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O齿轮啮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77861发布日期:2019-04-20 06:14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PTO齿轮啮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关于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pto齿轮啮合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机型,飞轮壳都是直接定位在机体上,由于中间惰齿轮组件定位孔相对于气缸体(曲轴中心孔)有一个公差,而飞轮壳定位销孔相对于气缸体(曲轴中心孔)也有个公差,而pto(powertakeoff,辅助动力输出)齿轮定位止口相对于飞轮壳定位销孔又有一个公差,这样pto齿轮和中间惰齿轮组件累计起来的公差特别大,这样齿轮间的啮合间隙就很大,噪声相应也会很大。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to齿轮啮合结构,其结构简单合理,可以大大降低齿轮传动带来的噪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to齿轮啮合结构,包括:中间惰齿轮、飞轮壳以及pto齿轮。中间惰齿轮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定位销孔及第二定位销孔,且中间惰齿轮的一端通过第一定位销与第一定位销孔的配合固定于气缸体上;飞轮壳通过第二定位销与中间惰齿轮的第二定位销孔相对应配合,从而使飞轮壳固定于中间惰齿轮上,且飞轮壳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以及pto齿轮通过飞轮壳的第一定位孔固定于飞轮壳上,且pto齿轮与中间惰齿轮啮合。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飞轮壳上还开设有第二定位孔,且第二定位孔用以与第二定位销及第二定位销孔相对应配合。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销孔及第二定位销孔分别开设于中间惰齿轮的两端的中间部位。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销孔与第二定位销孔同轴。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发明的pto齿轮啮合结构,结构简单合理,可以大大降低齿轮传动带来的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pto齿轮啮合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pto齿轮啮合结构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pto齿轮啮合结构的中间惰齿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中间惰齿轮,11-第一定位销,12-第二定位销,2-飞轮壳,21-第一定位孔,22-第二定位孔,3-pto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至图3所示,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pto齿轮啮合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pto齿轮啮合结构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pto齿轮啮合结构的中间惰齿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pto齿轮啮合结构,包括:中间惰齿轮1、飞轮壳2以及pto齿轮3。中间惰齿轮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定位销11孔及第二定位销12孔,且中间惰齿轮1的一端通过第一定位销11与第一定位销11孔的配合固定于气缸体上;飞轮壳2通过第二定位销12与中间惰齿轮1的第二定位销12孔相对应配合,从而使飞轮壳2固定于中间惰齿轮1上,且飞轮壳2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21;以及pto齿轮3通过飞轮壳2的第一定位孔21固定于飞轮壳2上,且pto齿轮3与中间惰齿轮1啮合。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飞轮壳2上还开设有第二定位孔22,且第二定位孔22用以与第二定位销12及第二定位销12孔相对应配合;第一定位销11孔及第二定位销12孔分别开设于中间惰齿轮1的两端的中间部位;第一定位销11孔与第二定位销12孔同轴。

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的pto齿轮啮合结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发动机齿轮系布置,通过保证第一定位销11和第二定位销12的同轴度,从而精确控制pto齿轮3和中间惰齿轮1的啮合间隙,降低齿轮系工作时由于pto齿轮3和惰齿轮间隙偏大产生的较大的噪声。详细来说:本发明的pto齿轮啮合结构包括:中间惰齿轮1、飞轮壳2以及pto齿轮3。中间惰齿轮1的通过第一定位销11定位在气缸体上,第二定位销12用来定位飞轮壳2,通过控制第一定位销11和第二定位销12的同轴度,及飞轮壳2上的第一定位孔21(pto齿轮3定位止口)和第二定位孔22之间的公差,从而控制了pto齿轮3和中间惰齿轮1之间的啮合间隙,由于pto齿轮3是通过飞轮壳2的第一定位孔21(pto齿轮3定位止口)定位的,而飞轮壳2又是通过中间惰齿轮1(第二定位孔22插入第二定位销12)来定位的,这样就相当于只有两个尺寸链,从而大大减少了pto齿轮3定位止口的尺寸链,这样就能精确保证公差,若把第一定位销11孔和第二定位销12孔连接起来,即钻穿中间惰齿轮1的轴座,这样第一定位销11和第二定位销12就相当于是同轴的,这样就只需要控制第一定位孔21和第二定位孔22的公差,就能控制齿轮的啮合间隙,也就是只需要一个齿轮链,这样齿轮的啮合间隙就能控制的更小;并且中间惰齿轮1的第一定位销11和第二定位销12,或做为一体(集成在中间惰齿轮1轴上),或分开做,或是将惰轮轴中心钻穿,用一根销插入。

总之,本发明的pto齿轮啮合结构,结构简单合理,pto齿轮是靠飞轮壳止口定位,而飞轮壳又是靠中间惰齿轮定位,所以大大减小了整个尺寸链数量,从而能够大大减小pto齿轮和中间惰齿轮之间的距离公差,也就是大大降低了pto齿轮和中间惰齿轮之间的啮合间隙,大大降低了齿轮传动带来的噪声。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TO齿轮啮合结构,包括:中间惰齿轮、飞轮壳以及PTO齿轮。中间惰齿轮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定位销孔及第二定位销孔,且中间惰齿轮的一端通过第一定位销与第一定位销孔的配合固定于气缸体上;飞轮壳通过第二定位销与中间惰齿轮的第二定位销孔相对应配合,从而使飞轮壳固定于中间惰齿轮上,且飞轮壳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以及PTO齿轮通过飞轮壳的第一定位孔固定于飞轮壳上,且PTO齿轮与中间惰齿轮啮合。借此,本发明的PTO齿轮啮合结构,结构简单合理,可以大大降低齿轮传动带来的噪声。

技术研发人员:徐雪松;陈美娟;李壮;何化;余晓强;梁德浦;杨秋;曾德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2.15
技术公布日:2019.04.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