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紧固螺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2677发布日期:2018-12-11 21:3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紧固螺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紧固螺钉。



背景技术:

螺钉作为一种常用的固定件在机械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螺钉在使用的过程中,工件由于抖动很容易将其抖动脱出,进而无法起到固定的作用,影响工件与其他工件的连接,甚至会影响工件的稳定性,导致事故的发生,稳定性差,容易脱出。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新型紧固螺钉。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紧固螺钉,包括螺钉本体,所述新型紧固螺钉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螺钉本体上的顶靠装置、位于所述顶靠装置下方的第一固定片、位于所述螺钉本体下方的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装置上方的固定片装置,所述螺钉本体包括螺钉头部、设置于所述螺钉头部上的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上的螺钉尾部、位于所述螺钉尾部下方的定位杆、位于所述螺钉头部下方的橡胶环、位于所述定位杆左右两侧的固定块,所述顶靠装置包括握持框、位于所述握持框下方的顶靠板,所述第一固定片的纵截面呈波浪形,所述连接部贯穿所述第一固定片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框、收容于所述支撑框内的弹簧,所述固定片装置包括第二固定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片两端的支撑块。

所述螺钉头部、连接部、螺钉尾部及定位杆一体成型,所述连接部呈圆柱体,所述连接部包括位于其上方的螺纹部及位于其下端的光杆部,所述螺纹部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定位杆呈长方体,所述螺钉尾部呈圆柱体,所述螺钉尾部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

所述橡胶环呈圆环状,所述橡胶环的上表面与所述螺钉头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设有两个,所述固定块呈长方体,所述固定块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杆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握持框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螺纹部穿过所述握持框的内部,所述螺纹部与所述握持框螺纹连接,所述顶靠板呈圆柱体,所述握持框的下表面与所述顶靠板固定连接,所述螺纹部贯穿所述顶靠板的上下表面且与其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片采用弹性钢材料制成。

所述支撑块上设有第一凹槽及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左右两侧的第二凹槽,所述定位杆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支撑块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固定块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支撑块的内表面滑动接触。

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支撑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定位杆的下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片的纵截面呈波浪形,所述定位杆贯穿所述第二固定片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支撑块设有两个,所述支撑块与所述第二固定片的端部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新型紧固螺钉能够有效的防止脱出,同时设置橡胶环可以起到减振的作用,同时通过设置第一及第二固定片实现对螺钉本体稳固的固定在工件上,可以有效的防止螺钉本体脱出,保证工件的稳定性,防止螺钉脱出引起的事故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紧固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新型紧固螺钉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新型紧固螺钉包括螺钉本体1、设置于所述螺钉本体1上的顶靠装置2、位于所述顶靠装置2下方的第一固定片3、位于所述螺钉本体1下方的支撑装置4、设置于所述支撑装置4上方的固定片装置5。

如图1所示,所述螺钉本体1包括螺钉头部11、设置于所述螺钉头部11上的连接部12、设置于所述连接部12上的螺钉尾部13、位于所述螺钉尾部13下方的定位杆14、位于所述螺钉头部11下方的橡胶环15、位于所述定位杆14左右两侧的固定块16。所述螺钉头部11、连接部12、螺钉尾部13及定位杆14一体成型,所述连接部12呈圆柱体,所述连接部12包括位于其上方的螺纹部121及位于其下端的光杆部122,所述螺纹部121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定位杆14呈长方体,所述螺钉尾部13呈圆柱体,所述螺钉尾部 13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橡胶环15呈圆环状,所述橡胶环15 的上表面与所述螺钉头部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橡胶环15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橡胶环15顶靠在工件上时可以起到缓冲减振的作用。所述固定块16设有两个,所述固定块16呈长方体,所述固定块16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杆14的侧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顶靠装置2包括握持框21、位于所述握持框 21下方的顶靠板22。所述握持框21呈空心的圆柱体且上下表面相通,所述握持框21的内圆周面上设有内螺纹,所述螺纹部121穿过所述握持框21的内部,所述螺纹部121与所述握持框21螺纹连接,使得所述握持框21在螺纹部121上旋转时可以上下移动。所述顶靠板22呈圆柱体,所述握持框21的下表面与所述顶靠板22固定连接,所述螺纹部121贯穿所述顶靠板22的上下表面且与其螺纹连接,使得所述顶靠板22旋转时可以上下移动。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固定片3的纵截面呈波浪形,所述光杆部 122贯穿所述第一固定片3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一固定片3可以在所述光杆部122上移动,所述第一固定片3采用弹性钢材料制成,使其可以弯曲变形。

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装置4包括支撑框41、收容于所述支撑框41内的弹簧42。所述支撑框41的上端呈圆柱体,所述支撑框41 的下端呈圆锥形,所述支撑框41上端横截面为半径小于所述螺钉尾部13横截面的半径,使得所述支撑框41可以轻松的收容于螺纹槽中,所述支撑框41上设有第一凹槽411及位于所述第一凹槽411左右两侧的第二凹槽412,所述第一凹槽411及第二凹槽412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一凹槽411自所述支撑框41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所述定位杆14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411内且与所述支撑框 41的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定杆14可以在所述第一凹槽411 内移动,所述固定块16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412内且与所述支撑框 41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固定块16的设置可以防止所述定位杆 14脱离支撑框41。所述弹簧42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框4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42的上端与所述定位杆14的下端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片装置5包括第二固定片51、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片51两端的支撑块52。所述第二固定片51的纵截面呈波浪形,所述定位杆14贯穿所述第二固定片51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二固定片51可以在所述定位杆14上移动,所述第二固定片51采用弹性钢材料制成,使其可以弯曲变形。所述支撑块52设有两个,所述支撑块52与所述第二固定片51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52采用硬度及强度大的材料制成,使其可以稳定的顶靠在螺纹槽的内圆周面上。

如图1所示,所述本实用新型新型紧固螺钉使用时,首先使得支撑框41收容于螺纹槽内,由于支撑框41上端横截面的半径小于螺钉尾部13横截面的半径,使得支撑框41的外表面不会触及到螺纹槽内圆周面上。然后旋转握持框21,使得握持框21及顶靠板22向下移动,然后顶靠板22顶靠在第一固定片3上,所述顶靠板22继续向下移动,所述第一固定片3被按压,直至第一固定片3的两端向外侧移动,使其在收容于螺纹槽内后第一固定片3的两端可以紧紧顶靠在螺纹槽的内圆周面上。然后使得螺钉尾部13收容于螺纹槽内,且旋转螺纹头部11,使得螺钉尾部13在螺纹槽内向下移动,然后支撑框41的下端顶靠在螺纹槽的底面上,此时继续旋转螺纹头部11,使得螺钉尾部13继续向下移动,所述第一固定片3亦收容于螺纹槽内且顶靠在螺纹槽的内圆周面上,所述螺钉尾部13继续向下移动按压第二固定片51,使得第二固定片51的两端向外侧移动,进而使得支撑块52紧紧的顶靠在螺纹槽的内表面上,直至橡胶环 15紧紧顶靠在工件上。所述橡胶环15可以起到有效的缓冲减振作用,并且第一固定片3的端部紧紧顶靠在螺纹槽的内表面,同时支撑块52紧紧顶靠在螺纹槽的内表面上,以便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工件上而不容易脱出,同时顶靠板22稳定的按压在第一固定片3上,所述螺钉尾部13稳稳的按压在第二固定片51上,使得第一固定片 3及第二固定片51不容易恢复原形,使得固定效果更好。并且弹簧 42被压缩,弹簧42处于伸缩状态,弹簧42顶靠在定位杆4的下端上,使得螺钉本体1不容易晃动,进而不容易脱出。至此,本实用新型新型紧固螺钉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