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速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4685发布日期:2019-07-24 09:15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差速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应用于车辆的差速器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JP-A-09-049560公开了差速器装置。日本JP-A-09-049560的差速器装置具备差动机构和差动限制部。差动机构具有可旋转地配置的差速器箱、作为差动齿轮的小齿轮、以及作为一对输出齿轮的太阳齿轮。小齿轮支撑于差速器箱能够自转,并且通过差速器箱的旋转而公转。一对太阳齿轮与小齿轮啮合,彼此可相对旋转。差动限制部设于差速器箱与太阳齿轮之间,限制差动机构的差动。

在日本JP-A-09-049560的差速器装置中,在一对太阳齿轮经由作为凸轮部的螺旋花键部连结有锥形板。在锥形板作为差动限制部而设有圆锥离合器。

在日本JP-A-09-049560的差速器装置中,受小齿轮与一对太阳齿轮的啮合反作用力,锥形板沿轴向移动,并且通过螺旋花键部,锥形板的轴向移动被强化,圆锥离合器的差动限制力被强化。

但是,在日本JP-A-09-049560的差速器装置中,在差动限制部产生的差动限制力从锥形板经由凸轮部输出至一对输出齿轮。

在这样的差动限制力的传递中,在凸轮部产生的振动容易传递至摩擦面。因此,存在在振动、响应性等中,对差动限制特性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

另外,在日本JP-A-09-049560的差速器装置中,设于太阳齿轮与锥形板之间的螺旋花键部配置为伸出至太阳齿轮的齿轮部的轴向外侧。因此,日本JP-A-09-049560的差速器装置在轴向上大型化。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差速器装置,其具备:差动机构;以及限制差动机构的差动的差动限制部。差动机构具有:能够旋转地配置的差速器箱;支撑于差速器箱而能够自转,并且通过上述差速器箱的旋转公转的差动齿轮;以及与差动齿轮啮合而能够相对旋转的一对输出齿轮。输出齿轮具有:设有齿轮部的齿轮部件;以及具有将输入至输出齿轮的驱动力输出的输出部的输出部件。在齿轮部件与输出部件之间设置凸轮部。差动限制部设于差速器箱与输出部件之间。

在该差速器装置中,差动限制部设于差速器箱与输出部件之间,因此在差动限制部产生的差动限制力不会经由凸轮部地传递至输出部。

因此,在这样的差速器装置中,在凸轮部产生的振动不会施加于差动限制力,能够提高驱动力的响应性,能够将差动限制特性稳定化。

另外,凸轮部也可以配置于输出齿轮的齿轮部的内径侧。

凸轮部若配置于输出齿轮的齿轮部的内径侧,则凸轮部不会配置于输出齿轮的齿轮部的轴向外侧,能够在轴向上小型化。

因此,在这样的差速器装置中,能够抑制凸轮部向输出齿轮的齿轮部的轴向外侧突出,将装置小型化。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差速器装置的差动限制特性稳定化。

另外,根据本申请发明,能够将差速器装置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差速器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差速器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X—X剖视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差速器装置的齿轮部件的立体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差速器装置的输出部件的立体图。

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差速器装置的立体图。

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差速器装置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差速器装置的其它例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差速器装置的其它例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差速器装置的其它例的剖视图。

图11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差速器装置的剖视图。

图12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差速器装置的立体图。

图13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差速器装置的剖视图。

图14是第五实施方式的差速器装置的剖视图。

图15是第六实施方式的差速器装置的立体图。

图16是第六实施方式的差速器装置的剖视图。

图17是第七实施方式的差速器装置的立体图。

图18是第七实施方式的差速器装置的剖视图。

图19是第八实施方式的差速器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19对实施方式的差速器装置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使用图1~图5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差速器装置1具备差动机构11和差动限制部13,差动机构11具有可旋转地配置的差速器箱3、支撑于该差速器箱3而可自转并且通过差速器箱3的旋转而公转的作为差动齿轮的小齿轮5、以及与该小齿轮5啮合且可相对旋转的作为一对输出齿轮的太阳齿轮7、9,差动限制部13设于差速器箱3与太阳齿轮7、9之间,且限制差动机构11的差动。

差速器装置1具有通过输入至一对太阳齿轮7、9的驱动力使差动限制部13工作的凸轮部27。凸轮部27配置于一对太阳齿轮7、9的齿轮部15、17的内径侧。

凸轮部27在一对太阳齿轮7、9的输出部21、23的轴向中间位置配置于输出部21、23的外径侧。

在一对太阳齿轮7、9的齿轮部15、17的背面侧设有沿径向延伸设置的凸缘部51、53。凸缘部51、53配置于凸轮部27的外径侧。

一对太阳齿轮7、9具有齿轮部件19和输出部件25。在齿轮部件19设置齿轮部15、17。输出部件25具有将输入到太阳齿轮7、9的驱动力输出的输出部21、23。

在齿轮部件19与输出部件25之间设有凸轮部27。凸轮部27将齿轮部件19和输出部件25可一体旋转地卡合。另外,凸轮部27通过输入太阳齿轮7、9的转矩使输出部件25在轴向上移动,增大差动限制部13的差动限制力。

凸轮部27使齿轮部件19和输出部件25可一体旋转地卡合。

在差速器箱3与输出部件25之间设有差动限制部13。

在齿轮部件19与输出部件25之间设有使齿轮部件19和输出部件25彼此在径向上支撑的支撑部29。

在齿轮部件19与输出部件25之间配置有对齿轮部件19和输出部件25在轴向上施力的施力部件31。

差速器箱3由连续的一个部件形成。

小齿轮5和一对太阳齿轮7、9构成端面齿轮组。

如图1~图5所示,差动机构11具备差速器箱3、小齿轮轴33、小齿轮5、以及一对太阳齿轮7、9。

差速器箱3在形成于轴向两侧的凸起部35、37的每一个的外周经由轴承(未图示)可旋转地支撑于行星轮架等静止系部件(未图示)。

在该差速器箱3形成有固定齿圈(未图示)的凸缘部39,齿圈与传递驱动力的动力传递齿轮(未图示)啮合,驱动力被传递而使差速器箱3旋转驱动。

在这样的差速器箱3内容纳配置有小齿轮轴33、小齿轮5、一对太阳齿轮7、9等。

小齿轮轴33的端部与形成于差速器箱3的孔部卡合,通过销4防止脱离及防止转动。小齿轮轴33与差速器箱3一体旋转驱动。

在该小齿轮轴33的两轴端侧分别支撑有小齿轮5。

多个(在此,两个)小齿轮5在差速器箱3的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多个小齿轮5分别支撑于小齿轮轴33的轴端部侧,通过差速器箱3的旋转而公转。

小齿轮5向一对太阳齿轮7、9传递驱动力。另外,小齿轮5旋转自如地支撑于小齿轮轴33,当啮合的一对太阳齿轮7、9产生旋转差时,则被旋转驱动。

小齿轮5也可以在差速器箱3的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三个或四个以上,小齿轮5也可以不是旋转自如地支撑于小齿轮轴33,而是相对于差速器箱3的内周面侧直接被支撑。

一对太阳齿轮7、9可相对旋转地容纳于差速器箱3内。由太阳齿轮7、9的齿轮部15、17和小齿轮5的齿轮部构成啮合部43,太阳齿轮7、9的齿轮部15、17和小齿轮5的齿轮部通过啮合部43啮合。

该一对太阳齿轮7、9具备输出部21、23。在输出部21、23的内周侧形成有花键形状的连结部45、47。连结于输出侧的部件的驱动轴(未图示)经由连结部45、47与太阳齿轮7、9可一体旋转地连结于太阳齿轮7、9。太阳齿轮7、9将输入到差速器箱3的驱动力向输出侧的部件输出。

在一对太阳齿轮7、9与差速器箱3之间设有限制差动机构11的差动的差动限制部13。

差动限制部13具有与差速器箱3可一体旋转地卡合的作为滑动摩擦部件的锥形环49、49。

形成于锥形环49、49的内周侧的多处的凸部与形成于差速器箱3的内壁面的凹部卡合,锥形环49、49和差速器箱3相互一体旋转。

与输入差速器箱3的驱动力(转矩)的大小对应地,在一对太阳齿轮7、9与小齿轮5之间产生啮合反作用力,当通过该啮合反作用力使一对太阳齿轮7、9在轴向上移动时,锥形环49、49与一对太阳齿轮7、9滑动摩擦。

对应于该摩擦扭矩,经由锥形环49、49,在差速器箱3和一对太阳齿轮7、9之间传递摩擦扭矩,限制差动机构11的差动。

差动限制部13为与输入差速器箱的驱动扭矩的大小对应地产生摩擦扭矩的扭矩感应型的圆锥离合器。

使该差动限制部13工作的一对太阳齿轮7、9包括齿轮部件19和输出部件25。

齿轮部件19形成为环状,在外周侧形成有齿轮部15、17(图4中仅图示太阳齿轮7侧)。齿轮部15、17和小齿轮5的齿轮部构成啮合部43。

本实施例中,“齿轮部”包括从齿底到齿顶的齿轮齿、以及连结各齿轮齿的齿底的环状的骨干部18。

齿轮部件19的齿轮部15、17与小齿轮5的齿轮部的啮合部43由端面齿轮组构成。

通过这样地由端面齿轮组构成齿轮的啮合部43,相比由锥齿轮组构成的情况,能够将小齿轮5和一对太阳齿轮7、9在轴向上更接近地配置。其结果,能够将差速器装置在轴向上小型化。

在齿轮部件19,在齿轮部15、17的背面设有以包含骨干部18的形状沿径向直线地延伸设置的凸缘部51、53。通过凸缘部51、53,齿轮部15、17的齿底侧的强度提高,太阳齿轮7、9的强度提高。

为了能够在轴向上接近地配置输出部件25和齿轮部件19,输出部件25形成为凹状的环状,齿轮部件19的轴向的一部分容纳于输出部件25。在输出部件25的内周侧设置输出部21、23(图5中仅图示太阳齿轮7侧)。在输出部21、23形成有将传递至一对太阳齿轮7、9的驱动力输出的连结部45、47。

在输出部件25设有从输出部21、23向外径侧延伸设置的凸缘部22、24。凸缘部22、24具有与锥形环49、49对置的滑动面50、50。根据差动机构11的旋转状况,滑动面50、50与锥形环49、49滑动。滑动面50、50和锥形环49、49构成差动限制部13。

在输出部件25与齿轮部件19的轴向间设有凸轮部27。凸轮部27具有将转矩变换成轴向推力的功能。

凸轮部27包括设于齿轮部件19的内周侧的多个卡合凹部55和设于输出部件25的输出部21、23的外周侧的多个卡合凸部57。多个卡合凸部57能够卡合于多个卡合凹部55。

在凸轮部27,当多个卡合凹部55和多个卡合凸部57卡合时,齿轮部件19和输出部件25可一体旋转。

在凸轮部27,多个卡合凹部55与多个卡合凸部57的旋转方向的卡合面形成有以预定角度倾斜的凸轮面。当向差速器箱3输入驱动力(转矩),经由小齿轮5将驱动力分支而输入一对太阳齿轮7、9时,凸轮部27动作而使输出部件25、25向轴向外侧移动。

对卡合凹部55和卡合凸部57的旋转方向上的正转侧(车辆前进方向的驱动旋转侧)的凸轮面赋予倾斜角θ1,对反转侧(车辆后退方向的驱动旋转侧)的凸轮面赋予倾斜角θ2。卡合凹部55的正转侧的凸轮面和卡合凸部57正转侧的凸轮面相互对置,能够卡合。卡合凹部55的反转侧的凸轮面和卡合凸部57反转侧的凸轮面相互对置,能够卡合。

凸轮面的旋转方向上正转侧(车辆前进方向的驱动旋转侧)的倾斜角θ1设定为,在车辆前进时,凸轮部27根据驱动力产生大的凸轮推力,使差动限制部13的差动限制力增大。另一方面,凸轮面的反转侧(车辆后退方向的驱动旋转侧)的倾斜角θ2设定为,多个卡合凹部55与多个卡合凸部57的旋转方向的卡合面以比预定角度(θ1)小的倾斜角度或者零度(θ2)倾斜。因此,在对差速器箱3产生车辆后退的方向的驱动旋转时,抑制凸轮面的凸轮推力的产生。其结果,本实施例的差速器装置具有与不具有差动限制力的差速器装置近似的驱动力传递特性。

这样,通过使凸轮面的倾斜角θ1、θ2在正转侧和反转侧不同,差速器装置能够具有与车辆设定匹配的非对称的差动限制力。

通过因产生与凸轮面的倾斜角对应的轴向的凸轮推力而产生的输出部件25、25的轴向移动,一对太阳齿轮7、9的滑动面50、50与锥形环49、49的滑动摩擦力被强化,差动限制部13的差动限制力增大、强化。

凸轮部27配置于一对太阳齿轮7、9的齿轮部15、17的内径侧。

详细而言,从径向观察太阳齿轮7、9的齿轮部15、17和凸轮部27时,太阳齿轮7、9的齿轮部15、17的轴向位置和凸轮部27的轴向位置中的至少一部在径向上重叠地配置。

这样,通过配置凸轮部27,凸轮部27不会向齿轮的啮合部43的轴向外侧突出,能够抑制差速器装置的轴向的大型化。

凸轮部27也可以设于一对太阳齿轮7、9的任意一方。

而且,在凸轮部27的外径侧配置有太阳齿轮7、9的凸缘部51、53。

详细而言,从径向观察太阳齿轮7、9的凸缘部51、53和凸轮部27时,太阳齿轮7、9的凸缘部51、53的轴向位置和凸轮部27的轴向位置的至少一部分在径向上重叠地配置。

这样,通过在凸轮部27的外径侧配置凸缘部51、53,利用凸缘部51、53增强太阳齿轮7、9,防止凸轮部27变形。其结果,凸轮部27能够稳定地产生凸轮推力。

进一步地,凸轮部27在一对太阳齿轮7、9的输出部21、23的轴向中间位置配置于输出部21、23的外径侧。

通过使凸轮部27配置于输出部21、23的轴向中间位置,能够抑制凸轮部27及输出部21、23的轴向端部的应力集中,提高凸轮部27的强度、耐久性。

通过这样的凸轮部27的凸轮作用,与在齿轮部件19与输出部件25之间产生的相对的转矩对应地,一对太阳齿轮7、9的输出部件25、25向轴向外侧移动,差动限制部13、13摩擦滑动而产生差动限制力,限制差动机构11的差动。

随着该差动限制力的来自一对太阳齿轮7、9的驱动力从输出部件25、25的输出部21、23向输出侧的部件输出。

这样,通过在具有输出驱动力的输出部21、23的输出部件25设置差动限制部13,能够在从差动限制部13到输出部21、23的传递差动限制力的路径不配置凸轮部27,而且使差动限制力的传递路径在输出部件25与差速器箱3之间完结。

因此,能够以不对在差动限制部13产生的差动限制力施加凸轮部27的振动的方式从输出部件25的输出部21、23传递伴随差动限制力的驱动力,能够提高驱动力的响应性,将差动限制特性稳定化。

在此,在齿轮部件19与输出部件25之间,将齿轮部件19和输出部件25相互在径向上支撑的支撑部29与凸轮部27相邻地设于小径的轴向端部侧。

支撑部29设于齿轮部件19和输出部件25的在径向上对置抵接的齿轮部件19的内周面与输出部件25的外周面之间。支撑部29在将齿轮部件19和输出部件25在径向上相互支撑、即定心。

通过在齿轮部件19与输出部件25之间设置支撑部29,能够使齿轮部件19与输出部件25的相对位置稳定,凸轮部27的凸轮作用安定化。

在齿轮部件19与输出部件25的轴向间配置有施力部件31。

施力部件31考虑配置空间和设定的施力特性而从具有弹性功能的部件选择。施力部件31也可以是碟簧。施力部件31对齿轮部件19向轴向内侧(小齿轮5侧)施力,对输出部件25向轴向外侧(差动限制部13侧)施力。

在齿轮部件19与输出部件25之间配置施力部件31,由此对差动限制部13赋予预压,能够提高差动限制部13的断续特性的反应。

而且,在齿轮部件19与输出部件25之间配置施力部件31,由此能够防止各部件的轴向的松动,能够使差动机构11的驱动力传递特性稳定化。

在由锥齿轮组构成齿轮的啮合部43的情况下,目前存在齿轮部件19的齿轮部15、17的背面侧(凸缘部51、53侧)以覆盖齿轮部15、17的外周的方式在周向上夹设的结构。

在这样的结构中,在将一对太阳齿轮7、9容纳于差速器箱3的状态下,无法从差速器箱3的外侧相对于一对太阳齿轮7、9组装小齿轮5,必须将差速器箱3做成分割构造。

与之相对,齿轮的啮合部43由端面齿轮组构成,位于齿轮部件19的齿轮部15、17的背面侧(齿底侧)的凸缘部51、53在径向上直线地延伸设置,因此,齿轮部件19的齿轮部15、17的背面侧不会以覆盖齿轮部15、17的外周的方式在周向上夹设。

因此,能够在将一对太阳齿轮7、9容纳于差速器箱3的状态下,从差速器箱3的外侧相对于一对太阳齿轮7、9组装小齿轮5。

因此,差速器箱3成为由连续的一部件形成的一体构造,在外周设有可容纳小齿轮5、一对太阳齿轮7、9、锥形环49等的开口59。

在对差速器箱3组装各部件时,首先,将锥形环49、一对太阳齿轮7、9从开口59容纳,并配置于预定的位置。

然后,从开口59相对于一对太阳齿轮7、9以在啮合部43啮合的方式组装一个小齿轮5。该组装体在差速器箱3内旋转预定角度,从开口59相对于一对太阳齿轮7、9以在啮合部43啮合的方式组装一个小齿轮5。

然后,在差速器箱3内旋转组装体,直至小齿轮5位于可插入小齿轮轴33的孔部,然后,从孔部插入小齿轮轴33,插入销41。其结果,组装完成。

通过这样将差速器箱3做成一体构造,能够削减差速器箱3的零件个数,并且也能够削减用于组合分割构造的差速器箱3的零件个数。

在这样的差速器装置1中,在具有经由凸轮部27与齿轮部件19可一体旋转地卡合的输出部21、23的输出部件25设有差动限制部13,因此在差动限制部13产生的差动限制力不经由凸轮部27而直接从输出部件25的输出部21、23输出。

因此,在这样的差速器装置1中,能够在从输出部21、23到输出差动限制力之间不对差动限制力施加在凸轮部27产生的振动,驱动力的传递响应性提高,使差动限制特性稳定化。

另外,在齿轮部件19与输出部件25之间设有相互在径向上支撑的支撑部29,因此,能够使齿轮部件19与输出部件25的相对位置稳定,能够使凸轮部27的凸轮作用稳定化。

而且,在齿轮部件19与输出部件25之间,配置有对齿轮部件19和输出部件25在轴向上施力的施力部件31,因此,能够对差动限制部13赋予预压,使差动限制部13的断续特性的反应稳定化。

在这样的差速器装置1中,凸轮部27配置于一对太阳齿轮7、9的齿轮部15、17的内径侧,因此,凸轮部27不会配置于太阳齿轮7、9的齿轮部15、17的轴向外侧,能够将差速器装置1在轴向上小型化。

因此,在这样的差速器装置1中,能够抑制凸轮部27向太阳齿轮7、9的齿轮部15、17的轴向外侧突出,能够将差速器装置1小型化。

另外,凸轮部27在一对太阳齿轮7、9的输出部21、23的轴向中间位置配置于输出部21、23的外径侧,因此能够避免凸轮部27的应力集中,提高耐久性。

进一步地,一对太阳齿轮7、9的凸缘部51、53配置于凸轮部27的外径侧,因此能够防止凸轮部27的变形,能够使凸轮部27的凸轮推力的产生稳定化。

另外,凸轮部27使齿轮部件19和输出部件25可一体旋转地卡合,因此能够将由差动限制部13控制的驱动力直接输出至输出部件25,能够使差动机构11的动力传递稳定化。

进一步地,在一对太阳齿轮7、9与差速器箱3之间配置有按压差动限制部13的施力部件31,因此,能够对差动限制部13赋予预压,使差动限制部13的断续特性稳定化。

另外,在齿轮部件19与输出部件25之间配置有对齿轮部件19和输出部件25在轴向上施力的施力部件31,因此,能够防止各部件的轴向的松动,能够使差动机构11的动力传递稳定化。

进一步地,差速器箱3由连续的一部件形成,因此,能够削减差速器箱3的零件个数和组成差速器箱3所需的零件个数。

另外,小齿轮5和一对太阳齿轮7、9由端面齿轮组构成,因此,能够将齿轮的啮合部43在轴向上小型化。

(第二实施方式)

使用图6、图7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差速器装置101中,在齿轮部件19与输出部件25之间设有凸轮部103,该凸轮部103将齿轮部件19和输出部件25可一体旋转地卡合,利用太阳齿轮7、9的旋转使输出部件25在轴向上移动,使差动限制部13动作。

在输出部件25设有差动限制部13。

另外,在一对太阳齿轮7、9之间配置有承受凸轮部103的凸轮推压反作用力的止推块105。

此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记相同的标记,功能说明参照第一实施方式而省略,由于是相同的结构,因此得到的作用、效果相同。

如图6、图7所示,在齿轮部件19与输出部件25的轴向间设有凸轮部103。

凸轮部103包括:从齿轮部件19朝向输出部件25沿轴向突出设置且在周向上设有多个的卡合凸部;以及与卡合凸部可卡合地设于输出部件25的与齿轮部件19在轴向上对置的对置面且在周向上设有多个的卡合凹部。

该凸轮部103卡合多个卡合凸部和多个卡合凹部,由此使齿轮部件19和输出部件25可一体旋转。

另一方面,在凸轮部103,多个卡合凸部和多个卡合凹部的旋转方向前后各自的卡合面成为以预定角度倾斜的具有倾斜角θ1、θ2的凸轮面,通过分支后输入一对太阳齿轮7、9的驱动力,凸轮部103工作,使输出部件25、25向轴向外侧移动。

通过该输出部件25、25的轴向移动,一对太阳齿轮7、9的设于输出部件25的凸缘部22、24的前端的滑动面50、50与锥形环49、49的滑动摩擦力被强化,能够强化差动限制部13的差动限制力。

在这样的输出部件25设有输出部21、23和差动限制部13,从输出部件25、25的输出部21、23向输出侧的部件输出伴随着差动限制力的来自一对太阳齿轮7、9的驱动力。

这样,通过在具有输出驱动力的输出部21、23的输出部件25设置差动限制部13,能够在从差动限制部13到输出部21、23的传递差动限制力的路径不配置凸轮部103而仅通过输出部件25完结差动限制力的传递路径。

因此,能够对在差动限制部13产生的差动限制力不施加凸轮部103的振动,而直接从输出部件25的输出部21、23输出伴随差动限制力的驱动力,能够提高驱动力的传递响应性,将差动限制特性稳定化。

此外,在由齿轮部件19和输出部件25的径向的凸缘部22、24的内径侧的轴向的对置面形成的空间部配置有对齿轮部件19和输出部件25沿轴向施力的由螺旋弹簧构成的施力部件31,对差动限制部13赋予预压,并且防止各部件松动。

在具有这样的输出部件25的一对太阳齿轮7、9的轴向间配置有止推块105。

止推块105形成为环状,在中央部插通有小齿轮轴33,配置为在一对太阳齿轮7、9的轴向间能够与差速器箱3一体旋转。

在该止推块105的外径侧与一对太阳齿轮7、9的齿轮部件19、19的内径侧之间设有承受部107、107。

就该承受部107、107而言,在凸轮部103产生凸轮推压反作用力而齿轮部件19、19分别向轴向内侧移动时,止推块105和齿轮部件19、19抵接,止推块105承受凸轮部103的凸轮推压反作用力。

在此,在一对太阳齿轮7、9之间未设置承受凸轮部103的凸轮推压反作用力的承受部的情况下,由小齿轮5与一对太阳齿轮7、9的啮合部43承受在凸轮部103产生的凸轮推压反作用力。

通过在一对太阳齿轮7、9之间配置承受凸轮部103的凸轮推压反作用力的止推块105,不会向啮合部43输入凸轮部103的凸轮推压反作用力,能够将小齿轮5的齿轮部、一对太阳齿轮7、9的齿轮部15、17的强度与啮合强度对应地适当地保持。

在这样的差速器装置101中,在具有经由凸轮部103与齿轮部件19可一体旋转地卡合的输出部21、23的输出部件25设有差动限制部13,因此差动限制部13产生的差动限制力不经由凸轮部103,而直接从输出部件25的输出部21、23输出。

因此,在这样的差速器装置101中,在从输出部21、23输出差动限制力前的期间,能够不对差动限制力施加凸轮部103产生的振动,能够提高驱动力的传递响应性,将差动限制特性稳定化。

另外,在一对太阳齿轮7、9之间配置有承受凸轮部103的凸轮推压反作用力的止推块105,因此,止推块105承受凸轮部103的凸轮推压反作用力,凸轮部103的凸轮推压反作用力不会输入至小齿轮5与一对太阳齿轮7、9的啮合部43,能够适当地保持齿轮强度。

此外,如图8所示,也可以如第一实施方式那样,就在齿轮部件19与输出部件25的轴向间配置有凸轮部27的差速器装置101a而言,在一对太阳齿轮7、9之间配置承受凸轮部27的凸轮推压反作用力的止推块105。

另外,作为承受凸轮部27、103的凸轮推压反作用力的构造,也可以如图9、图10所示的差速器装置101b那样,在一对太阳齿轮7、9与小齿轮轴33之间设置承受凸轮部27(凸轮部103)的凸轮推压反作用力的承受部109、109。

该承受部109、109设于小齿轮轴33的外周面与在一对太阳齿轮7、9的齿轮部件19、19的内径侧朝向轴向内侧延伸设置的凸起部111、113的与小齿轮轴33的对置面之间。

就这样的承受部109、109而言,在凸轮部27(凸轮部103)产生凸轮推压反作用力而使齿轮部件19、19分别向轴向内侧移动时,小齿轮轴33和齿轮部件19、19的凸起部111、113抵接,小齿轮轴33承受凸轮部27(凸轮部103)的凸轮推压反作用力。

即使这样的承受部109、109,也能够使凸轮部27(凸轮部103)的凸轮推压反作用力不输入啮合部43,并且保持小齿轮5的齿轮部、一对太阳齿轮7、9的齿轮部15、17的强度。

(第三实施方式)

使用图11,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差速器装置201在差速器箱3设有与齿轮部件19抵接的抵接部203。

此外,对与其它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记相同的符号,功能说明参照其它实施方式而省略,由于是同样的结构,因此得到的作用、效果相同。

如图11所示,在差速器箱3的与构成一对太阳齿轮7、9的齿轮部件19、19在轴向上对置的壁部设有抵接部203、203。

该抵接部203、203位于在差速器箱3的差动限制部13、13的外径侧与齿轮部件19、19在轴向上对置的位置,经由止推垫片202、202与齿轮部件19、19的背面侧在轴向上抵接。

此外,齿轮部件19、19与抵接部203、203之间的止推垫片202、202也可以是允许相互的相对旋转的止推轴承。

就这样的抵接部203、203而言,在小齿轮5与一对太阳齿轮7、9之间产生啮合反作用力时,通过齿轮部件19、19向轴向外侧移动,与齿轮部件19、19强力地抵接,承受一对太阳齿轮7、9的啮合反作用力。

在此,小齿轮5与一对太阳齿轮7、9之间的啮合反作用力不仅在基于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使车辆行驶时产生,在车辆减速时,由于车辆正在行驶时的来自车轮侧的动力,也产生。

在由于来自车轮侧的动力在小齿轮5与一对太阳齿轮7、9之间产生啮合反作用力的情况下,希望尽可能地缩小差动限制部13的差动限制扭矩,但是在向差动限制部13输入小齿轮5与一对太阳齿轮7、9的啮合反作用力的情况下,无法缩小差动限制扭矩。

因此,通过在差速器箱3设置承受小齿轮5与一对太阳齿轮7、9的啮合反作用力的抵接部203、203,不会向差动限制部13输入啮合反作用力。

因此,差动限制部13的差动限制扭矩的调整、产生能够仅通过凸轮部27的凸轮面的倾斜角度θ等,凸轮部27的调整来进行,能够容易地调整差动限制部13的断续特性。

在这样的差速器装置201中,在差速器箱3设有与齿轮部件19抵接的抵接部203,因此抵接部203承受小齿轮5与一对太阳齿轮7、9的啮合反作用力,不会向差动限制部13输入啮合反作用力,能够仅通过凸轮部27的调整来容易地调整差动限制部13的断续特性。

(第四实施方式)

使用图12、图13,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就本实施方式的差速器装置301而言,小齿轮5和一对太阳齿轮7、9由锥齿轮组构成。

此外,对与其它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记相同的符号,功能说明参照其它实施方式而省略,由于是同样的结构,因此得到的作用、效果相同。

如图12、图13所示,由小齿轮5的齿轮部和一对太阳齿轮7、9的齿轮部303、305构成的啮合部307由锥齿轮组构成。

在由该锥齿轮形成的一对太阳齿轮7、9,在齿轮部303、305的背面侧与由端面齿轮组形成时同样地配置有在径向上直线延伸设置的凸缘部51、53。

凸轮部27配置于一对太阳齿轮7、9的齿轮部303、305及凸缘部51、53的内径侧。

详细而言,从径向观察太阳齿轮7、9的齿轮部303、305及凸缘部51、53和凸轮部27时,太阳齿轮7、9的齿轮部303、305及凸缘部51、53的轴向位置和凸轮部27的轴向位置的至少其一部分在径向上重叠地配置。

该凸缘部51、53并非外径侧遍及周向覆盖齿轮部303、305的外周,而是设置为使齿轮部303、305的外周在差速器箱3的开口59露出。

因此,能够在将一对太阳齿轮7、9容纳于差速器箱3的状态下,以从差速器箱3的开口59使小齿轮5啮合于一对太阳齿轮7、9的方式容纳,能够将差速器箱3做成一体构造。

在这样的差速器装置301中,小齿轮5和一对太阳齿轮7、9由锥齿轮组构成,因此,能够提高差动机构11的通用性。

若将差速器装置301的差速器箱3由连续的一部件的一体构造形成,则即使小齿轮5和一对太阳齿轮7、9由锥齿轮组构成,各齿轮和锥形环49、49也能够从开口59组装于差速器箱3内部。因此,零件个数变少,结构简化,因此,能够将差速器装置301进一步小型化。

进一步地,凸轮部27配置于一对太阳齿轮7、9的齿轮部303、305及凸缘部51、53的内径侧,因此,凸轮部27不会向一对太阳齿轮7、9的齿轮部303、305的轴向外侧突出,能够将差速器装置301在轴向上小型化。

(第五实施方式)

使用图14,对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差速器装置501在差速器箱3设有承受小齿轮5与一对太阳齿轮7、9的啮合反作用力的反作用力承受部503、503。

此外,对与其它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记相同的符号,功能说明参照其它实施方式而省略,由于是同样的结构,因此得到的作用、效果相同。

如图14所示,一对太阳齿轮7、9具有设有齿轮部15、17的齿轮部件19和设有输出部21、23的输出部件25,齿轮部件19和输出部件25经由凸轮部27可一体旋转地卡合。

此外,由小齿轮5的齿轮部和一对太阳齿轮7、9的齿轮部15、17构成的啮合部43由端面齿轮组构成。

构成该一对太阳齿轮7、9的输出部件25根据差动机构11的旋转状况受由于一对太阳齿轮7、9的旋转而产生的凸轮部27的凸轮推力在轴向上移动,使差动限制部13工作,限制差动机构11的差动。

另一方面,在构成一对太阳齿轮7、9的齿轮部件19、19的背面侧配置有设于差速器箱3的反作用力承受部503、503。

反作用力承受部503、503为位于在差速器箱3的差动限制部13、13的外径侧与齿轮部件19、19的背面侧在轴向上对置的位置的壁部,经由止推垫片302、302与齿轮部件19、19的背面侧在轴向上抵接。

此外,齿轮部件19、19与反作用力受部503、503之间的止推垫片302、302也可以是允许相互相对旋转的止推轴承。

就该反作用力承受部503、503而言,在小齿轮5与一对太阳齿轮7、9之间产生啮合反作用力时,由于齿轮部件19、19的轴向移动,与齿轮部件19、19强力地抵接,承受一对太阳齿轮7、9的啮合反作用力。

在此,小齿轮5与一对太阳齿轮7、9之间的啮合反作用力不仅在基于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使车辆行驶时产生,在车辆减速时等,由于车辆正在行驶时的来自车辆侧的动力,也产生。

在由于来自车轮侧的动力在小齿轮5与一对太阳齿轮7、9之间产生啮合反作用力的情况下,希望尽可能地缩小差动限制部13的差动限制扭矩,但是在向差动限制部13输入小齿轮5与一对太阳齿轮7、9的啮合反作用力的情况下,无法缩小差动限制扭矩。

因此,通过在差速器箱3设置承受小齿轮5与一对太阳齿轮7、9的啮合反作用力的反作用力承受部503、503,不会向差动限制部13输入啮合反作用力。

因此,差动限制部13的差动限制扭矩的调整、产生能够仅通过凸轮部27的凸轮面的倾斜角度θ的设定来调整凸轮推力,能够容易地调整差动限制部13的断续特性。

在这样的差速器装置501中,在差速器箱3设有承受小齿轮5与一对太阳齿轮7、9的啮合反作用力的反作用力承受部503、503,因此不会向差动限制部13输入啮合反作用力,能够仅通过凸轮部27的调整来调整差动限制部13的断续特性。

(第六实施方式)

使用图15、图16,对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差速器装置601在一对太阳齿轮7、9之间设有承受凸轮部27的凸轮推压反作用力的承受部403、403。

另外,在一对太阳齿轮7、9之间配置有止推块405,承受部403、403设于一对太阳齿轮7、9与止推块405之间。

此外,对与其它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记相同的符号,功能说明参照其它实施方式而省略,由于是同样的结构,因此得到的作用、效果相同。

如图15、图16所示,在一对太阳齿轮7、9的轴向间配置有止推块405,止推块405的径向上的限制通过一对小齿轮5、5的前端面进行。

此外,由小齿轮5的齿轮部和一对太阳齿轮7、9的齿轮部15、17构成的啮合部43由端面齿轮组构成。

止推块405形成为环状,在中央部插通有小齿轮轴33,且配置为在一对太阳齿轮7、9的轴向间与差速器箱3可一体旋转。

在该止推块405的外径侧与一对太阳齿轮7、9的齿轮部件19、19的内径侧之间设有承受部403、403。

就该承受部403、403而言,在凸轮部27产生凸轮推压反作用力使齿轮部件19、19分别向轴向内侧移动时,止推块405和齿轮部件19、19抵接,止推块405承受凸轮部27的凸轮推压反作用力。另外,承受部403、403沿凸轮部27的轴向配置。

在此,在一对太阳齿轮7、9之间未设置承受凸轮部27的凸轮推压反作用力的承受部的情况下,由小齿轮5与一对太阳齿轮7、9的啮合部43承受在凸轮部27产生的凸轮推压反作用力。

若这样由啮合部43承受凸轮部27的凸轮推压反作用力,则存在小齿轮5的齿轮部、一对太阳齿轮7、9的齿轮部15、17的齿面产生变形、磨损等齿轮强度和耐久性降低的问题,考虑充分的强度和耐久性,需要进行各部件的厚壁化、大型化。

因此,通过在一对太阳齿轮7、9之间设置承受凸轮部27的凸轮推压反作用力的承受部403、403,不会将凸轮部27的凸轮推压反作用力输入啮合部43,能够保持小齿轮5的齿轮部、一对太阳齿轮7、9的齿轮部15、17的强度。

在这样的差速器装置601中,在一对太阳齿轮7、9之间设有承受凸轮部27的凸轮推压反作用力的承受部403、403,因此凸轮部27的凸轮推压反作用力不会输入小齿轮5与一对太阳齿轮7、9的啮合部43,能够保持齿轮的强度。

另外,承受部403、403设于一对太阳齿轮7、9与止推块405之间,因此能够通过止推块405稳定地承受凸轮部27的凸轮推压反作用力,能够可靠地防止向小齿轮5与一对太阳齿轮7、9的啮合部43输入凸轮推压反作用力。

进一步地,承受部403、403沿凸轮部27的轴向配置,因此,能够防止在凸轮推压反作用力沿轴向直线传递而与止推块405的抵接时,太阳齿轮7、9的凸轮部27周边形状产生变形、片磨损。

(第七实施方式)

使用图17、图18,对第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就本实施方式的差速器装置701而言,承受部503、503设于一对太阳齿轮7、9与小齿轮轴33之间。

此外,对与其它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记相同的符号,功能说明参照其它实施方式而省略,由于是同样的结构,因此得到的作用、效果相同。

如图17、图18所示,在一对太阳齿轮7、9与小齿轮轴33的轴向间设有承受部503、503。

此外,由小齿轮5的齿轮部和一对太阳齿轮7、9的齿轮部15、17构成的啮合部43由端面齿轮组构成。

承受部503、503设于小齿轮轴33的外周面与在一对太阳齿轮7、9的齿轮部件19、19的内径侧向轴向内侧延伸设置的凸起部505、507的与小齿轮轴33的对置面之间。另外,受部503、503沿凸轮部27的轴向配置。

就该承受部503、503而言,在凸轮部27产生凸轮推压反作用力而使齿轮部件19、19分别向轴向内侧移动时,小齿轮轴33和齿轮部件19、19的凸起部505、507抵接,小齿轮轴33承受凸轮部27的凸轮推压反作用力。

通过这样在一对太阳齿轮7、9与小齿轮轴33之间设置承受部503、503,不会将凸轮部27的凸轮推压反作用力输入啮合部43,能够保持小齿轮5的齿轮部、一对太阳齿轮7、9的齿轮部15、17的强度。

在这样的差速器装置701中,承受部503、503设于一对太阳齿轮7、9与小齿轮轴33之间,因此,不适用其它部件,不会将凸轮部27的凸轮推压反作用力输入至小齿轮5与一对太阳齿轮7、9的啮合部43,能够保持齿轮的强度。

另外,承受部503、503沿凸轮部27的轴向配置,因此,在凸轮推压反作用力沿轴向直线传递而与小齿轮轴33的抵接时,能够防止齿轮部件19、19的凸起部505、507等凸轮部27周边形状产生变形、片磨损。

(第八实施方式)

使用图19,对第八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差速器装置801中,在一对太阳齿轮7、9的背面侧配置有构成差动限制部13的差动限制部件803、803。

而且,凸轮部27配置于一对太阳齿轮7、9与差动限制部件803、803之间。

此外,此外,对与其它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记相同的符号,功能说明参照第一实施方式而省略,由于是同样的结构,因此得到的作用、效果相同。

如图19所示,一对太阳齿轮7、9的齿轮部15、17和输出部21、23由连续的一部件形成。

此外,由小齿轮5的齿轮部和一对太阳齿轮7、9的齿轮部15、17构成的啮合部43由锥齿轮组构成。

在该一对太阳齿轮7、9的齿轮部15、17的背面侧配置有差动限制部件803、803。

差动限制部件803、803形成为环状,且在一对太阳齿轮7、9的齿轮部15、17背面侧,在输出部21、23的外径侧配置为可在一对太阳齿轮7、9与作为摩擦部件的锥形环49、49的轴向间沿轴向移动。

该差动限制部件803、803与锥形环49、49一同构成差动限制部13、13,根据差动机构11地旋转状况,通过受与小齿轮5的啮合反作用力而移动的一对太阳齿轮7、9沿轴向移动,与锥形环49、49滑动,限制差动机构11的差动。

在一对太阳齿轮7、9的背面侧沿周向形成有多个凹形状的凸轮面,在差动限制部件803、803的内径侧的轴向端部沿周向形成有多个凸形状的凸轮面,凹形状的凸轮面和凸形状的凸轮面沿旋转方向在正转侧以θ1、在反转侧以θ2的倾斜角对置而卡合。

这样的差动限制部件803、803经由凸轮部27与一对太阳齿轮7、9可一体旋转地卡合,通过凸轮部27的凸轮推力而轴向移动,差动限制部13的差动限制力被强化。

该凸轮部27配置于一对太阳齿轮7、9的齿轮部15、17及凸缘部51、53的内径侧。

详细而言,在从径向观察太阳齿轮7、9的齿轮部15、17及凸缘部51、53和凸轮部27时,太阳齿轮7、9的齿轮部15、17及凸缘部51、53的轴向位置和凸轮部27的轴向位置的至少其一部在径向上重叠地配置。

通过这样配置凸轮部27,凸轮部27不会向一对太阳齿轮7、9的齿轮部15、17的轴向外侧突出,能够将差速器装置801在轴向上小型化。

而且,凸缘部51、53位于凸轮部27的外径侧,由此,能够防止凸轮部27的变形,能够通过凸轮部27稳定地产生凸轮推力。

进一步地,差速器装置801的差速器箱3由连续的一部件的一体构造形成,因此,虽然小齿轮5和一对太阳齿轮7、9由锥齿轮组构成,但是,各齿轮、差动限制部件803、803以及锥形环49、49可从开口59组装至差速器箱3内部,因此,零件个数少,且结构简单化,因此,能够将差速器装置101进一步小型化。

在这样的差速器装置801中,凸轮部27配置于一对太阳齿轮7、9与差动限制部件103、103之间,因此,即使在差动限制部件803、803配置于一对太阳齿轮7、9的背面侧的情况下,凸轮部27不会向太阳齿轮7、9的齿轮部15、17的轴向外侧突出,能够将差速器装置801小型化。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差速器装置中,差动限制部中,在差速器箱与输出齿轮之间配置有锥形环,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不在差速器箱与输出齿轮之间配置锥形环,而使差速器箱和输出齿轮滑动。作为摩擦部件,不限于锥形环,也能够使用平坦的盘等其它摩擦部件。

另外,在凸轮部设于齿轮部件与输出部件的径向间的构造中,示例了差动齿轮和输出齿轮由锥齿轮组构成的例,但不限于此,即使在齿轮部件与输出部件的轴向间设有凸轮部的构造,也可以将差动齿轮和输出齿轮由锥齿轮组构成。

另外,凸轮部27也可以仅配置于一对太阳齿轮7、9中的一方的齿轮。

而且,在凸轮部27中,通过设定使多个卡合凹部55和多个卡合凸部57的旋转方向的卡合面在正转(车辆前进)方向以θ1倾斜,在反转(车辆后退)方向以θ2倾斜的凸轮角度,能够使差速器装置的差动限制力在车辆的前进/后退中不同。

具有这样的非对称的差动限制特性的差速器装置若能够小型、轻量,而且低成本地实现产品化,则在前置前驱基础的运动车辆、一般车辆或者电动马达驱动车辆等多个区域的车辆中,能够提高操控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