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流量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4480发布日期:2018-08-07 19:29阅读:11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论管道中的液体或气体是正向或反向流动都能够控制流量的双向阀,属于流量控制阀的优化技术。



背景技术:

自来水管道之间的连接,水管与龙头之间的连接,都是通过接头来实现的。给楼房供水,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用增压泵自下而上的送水方式,一种是在楼顶安置水箱,利用水位差自上而下输送的方式。无论是哪一种送水方式,不同的楼层水压也会不同,会导致不同楼层出水量不同。因此,现在有一些具有平衡出水量的水管接头设计,旨在使不同楼层的出水量趋向相同。

特别是家庭用户,由于各龙头用途不同,对出水量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厨房的洗菜龙头和卫生间的洗脸龙头以及淋喷头等,由于用途的差别,对出水量的要求也不同,例如洗脸龙头的出水量保持在4升/分钟就够了,而淋喷头的出水量要求在8升/分钟以上。

对于气体流量的调节,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通常,输液管道或输气管道的流向都是单向的,已经有一些适用于输液管道或输气管道的控制流量的阀,但这些阀通常只适用于控制单向的流量。但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可能会存在反向流动的问题,现有的控制液量的阀通常只能单向控制流量,当管道中的液体或气体需要反向流动时,这些阀就不能够起到控制液量的作用了,反而可能会妨碍液体或气体的反向流动。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无论管道中的液体或气体是正向流动还是反向流动都能够起到控制流量的作用的流量控制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论管道中的液体或气体是正向流动还是反向流动都能够起到控制流量的作用的流量控制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向流量控制阀,主要由第一固定座1、第一弹簧2、调节阀3、第二弹簧4和第二固定座5组成,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套接或通过螺纹连接,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连接后形成中空的圆柱形壳体,第一弹簧、调节阀和第二弹簧位于壳体内孔中;在第一固定座内壁设有向内突起的一圈第一凸台11,在第一固定座远离第二固定座的一端与第一凸台11之间设有第一支架12,在第一支架12的中心设有朝向第二固定座突出的圆柱形第一固定柱13,在第二固定座5内壁设有向内突起的一圈第二凸台51,在第二固定座远离第一固定座的一端与第二凸台之间设有第二支架52,在第二支架的中心设有朝向第一固定座的圆柱形第二固定柱53,第二固定柱远离第二支架的末端设有向第二支架方向凹陷的第二定位孔54;所述的调节阀3设有与第一固定柱配合的中心通孔,在外力的作用下,调节阀3能够沿着第一固定柱前后移动;所述的调节阀沿其与壳体中轴线垂直的中心切面分为朝向第一支架的部分和朝向第二支架的部分,朝向第一支架的部分和朝向第二支架的部分互为镜像;所述的调节阀朝向第一支架的部分为圆锥形,锥顶朝向第一支架;组装时,将第一弹簧套在第一固定柱上,再将调节阀套在第一固定柱上,再将第二弹簧套在第一固定柱上,最后将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连接,使第一固定柱远离第一支架的末端进入第二定位孔54;围绕第一固定柱根部设置向第二支架方向延伸的止位圆柱,所述的止位圆柱的末端位于第一支架和第一凸台的中心点之间;第二固定柱的外径大于调节阀的中心通孔的孔径,第二固定柱的长度小于第二支架到第二凸台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使用时,将双向流量控制阀塞进管道中定位,当壳体的进入端有足够的压力时,压力克服第一弹簧或第二弹簧的预应力压缩第一弹簧或第二弹簧,使调节阀向出口端的方向移动,调节阀向第二凸台或第一凸台移动,使调节阀与第二凸台或第一凸台之间的缝隙越来越小,当调节阀最大外径的位置移动到第二凸台或第一凸台孔径最小的地方时,受第二固定柱的限位作用或第一固定柱上的止位圆柱的限位作用,调节阀停止移动。

在没有液压或气压推动调节阀的时候,调节阀位于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之间的中心点。

在没有液压或气压推动调节阀的时候,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朝向调节阀的壁面互为镜像,两者形状相同,大小也相同。

在壳体外设置与管道内孔中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将壳体旋拧进入管道中。

在壳体的一端设置向外突出的一圈突缘,用于将壳体塞入管道中后,壳体上的突缘受管道两端的挤压而起到定位的作用。

直接将壳体的两端分别与管道的两端通过螺纹相连或通过套接相连或直接焊接在一起。

有益效果:

1、将调节阀安置在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相连后形成的空间内,通过将第一弹簧、调节阀和第二弹簧依次套在第一固定柱上,再将第一固定柱的末端插到第二固定柱的第二定位孔中,实现无论进入壳体的液体或气体往哪个方向流动,调节阀都能够起到控制流量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角度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个角度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爆炸图;

图4是图3的局部剖示图;

图5是本发明处于压力平衡状态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处于调节阀受到的右侧压力较大而向左移动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到图6所示,一种双向流量控制阀,主要由第一固定座1、第一弹簧2、调节阀3、第二弹簧4和第二固定座5组成,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连接后形成中空的圆柱形壳体,第一弹簧、调节阀和第二弹簧位于壳体内孔中。

在第一固定座内壁设有向内突起的一圈第一凸台11,在第一固定座远离第二固定座的一端与第一凸台11之间设有第一支架12,在第一支架12的中心设有朝向第二固定座突出的圆柱形第一固定柱13,在第二固定座5内壁设有向内突起的一圈第二凸台51,在第二固定座远离第一固定座的一端与第二凸台之间设有第二支架52,在第二支架的中心设有朝向第一固定座的圆柱形第二固定柱53,第二固定柱远离第二支架的末端设有向第二支架方向凹陷的第二定位孔54;所述的调节阀3设有与第一固定柱配合的中心通孔,在外力的作用下,调节阀3能够沿着第一固定柱前后移动;所述的调节阀沿其与壳体中轴线垂直的中心切面分为朝向第一支架的部分和朝向第二支架的部分,朝向第一支架的部分和朝向第二支架的部分互为镜像;所述的调节阀朝向第一支架的部分为圆锥形,锥顶朝向第一支架;组装时,将第一弹簧套在第一固定柱上,再将调节阀套在第一固定柱上,再将第二弹簧套在第一固定柱上,最后将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连接,使第一固定柱远离第一支架的末端进入第二定位孔54。

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套接或通过螺纹连接,或者直接焊接在一起。

在没有液压或气压推动调节阀的时候,调节阀位于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之间的中心点。在没有液压或气压推动调节阀的时候,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朝向调节阀的壁面互为镜像,即两者形状相同,大小也相同。

在调节阀朝向第一支架的端面上围绕调节阀的中心通孔设置用于固定第一弹簧的第一凹槽,在调节阀朝向第二支架的端面上围绕调节阀的中心通孔设置用于固定第二弹簧的第二凹槽。

为加强第一支架的支撑能力,将第一支架与第一凸台的连接部位沿第一凸台的外壁向第一凸台孔径最小的地方延伸。

为加强第二支架的支撑能力,将第二支架与第二凸台的连接部位沿第二凸台的外壁向第二凸台孔径最小的地方延伸。

所述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为一字形或三角形或十字形。

在第一凸台11和第一支架12中心之间的第一固定柱13外壁设有向外突出的止位突缘,用于阻止调节阀越过第一凸台的中心点向第一支架的方向移动,即调节阀外径最大的地方到达第一凸台孔径最小的地方后,受第一固定柱外壁止位突缘的阻碍作用,调节阀不能够再向第一支架的方向移动,即当施加在调节阀上的压力超过预先设定的压力最大值时,也不能够再推动调节阀向第一支架的方向移动。

所述的设在第一固定柱外壁的止位突缘,还可以是围绕第一固定柱根部向第二支架方向延伸的止位圆柱或一条止位棱,所述的止位圆柱或止位棱的末端位于第一支架和第一凸台的中心点之间,同样的,调节阀外径最大的地方到达第一凸台孔径最小的地方后,就会受到止位圆柱或止位棱的阻碍作用不能够再向第一支架的方向移动。

第二固定柱的外径大于调节阀的中心通孔的孔径,第二固定柱的长度小于第二支架到第二凸台中心点之间的距离,用于防止调节阀越过第二凸台的中心点向第二支架的方向移动,即调节阀外径最大的地方到达第二凸台孔径最小的地方后,受第二固定柱的阻碍作用,调节阀不能够再向第二支架的方向移动,即当施加在调节阀上的压力超过预先设定的压力最大值时,也不能够再推动调节阀向第二支架的方向移动。

使用时,将双向流量控制阀塞进管道中定位,当壳体的进入端有足够的压力时,压力克服第一弹簧或第二弹簧的预应力压缩第一弹簧或第二弹簧,使调节阀向出口端的方向移动,调节阀向第二凸台或第一凸台移动,使调节阀与第二凸台或第一凸台之间的缝隙越来越小,当调节阀最大外径的位置移动到第二凸台或第一凸台孔径最小的地方时,受第二固定柱的限位作用或第一固定柱上的止位突缘的限位作用,调节阀停止移动,第二弹簧和第一弹簧也不会被再进一步压缩。

为实现双向流量控制阀在管道中的定位,在壳体外设置与管道内孔中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将壳体旋拧进入管道中,或在壳体的一端设置向外突出的一圈突缘,用于将壳体塞入管道中后,壳体上的突缘受管道两端的挤压而起到定位的作用;或者,直接将壳体的两端分别与管道的两端通过螺纹相连或通过套接相连或直接焊接在一起。

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解释本发明的用途,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替代,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