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防气蚀装置的活塞调流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1124发布日期:2019-01-13 17:01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带有防气蚀装置的活塞调流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流体阀,尤其涉及一带有防气蚀装置的活塞调流阀,其中所述带有防气蚀装置能够根据流体流经所述活塞阀的压强的改变而相应地将因压强变化而产生的空气导出所述活塞调流阀。



背景技术:

调流阀被广泛地应用于水厂、电厂用以控制流体流量,但是流体在流经调流阀时,由于流体的压强市场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会有少部分的空气混入流体中,而混有空气的流体在流经调流阀时,由于在高压的作用,使得混有空气的流体将冲击调流阀阀体,进而对调流阀阀体进行气蚀,长此以往将势必会导致阀体的损坏,而阀体一旦损坏,将势必导致调流阀报废,进而缩短了调流阀的使用寿命。

虽然先前技术通过在阀体设置有连接于调流阀的节流结构以防止气蚀的发生,但是由于该节流结构在进行节流时,形成的节流通道截面直径是固定的,并不能够随通过调流阀的流体的压强的大小变化而变化,因此,当流经所述调流阀的流体压强一旦发生变化后,所述节流结构减少气蚀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其主要原因是,一旦经过调流阀的流体压强较小时,该节流结构无法将流体通过所述节流结构高速的喷出,并将带有空气的流体沿着远离所述调流阀的方向引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带有防气蚀装置的活塞调流阀,其中带有防气蚀的活塞调流阀包括一防气蚀装置和一活塞调流阀体,其中所述防气蚀装置被设置于所述活塞调流阀体,供将所述活塞调流阀体中的气体延着远离所述活塞调流阀体的方向引导,从而避免气蚀对所述带有防气蚀装置的活塞调流阀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带有防气蚀装置的活塞调流阀,其中所述带有防气蚀装置同时能够进行节流,从而使经过所述活塞调流阀体的流体被快速地导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带有防气蚀装置的活塞调流阀,其中所述带有防止气蚀的活塞调流阀的所述防气蚀装置包括一装置主体和一控流部,其中所述装置主体形成至少两条节流通道,其中所述装置主体被连接于所述控流部,其中当所述控流部被驱动时,所述装置主体相应地被驱动时,使得由所述装置主体形成的所述节流通道的截面面积得以被调整,从而当流经所述带有防气蚀装置的活塞调流阀的流体压强发生变化后,通过调整所述防气蚀装置的所述控流部进而能够将流体中的气体通过所述节流通道被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带有防气蚀装置的活塞调流阀,其中所述带有防气蚀装置的活塞调流阀包括一驱动装置,其中所述防气蚀装置的所述控流部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从而当所述驱动装置被驱动时,所述控流部得以被驱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带有防气蚀装置的活塞调流阀,其中所述带有气蚀装置的活塞调流阀的所述活塞调流阀体具有一进口、一出口和位于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之间的一阀芯室,其中所述活塞调流阀体还包括一活塞式调节装置,其中所述活塞式调节装置被可沿轴向移动设置于所述阀芯室,其中所述节流通道被连通于所述阀芯室,从而能够使流体先后通过所述进口、所述活塞式调节装置、所述节流通道以及所述出口,并且使流体在经过所述节流通道时,使流体中的气体从所述出口被排除,从而避免气体停滞于所述活塞调流阀体内,产生气蚀。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带有防气蚀装置的活塞调流阀,其中所述防气蚀装置形成的所述节流通道能够随着流体压强的变化而改变,以消除流体中的空气。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带有防气蚀装置的活塞调流阀,其中所述带有防气蚀装置形成的所述节流通道能够自动地随着流体压强的变化而改变,以消除流体中的空气。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带有防气蚀装置的活塞调流阀,其中经过所述带有防气蚀装置形成的所述节流通道具有一进流口和一出流口,其中所述进流口被连通于所述活塞调流阀的所述出口,其中所述出流口延伸出所述出口,从而使流体中的空气被导出所述带有防气蚀装置的活塞调流阀。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带有防气蚀装置的活塞调流阀,其中所述带有防气蚀装置的活塞调流阀包括一流体压强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流体压强检测装置被设置于所述活塞调流阀的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带有防气蚀装置的活塞调流阀,其中所述防气蚀装置被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活塞调流阀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带有防气蚀装置的活塞调流阀,包括:

一活塞调流阀体,其中所述活塞调流阀体具有一进口和一出口,并包括一活塞式调节装置,其中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之间形成一阀芯室,其中所述活塞式调节装置包括一柱状活塞、被连接于所述柱状活塞的一控制阀阀轴、被连接于所述控制阀轴的一曲柄以及被连接于所述曲柄的一连杆,以通过控制所述连杆,驱动所述柱状活塞在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之间往复运动,其中所述柱状活塞被密与所述阀芯室相对密封地设置;和

一防气蚀装置,其中所述防气蚀装置包括一装置主体和一控流部,其中所述装置主体形成多条节流通道,其中所述控流部包括一节流阀和一阀体控制件,其中所述节流阀被设置于所述节流通道,以调节所述节流通道的截面面积,其中所述节流阀被可控制地连接于所述阀体控制件,其中所述阀体控制件被连接于所述柱状阀体。

更优选地,其中所述装置主体为一柱体,并靠近所述出口横放于所述活塞调流阀体,其中所述柱体具有一进流面和一出流面,其中所述进流面靠近所述进口,其中所述出流面靠近所述出口,其中所述进流面和所述出流面分别以所述柱体轴心对称地设置。

更优选地,其中所述进流口分布远离所述进流面中心,所述出流口分布靠近所述出流面的中心,从而使得由所述进流口和所述出流口形成的所述节流通道与所述柱体的轴线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

更优选地,其中所述带有防气蚀装置的活塞调流阀还包括一驱动装置,其中所述连杆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

更优选地,其中所述带有防气蚀装置的活塞调流阀还包括一密封件,其中所述密封件被设置于所述柱状活塞和所述阀芯室之间以使所述柱状活塞被密与所述阀芯室相对密封地设置。

更优选地,其中所述密封件为一橡胶密封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带有防气蚀装置的活塞调流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防气蚀装置与活塞调流阀体之间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一防气蚀装置与活塞调流阀体之间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描述被揭露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制造和使用本实用新型。下述描述中提供的较佳实施例仅作为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示例和修改,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下述描述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实用新型范围地应用于其它实施例、可选替代、修改、等同实施和应用。

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一带有防气蚀装置的活塞调流阀900,所述带有防蚀装置的活塞调流阀900包括一防气蚀装置10和一活塞调流阀体20,其中所述防气蚀装置10被设置于所述带有防气蚀装置的活塞调流阀900,供消除流经带有防气蚀装置的活塞调流阀900流体中的气体,从而避免流体中存在的气体停留于带有防气蚀装置的活塞调流阀900中产生气蚀而损害所述活塞调控阀。

所述活塞调流阀体20具有一进口201和一出口202,其中所述进口201和所述出口202之间形成一阀芯室203,其中所述活塞调流阀体20还包括一活塞式调节装置21,其中所述活塞式调节装置21被密封地设置于所述阀芯室203,其中流体能够从所述进口201流向所述出口202,其中所述活塞式调节装置21 包括一控制阀阀轴211、一曲柄212、一连杆213和柱状活塞214,其中所述柱状活塞214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控制阀阀轴,其中所述连杆213被连接于所述控制阀阀轴211,其中所述柱状活塞214被设置于所述阀芯室203,并能够通过调整所述连杆213进而可以使所述柱状活塞214在所述阀芯室203中在所述出口 202和进口201之间往复移动,其中通过调整所述柱状活塞214,进而能够调整流经所述活塞调流阀体20的流体的流速。

也就是说说,当流经所述活塞调流阀体20的流体流速需要被调整时时,通过操作所述连杆213,进而可以驱动所述曲柄212带动所述控制阀阀轴211驱动所述柱状活塞214在所述阀芯室203内移动。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气蚀装置10被连接于所述活塞调流阀体20,并且所述防气蚀装置10能够随着所述活塞调流阀体20的往复运动而相应地收缩。

具体地,所述防气蚀装置10包括一装置主体11和一控流部12,其中所述装置主体11形成多条节流通道110,其中所述装置主体11被可调整地连接于所述控流部12,其中所述控流部12被连接于所述活塞调流阀体20,其中所述活塞调流阀体20被驱动后,其中所述防气蚀装置10的所述控流部12也相应地被调整,从而使被连接与所述控流部12的所述装置主体11形成的所述节流通道110 的截面面积得以被调整,从而当流经所述带有防气蚀装置的活塞调流阀900的流体压强发生变化后,通过调整所述防气蚀装置10的所述控流部12进而能够将流体中的气体通过所述节流通道110被从所述出口202排出。

更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控流部12包括一节流阀121和一阀体控制件122,其中所述节流阀121被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1的所述节流通道110,其中所述阀体控制件122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活塞式调节装置21 的所述柱状活塞214,其中当所述柱状活塞214被驱动后,所述阀体控制件122 相应地被驱动,从而使所述节流阀121被调整,进而能够使所述装置主体11形成的所述节流通道110的截面面积得以被调整,进而使流经所述带有防气蚀装置的活塞调流阀的流体的压强发生变化后,也能够以高流速从所述出口202流出,进而使避免气蚀现象的发生。

更进一步地,其中所述装置主体11形成的所述节流通道110具有一进流口 1101和一出流口1102,其中所述节流通道110位于所述进流口1101和所述出口 202口之间,其中流体能够先后通过所述进口201、所述节流通道110的进流口 1101、所述出流口1102以及所述出口202,进而流出所述带有防气蚀装置的活塞调流阀。

优选地,所述带有防气蚀装置的活塞调流阀900还包括一密封件40,其中所述密封件40被设置于所述柱状活塞214和所述阀芯室203之间以使所述柱状活塞214被密与所述阀芯室203相对密封地设置。更优选地,所述密封件40为一橡胶密封圈。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当经过所述进口201流进所述带有防气蚀装置的活塞调流阀的流体的压强减小,此时通过调整所述活塞式调节装置21的所述连杆213,进而使所述活塞式调节装置21的所述柱状活塞214从所述进口201向所述出口202移动,从而加快流体从所述活塞调流阀体20的所述出口202流出,进而调整所述流体流速。而此时,被连接于所述活塞式调节装置21的所述柱状活塞214的所述阀体控制件122也之发生移动,进而使所述节流阀121被调整,以控制所述节流通道110的截面面积减小,从而使流体被所述节流通道110分割为多条高度高压的流体,并且使高速高压的流体从所述出口202迅速地流出,进而避免混在在所述流体中的气体因高压而使所述带有防气蚀装置的活塞调流阀 900被气蚀。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装置主体11为一柱体,并靠近所述出口202横放于所述活塞调流阀体20,其中所述柱体具有一进流面1101和一出流面1102,其中所述进流面1101靠近所述进口201,其中所述出流面1102靠近所述出口202,其中所述进流面1101和所述出流面1102分别以所述柱体轴心对称地设置。优选地,所述进流口1101分布远离所述进流面1101中心,所述出流口1102分布靠近所述出流面1102的中心,从而使得由所述进流口1101和所述出流口1102形成的所述节流通道110与所述柱体的轴线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从而当流体从所述进流口1101流向所述出流口1102时,高速流动的流体之间会发生碰撞,从而使气蚀现象被控制在所述活塞调流阀体20外。

更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带有防气蚀装置的活塞调流阀还包括一驱动装置30,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活塞式调节装置21的所述连杆213被可驱动地连接与所述驱动装置30,其中所述驱动装置30被驱动后,其中所述连杆213相应地被驱动,从而使所述柱状活塞214被驱动以在所述进口201和所述出口202 之间往复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控流部12的所述阀体控制件122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30,其中当所述驱动装置30被驱动后,所述阀体控制件122将控制所述节流阀121以调整所述节流通道110的截面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气蚀装置10还包括一流体压强监控器13和一控制器 14,其中所述流体压强监控器13和所述控制器14分别被设置于所述活塞调流阀体20,以监测流体流经所述节流通道110中流体的压强,其中所述流体压强监控器13和所述驱动装置30分别被可通信地连接于所述控制器14,其中所述流体压强监控器13在检测从所述进流口1101流向所述出流口1102的流体压强,并形成信号,其中所述控制器14在接收信号后相应地驱动所述驱动装置30,以进一步驱动被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30的所述阀体控制件122。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当经过所述进口201流进所述带有防气蚀装置的活塞调流阀900的流体的压强减小,此时所述流体压强监控器13检测从所述进流口1101流向所述出流口1102的流体压强,并形成信号,其中所述控制器14在接收信号后相应地驱动所述驱动装置30,以进一步驱动被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 30的所述阀体控制件122,以控制所述节流通道110的截面面积减小,从而使流体被所述节流通道110分割为多条高度高压的流体,并且使高速高压的流体从所述出口202迅速地流出,进而避免混在在所述流体中的气体因高压而使所述带有一防气蚀装置的活塞调流阀900被气蚀。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