轴。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导板下端的右侧焊接于连接限位块左侧,所述连接限位块的右端活动连接于一号传动杆的下端,所述一号传动杆的上端通过二号传动杆与三号传动杆的下端相连接,所述三号传动杆前端的中部与一号传动杆前端的中部通过四号传动杆相配合,所述三号传动杆的上端活动连接于T型卡齿板的下端,所述T型卡齿板的下端左侧相啮合于螺纹卡齿轮的右侧,所述螺纹卡齿轮的前端与半螺纹轴的下端相啮合,所述半螺纹轴的上端焊接于梯形螺纹块的下端,所述梯形螺纹块的外表面装设于右传动螺纹轮的后端,所述右传动螺纹轮后端的右侧相啮合于右支撑螺纹轴的前端,所述右传动螺纹轮的上端贯穿于下夹板的右侧。

进一步地,所述前上支撑块与后上支撑块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座采用全钢材质,具有坚硬、不易变形的特性。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新型的石油管道固定装置,在需要进行石油管道的固定作业时,工作人员应先将支撑底座固定好,后将第一固定螺栓、第二固定螺栓和第三固定螺栓、第四固定螺栓与前上支撑块、后上支撑块分离开,在将石油管道放置在下夹板上,后将第一固定螺栓第二固定螺栓与前上支撑块固定夹好,且保证第三固定螺栓与第四固定螺栓与后上支撑块固定夹好,在石油管道放置在下夹板上时,压力感应凸块将会向下运动,并使其延伸支撑杆向下运动,从而推动连接平衡导板向上倾斜,在双向连接杆的作用下,支撑平衡导板将向下运动,从而推动二号支撑凸块,在二号支撑凸块的连接下,固定滚轮将会带动一号支撑凸块向右运动,使其支撑感应轴在辅助圆轴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使其T型平衡导板向上倾斜并由绳连接块拉动连接绳,连接绳在下滑轮与上滑轮的固定下,拉动右侧固定器向右运动,从而在右侧压力推杆与左侧压力推杆的拉动下加长支撑横板将会向下运动,并使其传动卡齿板向下运动,在传动齿轮的的转动连接下,使其圆弧卡齿板向下运动,在圆弧卡齿板的作用下,支撑竖杆将会带动平衡支撑导板向下倾斜,从而推动左圆弧凸块向下运动,并在传动滚轮的转动作用下,使其右圆弧凸块向上运动,从而使其抬升支撑板与长支撑连接轴向上运动,并在凹槽导轨的作用下,使其活动导板向左向右运动,在活动导板的推动下活动固定器将会推动延伸连接横杆向左运动,在固定支撑轮的作用下,第二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的连接下,第一连接杆将会在第四连接杆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从而使其螺纹活动轴向上运动,从而让连接螺纹轮转动,在传动皮带的连接下左传动螺纹轮将会转动,并最终使其左传动螺纹轮向上运动,而在活动导块的推动下连接限位块将会相右运动,并使其一号传动杆带动二号传动杆与三号传动杆运动,在四号传动杆的固定连接下,使其T型卡齿板向下运动,并使其螺纹卡齿轮转动,在板螺纹轴的连接下,梯形螺纹块将会转动,并使其右传动螺纹轮转动,最终使其右支撑螺纹轴向上运动,从而加强固定石油管道:通过在设备上增加了加强固定装置,在设备进行石油管道的固定作业中,当外界天气与气温发生变化,导致石油管道的大小变化时,可及时进行适应性固定其设备,从而保证设备对石油管道的固定,不仅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增加了其设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的石油管道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的石油管道固定装置的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的石油管道固定装置的加强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加强固定装置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加强固定装置的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三固定螺栓-1、二号上夹板-2、第一固定螺栓-3、一号上夹板-4、下夹板-5、加强固定装置-6、支撑底座-7、前下支撑块-8、前上支撑块-9、支撑固定横板-10、第二固定螺栓-11、后下支撑块-12、第四固定螺栓-13、后上支撑块-14、压力感应凸块-61、延伸支撑杆-62、传动皮带-63、左侧固定机构-64、双向拉伸装置-65、连接绳-66、支撑防护外壳-67、右侧固定机构-68、感应压力装置-69、一号支撑凸块-691、固定滚轮-692、二号支撑凸块-693、支撑平衡导板-694、双向连接杆-695、连接平衡导板-696、右侧压力推杆-697、左侧压力推杆-698、加长支撑横板-699、传动卡齿板-6910、左侧固定器-6911、弹力绳-6912、右侧固定器-6913、辅助圆轴-6914、上滑轮-6915、下滑轮-6916、绳连接块-6917、T型平衡导板-6918、支撑感应轴-6919、圆弧卡齿板-651、传动齿轮-652、支撑竖杆-653、平衡支撑导板-654、左圆弧凸块-655、传动滚轮-656、右圆弧凸块-657、导轨凹槽-658、抬升支撑板-659、长支撑连接轴-6510、双向活动板-6511、双向固定板-6412、活动导板-6513、固定辅助轮-6514、左传动螺纹轮-641、左支撑螺纹轴-642、连接螺纹轮-643、螺纹活动轴-644、第一连接杆-645、第二连接杆-646、第三连接杆-647、第四连接杆-648、固定支撑轮-649、延伸连接横杆-6410、活动固定器-6411、连接限位块-681、一号传动杆-682、二号传动杆-683、四号传动杆-684、三号传动杆-685、T型卡齿板-686、螺纹卡齿轮-687、半螺纹轴-688、梯形螺纹块-689、右传动螺纹轮-6810、右支撑螺纹轴-68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石油管道固定装置:其结构包括第三固定螺栓1、二号上夹板2、第一固定螺栓3、一号上夹板4、下夹板5、加强固定装置6、支撑底座7、前下支撑块8、前上支撑块9、支撑固定横板10、第二固定螺栓11、后下支撑块12、第四固定螺栓13、后上支撑块14,所述支撑固定横板10设有两个且下端焊接于后上支撑块14与前上支撑块9的上端,所述第三固定螺栓1与第四固定螺栓13的喜爱吨螺纹连接于支撑固定横板10后端的上侧,所述支撑固定横板10前端的上侧螺纹连接于第一固定螺栓3与第二固定螺栓11的下端,所述后上支撑块14的前端上端焊接于二号上夹板2的后端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二号上夹板2的下端间隙配合于后下支撑块12的上端,所述后下支撑块12的下端机械连接于支撑底座7上端的后侧,所述支撑底座7上端的前策装设于前下支撑块8的下端,所述前下支撑块8与后下支撑块12上端的中部装设于下夹板5的上端,所述下夹板5的上端中部设有加强固定装置6,所述下夹板5上端的左右两侧间隙配合于一号上夹板4的下端,所述前上支撑块9的下端间隙配合于前下支撑块8的上端,所述后下支撑块12的上端间隙配合于后上支撑块14的下侧,所述第一固定螺栓3与第二固定螺栓11的下端贯穿于前下支撑块8与前上支撑块9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三固定螺栓1与第四固定螺栓13的下端贯穿于后下支撑块12与后上支撑块14的左右两端,所述加强固定装置6包括压力感应凸块61、延伸支撑杆62、传动皮带63、左侧固定机构64、双向拉伸装置65、连接绳66、支撑防护外壳67、右侧固定机构68、感应压力装置69,所述压力感应凸块61的喜爱吨焊接于延伸支撑杆62的上端,所述延伸支撑杆62的下端间隙配合于感应压力装置69上端的左侧,所述感应压力装置69的内部设有连接绳66,所述感应压力装置69的左侧相啮合于双向拉伸装置65的上端,所述双向拉伸装置65的下端右侧装设于左侧固定机构64下端的右侧,所述左侧固定机构64的上端贯穿于下夹板5上端的左侧,所述右侧固定机构68的上端贯穿于下夹板5上侧的右侧,所述右侧固定机构68的下端左侧机械连接于双向拉伸装置65下端的右侧,所述压力感应凸块61上端的外表面贯穿于下夹板5上端的中部,所述下夹板5左右两端的下侧焊接于支撑防护外壳67上端的左右两端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一号上夹板4的后端焊接于前上支撑块9前表面的上侧,所述感应压力装置69包括一号支撑凸块691、固定滚轮692、二号支撑凸块693、支撑平衡导板694、双向连接杆695、连接平衡导板696、右侧压力推杆697、左侧压力推杆698、加长支撑横板699、传动卡齿板6910、左侧固定器6911、弹力绳6912、右侧固定器6913、辅助圆轴6914、上滑轮6915、下滑轮6916、绳连接块6917、T型平衡导板6918、支撑感应轴6919,所述延伸支撑杆62的下端间隙配合于连接平衡导板696上端的右侧,所述连接平衡导板696右侧的前端通过双向连接杆695与支撑平衡导板694左侧的前端相连接,所述支撑平衡导板694下端的右侧与二号支撑凸块693的上端相配合,所述二号支撑凸块693的右端焊接于固定滚轮692的左端,所述固定滚轮692的下端装设于一号支撑凸块691的上端,所述一号支撑凸块691的右表面间隙配合于支撑感应轴6919的上端,所述辅助圆轴6914设有两个且装设于支撑感应轴6919左右两端的中部,所述支撑感应轴6919的下端焊接于T型平衡导板6918的上端,所述T型平衡导板6918下端的左侧机械连接于绳连接块6917的右端,所述绳连接块6917的左侧通过连接绳66与右侧固定器6913的右侧相连接,所述上滑轮6915与下滑轮6916的外表面设有连接绳66,所述右侧固定器6913的左端活动连接于右侧压力推杆697的右端,所述右侧压力推杆697的上端装设于左侧压力推杆698的山东干,所述左侧压力推杆698的左侧机械连接于左侧固定器6911的右侧,所述弹力绳6912的左右两端装设于左侧固定器6911与右侧固定器6913的内部,所述左侧压力推杆698与右侧压力推杆697的上端机械连接于加长支撑横板699下端的右侧,所述加长支撑横板699的左端焊接于传动卡齿板6910的下端,所述双向拉伸装置65包括圆弧卡齿板651、传动齿轮652、支撑竖杆653、平衡支撑导板654、左圆弧凸块655、传动滚轮656、右圆弧凸块657、导轨凹槽658、抬升支撑板659、长支撑连接轴6510、双向活动板6511、双向固定板6412、活动导板6513、固定辅助轮6514,所述传动卡齿板6910的右端相啮合于传动齿轮652左端,所述传动齿轮652的左侧与圆弧卡齿板651右侧相啮合,所述圆弧卡齿板651的喜爱吨焊接于支撑竖杆653的上端,所述支撑竖杆653的下端机械连接于平衡支撑导板654的上端左侧,所述平衡支撑导板654的下端间隙配合于左圆弧凸块655的上表面,所述左圆弧凸块655的右侧焊接于传动滚轮656的左端,所述传动滚轮656的右侧装设于右圆弧凸块657的左侧,所述右圆弧凸块657的上表面间隙配合于抬升支撑板659下端的左侧,所述抬升支撑板659的右端焊接于长支撑连接轴6510的上端,所述长支撑连接轴6510前端的中部机械连接于双向固定板6412的后端,所述活动导板6513的上端活动连接于双向固定板6412前端的左右两端,所述长支撑连接轴6510的下端焊接于双向活动板6511上端的中部,所述双向活动板6511的左右两端通过导轨凹槽658与活动导板6513的前端相连接,所述左侧固定机构64包括左传动螺纹轮641、左支撑螺纹轴642、连接螺纹轮643、螺纹活动轴644、第一连接杆645、第二连接杆646、第三连接杆647、第四连接杆648、固定支撑轮649、延伸连接横杆6410、活动固定器6411,所述活动导板6513下端的左侧机械连接于活动固定器6411的右端,所述活动固定器6411的左端装设于伸连接横杆6410的右端,所述伸连接横杆6410的左端活动连接于第四连接杆648的右端,所述第四连接杆648的左侧机械连接于第一连接杆645的下端,所述第一连接杆645的前端中部通过第二连接杆646与固定支撑轮649的前端相连接,所述固定支撑轮649的前端通过第三连接杆647与第四连接杆648前端的中部相配合,所述第一连接杆645的上端装设于螺纹活动轴644的下端,所述螺纹活动轴644的后端相啮合于连接螺纹轮643的前端外侧,所述连接螺纹轮643前端的中部通过传动皮带63与左传动螺纹轮641前端的中部相连接,所述左传动螺纹轮641的后端相啮合于左支撑螺纹轴642的前端,所述左支撑螺纹轴642的上端的外表面贯穿于下夹板5的左侧,所述右侧固定机构68包括连接限位块681、一号传动杆682、二号传动杆683、四号传动杆684、三号传动杆685、T型卡齿板686、螺纹卡齿轮687、半螺纹轴688、梯形螺纹块689、右传动螺纹轮6810、右支撑螺纹轴6811,所述活动导板6513下端的右侧焊接于连接限位块681左侧,所述连接限位块681的右端活动连接于一号传动杆682的下端,所述一号传动杆682的上端通过二号传动杆683与三号传动杆685的下端相连接,所述三号传动杆685前端的中部与一号传动杆682前端的中部通过四号传动杆684相配合,所述三号传动杆685的上端活动连接于T型卡齿板686的下端,所述T型卡齿板686的下端左侧相啮合于螺纹卡齿轮687的右侧,所述螺纹卡齿轮687的前端与半螺纹轴688的下端相啮合,所述半螺纹轴688的上端焊接于梯形螺纹块689的下端,所述梯形螺纹块689的外表面装设于右传动螺纹轮6810的后端,所述右传动螺纹轮6810后端的右侧相啮合于右支撑螺纹轴6811的前端,所述右传动螺纹轮6810的上端贯穿于下夹板5的右侧,所述前上支撑块与后上支撑块相互平行,所述支撑底座采用全钢材质,具有坚硬、不易变形的特性。

本专利所述的第一固定螺栓3由六角头部和六角下面的垫片跟六角固定在一起的和螺杆两部分组成的一类紧固件,需与螺母配合,用于紧固连接两个带有通孔的零件。

在进行使用时,工作人员应先确认石油管道固定装置是否能够正常使用,且加强固定装置6是否损坏,在确认无问题后,将可以正常使用本设备,在需要进行石油管道的固定作业时,工作人员应先将支撑底座7固定好,后将第一固定螺栓3、第二固定螺栓11和第三固定螺栓1、第四固定螺栓13与前上支撑块9、后上支撑块14分离开,在将石油管道放置在下夹板5上,后将第一固定螺栓3第二固定螺栓与前上支撑块9固定夹好,且保证第三固定螺栓1与第四固定螺栓13与后上支撑块14固定夹好,在石油管道放置在下夹板5上时,压力感应凸块61将会向下运动,并使其延伸支撑杆62向下运动,从而推动连接平衡导板696向上倾斜,在双向连接杆695的作用下,支撑平衡导板694将向下运动,从而推动二号支撑凸块693,在二号支撑凸块693的连接下,固定滚轮692将会带动一号支撑凸块691向右运动,使其支撑感应轴6919在辅助圆轴6914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使其T型平衡导板6918向上倾斜并由绳连接块6917拉动连接绳66,连接绳66在下滑轮69916与上滑轮6915的固定下,拉动右侧固定器6913向右运动,从而在右侧压力推杆697与左侧压力推杆698的拉动下加长支撑横板699将会向下运动,并使其传动卡齿板6910向下运动,在传动齿轮652的的转动连接下,使其圆弧卡齿板651向下运动,在圆弧卡齿板651的作用下,支撑竖杆653将会带动平衡支撑导板654向下倾斜,从而推动左圆弧凸块655向下运动,并在传动滚轮656的转动作用下,使其右圆弧凸块657向上运动,从而使其抬升支撑板659与长支撑连接轴6510向上运动,并在凹槽导轨658的作用下,使其活动导板6513向左向右运动,在活动导板6513的推动下活动固定器6411将会推动延伸连接横杆6410向左运动,在固定支撑轮649的作用下,第二连接杆646与第三连接杆647的连接下,第一连接杆645将会在第四连接杆648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从而使其螺纹活动轴644向上运动,从而让连接螺纹轮643转动,在传动皮带63的连接下左传动螺纹轮641将会转动,并最终使其左传动螺纹轮641向上运动,而在活动导块6513的推动下连接限位块681将会相右运动,并使其一号传动杆682带动二号传动杆683与三号传动杆685运动,在四号传动杆684的固定连接下,使其T型卡齿板686向下运动,并使其螺纹卡齿轮687转动,在板螺纹轴688的连接下,梯形螺纹块689将会转动,并使其右传动螺纹轮6810转动,最终使其右支撑螺纹轴6811向上运动,从而加强固定石油管道。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现有技术中,设备在进行室友管道的固定作业中,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先使用其外界机械进行装订设备,从而进行固定室友管道,在天气与气温的变化下,石油管道的大小容易发生变化,其固定效果将会变差,容易导致石油管道的松动,需要工作人员后期的固定,不仅增加了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不利于管道的固定,较为不便,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在设备上增加了加强固定装置,在设备进行石油管道的固定作业中,当外界天气与气温发生变化,导致石油管道的大小变化时,可及时进行适应性固定其设备,从而保证设备对石油管道的固定,不仅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增加了其设备的实用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