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粘性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0467发布日期:2018-10-19 22:43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粘性传动装置,它的输入轴与电机相连,输出轴与负载相连,调节内部摩擦片之间的油膜厚度,能实现负载的软起动与调速。



背景技术:

液体粘性传动装置,又称油膜离合器,现有装置采用摩擦片来实现机械的软起动和调速,这是一项比较传统的技术。但普通结构的液体粘性传动装置有很多技术难题。

装置内部的旋转部件如主、从动摩擦片过热易烧结粘连,失去调速作用;普通结构的液体粘性调速装置输入轴和齿鼓加工成一体式结构,齿鼓上的外齿经常会被磨损,所以更换齿鼓时必须一同更换输入轴,加工维修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液体粘性传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液体粘性传动装置,包括输入轴、配油盘、输出轴、进油盘、主动轮、被动轮、内齿圈、齿轮盘、油缸、碟簧、活塞和箱体,主动轮固定设置在输入轴上,被动轮上固定安装有内齿圈,内齿圈内设置可轴向移动的齿轮盘,油缸两端分别固定连接齿轮盘和输出轴,被动轮与活塞固定连接,活塞与油缸之间设置有碟簧。

所述主动轮设有卸荷孔,内壁底面加工有导流花纹。

所述主动轮的内壁与所述被动轮的外壁为楔形斜面结构。

所述配油盘与所述进油盘设有进油口,分别通过输入轴和输出轴向主动轮和油缸输送油液。

所述被动轮的前端凸头由向心推力轴承固定支撑在主动轮的凹槽内,后端通过螺栓与活塞固定连接。

所述配油盘与所述箱体之间安装有端盖。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由主、被动轮代替主、从动摩擦片,结构简单,脱离可靠;内齿圈和齿轮盘导向滑动连接,避免出现滑差现象,提高传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形式示意图。

其中,1、箱体 2、输入轴 3、配油盘 4、端盖 5、主动轮 6、被动轮 7、内齿圈 8、齿轮盘 9、油缸 10、碟簧 11、活塞 12、进油盘 13、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2所示,液体粘性传动装置,包括输入轴2、配油盘3、输出轴13、进油盘12、主动轮5、被动轮6、内齿圈7、齿轮盘8、油缸9、碟簧10、活塞11和箱体1,主动轮5固定设置在输入轴2上,被动轮6上固定安装有内齿圈7,内齿圈7内设置可轴向移动的齿轮盘8,油缸9两端分别固定连接齿轮盘8和输出轴13,被动轮6与活塞11固定连接,活塞11与油缸9之间设置有碟簧10。

所述主动轮5设有卸荷孔,内壁底面加工有导流花纹;所述主动轮5的内壁与所述被动轮6的外壁为楔形斜面结构;所述配油盘3与所述进油盘12设有进油口,分别通过输入轴2和输出轴13向主动轮5和油缸9输送油液;所述被动轮6的前端凸头由向心推力轴承固定支撑在主动轮5的凹槽内,后端通过螺栓与活塞11固定连接;所述配油盘3与所述箱体1之间安装有端盖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可做如下简要描述:进油盘12通过输出轴13向油缸9送油,活塞压缩碟簧带动被动轮平移,被动轮外壁与主动轮内壁形成微小间隙直至贴合,同时配油盘通过输入轴向主动轮内腔送油,在间隙之间形成油膜,此过程传递扭矩逐渐增大,达到调速目的;停止向油缸送油,活塞在碟簧弹性力作用下带动被动轮复位,完成电机与负载的脱离。

本实用新型中未述及的部分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上”、“下”、“前”、“后”、“横”、“纵”、“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诸如主动轮5、被动轮6、齿轮圈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