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门电动装置的手电动切换提升块组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8719发布日期:2018-12-05 19:13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阀门电动装置的手电动切换提升块组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电动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阀门电动装置的手电动切换提升块组件结构。



背景技术:

阀门电动装置是一种驱动阀门进行启闭的机电设备,阀门电动装置兼具电动控制和手动操作功能,其手动操作是通过阀门电动装置的手动机构实现的。电动阀门手动操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阀门电动装置设计、制造、检验的主要性能指标。一般阀门电动装置的手电动切换机构按位置大致分为两种型式,一种是在阀门电动装置的输出轴部位设置手电动切换机构,另一种是在阀门电动装置的蜗杆轴部位设置手电动切换机构。前者适用于中小转矩的阀门电动装置,也是阀门电动装置采用的最为普遍的结构型式。本文涉及的内容就是针对该切换结构中提升块的结构进行的说明。

公知技术中,在阀门电动装置的输出轴上进行手电动操作的手电动切换机构,一般包含切换手柄、切换轴、提升块组件、离合器、压缩弹簧等主要零件。其中的提升块组件结构如图1、图2所示。图示为阀门电动装置的手动操作状态,由该图可见,其工作原理为,阀门电动装置在切换至手动状态时,提升块B 10以手电动切换轴14为中心旋转,将离合器5抬起并压缩输出轴上的压缩弹簧B 7,使蜗轮牙嵌销9与离合器牙嵌销8脱离啮合,同时,提升板11在压缩弹簧C 13的作用下以销轴B 12为中心向外弹出,其下平面支撑在蜗轮6的上平面上,达到保持支撑离合器5无法下落的作用。此时离合器5就与阀门电动装置的手动机构进入啮合,可以进行手动操作。需要电动操作时,蜗轮6旋转,其上平面的偏心结构轮廓将逐渐将提升板11挤出蜗轮6的上平面。提升板11掉出蜗轮6的上平面后,离合器5在压缩弹簧B 7的作用下回落,使蜗轮牙嵌销9与离合器牙嵌销8啮合,并使提升块B 10和提升板11回转出支撑区域,实现电动操作。

该种结构的提升块组件存在以下技术难点和缺陷:

1、提升块B与提升板相互配合的销轴孔加工定位困难,且二者定位孔与提升块B中心孔的相对位置精度要求较高,其装配精度直接影响提升离合器后的支撑效果。具体表现为提升块组件支撑离合器不可靠或无法完成支撑动作,进而导致手电动切换动作失灵故障;或回复到电动操作时离合器回落失灵,造成阀门电动装置故障。

2、提升块B与提升板相互配合的平面光洁度及对中度要求较高;提升块B内部安装压缩弹簧C的盲孔及提升板对应位置的弹簧定位支撑孔同心度要求较高,所述加工精度直接影响提升板与提升块间的相对转动灵活性,进而会导致切换功能失灵。

3、提升块B与提升板的关键尺寸加工困难,需要制作较多工装及多步工序完成加工,制造成本较高,生产周期较长,废品率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门电动装置的手电动切换提升块组件结构,它解决了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难点和缺陷,由于将原结构提升块组件中的提升板改为了支撑销,使得该组件结构的定位加工集中在一个零件上,避免了原结构中存在的两个零件的定位配合问题;该结构同时简化了对零件配合面的光洁度、对中度及同心度等的要求,降低了加工难度;且由于减少了零件的加工尺寸,也相应减少了加工工序及工装夹具,降低了加工成本和废品率,缩短了零件的加工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该结构组件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阀门电动装置的手电动切换提升块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升块A、支撑销、销轴A、压缩弹簧和手电动切换轴,所述提升块A安装在手电动切换轴上并以手电动切换轴为中心旋转,所述提升块A上有盲孔,所述盲孔前端有销轴孔;所述支撑销的前端呈半圆柱状,后端有定位孔;所述支撑销通过轴孔配合安装在提升块A的盲孔内;所述压缩弹簧A的一部分安装在提升块A的盲孔内,另一部分安装在支撑销后端的定位孔内;所述销轴A穿过提升块的销轴孔安装在提升块上,并与支撑销中部端面配合对支撑销限位。

上述所述阀门电动装置包括离合器、离合器牙嵌销、蜗轮和蜗轮牙嵌销,所述蜗轮的上平面有偏心结构,所述离合器牙嵌销安装在离合器的下部,所述蜗轮牙嵌销安装在蜗轮的上部,所述离合器牙嵌销与蜗轮牙嵌销啮合或分离。

上述所述提升块A的前端与被提升块A抬起的离合器接触,所述支撑销的前端支撑在蜗轮的上平面,所述离合器牙嵌销与蜗轮牙嵌销分离。

上述所述提升块A与离合器分离,所述支撑销与蜗轮分离,所述离合器牙嵌销与蜗轮牙嵌销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1)阀门电动装置在切换至手动状态时,提升块以手电动切换轴为中心旋转,将离合器抬起并压缩输出轴上的压缩弹簧,使蜗轮牙嵌销与离合器牙嵌销分离。同时,支撑销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向外弹出,并靠销轴对支撑销限位。支撑销前端的半圆平面支撑在蜗轮的上平面上,达到保持支撑离合器无法下落的作用。此时离合器就与阀门电动装置的手动机构进入啮合,实现手动操作。

(2)阀门电动装置在切换至电动状态时,蜗轮旋转,蜗轮上平面的偏心结构边缘将逐渐与支撑销半圆柱端面接触并压缩压缩弹簧,将支撑销挤出蜗轮的上平面。支撑销与蜗轮分离后,离合器在压缩弹簧B的作用下回落,使蜗轮牙嵌销与离合器牙嵌销进入啮合,并使提升块和支撑销回转出支撑区域,实现电动操作。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解决了公知技术中提升块组件的技术难点,不仅简化、改善了提升块组件中零件的结构和加工要求,同时还有效降低了原结构的零件因加工产生的不可靠性及废品率。通过简化结构,解决了定位配合难、装配可靠性差、加工工序多、废品率高、生产周期长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的提升块组件结构的工作状态图,图中的阀门电动装置为手动操作状态。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涉一种阀门电动装置的手电动切换提升块组件结构的工作状态图,图中的阀门电动装置为手动操作状态。

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

其中,1为提升块A,2为支撑销,3为销轴A,4为压缩弹簧A,5为离合器,6为蜗轮,7为压缩弹簧B,8为离合器牙嵌销,9为蜗轮牙嵌销,10为提升块B,11为提升板,12为销轴B,13为压缩弹簧C,14为手电动切换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阀门电动装置的手电动切换提升块组件结构(见图3、图4),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升块A 1、支撑销2、销轴A 3、压缩弹簧4和手电动切换轴14,所述提升块A 1安装在手电动切换轴上并以手电动切换轴为中心旋转,所述提升块A 1上有盲孔,所述盲孔前端有销轴孔;所述支撑销2的前端呈半圆柱状,后端有定位孔;所述支撑销2通过轴孔配合安装在提升块A 1的盲孔内;所述压缩弹簧A 4的一部分安装在提升块A 1的盲孔内,另一部分安装在支撑销2后端的定位孔内;所述销轴A 3穿过提升块A 1的销轴孔安装在提升块A 1上,并与支撑销2中部端面配合对支撑销2限位。

上述所述阀门电动装置包括离合器5、离合器牙嵌销8、蜗轮6和蜗轮牙嵌销9,所述蜗轮6的上平面有偏心结构,所述离合器牙嵌销8安装在离合器5的下部,所述蜗轮牙嵌销9安装在蜗轮6的上部,所述离合器牙嵌销8与蜗轮牙嵌销9啮合或分离。

上述所述提升块A 1的前端与被提升块A 1抬起的离合器5接触,所述支撑销2的前端支撑在蜗轮6的上平面,所述离合器牙嵌销8与蜗轮牙嵌销9分离。

上述所述提升块A 1与离合器5分离,所述支撑销2与蜗轮6分离,所述离合器牙嵌销8与蜗轮牙嵌销9啮合。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1)阀门电动装置在切换至手动状态时,提升块1以手电动切换轴14为中心旋转,将离合器5抬起并压缩输出轴上的压缩弹簧7,使蜗轮牙嵌销9与离合器牙嵌销8分离。同时,支撑销2在压缩弹簧4的作用下向外弹出,并靠销轴3对支撑销2限位。支撑销2前端的半圆平面支撑在蜗轮6的上平面上,达到保持支撑离合器5无法下落的作用。此时离合器5就与阀门电动装置的手动机构进入啮合,实现手动操作。

(2)阀门电动装置在切换至电动状态时,蜗轮6旋转,蜗轮6上平面的偏心结构边缘将逐渐与支撑销2半圆柱端面接触并压缩压缩弹簧4,将支撑销2挤出蜗轮6的上平面。支撑销2与蜗轮6分离后,离合器5在压缩弹簧B 7的作用下回落,使蜗轮牙嵌销9与离合器牙嵌销8进入啮合,并使提升块1和支撑销2回转出支撑区域,实现电动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