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绳索松紧调节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8948发布日期:2018-09-07 22:36阅读:39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扣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调节诸如衣服、背包或帐篷上的绳索的紧固状态或紧固位置的弹力绳索松紧扣。



背景技术:

现今扣具的使用非常普遍,且不同型式的扣具则有不同的扣合方式,并可同时分别应用于鞋子、袋子或衣物上使用,而扣具通常是利用绳索穿设于其内,并将绳索二端的头部穿出,使扣具沿绳索外径表面移动,用以方便调整鞋子、袋子或衣物的开口大小使用。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的绳索松紧调节扣功能单一只能通过拉出绳索长短进行松紧调节,当绳索拉出很长时由于无法进行绳索的固定,容易在运动过程中造成绳索挂钩在异物上而造成人身伤害或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节方便、且能使弹力绳贴合在衣物表面不会出现运动过程中挂钩等意外问题的弹力绳索松紧调节扣,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绳索飘飞容易挂钩异物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弹力绳索松紧调节扣,包括调节座、卡绳件和弹力绳,其中:

所述弹力绳穿设在衣物内的穿绳腔内,所述弹力绳能沿所述穿绳腔移动;

所述调节座设置在对应所述穿绳腔外侧的衣物上,所述调节座上设置有卡绳结构,所述穿绳腔对应所述卡绳结构位置设置有开口,所述弹力绳从所述开口处穿入到所述卡绳结构中,所述弹力绳通过所述卡绳结构伸缩实现对衣物的松紧调节;

所述卡绳件设置在所述调节座上,所述弹力绳末端卡设在所述卡绳件内形成所述弹力绳与所述调节座相互贴合状态。

通过设置卡绳件,使得位于调节座外侧的弹力绳被卡在卡绳件内,弹力绳能够与衣物进行紧密贴合不会随风或运动飞舞,可防止弹力绳被异物挂住,减少户外运动的风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绳结构为两个8字形通孔,所述8字形通孔包括松开部和锁紧部,所述松开部和所述锁紧部之间为连通结构,所述松开部直径大于所述弹力绳直径,所述锁紧部直径小于所述弹力绳直径,所述弹力绳两端分别自两个所述松开部穿出后卡设在所述卡绳件内。

卡绳结构的设计方便进行弹力绳的锁紧和松开,当需要进行松开时仅需通过拽动弹力绳使其进入到松开部内,当需要进行收紧时,通过拉动弹力绳留在衣物内的长度然后调节好位置后将弹力绳拉进到锁紧部进行锁紧从而实现衣物的收紧,具有调节方便灵活的特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座包括基座部和凸耳部,所述凸耳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凸耳部自所述基座部对称向外延伸形成,两个所述8字形通孔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凸耳部上,所述卡绳件设置在所述基座部上。

所述调节座俯视图投影为米奇老鼠卡通形状,将8字形通孔设置在凸耳部,将卡绳件设置在基座部上,此种结构设置可使的两个八字形通孔之间具有一夹角,通过结构设计使得弹力绳穿出后自然汇聚到一起,方便弹力绳的收紧卡住,不易产生死角,拉拽松开弹力绳动作灵活顺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绳件为门型结构,所述卡绳件内腔宽度为所述弹力绳直径两倍,所述卡绳件内腔高度大于所述弹力绳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绳件内腔高度为所述弹力绳直径的两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绳件顶部设置有用于所述弹力绳穿入和穿出的过线口,所述过线口与所述卡绳件内腔连通设置。

当弹力绳位于衣物以外长度很长时,可将弹力绳末端折弯180度后再次从过线口内穿入到卡绳件内腔中,既实现弹力绳双层卡设在卡绳件内,以防止弹力绳的随意飞舞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绳件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拉动或松开所述卡绳件上部能实现所述过线口的变大或缩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拉珠,所述拉珠穿设在所述弹力绳末端。

拉珠的设置是方便进行弹力绳的拉紧和松开,方便手部抓握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座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穿设铆钉,所述调节座通过所述铆钉固定在衣物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座部俯视图投影为圆形。圆形基座部没有尖点,既美观又安全,防止尖点割伤身体或挂钩异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绳件,当弹力绳被锁紧在调节座上后其末端压在卡绳件上,形成弹力绳与衣物贴合的状态,避免弹力绳在运动过程中飞舞移动,减少弹力绳被异物挂钩的可能,大大提高户外运动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8字形通孔,包括一个大孔的松开部和一个小孔的锁紧部,大孔和小孔之间为连通结构,使得调节松紧非常方便自如,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弹力绳索松紧调节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弹力绳索松紧调节扣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弹力绳索松紧调节扣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弹力绳索松紧调节扣中调节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调节座;11、卡绳结构;111、松开部;112、锁紧部;12、基座部;13、凸耳部;14、安装孔;2、卡绳件;21、过线口;3、弹力绳;4、拉珠;5、铆钉;100、衣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力绳索松紧调节扣,包括调节座1、卡绳件2和弹力绳3,弹力绳3穿设在衣物100内的穿绳腔内,弹力绳3能沿穿绳腔移动;穿绳腔设置在衣物待调节开口大小的位置。调节座1设置在对应穿绳腔外侧的衣物100上,调节座1上设置有卡绳结构11,穿绳腔对应卡绳结构11位置设置有开口,弹力绳3从开口处穿入到卡绳结构11中,弹力绳3通过卡绳结构11伸缩实现对衣物100的松紧调节;卡绳件2设置在调节座1上,弹力绳3末端卡设在卡绳件2内形成弹力绳3与调节座1相互贴合状态。通过设置卡绳件2,使得位于调节座1外侧的弹力绳3被卡在卡绳件2内,弹力绳3能够与衣物100进行紧密贴合不会随风或运动飞舞,可防止弹力绳3被异物挂住,减少户外运动的风险。

如图2所示,卡绳结构11为两个8字形通孔,8字形通孔包括松开部111和锁紧部112,松开部111和锁紧部112之间为连通结构,松开部111直径大于弹力绳3直径,锁紧部112直径小于弹力绳3直径,弹力绳3两端分别自两个松开部111穿出后卡设在卡绳件2内。卡绳结构11的设计方便进行弹力绳3的锁紧和松开,当需要进行松开时仅需通过拽动弹力绳3使其进入到松开部111内,当需要进行收紧时,通过拉动弹力绳3留在衣物100内的长度然后调节好位置后将弹力绳3拉进到锁紧部112进行锁紧从而实现衣物100的收紧,具有调节方便灵活的特点。

如图4所示,调节座1包括基座部12和凸耳部13,凸耳部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凸耳部13自基座部12对称向外延伸形成,两个8字形通孔分别设置在两个凸耳部13上,卡绳件2设置在基座部12上。调节座1俯视图投影为米奇老鼠卡通形状,将8字形通孔设置在凸耳部13,将卡绳件2设置在基座部12上,此种结构设置可使的两个八字形通孔之间具有一夹角,通过结构设计使得弹力绳3穿出后自然汇聚到一起,方便弹力绳3的收紧卡住,不易产生死角,拉拽松开弹力绳3动作灵活顺畅。

如图3所示,卡绳件2为门型结构,卡绳件2内腔宽度为弹力绳3直径两倍,卡绳件2内腔高度大于弹力绳3直径。

当弹力绳3位于锁紧部112外侧长度很长时,仅压设一次到卡绳件2上不足以对弹力绳3进行固定时,卡绳件2内腔高度为弹力绳3直径的两倍。可将弹力绳3折弯一次或多次进行压设固定,卡绳件2顶部设置有用于弹力绳3穿入和穿出的过线口21,过线口21与卡绳件2内腔连通设置。当弹力绳3位于衣物100以外长度很长时,可将弹力绳3末端折弯180度后再次从过线口21内穿入到卡绳件2内腔中,既实现弹力绳3双层卡设在卡绳件2内,以防止弹力绳3的随意飞舞移动。

为了保证卡绳件2卡设弹力绳3的牢固,卡绳件2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拉动或松开卡绳件2上部能实现过线口21的变大或缩小。

为了方便进行拉拽弹力绳3,还包括拉珠4,拉珠4穿设在弹力绳3末端。拉珠4的设置是方便进行弹力绳3的拉紧和松开,方便手部抓握操作。

调节座1上设置有安装孔14,安装孔14内穿设铆钉5,调节座1通过铆钉5固定在衣物100上。基座部12俯视图投影为圆形。圆形基座部12没有尖点,既美观又安全,防止尖点割伤身体或挂钩异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