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合部件及三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6837发布日期:2019-02-10 13:07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嵌合部件及三脚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嵌合部件及三脚架。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托架,该托架中嵌合有套筒,且通过在圆筒状的内周面上设置平面部而形成有多个凸部以及与该多个凸部对置的圆弧状的凹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30340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中,需要防止套筒的变形,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压入量变小,在套筒与托架之间产生松动,或者相对于托架产生套筒的位置偏移。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精度良好的嵌合尺寸且防止部件间的松动、位置偏移的嵌合部件及具备该嵌合部件的三脚架。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嵌合部件形成有能够与圆棒体的端部嵌合的孔部,所述嵌合部件的特征在于,所述孔部形成为从所述嵌合部件的外表面朝向内侧延伸,形成所述孔部的内周面具有多个平面,所述平面为大致棱筒形状的侧面的一部分,在所述圆棒体插入到所述孔部的状态下,所述平面与所述圆棒体线接触,在所述孔部与所述圆棒体之间封入有粘接剂。

根据本发明的嵌合部件,使平面与圆棒体接触,因此在模具中容易调整尤其是平面的尺寸,其结果是,对于由模具成形的嵌合部件,能够实现精度良好的嵌合尺寸。另外,通过由多个平面夹着圆棒体,由此能够向孔部的内部可靠地压入圆棒体。因此,能够防止部件之间的松动、位置偏移。另外,孔部的平面为大致棱筒形状的一部分,因此被封入粘接剂的间隙(即孔部的内周面与圆棒体之间的空间)以大致等间隔配置,由此能够使粘接力稳定。

在此,也可以是,所述内周面具有圆弧部,所述圆弧部为大致圆柱形状的侧面的一部分,所述圆弧部形成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平面之间,所述圆弧部的半径比所述平面与所述孔部的中心的距离大。由此,被封入粘接剂的空间的厚度不会变得过厚,能够确保粘接力,其结果是,能够使粘接力稳定。

在此,也可以是,所述圆弧部的直径随着朝向内侧而直径变小,所述平面与所述孔部的中心的距离不根据深度方向的位置而变化。由此,能够在保持使圆棒体能轻松地压入对置的两个平面之间的形状的状态下,形成为能够容易成形的形状。

本发明的供相机搭载的三脚架的特征在于,具备:基体;圆棒体,其构成腿;以及嵌合部件,其具有能够供所述圆棒体的端部嵌合的孔部,且将所述基体与所述腿连接,所述孔部形成为从所述嵌合部件的外表面朝向内侧延伸,形成所述孔部的内周面具有多个平面,所述平面为大致棱筒形状的侧面的一部分,在所述圆棒体插入到所述孔部的状态下,所述平面与所述圆棒体线接触,在所述孔部与所述圆棒体之间封入有粘接剂。由此,嵌合强度得以确保,能够提供坚固的三脚架。另外,通过使三脚架坚固,从而能够抑制三脚架晃动,因此能够抑制照片、动画的晃动(相机晃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精度良好的嵌合尺寸,且防止部件间的松动、位置偏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作为本发明的嵌合部件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20的三脚架10的外观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连接部件20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连接部件20的a-a剖视图。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连接部件20的底面24中的孔部26的周围的图。

图5是表示变形例的连接部件20-1的底面24中的孔部26-1的周围的图。

图6是表示孔部26-1的概要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将管16插入到内周面28-1时的管16与圆弧部28r的位置关系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三脚架

12:基体

12a:安装部

14:腿

16:管(圆棒体)

20、20-1:连接部件(嵌合部件)

22:连接口

24:底面

26、26-1:孔部

28、28-1:内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具备作为本发明的嵌合部件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20的三脚架10的外观图。三脚架10的用途不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是用于保持静态相机、摄像机等相机的三脚架。

如图1所示,三脚架10具备基体12、三条腿14、以及连接部件20(与本发明的嵌合部件相当)。

基体12例如形成为板状。在基体12上安装有沿着其板厚方向延伸的未图示的云台。在云台上载置并固定相机。在基体12的外周面呈放射状设置有三个安装部12a。在各安装部12a上分别经由连接部件20而安装有能够转动的腿14。

三条腿14分别构成为包括作为圆棒体的一个或多个管16例如四根管16。管16的材料不特别限定,例如是crfp(carbonfiberreinforcedplastics:碳纤维强化塑料)。

连接部件20是将基体12与腿14连接的部件。该连接部件20例如为树脂制的部件。

图2是图1所示的连接部件20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的连接部件20的a-a剖视图。

如图2所示,连接部件20在主视下(从-y方向观察时)在上侧(+z侧)形成有凹状部20a。在设置于凹状部20a的两侧的前端部21的内侧分别设置有连接口22(在图2中仅图示出一个连接口22)。连接口22形成为使安装部12a的一部分能够插入。通过安装部12a的一部分插入连接口22,由此连接部件20与安装部12a连接。

另外,如图3所示,在连接部件20的底面24(外表面)上以从该底面朝向内侧(+z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有两个孔部26。在各孔部26的周围形成有内周面28。换言之,各孔部26由内周面28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内周面28”不包括孔部26的底侧的面(底面)。各孔部26能够供构成一条腿14的一部分的例如两根管16(参照图2)的任一端部嵌合。通过两根管16分别嵌合于两个孔部26,从而连接部件20与一条腿14连接。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连接部件20的底面24中的孔部26的周围的图。如图4所示,形成孔部26的内周面28具有八个平面28a~28h、以及圆弧部28j。多个平面28a~28h是大致棱筒形状的侧面的一部分。

多个平面28a~28h中的平面28a与平面28e互相对置。多个平面28a~28h中的平面28b与平面28f互相对置。多个平面28a~28h中的平面28c与平面28g互相对置。多个平面28a~28h中的平面28d与平面28h互相对置。对置的两个平面(平面28a与平面28e、平面28b与平面28f、平面28c与平面28g、平面28d与平面28h)之间的距离为管16的直径以下。

圆弧部28j是大致圆柱形状的侧面的一部分。圆弧部28j的半径比平面28a~28h与孔部26的中心的距离大且比管16的半径大。

通过将管16插入对置的两个平面之间,从而管16(图4中虚线)嵌合于孔部26。在形成于管16与内周面28之间的间隙中封入有粘接剂。尤其是,在管16与圆弧部28j之间形成有被封入粘接剂的宽广的空间。

管16的半径与圆弧部28j的半径之差成为粘接剂厚度,能够使圆弧部28j的直径为与粘接剂的推荐厚度匹配的大小。由此,在形成于内周面与圆棒体之间的间隙中封入有粘接剂的情况下,被封入粘接剂的空间的厚度不变得过厚,能够确保粘接力,其结果是,能够使粘接力稳定。

在内周面28中,八个平面28a~28h与z方向大致平行,对置的两个平面之间的距离不根据深度方向的位置而变化,但圆弧部28j相对于z方向具有角度,随着朝向内侧而直径变小。换言之,平面28a~28h不具有锥度,但圆弧部28j具有锥度。由此,能够在保持使管16能轻松地压入对置的两个平面之间的形状的状态下,形成为能够容易地成形的形状。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使平面28a~28h与管16接触,因此在模具中尤其容易调整平面28a~28h的位置、尺寸,其结果是,由模具成形的连接部件20能够实现精度良好的嵌合尺寸。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多个平面28a~28h中的至少两个平面互相对置,因此能够针对对置的每个平面使尺寸的调整量变化,也能够独立地调整形成于管16与平面28a~28h之间的间隙、嵌合位置。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将管16嵌合于孔部26时,能够利用各平面28a~28h将管16向孔部26的径向内侧按压,由此能够使管16的中心位置与孔部26的中心位置对准。其结果是,管16的中心位置精度提高,管16彼此的间距的精度也提高。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管16与各平面28a~28h成为线接触(接近线接触的状态),因此相比于管16与内周面28面接触的情况而言,在将管16向孔部26压入时,能够轻松压入。因此,管16与连接部件20的组装性提高。而且,由于管16与各平面28a~28h线接触,因此即便在因对置的平面之间的距离变短而压入量变大了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组装。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内周面28为大致棱筒形状,因此能够将形成于管16与内周面28之间且封入粘接剂的各间隙以大致等间隔配置。由此,能够使粘接力稳定。另外,在相邻的平面(平面28a和平面28b、28h等)之间形成有圆弧部28j,在圆弧部28j不存在棱边,因此能够在形成于圆弧部28j与管16之间的间隙中可靠地封入粘接剂。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平面28a~28h的数量为偶数,多个平面28a~28h分别与某一平面对置,因此在模具中更容易调整尤其是连接部件20的形成孔部26的部分的尺寸,能够实现精度更良好的嵌合尺寸。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平面28a~28h的数量多达八个。由此,在将管16的端部嵌合于孔部26时,从内周面28的多个部位以上进行线接触,由此能够将管16稳定地固定于连接部件20。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搭载相机的三脚架10具备上述连接部件20,因此能够确保管16与连接部件20的嵌合强度,能够提供坚固的三脚架10。另外,通过使三脚架10坚固,能够抑制腿14彼此的晃动、即三脚架晃动,因此能够抑制照片、动画的晃动(相机晃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周面28具有圆弧部28j,但圆弧部28j不是必需的。例如,内周面28也可以由八个平面28a~28h形成为大致棱筒状。孔部26的开口形状成为正多边形状(在此为正八边形状),在形成于管16与平面28a~28h之间的间隙中封入有粘接剂。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将封入粘接剂的各间隙以大致等间隔配置,因此粘接力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周面28具有八个平面28a~28h,但内周面28的形状不限定于此。图5是表示变形例的连接部件20-1的底面24中的孔部26-1的周围的图。图6是表示孔部26-1的概要的立体图。如图5、6所示,形成孔部26-1的内周面28-1具有九个平面28i~28q、以及圆弧部28r。多个平面28i~28q是大致棱筒形状的侧面的一部分。平面28i~28q不具有锥度,但圆弧部28r具有锥度。

本变形例通过使封入粘接剂的各间隙变窄,能够使粘接力更高。粘接剂当变得过厚时不能发挥本来的粘接性能。因此,为了提高粘接力,增大管16与内周面28-1的间隙变得比适当的厚度(在此为0.1mm)小的部分的面积(以下称作有效粘接面积)是重要的。

由于平面28i~28q不具有锥度,因此对于平面28i~28q,平面28i~28q与管16的距离比0.1mm小的部分的面积、在此为由图5中的虚线和双点划线(线x,之后详细叙述)包围的部分处的平面28i~28q的面积的合计是有效粘接面积。因此,为了增加有效粘接面积,希望内周面28-1所具有的平面的数量多。

由于圆弧部28r具有锥度,因此圆弧部28r随着朝向内侧而直径变小,圆弧部28r与管16的间隙随着朝向内侧而变小。图7是表示将管16插入到内周面28-1时的管16与圆弧部28r的位置关系的图。内周面28-1的底面附近的区域i是圆弧部28r与管16的距离比0.1mm小的区域,圆弧部28r的区域i中的面积是有效粘接面积。因此,为了增大有效粘接面积,希望减小圆弧部、换言之希望内周面28-1所具有的圆弧部的数量多。

根据以上内容,从粘接力的确保这一观点出发,希望增多内周面28-1所具有的平面及圆弧部的数量。图4、图5的双点划线是与管16的间隙成为0.1mm的线x。对大致八边形状的内周面28(参照图4)与大致九边形状的内周面28-1(参照图5)进行比较,相比于处于表示管16的虚线与线x之间的内周面28的长度(参照图4)而言,处于表示管16的虚线与线x之间的内周面28-1的长度(参照图5)较长。因此,具有内周面28-1的变形例中,有效粘接面积大,粘接力更高。

例如在管16的直径为22mm的情况下,与大致八边形状的内周面28相比大致九边形状的内周面28-1的有效粘接面积变大大致一成的程度。不过,当内周面与管的间隙变得过窄时粘接剂的封入等会产生问题,因此从粘接力的确保这一观点出发大致九边形状的内周面28-1是最优选的。

以上,参照附图详细叙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具体的结构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也包括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的设计变更等。在此,“大致”是指,不仅包括严格相同的情况,还包括不丧失同一性的程度的误差、变形的概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