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动减震复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5337发布日期:2019-01-04 23:47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动减震复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微动减震复位装置。



背景技术:

火车作为现今交通工具的一种,已经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如普通火车,动车,高铁,地铁,轻轨等,而火车上的受电弓是火车主要动力装置之一,其中受电弓滑板在火车在运行中会不断被震动,冲击,若不能使滑板在被震动、冲击时及减小其位移量并及时复位,会对滑板造成损坏,降低滑板使用寿命。因此,减小受电弓滑板的冲击、震动损伤,是保证火车运行安全的重要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大多数减震的方法是使用一根或多根机械弹簧或气动弹簧的压缩、拉升、复位来实现碰撞、冲击、震动后的复位,使受电弓弓头尽量保持平稳、安定地与接触网接触滑行。这类方法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但是在受电弓受到碰撞、冲击、震动的时候,通常反应迟钝、刚性、无二次缓冲。特别是在较短时间内的碰撞、冲击下,单纯的弹簧减震装置在弹力系数较小时,该碰撞、冲击、震动引起弓头的位移无法迅速复位,即容易造成受电弓离线时间较长即容易造成离线率过高;而当弹力系数较大时,该碰撞、冲击、震动引起弓头的位移会迅速复位,但是会存在复位过度,即虽然可以保证离线时间较短,但容易造成受电弓滑板过度磨耗或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微动减震复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动减震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结构件、下部结构件、弹簧和波纹管;所述弹簧位于波纹管内,构成减震复位结构,所述减震复位结构两端分别连接上部结构件与下部结构件,减震复位结构用于减小震动时的位移量并迅速复位。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复位结构的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上部结构件与下部结构件。

进一步的,所述波纹管的中空结构构成胶囊内腔体。

进一步的,所述微动减震复位装置还包括若干个呼吸小孔,以用于改变胶囊内腔体内的气压。

进一步的,所述形变结构的波纹管与上部结构件和下部结构件的连接为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形变结构与上部结构件和下部结构件的连接方式为粘贴连接、卡扣连接或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部件结构与下部件结构的材料为树脂;所述波纹管的材料为橡胶。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微动减震,使高速运动中的与火车受电弓弓头联动的滑板与接触网的离线距离大幅减小,复位时间大幅缩短,提高了滑板的追随性能。

2、通过微动减震,大大提高了受电弓弓头的使用寿命,减小维修频率。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有益与生产与应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微动减震复位装置平面结构图。

图2是微动减震复位装置3D结构图。

图3是上部结构件3D图。

图4是下部结构件3D图。

图5是波纹管3D图。

图6是弹簧3D图。

其中,1-上部结构件;2-下部结构件;3-弹簧;4-波纹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实施例1

一种微动减震复位装置,包括:上部结构件、下部结构件、弹簧和波纹管;所述弹簧位于波纹管内,构成减震复位结构,所述减震复位结构两端分别连接上部结构件与下部结构件,减震复位结构用于减小震动时的位移量并迅速复位。

所述减震复位结构的弹簧分别连接上部结构件和下部结构件,所述下部结构件有固定弹簧的腔体;所述波纹管的中空结构构成胶囊内腔体;所述上部结构件与下部结构件分别连接其他结构或装置,并与其他结构或装置联动。

所述胶囊内腔体包括一个或若干个呼吸小孔,以用于改变胶囊内腔体中的气压。

当外部震动、冲击、碰撞等原因,引起减震复位结构被压缩时,装置内的弹簧产生机械形变压力,所述胶囊内腔体空间减小,胶囊内腔体内的气体一部分被压缩成高压气体,产生相对正压,一部分通过呼吸小孔排出腔外;所述胶囊内腔体是密封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波纹管为橡胶材料,上部结构件与下部结构件为树脂材料,在一个实施例中,减震复位装置与上部结构件和下部结构件固定的方式为粘贴固定、卡扣固定和螺纹固定,在使用卡扣固定或螺纹固定时,会在波纹管与上部结构件和下部结构件连接处添加用于密封的材料,如硅胶或乳胶。

所述弹簧产生的形变压力与胶囊内腔内的正压气体的反弹力共同作用,使装置在外界作用产生的位移减小;所述弹簧在压缩到最大位移点后,在弹簧机械反弹力和胶囊内腔体内的正压反弹力共同作用下,可迅速复位。

所述装置被外界震动、冲击、碰撞等原因拉伸时,所述弹簧被突然拉伸产生机械形变拉力,胶囊内腔体空间增大,产生相对负压,呼吸小孔会将外界气体吸入胶囊内腔体内。

所述弹簧产生的形变拉力与胶囊内腔体内的负压气体产生的拉力共同作用,使装置在外界作用产生的位移减小;所述弹簧在压缩到最大位移点后,在弹簧机械反弹拉力和胶囊内腔负压空气拉力共同作用下,可迅速复位。

上述装置可配合应用于多种结构或装置上,如火车受电弓滑板,自行车减震器等。

实施例2

一种微动减震复位装置,用于火车受电弓弓头,如图1至图6所示,图1为微动减震复位装置平面图,包括上部结构件(1)、下部结构件(2)、弹簧(3)和波纹管(4)。

图2为微动减震复位装置立体结构图,所述弹簧(3)位于波纹管(4)内,弹簧(3)与波纹管(4)构成减震复位结构,所述减震复位结构两端分别连接上部结构件(1)和下部件构件(2),减震复位结构用于减小因外界因素震动时火车受电弓上的滑板的位移量并使滑板迅速复位。

图3为微动减震复位装置的波纹管(4)立体图,所述波纹管(4)的材料为柔性并具有弹性的材料,在一个实施例中为橡胶材质;波纹管(4)的中空结构构成胶囊内腔体。

图4为微动减震复位装置的弹簧(3)立体图,所述弹簧(3)位于波纹管内,并分别连接上部结构件(1)与下部结构件(2),在一个实施例中,弹簧(3)的材料为SWPB,SWPB材料比一般弹性材料韧性更强,抗拉强度更强,可以增加弹簧(3)使用寿命,同时也保证了微动减震复位装置的使用寿命。

图5为微动减震复位装置的上部结构件(1)立体图,所述上部结构件(1)呈锥形,其圆形底盘连接火车受电弓滑板,锥形部分与波纹管(4)密封连接,所述上部结构件(1)的材料在一个实施例中为树脂材料。

图6为微动减震复位装置的下部结构件(2)立体图,所述下部结构件(2)由圆盘与圆柱体连接构成,其中在圆盘中部有一个圆形凹槽,用于固定弹簧(3),圆盘部分与波纹管密封连接,所述下部件构件(2)的圆柱体部分连接火车受电弓弓头;所述下部结构件(2)上有一个呼吸小孔,用于改变胶囊内腔体内的气压,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微动减震复位装置的波纹管(4)或上部结构件(1)上也可设置若干个呼吸小孔;所述下部结构件(2)的材料在一个实施例中为树脂材料。

所述上部结构件(1)与下部结构件(2)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分别连接其他结构或装置,并与其他结构或装置联动。

当外部震动、冲击、碰撞等原因,通过滑板引起减震复位结构被压缩时,装置内的弹簧(3)产生机械形变压力,所述胶囊内腔体空间减小,胶囊内腔体内的气体被压缩成高压气体,产生相对正压,为保证所述正压在一定范围内,所述呼吸小孔会排出部分气体至胶囊内腔体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减震复位装置与上部结构件(1)和下部结构件(2)固定的方式为粘贴固定、卡扣固定和螺纹固定,在使用卡扣固定或螺纹固定时,会在波纹管(4)与上部结构件(1)和下部结构件(2)连接处添加用于密封的材料,如硅胶或乳胶。

所述弹簧(2)产生的形变压力与胶囊内腔内正压气体的反弹力共同作用,使与微动减震复位装置联动的滑板在外界作用下产生的位移减小,所述弹簧(2)在突然压缩引起滑板到达最大位移点后,在弹簧(3)机械反弹力和胶囊内腔内的正压反弹力共同作用下,可使与微动减震复位装置联动的滑板迅速复位。

所述微动减震复位装置被外界震动、冲击、碰撞等原因拉伸时,弹簧(3)产生机械形变拉力,胶囊内腔体内的空间变大,胶囊内腔体内的气体膨胀,产生相对负压,所述呼吸小孔会补充一部分外界气体进入腔内,以保证胶囊内腔体内负压在一定范围内。

所述弹簧(3)机械形变拉力与腔内负压气体的拉力共同作用,使联动的滑板在外界作用下产生的位移距离减小,当外界因素引起弹簧(3)突然被拉伸使联动的滑板到达最大位移点时,弹簧(3)机械反弹拉力与胶囊腔体内负压气体拉力共同作用下,使联动的滑板迅速复位。

与微动减震复位装置联动的滑板在被压缩或被拉伸复位至平衡点位置时,会因为滑板的惯性作用产生反向过量位移的趋势,而所述装置的胶囊内腔体内的气体在压缩时被排出一部分,拉伸时被补充一部分,从而达到负压或正压,该负压或正压会使滑板通过平衡点的位移减小,同时对弹簧(3)的弹性势能缓慢释放起到了有效的阻尼作用,进而使滑板在平衡点附近反复震动时的位移量迅速减小,震动频率迅速变低,达到微动平衡的目的。

所述微动减震复位装置为高速运动中的火车受电弓上的滑板与接触网的离线距离大幅减小,复位时间大幅缩短,为提高滑板的追随性能即降低离线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