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自由度隔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0423发布日期:2018-11-13 20:37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振器,尤其涉及一种能实现多自由度隔振的多自由度隔振器。



背景技术:

隔振器是连接设备和基础的弹性元件,用以减少和消除由设备传递到基础的振动力和由基础传递到设备的振动。常用的隔振器材有天然或人造橡胶制品、金属弹簧制品、不锈钢丝网制品以及近十年出现的多种高分子化合物的粘弹性材料制品。这些器材既可用来隔振,又能起抗冲、降噪作用。

对于复杂的隔振应用场合来说,隔振器需要具备多个自由度的隔振效果。传统的隔振器以X、Y、Z三个方向为自由度而设计,具有六个隔振自由度,能够适应一般的隔振要求。但对于要求更高的隔振应用场合,传统的六自由度隔振器则达不到预期的隔振设计要求,无法满足使用需求,这种情况就特别需要全方位的多自由度隔振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全方位多自由度隔振的多自由度隔振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多自由度隔振器,连接于振动设备和安装基础之间,包括上支承、阻尼橡胶和底座,所述阻尼橡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支承的内端和所述底座的内端连接,所述上支承的外端和所述底座的外端分别与所述振动设备和所述安装基础连接;所述阻尼橡胶为圆形柱体,设所述阻尼橡胶的中心线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阻尼橡胶的圆周外壁表面在竖直方向呈中间内凹的圆滑弧形面。

作为优选,所述阻尼橡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支承的内端和所述底座的内端通过粘结剂粘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分别与振动设备和安装基础连接的上支承和底座,并在上支承和底座之间设置圆柱形且其外表面内凹的阻尼橡胶,使整个隔振器具有全方位隔振的效果,从而实现全方位多自由度隔振的功能,隔振效率相比传统隔振器可提升30%,从而达到高效率隔振效果,满足全方位隔振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多自由度隔振器组装前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多自由度隔振器组装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多自由度隔振器连接于振动设备(图中未示)和安装基础(图中未示)之间,包括上支承1、阻尼橡胶2和底座3,阻尼橡胶2的两端分别与上支承1的内端(图中下端)和底座3的内端(图中上端)通过粘结剂粘结连接,上支承1的外端(图中上端)和底座3的外端(图中下端)分别与所述振动设备和所述安装基础连接;阻尼橡胶2为圆形柱体,设阻尼橡胶2的中心线方向为竖直方向,阻尼橡胶2的圆周外壁表面在竖直方向呈中间内凹的圆滑弧形面21。

应用时,先将上支承1和底座3分别与振动设备和安装基础连接,振动设备运行时产生振动首先经过上支承1传递给阻尼橡胶2,阻尼橡胶2对于任何方向的振动都能起到隔振作用,其圆滑弧形面21在确保削弱振动力的前提下避免被损坏,经过阻尼橡胶2隔振后,振动设备的振动力大大减弱,通过底座3传递给安装基础的振动力就很小了,不会对安装基础及相关连接结构造成损坏。阻尼橡胶2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选择天然橡胶或金属橡胶制作。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