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筒式顶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5221发布日期:2018-11-23 19:08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套筒式顶进器。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200810306665X)揭示了一种非开挖拖拉管施工的回填装置,包括一根灌浆管,该灌浆管固定在被拖拉管外壁上、沿非开挖孔通长设置,灌浆管的管壁上均匀穿有灌浆孔,灌浆管尾部自非开挖孔端部向上穿过管道井、与地面上的泥浆泵出浆口连接。开启泥浆泵后,泥浆从灌浆管上的各灌浆孔流出,回填至被拖拉管外壁与非开挖孔之间的空间内,直至罐实为止。由上述可知,灌浆管设置在拖拉管的外壁上,且灌浆孔位于拖拉管的侧面,即泥浆向两侧喷出,但是位于拖拉管前端的已有泥浆会阻碍其前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且前行受阻小的套筒式顶进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套筒式顶进器,包括:

一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前部、中部和后部,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套接管线的套孔,所述套孔在本体的长度方向上延伸,且依次穿透所述前部、所述中部和所述后部,所述后部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孔,两个所述安装孔在所述后部的长度方向上延伸,且穿透所述后部,所述中部上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在所述中部的长度方向上延伸,且穿透所述中部,所述前部上设置有多个泥浆通道,所述泥浆通道在所述前部的长度方向上延伸,且穿透所述前部,所述前部、所述中部和所述后部依次连接后,所述安装孔、所述腔体和所述泥浆通道相连通;

两顶进杆,所述顶进杆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进浆孔,所述进浆孔向所述顶进杆另一端方向延伸且不穿透形成进浆通道,所述顶进杆上还设置有多个出浆通道,所述出浆通道通过所述进浆通道,且穿透所述顶进杆;

其中,所述顶进杆设置所述进浆孔的相反端依次穿过所述安装孔和所述腔体,直至作用在所述后部的后端面上,此时,所述出浆通道位于所述腔体内。

进一步,所述顶进杆上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作用在所述后部的后端面上。

进一步,所述本体的前端呈圆形,所述本体的后端呈椭圆形,且所述本体的前端圆弧过渡到所述本体的后端。

进一步,所述本体的前端为一斜面。

进一步,还包括自启式喷浆开关,所述自启式喷浆开关位于所述本体的前端,且安装在所述泥浆通道内。

进一步,所述自启式喷浆开关呈圆周阵列设置,且环绕在套孔的外部。

进一步,所述自启式喷浆开关的轴线与所述本体的轴线相平行,且每两个与所述本体的轴线平行的所述自启式喷浆开关之间的所述自启式喷浆开关,其轴线与所述本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8°,且朝内设置。

进一步,呈圆周阵列的所述自启式喷浆开关,其下部的部分所述自启式喷浆开关轴线与本体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且朝外设置。

进一步,呈圆周阵列设置的所述自启式喷浆开关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多个所述自启式喷浆开关,位于两侧的所述自启式喷浆开关的轴线与所述本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8°,且朝外设置。

进一步,还包括翼板,所述翼板位于所述本体的外部,且从所述本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翼板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一个所述翼板位于所述本体的上部,另两个所述翼板对称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下部。

根据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顶进杆作用在本体上,以带动整体前移,并且,本体通过传动杆连接泥浆泵,该泥浆经过顶进杆后,直至从安装在本体前端的自启式喷浆开关喷出,进而实现泥土切削,以及实现新的泥浆覆盖所切削部位,以便于顶进器前行。本体的前端位一斜面,在顶进时可以起到对阻力的分散,对部分难以被高压泥浆冲散的块状物等障碍物起到疏导的作用。另外,本体前端呈圆形,可以降低前进阻力,后端呈椭圆形,增大其接触面积,使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加强。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套筒式顶进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套筒式顶进器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套筒式顶进器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套筒式顶进器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套筒式顶进器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套筒式顶进器的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顶进杆的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顶进杆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套筒式顶进器包括本体100、顶进杆200、翼板300和自启式喷浆开关400。

本体100按照长度方向可分为前部110、中部120和后部130,前部110、中部120和后部130可为组装或一体成型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中部120和后部130通过数控机床一体制成,并与数控机床制作的前部110及翼板300等采用拼接或焊接等方式组装。本体100的长度可为1.4m,其中,前部110的长度为0.8m,中部120的长度为0.2m,后部130的长度为0.4m。其中,本体100上设置有套接管线的套孔101,套孔101在本体10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且依次穿透前部110、中部120和后部130,该套孔101可位于本体100的中心上。如图5和图6所示,后部130上设置有两个安装顶进杆200的安装孔131,两个安装孔131在后部13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且穿透后部130,该两个安装孔131可位于套孔101的两侧。中部120上设置有腔体121,该腔体121在中部12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且穿透中部120,该腔体121可呈环形,且环绕于套孔101外部。如图6所示,前部110上设置有多个泥浆通道111,泥浆通道111在前部11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且穿透前部110,多个泥浆通道111可环绕在套孔101的周围。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部110、中部120和后部130装配好后,该安装孔131、腔体121和泥浆通道111相连通。

本体100的前端面为进入端,从受力上分析,进入端的面积越小越好,可以直接降低前进阻力,其可呈圆形。另外,如图3所示,本体100的第一端为一斜面,所述斜面与本体100横断面之间的夹角为30°。在顶进时可以起到对阻力的分散,对部分难以被高压泥浆冲散的块状物等障碍物起到疏导的作用。本体100的后端面用于安装顶进杆200受力并推动套筒式顶进器向前端方向移动,因此,本体100的后端可呈椭圆形,尽可能的增大其接触面积,使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加强。另外,本体100的前端可圆弧过渡到本体100的后端。

如图7和图8所示,顶进杆200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顶进杆200的第一端位于顶进杆200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顶进杆200的第二端位于顶进杆200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顶进杆200的第一端端面上设置有进浆孔,进浆孔向顶进杆200的第二端方向延伸形成了进浆通道201,其中,进浆通道201不穿透顶进杆200的第二端,该进浆通道201可位于顶进杆200的中心上,另外,顶进杆200上还设置有多个出浆通道202,出浆通道202穿透顶进杆200,且出浆通道202可与进浆通道201相垂直,当泥浆从进浆孔进入后,经过进浆通道201,直至从顶进杆200侧壁上的出浆通道202流出。还有,顶进杆200上还设置有台阶203,该台阶203部分可呈圆台状,如图5和图6所示,顶进杆200安装在安装孔131上时,该台阶203可作用在后部130的后端面上,以便其受力,且推动本体100移动,顶进杆200的第二端依次穿过安装孔131和腔体121,直至作用在前部110的后端面上,此时出浆通道202位于腔体121内。其中,由于中部120为中空结构,顶进杆200依次贯穿中部120和后部130,起到稳固的作用,且降低了中部腔壁受力。

如图4所示,泥浆通道111的数量为128个,其中,114个泥浆通道111呈圆周阵列设置,14个泥浆通道111分别对称设置在该呈圆周阵列的114个泥浆通道111的两侧,即每侧分别设置有7个泥浆通道111。

如图4和图5所示,自启式喷浆开关400可安装在前部110的前端面上,具体安装在泥浆通道111上,其中,自启式喷浆开关400可与泥浆通道111螺纹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呈圆周阵列的114个泥浆通道111中,一个自启式喷浆开关400轴线与本体100的轴线相平行,一个自启式喷浆开关400轴线与本体100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8°,且朝内设置,且依次交替,具体地,一个自启式喷浆开关400水平喷射,相邻的自启式喷浆开关400朝内且呈8°夹角方向斜喷,使得泥浆对位于本体100的泥土进行切割和本体100向前顶进。在本体100套接在管线外部时,该本体100第一端的斜面的制高点位于方位上的上部,便于本体100顶进,对于呈圆周阵列的114个泥浆通道111中,其位于下部的11个自启式喷浆开关400轴线与本体100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且朝外设置,为了本体100底部冲刷出一条沟道,斜面和沟道相结合,可使大颗粒石块在自重力作用下掉落其中,最终排出作业面,从而降低在工作时当遇到未被高压泥浆冲散的石块等障碍物进入到顶进器作业空间内后无法排出而增大前进阻力的情况发生。对于位于呈圆周阵列的114个泥浆通道111的两侧的14个自启式喷浆开关400,其轴线与本体100轴线之间的夹角为8°,且朝外设置,以降低两侧的斜面在顶进时的阻力。

使用时,顶进杆200通过传动杆连接泥浆泵,泥浆通过传动杆传至顶进杆200第一端端面上的进浆孔处,然后经过进浆通道201,并通过出浆通道202至腔体121内,最后,通过泥浆通道111,直至通过自启式喷浆开关400控制喷出。在本实施例中,该腔体121空间可为32.5L,由于顶进杆200的存在,该腔体121有效净空间降为28.42L。

如图1至图5所示,本体100的外部设置有三个翼板300,翼板300分别从本体100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其中,一个翼板300位于本体100的上部,另两个翼板300对称设置在本体100的下部,且该位于本体100的下部两个翼板300之间的夹角为60°。轴线与本体100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且位于下部的11个自启式喷浆开关400,其为位于下部两个翼板300之间。通过设置翼板,有效避免顶进器自转情况的发生,起到保护的作用,另外,该两个位于本体100底部的两个翼板300可作为存放或运输时的底座,该位于上部的翼板300可以做加厚处理、打孔,吊装时作为吊耳使用。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采用,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