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型外锁环式推力滚子轴承保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9681发布日期:2018-10-26 19:08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强型外锁环式推力滚子轴承保持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保持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增强型外锁环式推力滚子轴承保持器。



背景技术:

一体式的轴承保持器由于,结构强度高,寿命长,在轴承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一体式的轴承保持器,生产工艺复杂,涉及到的工序较多,成本较高。因此,考虑设计分体式轴承保持器。但是,分体式的轴承保持器又面临着强度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型外锁环式推力滚子轴承保持器,用于解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作成本,以及提高结构强度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增强型外锁环式推力滚子轴承保持器,包括外锁环和内滚子保持器,所述外锁环可拆装的安装在内滚子保持器的外环面上;所述外锁环采用合金钢材料,内滚子保持器采用黄铜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外锁环的内环面上设置有制动外槽,外锁环的内环面上与所述制动外槽对应的剩余部分为外制动体;所述内滚子保持器的外环面上,设置有制动内槽,内滚子保持器的外环面上与所述的制动内槽对应的剩余部分为内制动体;所述外制动体位于所述的制动内槽内,所述内制动体位于所述制动外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内滚子保持器的端面上设有散热槽。

进一步的,所述内滚子保持器上均匀设有多个兜孔,兜孔的外端与内滚子保持器的外环面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兜孔的内表面为对称的部分圆柱内腔面。

进一步的,所述兜孔的内表面与滚子的接触面积,为滚子外圆柱表面积的二分之一到五分之三。

实用新型内容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实用新型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该种结构的轴承保持器,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轴承保持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外锁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内滚子保持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锁环;2.内滚子保持器;3.制动外槽;4.外制动体;5.制动内槽;6.内制动体;7.兜孔;8.散热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公知技术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3所示,一种增强型外锁环式推力滚子轴承保持器,包括外锁环1和内滚子保持器2,外锁环1套装在内滚子保持器2的外环面上。在保持轴承保持器原有润滑性能的基础上,为了提高轴承保持器的整体结构强度,所述外锁环1采用强度较高的合金钢材料,内滚子保持器2采用自润滑性能较高的黄铜材质。合金钢里除铁、碳外,加入其他的合金元素,它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磨、耐腐蚀、耐低温、耐高温、无磁性等特殊性能。

所述外锁环1采用圆环型结构,外锁环1的内环面上,靠近一侧端面的周向上设置有制动外槽3,所述制动外槽3的深度为1-3mm;与所述外锁环1的内环面上的制动外槽3对应的剩余部分为外制动体4。所述内滚子保持器2采用圆环形结构,内滚子保持器2的外圆直径小于所述外锁环1的外圆直径。内滚子保持器2的外环面上,靠近一侧端面的周向上设置有制动内槽5,与所述内滚子保持器2的外环面上的制动内槽5对应的剩余部分为内制动体6。当外锁环1和内滚子保持器2配合组装时,所述的外制动体4位于所述的制动内槽5内,所述的内制动体6位于所述的制动外槽3内,以提高轴向止推可靠性。所述内滚子保持器2上均匀设有多个兜孔7,兜孔7用于安装滚子,所述兜孔7的外端与所述内滚子保持器2的外环面连通;所述兜孔7的内表面为对称的部分圆柱内腔面,滚子与兜孔7内表面的接触面积,为滚子外圆柱表面积的二分之一到五分之三。优选的,所述内滚子保持器2的两侧端面上设有散热槽8,散热槽8一方面增加了内滚子保持器2端面的表面积,可以提高散热效果;另一方面,散热槽8内可以存储润滑油,可以进一步提高其润滑性能。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