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77908发布日期:2019-04-20 06:14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车辆的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被装填于车辆的传动装置的壳体内的油的消泡。



背景技术:

被装填于车辆所具备的传动装置的壳体内的油在被齿轮等搅拌时,通过油与空气混合而产生泡。当油成为泡状时,润滑性能降低,因此,在该油被供给至齿轮或轴承的情况下,润滑可能会变得不充分。对此,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在油中添加粒状的消泡剂而进行消泡。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6225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当油在旋转体内旋转时,油中的消泡剂在旋转体内进行离心分离而附着于壁面,因此,油中的消泡剂的密度减小。其结果是,油的消泡性能可能会降低。与此相对,如果提高油的粘度,则抑制了泡的产生,但是会因油的粘度变高而使齿轮或轴承的旋转阻力增加,因此,耗油率变差。

本发明是以上述的情况作为背景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对被装填于传动装置内的油的泡进行消泡的消泡剂的消泡性能的降低的结构。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一发明的主旨在于,(a)一种车辆的传动装置,在壳体内装填有油,所述车辆的传动装置的特征在于,(b)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固体形状的消泡剂,(c)所述固体形状的消泡剂被设置于如下的位置处,即,在车辆行驶中至少一部分所述固体形状的消泡剂与所述油的油面相比位于上侧的位置处。

此外,第二发明的主旨在于,在第一发明的车辆的传动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中,添加有粒状的消泡剂。

此外,第三发明的主旨在于,在第二发明的车辆的传动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为自动变速器。

此外,第四发明的主旨在于,在第一发明至第三发明的任意一个记载的车辆的传动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形状的消泡剂为凝胶状。

此外,第五发明的主旨在于,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发明至第四发明的任意一个记载的车辆的传动装置中,所述固体形状的消泡剂被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壁面、通气器室的壁面或者透气壶的壁面上。

发明效果

根据第一发明的车辆的传动装置,由于固体形状的消泡剂的至少一部分被设置在与行驶中的油的油面相比位于上侧的位置处,因此,当产生的泡移动至与油面相比靠上侧而附着于固体形状的消泡剂上时,消泡剂会溶化并分散至泡内部从而进行消泡。此外,由于固体形状的消泡剂未受到因离心分离而产生的影响,因此,也抑制了消泡性能的降低。

此外,根据第二发明的车辆的传动装置,由于在油中添加有粒状的消泡剂,因此,会通过该粒状的消泡剂而对泡进行消泡,但是当油被搅起时,油中的粒状的消泡剂会被离心分离而附着在壁上,从而使油中的消泡剂的密度降低,其结果是,润滑可能会变得不充分。对此,通过设置固体形状的消泡剂,从而利用固体形状的消泡剂对所产生的泡进行消泡,因此,抑制了消泡性能的降低。

此外,根据第三发明的车辆的传动装置,由于传动装置为自动变速器,因此,当通过自动变速器的旋转部件而将油搅起时,油中的粒状的消泡剂会被离心分离而附着在壁上,从而使油中的消泡剂的密度降低。对此,通过设置固体形状的消泡剂,从而利用该固体形状的消泡剂对因消泡剂的密度降低而产生的泡进行消泡,因此,抑制了消泡性能的降低。

此外,根据第四发明的车辆的传动装置,由于固体形状的消泡剂为凝胶状,因此,能够容易地安装于壳体的壁等上。

此外,根据第五发明的车辆的传动装置,由于固体形状的消泡剂被固定于壳体的壁面、通气器室的壁面或透气壶的壁面上,因此,当产生的泡附着在壳体壁面、通气器室的壁面或者透气壶的壁面上时,被固定于这些壁面上的消泡剂会溶化并分散在泡内部,从而对泡进行消泡。

附图说明

图1为简略地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车辆所具备的驱动桥内部的图。

图2为简略地表示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例的车辆所具备的驱动桥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消泡剂(defoamingagent)使用例如硅类的消泡剂。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以下的实施例中,附图被恰当地简化或变形,各部分的尺寸以及形状等未必一定被正确地描绘出。

[实施例一]

图1为简略地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车辆10所具备的驱动桥(transaxle)12的结构的图。另外,在图1中,纸面上侧与车辆10的上侧、即重力的方向的上侧相对应。以下,上侧以及下侧在重力方向上是指上侧以及下侧。驱动桥12被设置在未图示的发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上。驱动桥12为在相同的壳体14内具备自动变速器15以及差动装置17等旋转装置的ff形式(frontengine,frontdrive:前置前驱)的动力传递装置。另外,自动变速器15以及差动装置17分别与本发明的传动装置相对应。

自动变速器15为行星齿轮型的有级变速器,其被构成为在壳体14内部具备多个行星齿轮装置16以及未图示的多个液压式摩擦卡合装置,并且通过对该液压式摩擦卡合装置的卡合状态进行切换,从而被变速为多个变速级。自动变速器15的输出经由反转齿轮18等而被传递至差动装置17。另外,在图1中,仅记载了构成自动变速器15的一个行星齿轮装置16。

在壳体14内,装填有用于对行星齿轮装置16等进行润滑的油22,构成差动装置17的差速器内啮合齿轮20的一部分被浸渍在被贮留于壳体14的铅直下部的油22内。因此,当差速器内啮合齿轮20旋转时,通过差速器内啮合齿轮20而将油22搅起,并供给至行星齿轮装置16、反转齿轮18等。此外,被贮留的油22不仅作为齿轮等的润滑油而被使用,也作为未图示的液压式摩擦卡合装置的工作油而被使用。被供给至液压式摩擦卡合装置中的油22通过未图示的油泵而被汲取。

在壳体14的上侧,设置有形成下文记述的通气通道37的迷宫式结构部26,并以接近位于壳体14的上侧的迷宫式结构部26的出口的方式而安装有通气器塞28。此外,通气器塞28与软管30的一端连接,软管30的另一端与透气壶(catchtank)32连接。在透气壶32的上侧形成有通气口34,通过通气口34而将壳体14的内部和外部通气。

迷宫式结构部26由截面被弯曲成l字状的壁24a、以及截面被弯曲成u字状的壁24b构成,在这些壁24a、24b以及壳体14的壁面之间形成有弯曲的通气通道37。通过弯曲地形成通气通道37,从而使迷宫式结构部26的入口至出口之间的通气通道37的距离变长。被形成于迷宫式结构部26的通气通道37作为下文记述的通气器装置35的通气器室而发挥功能。

通气器装置35由通气器塞28和通气通道37构成。通气器装置35为了降低壳体14的内部与外部的压力差而被设置,并使壳体14的内部和外部连通。此外,通过弯曲地形成作为通气器室而发挥功能的通气通道37,从而在油22到达通气器塞28为止的期间,油22附着于通气通道37的壁上。由此,降低了油22从通气器塞28的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粘度较低的油22。与此相关联,例如,通过油22在被差速器内啮合齿轮20搅起时被搅拌,从而使油22和空气混合,易于产生油22的泡36。当泡36增加时,泡36移动至与油面39相比靠上侧,并侵入构成迷宫式结构部26的通气通道37中。虽然侵入通气通道37中的油22的大部分滞留在通气通道37中,但当泡36的量变多时,一部分会到达通气器塞28。到达了通气器塞28的泡36会从通气器塞28经由软管30内而到达透气壶32。虽然到达了透气壶32的泡36被贮留在透气壶32内,但是会根据泡36的量而使一部分从通气口34被排出。

对此,在本实施例的油22中添加有粒状的粒状消泡剂38。粒状消泡剂38通过侵入泡36的泡膜并使泡膜的厚度局部性地变薄来破坏泡膜,从而进行消泡。这样,通过使粒状的粒状消泡剂38被分散在油22中,从而油22被搅拌时所产生的泡36会通过粒状消泡剂38而被消泡。

但是,由于本实施例的油22也作为液压式摩擦卡合装置的工作油而被使用,因此,当油22与构成液压式摩擦卡合装置的旋转部件一起被搅起时,粒状消泡剂38会因离心力而被离心分离,并附着在旋转部件的壁上。另外,由于粒状消泡剂38由与油22相比密度较大的硅类的消泡剂等构成,因此,易于被离心分离。此外,粒状消泡剂38不耐热,在油22成为高温时易于劣化。此外,粒状消泡剂38也会因在齿轮的啮合部等处的高应力下的压缩而发生劣化。此外,虽然被贮留在壳体14的铅直下部的油22在被供给至液压式摩擦卡合装置中时通过油泵而被汲取,但是此时油22会通过粗滤器,因此,油22内的粒状消泡剂38会被粗滤器捕捉。这样,使用时间越长,被分散在油22中的粒状消泡剂38会变得越少,油22中的粒状消泡剂38的密度会变低,因此,消泡性能容易降低。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壳体14内,以从油22中分离的方式设置有图1所示的固体形状的固形消泡剂40a~40e(在未特别地进行区别的情况下,记载为固形消泡剂40)。具体而言,在壳体14的沿着铅直方向延伸的壁面42上固定有固形消泡剂40a,在壳体14的位于铅直上部的壁面44上固定有固形消泡剂40b,在迷宫式结构部26的壁24a、24b上分别固定有固形消泡剂40c、40d。此外,在透气壶32的下侧的壁面46上固定有固形消泡剂40e。固形消泡剂40均以在泡36附着于表面时会溶化的方式被成形为凝胶状,并通过粘合剂等而被粘贴。且被构成为如下结构,即,当泡36附着于固形消泡剂40的表面时,粒子从固形消泡剂40逐渐溶化而侵入泡36内,并破坏泡36的泡膜而进行消泡的结构。

这些固形消泡剂40都被设置在与车辆行驶中的油22的油面39相比靠上侧的位置。另外,车辆行驶中的油22的油面与根据上坡路以及下坡路、加速时以及减速时、油22的油温等所求出的油面39的高度的最大值(最大油面)相对应。因此,防止了固形消泡剂40在车辆行驶时浸入油22中。此外,固形消泡剂40被设置于当泡36增加而移动至与油面39相比靠上侧时所通过的路径上。

如上所述,由于固形消泡剂40被设置在从油22中离开的位置,因此,在泡36增加而移动至与油面39相比靠上侧、且泡36附着于固形消泡剂40的表面上的情况下,通过粒子从固形消泡剂40溶化而侵入至泡36内,从而对泡36进行消泡。这样,由于固形消泡剂40仅限于在泡36附着于表面的情况下进行溶化,因此,也降低了固形消泡剂40的消耗。此外,由于固形消泡剂40被设置在泡36到达通气器塞28为止的路径上,因此,在泡36到达通气器塞28之前,泡36就会因固形消泡剂40而被高效地消泡。

具体而言,由于对被贮留于壳体14内的油22进行搅拌,从而泡36增加而移动至与油面39相比靠上侧,此时,如虚线的箭头所示,泡36附着于被固定在壳体14的壁面42处的固形消泡剂40a上,并通过该固形消泡剂40a而被消泡。此外,由于通过了固形消泡剂40a后的泡36附着于被固定在壳体14的壁面44处的固形消泡剂40b上,因此,会通过该固形消泡剂40b对泡36进行消泡。此外,侵入迷宫式结构部26的通气通道37的泡36如虚线的箭头所示进行移动,而附着于被固定在形成通气通道37的壁24a、24b处的固形消泡剂40c、40d上,从而会被消泡。此外,从通气器塞28出来而到达透气壶32为止的泡36通过被固定于透气壶32的下侧的壁面46上的固形消泡剂40e而被消泡。这样,通过在泡36到达透气壶32为止的期间中,依次利用固形消泡剂40对泡36进行消泡,从而能够抑制油22从透气壶32的通气口34的排出。

此外,由于固形消泡剂40被设置在与车辆行驶中的油22的油面39相比靠上侧,因此,抑制了因油22中的热量而导致的劣化。此外,由于固形消泡剂40也不会受到在齿轮的啮合部等处的压缩的影响,因此,也抑制了因压缩而导致的劣化。

此外,由于在泡36到达透气壶32为止的路径上未设置有粗滤器,因此,也不会捕捉到溶化的固形消泡剂40的粒子,从而也不会产生消泡性能的降低。此外,由于泡36在到达透气壶32为止的路径上也不会通过旋转部件而被旋转,因此,溶化的固形消泡剂40也不会被离心分离。如上所述,由于固形消泡剂40与粒状消泡剂38相比难以发生劣化,在泡36内溶化的固形消泡剂40也不会被离心分离或者被粗滤器捕捉到,因此,抑制了固形消泡剂40的消泡性能的降低。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固形消泡剂40被设置在与车辆行驶中的油22的油面相比位于上侧的位置,因此,当产生的泡36移动至与油面39相比靠上侧并附着于固形消泡剂40上时,固形消泡剂40中的粒子会溶化并分散在泡36内部,从而被消泡。此外,由于固形消泡剂40未受到因离心分离而产生的影响,因此,也抑制了消泡性能的降低。此外,固形消泡剂40不会因油22中的热量而劣化,也不会受到因在齿轮的啮合部处的压缩而产生的影响。因此,即使为低粘度的油22,也能够在抑制泡36的产生的同时进行使用。

此外,虽然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因在油22中添加有粒状消泡剂38,因此,能够通过该粒状消泡剂38而对泡36进行消泡,但是当油22被搅起时,油22中的粒状消泡剂38因离心力而附着于壁上,从而使油22中的消泡剂的密度降低,其结果是,可能导致润滑不充分。对此,通过设置固形消泡剂40,从而利用该固形消泡剂40对所产生的泡36进行消泡,进而抑制了消泡性能的降低。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动力传递装置为自动变速器15,因此,当与自动变速器15的旋转部件一起搅起油22时,油22中的粒状消泡剂38被离心分离而附着于壁上,从而使油22中的消泡剂的密度降低。对此,通过设置固形消泡剂40,从而利用该固形消泡剂40对所产生的泡36进行消泡,进而抑制了消泡性能的降低。

接着,对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上述实施例共通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实施例二]

图2为简略地表示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例的车辆60所具备的驱动桥62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驱动桥62被构成为,包括被收纳在壳体63内的变矩器64、自动变速器66、副轴68以及差动装置70。另外,由于变矩器64、自动变速器66以及差动装置70都为公知的技术,因此,省略了具体的结构。此外,自动变速器66以及差动装置70分别与本发明的传动装置相对应。

自动变速器66经由副轴68而以能够进行动力传递的方式与差动装置70连结。自动变速器66的输出齿轮72与被设置在副轴68上的从动齿轮74啮合,并且被设置在副轴68上的驱动齿轮76与差动装置70的差速器内啮合齿轮78啮合。因此,从自动变速器66的输出齿轮72被输出的动力依次经由从动齿轮74、副轴68、驱动齿轮76、差速器内啮合齿轮78而被传递至差动装置70。

副轴68被轴承80以及轴承82支承成能够进行旋转。在副轴68的内部形成有在轴向上贯穿的轴孔84。轴孔84作为构成本实施例的通气器装置90的通气器室而发挥功能。此外,在壳体63中安装有通气器塞86。通气器塞86贯穿壳体63的壁部,并从副轴68的轴孔84的一方的开口插穿于轴孔84内。本实施例的通气器装置90由通气器塞86和轴孔84构成。

此外,在副轴68的轴孔84的内周壁面上固定有凝胶状的固形消泡剂88。固形消泡剂88被形成为长条状,并以与副轴68的轴向平行的方式被粘贴。固形消泡剂88可以在轴孔84的周向上被粘贴一处或多处,也可以以跨及轴孔84的内周壁面整体的方式而被粘贴。此处,副轴68的轴孔84的位置被设定为,位于与被贮留于壳体63内的油在行驶中的油面的位置相比靠上侧。即,固形消泡剂88被设置于在行驶中未被浸渍在油中的位置。这样,在本实施例中,油和固形消泡剂88也被分离。

如上所述,在副轴68的轴孔84内设置有固形消泡剂88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的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具体而言,当泡在壳体63内增加而到达副轴68的轴孔84内为止时,泡会附着在固形消泡剂88上,从而使固形消泡剂88的粒子在泡内溶化,并且粒子分散于泡内部,从而对泡进行消泡。这样,通过固形消泡剂88对泡进行消泡,从而抑制了油从通气器塞86被排出的情况。此外,由于与上述的实施例相同,也不会因热量以及齿轮的压缩而导致固形消泡剂88的劣化,并且也会对因离心分离以及粗滤器的捕捉而导致的油中的消泡剂的减少进行抑制,因此,也抑制了消泡性能的降低。这样,根据本实施例,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的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以上,根据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也能被应用于其他方式。

例如,虽然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在油22中添加了粒状消泡剂38,但是粒状消泡剂38并不一定是必须的。即,即使仅设置固形消泡剂40,也能够通过固形消泡剂40而对泡36进行消泡,从而能够获得本发明的效果。

此外,虽然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在有级式的自动变速器15中设置有固形消泡剂40,但是本发明并不一定被限定于有级式的自动变速器15。例如,即使为带式的无级变速器,也能够应用本发明。在带式的无极变速器中,虽然通过滑轮的旋转而使油中的粒状消泡剂38离心分离,从而可能使消泡性能降低,但通过设置固形消泡剂40,从而抑制了消泡性能的降低。这样,本发明优选地被使用在具备通过旋转部件而将油搅起的机构在内的传动装置中。

此外,虽然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固形消泡剂40都位于与车辆行驶中的油22的油面相比靠上侧,但是也可以并不一定是所有的固形消泡剂40都位于与油面39相比靠上侧。例如,也可以使固形消泡剂40的一部分在行驶中不被浸渍在油22中。即,如果固形消泡剂40的至少一部分在车辆行驶中被设置在与油22的油面39相比靠上侧,也能够获得本发明的效果。

此外,虽然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固形消泡剂40、88都被构成为凝胶状,但只要例如以用冲压机对粒状的消泡剂进行固化而成形为固形等的方式被成形为固形即可,并未被特别地限定。

此外,虽然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固形消泡剂40被设置于壳体14的壁面42、壳体14的壁面44、迷宫式结构部26的壁24a、24b以及透气壶32的壁面46上,但是也未必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为在这些壁面中的任意一处设置有固形消泡剂40的结构。此外,并未被限定于这些壁面,例如,也可以为在软管30的内壁上设置有固形消泡剂40的结构。总之,只要在泡36增加时的泡36的路径上设置有固形消泡剂40,则能够有效地获得本发明的效果。

此外,虽然在上述的实施例中,透气壶32被设置于壳体14的外侧,但是也可以在壳体14内设置透气壶32。

此外,上述内容仅为一个实施方式,本发明能够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添加了各种各样的改变、改良后的方式进行实施。

符号说明

10、60:车辆;

15、66: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

14、63:壳体;

24a、24b:壁面;

28、86:通气器塞;

32:透气壶;

37:通气通道(通气器室);

38:粒状消泡剂(粒状的消泡剂);

39:油面;

40、88:固体消泡剂(固体形状的消泡剂)

84:轴孔(通气器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