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泄压的多唇密封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0349发布日期:2018-11-13 20:36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泄压的多唇密封轴承。



背景技术:

现有轴承上自带的密封圈,具有密封件和骨架,密封件的内周有三个平行排列厚度相同的接触唇,与轴承内圈外径面接触,接触唇与轴承内圈外径面的单边过盈量为 0.4mm 左右,骨架外侧面有定位密封件的挡边,其收口直径比轴承内圈外径大 1.0mm 左右,这种结构使得密封件的接触唇与轴承内圈外径间的过盈量过小,且密封件的弹性不足,造成密封圈的密封性能降低,影响了轴承的润滑效果,对于长时间在混有水 汽、灰尘、草屑的环境下工作的轴承,这种密封结构形式就更显不足,灰尘等很容易渗入轴承内部,细微的颗粒与润滑油脂混为一体,加剧了轴承的磨损,最终造成轴承使用寿命的大大缩短。

另现有的轴承密封大 多采用整体式密封防尘设计,这种设计虽然密封性能优越,但不仅会导致轴承的起动力矩大,而且整体式防尘密封圈会造成轴承内外部的压强差,导致轴承卡死失效,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密封性能好的自泄压的多唇密封轴承,密封性能好,且能够有效排出轴承内部的压强,使轴承内外部的压强保持一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一种自泄压的多唇密封轴承,它包括有内圈、外圈、内圈与外圈之间设有钢球、用于安装钢球的保持架、以及位于钢球两侧的内圈与外圈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密封圈包括密封件和 L 形骨架,L 形骨架设置在密封件的内部,所述的密封件的外侧缘设置有卡头,密封件的内侧缘上设置有若干向外呈倾角的密封唇,卡头卡装在设置在外圈内周面的凹槽内,密封唇卡与内圈外周面过盈接触,密封唇由内向外均匀分布,密封唇与内圈共同构成迷宫密封,且外侧的密封唇的厚度大于内侧密封唇的厚度,所述最内侧密封唇一侧设有内凹槽,最内侧密封唇一侧设有外凹槽。当轴承旋转工作时,轴承发热膨胀,内部压力逐渐增大并沿着密封回路的边沿进行扩散,压力沿内凹槽向密封唇扩散时,越往外扩散压强越大,便会顶开密封唇,将压力从轴承内部排出,实现了轴承的自卸载内部压强功能。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的内圈的外周面上还设置有径向凸起,凸起卡在最外侧密封唇与其余密封唇之间,因多层密封唇设计,密封件弹性强,过盈接触不能过有效防止密封圈脱落,利用凸起进一步防止密封圈脱落。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的密封唇的数量为2个或者2个以上。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的卡头为斜齿状,有效防止凸密封件的外侧缘脱出外圈内周面的凹槽,进而导致密封圈脱落。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的骨架的材料选用弹簧钢。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的密封件的材料为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实现了轴承的自卸载内部压强功能,避免了整体式密封导致轴承内外部存在压强差,使得轴承抱死而早期失效;且利用密封唇与内圈过盈配合,增加密封性能,密封唇厚度加厚,使其与内圈外周面接触长度加长,增强了密封件的弹性,提高了轴承的密封性能,多层密封唇与内圈形成迷宫密封,可有效地防止水汽、灰尘、草屑等混入轴承内部,减少轴承的磨损,延长轴承的工作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自泄压的多唇密封轴承机构半剖示意图。

图2是图1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 内圈01 外圈02 钢球03 保持架04 密封圈05 密封件06 骨架07 密封唇08 卡头12 凹槽13 内凹槽10 外凹槽0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一种自泄压的多唇密封轴承,它包括有内圈01、外圈02、内圈01与外圈02之间设有钢球03、用于安装钢球03的保持架04、以及位于钢球03两侧的内圈01与外圈0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05,所述的密封圈05包括密封件06和 L 形骨架07,L 形骨架07设置在密封件06的内部,所述的密封件06的外侧缘设置有卡头12,密封件06的内侧缘上设置有若干向外呈倾角的密封唇08,卡头12卡装在设置在外圈02内周面的凹槽13内,密封唇08与内圈01外周面过盈接触,密封唇08由内向外均匀分布,密封唇08与内圈01共同构成迷宫密封,且外侧的密封唇08的厚度大于内侧密封唇08的厚度,所述最内侧密封唇08一侧设有内凹槽10,最内侧密封唇08一侧设有外凹槽09;所述的内圈01的外周面上还设置有径向凸起11,凸起11卡在最外侧密封唇08与其余密封唇08之间,因多层密封唇设计,密封件弹性强,过盈接触不能够有效防止密封圈05脱落,利用凸起进一步防止密封圈05脱落;所述的卡头12为斜齿状,有效防止凸密封件05的外侧缘脱出外圈02内周面的凹槽13,进而导致密封圈05脱落;所述的密封唇08的数量为2个或者2个以上;所述的骨架07的材料选用弹簧钢;所述的密封件06的材料为橡胶。

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