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持设备点巡检的智能润滑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0141发布日期:2018-06-12 19:44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持设备点巡检的智能润滑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润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支持设备点巡检的智能润滑机器人。



背景技术:

设备巡检是利用人的五官或简单的仪器工具,对设备进行日常巡查,在巡检过程中对照标准发现设备的异常现象和隐患,掌握设备故障的初期信息,为点检人员提供要检查设备故障点、部位、项目和内容,使点检人员有目的、有方向的进行设备点检,其中,设备轴承的润滑状态是点巡检人员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现在点巡检工作是由人员携带巡检仪器,前往设备现场进行巡检工作。对于轴承润滑故障问题,需要人为去发现和判断。这种方式需要的人员工作量大,对人员素质要求高,人员成本较高,且有些故障问题不宜发现。而目前市面上的自动加油装置,只能机械性的进行定期定量的补充润滑油,无论设备是否需要进行加油,只要到预定时间,就会进行加油工作。对于加注润滑油的量也是定量进行加注,无法判定加多少合适,容易造成少加或多加。因此,这样的加油装置无法实现最佳加油量,定期加油也是对润滑油资源的浪费。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节约人员成本、无需人员对故障问题进行判断、且能对加油量及加油时间随检测情况进行智能管理的加油设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持设备点巡检的智能润滑机器人,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点巡检工作简化,降低了人员成本,降低了对人员的专业水平的要求,且能够对加油量及加油时间随检测情况进行智能化管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持设备点巡检的智能润滑机器人,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内设置有连通的弹性元件放置区和润滑油储存室,所述下壳体内设置有智能加油控制系统;所述弹性元件放置区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上壳体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一隔板的一个侧面连接,所述隔板的另一个侧面与放置在所述润滑油储存室内的润滑油包连接,所述润滑油包通过设置于所述下壳体的油管路与润滑油出口连通;所述润滑油包的外壁可伸缩变形。

优选地,所述智能加油控制系统包括:集成传感器,用于采集数据;数据采集卡,所述数据采集卡与所述集成传感器连接,用于对数据进行整合处理;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与所述数据采集卡连接,用于处理数据信号;无线模块,所述无线模块用于传输数据;智能控制模块,所述智能控制模块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对润滑油的加注进行控制;智能专家诊断故障模型数据库模块,所述智能专家诊断故障模型数据库模块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连接,用于进行故障诊断结果的匹配;PC或移动终端,对数据进行综合诊断得出故障结论;及用于对各模块进行供电的供电装置;所述无线模块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与所述PC或移动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优选地,所述集成传感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超声传感器和油质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为单轴向或三轴向加速度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包括输送泵,所述输送泵的出口通过管道与一润滑油箱连通,所述输送泵的入口与所述润滑油包连通。

优选地,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下壳体的外壁上,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智能加油控制系统连接。

优选地,所述可拆卸连接为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持设备点巡检的智能润滑机器人,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内设置有连通的弹性元件放置区和润滑油储存室,所述下壳体内设置有智能加油控制系统;所述弹性元件放置区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上壳体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一隔板的一个侧面连接,所述隔板的另一个侧面与放置在所述润滑油储存室内的润滑油包连接,所述润滑油包通过设置于所述下壳体的油管路与润滑油出口连通;所述润滑油包的外壁可伸缩变形。通过以上结构设置,无需人员对故障问题进行判断,简化了点巡检工作,降低了人员成本,智能润滑机器人进行智能润滑管理,对设备进行补油或更换新油。当加油量达到最佳时,提供停止加注的触发条件值,智能润滑机器人停止加注润滑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支持设备点巡检的智能润滑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支持设备点巡检的智能润滑机器人的智能加油控制系统的控制流程图;

其中,1为集成传感器,2为显示屏,3为数据传输线,4为数据线接口,5为润滑油出口,6为下壳体,7为上壳体,8为润滑油包,9为润滑油储存室,10为隔板,11为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持设备点巡检的智能润滑机器人,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点巡检工作简化,降低了人员成本,降低了对人员的专业水平的要求,且能够对加油量及加油时间随检测情况进行智能化管理。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持设备点巡检的智能润滑机器人,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7和下壳体6,上壳体7内设置有连通的弹性元件放置区和润滑油储存室9,下壳体6内设置有智能加油控制系统;所述弹性元件放置区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与上壳体7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一隔板10的一个侧面连接,隔板10的另一个侧面与放置在润滑油储存室9内的润滑油包8连接,润滑油包8通过设置于下壳体6的油管路与润滑油出口5连通;润滑油包8的外壁可伸缩变形。本发明的智能润滑机器人应用到机器设备润滑管理中,实现了故障自动综合诊断,加油过程的智能管控,保证设备始终处于最佳润滑状态,简化了巡检工作,减少了巡检人数,降低了对人员的专业水平的要求,节约了人员成本。

具体的,所述智能加油控制系统包括:集成传感器1、数据采集卡、信号处理模块、无线模块、智能控制模块、智能专家诊断故障模型数据库模块、PC或移动终端及用于对各模块进行供电的供电装置,集成传感器1通过数据输送线3与数据线接口4连接,数据线接口4与所述数据采集卡连接,集成传感器1用于采集数据,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所述数据采集卡中,所述数据采集卡用于对数据进行整合处理。所述数据采集卡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数据信号通过无线模块传输到所述PC或移动终端,所述PC或移动终端带有智能专家诊断系统平台,所述PC或移动终端对数据进行综合诊断得出故障结论后,将数据信号通过所述无线模块送回所述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将数据信号转换成可识别数据,并送入所述智能专家诊断故障模型数据库模块,进行故障诊断结果的匹配;匹配完成后,将结果数据再通过所述信号处理模块送入所述智能控制模块,所述智能控制模块通过输送泵对所述润滑油包8内的润滑油加注进行控制,加注过程中,集成传感器1的超声传感器对加油量进行监控,监控数据依次通过数据传输线3、数据线接口4、所述数据采集卡、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传送到所述智能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所述输送泵的工作控制润滑油量加注到最佳位置。

具体的,集成传感器1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超声传感器和油质传感器,安装在机器设备的轴承箱上,从而实时监测待检测点的振动、温度、超声和油质数据,为了更准确地测量待检测点的振动数据,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为单轴向或三轴向加速度传感器。

其中,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的所述输送泵的出口通过管道与一润滑油箱连通,所述输送泵的入口与润滑油包8连通。所述输送泵用于将润滑油包8内的润滑油补充到所述润滑油箱内,所述润滑油箱为待润滑部位提供润滑油。

本发明的支持设备点巡检的智能润滑机器人还包括显示屏2,显示屏2位于下壳体6的外壁上,显示屏2与所述智能加油控制系统连接。显示屏2能够实时显示设备的润滑状态和设备运行状态

上壳体7和下壳体6为螺纹连接,当需要对润滑油包8进行更换时,将上壳体7拧下,即可进行更换。

具体的,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11,弹簧11的一端与上壳体7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一隔板10的一个侧面连接。润滑油包8的外壁可伸缩变形,上壳体7中加入润滑油包8后,隔板10会对弹簧11进行压缩,随着润滑油包8中的润滑油的量的减少,弹簧11的压缩量就会随着减少,弹簧11起到一个往下送油的作用。

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根据工作的需要,在润滑油包8内盛装润滑脂。

工作过程:集成传感器1安装在机器设备的轴承箱上,采集设备的振动数据、温度数据、超声数据和油质数据,然后将采集的振动、温度、超声和油质数据通过无线方式传输到带有智能专家诊断系统平台的所述PC或移动终端,所述智能专家诊断系统平台对数据进行多功能、多技术的综合诊断,得出机器设备的故障诊断结果,将诊断结果通过无线方式反馈给智能润滑机器人,与所述智能专家诊断故障模型数据库进行匹配对应。当综合诊断结果为润滑问题和油质问题时,智能润滑机器人将进行加油工作。在加油过程中,所述超声传感器对加油量进行监控。机器设备的润滑不良时,超声信号反应的噪音大,加油过程中噪音会一直减小,直至达到最小噪音,此时加油量达到最佳状态。根据这一超声原理,智能润滑机器人实现加油量的智能管理。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