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阀及其电磁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5113发布日期:2018-12-14 21:52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自锁阀及其电磁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锁阀及其电磁铁。



背景技术:

阀门根据其不同的结构可实现调压、换向、通断等作用。在阀门控制相关液路或气路导通或断开时,阀芯动作,当阀芯与相对应阀口接触密封配合时,阀门关闭,相应液路或气路断开,而当阀芯与相对应阀口脱离时,阀门打开,相应液路或气路导通。

在专利号为CN85201792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磁阀,这种多功能电磁阀实际上就是在通断主阀上配置一个起控制作用的电磁阀,主阀包括具有进口和出口的阀体,阀体上设有连通进口和出口的主通道,主通道中设有主阀座。主阀座实际上将主通道分为与进口对应的进口侧和与出口对应的出口侧,阀体中移动装配有与主阀座对应的主阀芯,主阀芯与主阀座接触密封以隔断主通道,主阀芯与主阀座脱离以使主通道导通,阀体中还设有向主阀芯施加迫使主阀芯向与主阀座接触的方向移动的作用力的复位弹簧,在阀体中设有背压腔,背压腔通过阻尼通道与进口侧连通,背压腔通过控制通道与出口侧连通,并且,在控制通道中设有控制阀座,阀体上设有电磁铁,电磁铁驱动与控制阀座对应的控制阀芯动作以与控制阀座接触、脱离。

使用时,当电磁阀的控制阀芯与控制阀座接触时,控制通道被隔断,背压腔通过阻尼通道与进口侧连通,背压腔中的气体压力与进口侧气体压力相同,主阀芯受到的压差作用力不会克服复位弹簧的作用力而打开主阀芯,主通道被隔断,整个电磁阀关闭。当电磁阀的控制阀芯与控制阀座脱离时,控制通道导通,背压腔中的气体瞬间流入出口侧,背压腔压力降低,主阀芯所受到的压差作用力在克服弹簧作用力的情况下打开主阀芯,主阀芯与主阀座脱离,主通道导通,进出口连通,整个电磁阀导通。这种带复位弹簧及背压自锁结构的阀门的安全性能较好,不容易受出口压力波动而意外开启,而且,通过电磁铁控制整个阀门的开关也较为方便,应用较广。但是,由于电磁铁直接安装在阀体上,当将这种电磁阀应用于高温介质场所时,流过主通道的高温流体产生的热量会通过阀体对电磁铁产生负面的影响,降低电磁铁内部零部件性能,缩短电磁铁使用寿命,影响电磁铁动作可靠性。

为了解决温度对电磁铁内部零部件的影响,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在电磁铁与阀体之间设置隔绝或减少热传导的部件的方法。授权公告号为CN206299630U,授权公告日为2017.07.04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散热式电磁换向阀,包括阀体、阀芯、阀体端盖和电磁铁组件,阀体的两端分别与电磁铁组件和阀体端盖连接;电磁铁组件包括两个铁芯、衔铁、电磁线圈、磁轭和隔磁套,在第一铁芯中开设有供推拉杆穿过的通孔,电磁铁组件还包括散热支架,电磁线圈设置在散热支架内,在散热支架的安装孔上设置有所述的磁轭。铁芯包括作为下端的挡铁的第一铁芯,在该挡铁上开设有台阶,对应地在阀体上开设有与台阶配合的安装孔,而电磁线圈和阀体分别位于下端的挡铁的两侧。为了防止阀体在工作状态下将热量的传递到电磁铁组件上,在下端的挡铁的外周面上套设有隔热垫圈,隔热垫圈将散热支架与阀体分隔开,从而使阀体上的热量不能传递到散热支架及其中的电磁线圈内,保证了电磁铁组件的散热性,提高了电磁铁组件使用的可靠性。

但其中存在的问题是,仅在电磁铁与阀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隔热的隔热垫圈,隔热的效果不够明显,不适用于温度要求高的工况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铁,隔热效果良好,能够满足多种不同温度要求的工况,本实用新型同时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电磁铁的自锁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中的自锁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自锁阀,包括具有进口、出口的阀体,阀体中设有主通道,主通道中设有主阀座,主通道包括位于主阀座两侧的进口侧和出口侧,阀体于所述进口侧设有与主阀座配合的主阀芯,阀体中设有向主阀芯施加作用力以迫使主阀芯关闭的复位弹簧,阀体中还设有背压腔,背压腔通过控制通道与所述出口侧连通,控制通道中设有控制阀座和相应的控制阀芯,阀体上设有用于驱动控制阀芯动作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包括衔铁和对应设置在衔铁两端以限制其行程的挡铁,在衔铁的外侧围绕设置有用于驱动衔铁往复动作的电磁线圈,在电磁线圈朝向阀体的一端与对应的挡铁之间设置有隔热垫。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电磁线圈与挡铁之间设置有隔热垫,能够将外界要向线圈传递的热量隔离,使电磁铁中的电磁线圈不会受到温度的影响,保证了电磁铁的电磁线圈的性能;在电磁铁内设置有隔热垫,能够保证电磁线圈直接受到隔热的保护,即使电磁铁的外侧与高温源之间发生了热传递,但是隔热垫能够保护电磁线圈不会受到影响,从而保证了电磁铁的隔热效果,提高了电磁铁及自锁阀所能应用到的场合数量,增加了自锁阀的适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和电磁铁之间设有隔热垫。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电磁铁与阀体之间设置有隔热垫,这样,在阀体的主通道中流过高温介质时,可利用隔热垫有效地降低热量对电磁铁的影响,延长电磁铁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衔铁上固设有与所述控制阀芯传动连接以使得控制阀芯跟随衔铁往复移动的阀杆,衔铁上设有沿衔铁往复移动方向延伸的安装孔,所述阀杆通过螺纹连接紧固装配在所述安装孔内。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衔铁内设置有安装孔,并且将阀杆通过螺纹连接的形式固定装配在安装孔内,实现了衔铁与阀杆的结构一体化,当衔铁动作时能够带动阀杆动作,衔铁与阀杆之间的动作没有滞后性,衔铁带动阀杆同时动作,保证了阀杆对阀芯控制动作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铁上设有用于检测控制阀芯位置的位显开关,位显开关具有用于由移动到位的衔铁触发以显示控制阀芯位置的微动开关。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自锁阀上配置可用于显示控制阀芯位置的位显开关,这样一来,位显开关与电磁阀配合使用,可有效的通过电信号实现整个自锁阀的系统控制,实现自锁阀的智能化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中还设有与阀杆固定装配的锁紧螺钉,在安装孔中于锁紧螺钉的背离所述阀杆的一侧通过螺纹连接紧固装配有用于触发所述微动开关的顶杆。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安装孔内设置有与阀杆配合的锁紧螺钉及顶杆,采用了分体安装的形式,避免了技术人员来加工较长尺寸的阀杆,并且能够保证各个组件的加工和装配的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位显开关中设有固设在顶杆上的用于触发所述微动开关的压片。

其有益效果在于:将触发微动开关的压片固设在顶杆上,使阀杆在动作时能够带动顶杆动作从而触发微动开关,由于阀杆与顶杆动作一致,从而保证了控制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顶杆上设有阶梯杆段,阶梯杆段具有背离所述阀杆的阶梯面,所述顶杆上螺旋装配有将所述压片压装固定在所述阶梯杆段上的紧固螺母,在压片和紧固螺母之间设有压片调整垫。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压片和螺母之间设置有压片调整垫,便于技术人员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压片和螺母的位置关系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螺钉具有由靠近阀杆的一端向顶杆一端延伸的光轴段,光轴段与安装孔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点胶的环形间隙。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锁紧螺钉上设置有光轴段,光轴段与安装孔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间隙,在这个间隙里进行点胶,能够保证锁紧螺钉及两侧连接的顶杆及阀杆不会在振动环境下松动,并且因为光轴段上没有设置其他结构,因此能够保证胶液的填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中的电磁铁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电磁铁,包括衔铁和对应设置在衔铁两端以限制其行程的挡铁,在衔铁的外侧围绕设置有用于驱动衔铁往复动作的电磁线圈,在电磁线圈朝向阀体的一端与对应的挡铁之间设置有隔热垫。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电磁线圈与挡铁之间设置有隔热垫,能够将外界要向线圈传递的热量隔离,使电磁铁中的电磁线圈不会受到温度的影响,保证了电磁铁的电磁线圈的性能;在电磁铁内设置有隔热垫,能够保证电磁线圈直接受到隔热的保护,即使电磁铁的外侧与高温源之间发生了热传递,但是隔热垫能够保护电磁线圈不会受到影响,可利用隔热垫有效的降低热量对电磁铁的影响,延长电磁铁的使用寿命,并且隔热垫保证了电磁铁的隔热效果,提高了电磁铁及自锁阀所能应用到的场合数量,增加了自锁阀的适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铁上设有用于检测衔铁位置的位显开关,位显开关具有用于由移动到位的衔铁触发以显示控制阀芯位置的微动开关。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自锁阀上配置可用于显示衔铁位置的位显开关,这样一来,位显开关与电磁阀配合使用,可有效的通过电信号实现整个自锁阀的系统控制,实现智能化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自锁阀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自锁阀的俯视图(去除上盖板);

图3为图1所示自锁阀中进口侧腔、节流孔及背压腔的连通示意图。

图中:1、阀体;2、第一O形圈;3、主阀芯;4、阀盖;5、复位弹簧;6、第二O形圈;7、控制阀芯;8、电磁铁;9、密封垫;10、位显开关调整垫;11、位显开关;12、压片调整垫;13、压片;14、顶杆;151、上挡铁;152、下挡铁;16、衔铁;17、锁紧螺钉;18、阀杆;19、压板;201、线圈隔热垫;202、电磁铁隔热垫;21、第三O形圈;22、第四O形圈;23、导向筒组件;24、销钉;25、小垫圈A;26、六角圆柱头螺钉A;27、端盖紧固螺钉;28、小垫圈B;29、六角圆柱头螺钉B;30、小垫圈C;31、六角圆柱头螺钉C;32、小垫圈D;33、六角圆柱头螺钉D;34、小垫圈E;35、六角圆柱头螺钉E;36、微动开关;37、上盖板;38、侧盖板;39、后盖板;40、限位槽;41、位显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锁阀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该实施例中的自锁阀包括主阀和电磁铁8,电磁铁8通过小垫圈B28及六角圆柱头螺钉B29固定安装在主阀的阀体上,电磁铁8包括电磁铁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衔铁16,在壳体内设置有对衔铁16的运动行程进行挡止的挡铁,在衔铁16的外侧设置有驱动衔铁往复动作的电磁线圈,在衔铁16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挡铁151和下挡铁152,在电磁线圈朝向阀体1的一端,即与下挡铁152对应的端面设置有位于下挡铁152与电磁线圈之间的隔热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隔热垫,在电磁线圈的朝向阀体1的一侧与下挡铁152之间设置有线圈隔热垫201,其材料为聚酰亚胺,可以将由下挡铁152传递给电磁线圈的热传导进行隔离,以保证电磁铁内的线圈及其他零部件不会受到高温的影响以降低机械或电气性能。

另外,在阀体和电磁铁8之间设置有电磁铁隔热垫202,以降低主阀中流过的高温介质所带来的热量对电磁铁的影响。通过分别设置的隔热垫,能够保证电磁铁不会受到阀体在工作时所传递来的热量的影响。

主阀包括阀体1,阀体1上设有进口和出口,阀体1上设有连通进口和出口的主通道,主通道中设有主阀口,阀体1中还移动装配有主阀芯3,主阀芯3与阀体1之间设有第二O形圈6以实现主阀芯3与阀体1之间的动密封,主阀芯3包括阀芯本体和设置于阀芯本体的朝向主阀口侧端处的聚酰亚胺密封面,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主阀芯的聚酰亚胺密封面在加工前,在高温180℃下进行真空稳定化处理,降低该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的变形,精车后再研磨聚酰亚胺密封面表面,提高表面硬度,进而有效降低温度对主阀芯密封面的影响。

主阀口将主通道分为与进口对应的进口侧腔100和与出口对应连通的出口侧腔,当主阀芯的密封面与主阀口接触密封配合时,进、出口侧腔相互隔断,阀体的进口和出口不连通,当主阀芯的密封面与主阀口脱离时,进、出口侧腔相互连通,主阀口的进口与出口相互连通。

本实施例中,为提高主阀芯的闭锁稳定性,阀体1中设置有向主阀芯3施加迫使主阀芯3朝向与主阀口接触配合的方向移动的复位弹簧5,在主阀芯3的背离主阀口的一侧设有弹簧安装孔,复位弹簧5布置在弹簧安装孔中,复位弹簧5的一端与弹簧安装孔的孔底顶压配合、另一端与通过端盖紧固螺钉27固定安装在阀体1上的阀盖4顶压配合,阀盖4的一侧中间设置有小垫圈A25和与其配套的六角圆柱头螺钉A26,阀盖4与阀体1之间设有用于实现两者静密封的第一O形圈2。

本实施例中,主阀芯上的弹簧安装孔与阀体形成背压腔300,背压腔300通过设置于主阀芯上的节流孔200与进口侧腔100连通,并且,背压腔通过控制通道与出口侧腔连通,在控制通道中设有控制阀口和与控制阀口对应配合的控制阀芯7,控制阀芯7上下往复动作可实现控制通道的导通、断开。

当控制阀芯7与控制阀口相脱离时,控制通道导通,背压腔300中的气体经控制通道瞬间排放到出口侧腔,背压腔300中的气体压力迅速降低,由于进口侧腔100中的气体压力大于背压腔300,主阀芯3在气体压差作用下克服复位弹簧作用力移动,主阀芯开口,主通道导通,进、出口侧腔连通,阀体的进口和出口连通。当控制阀芯7与控制阀口相接触时,控制通道断开,背压腔300中的气体逐渐升高至与进口侧腔100中气体压力相等,在背压腔300中气体的背压作用下及复位弹簧的弹性作用力下,主阀芯3关闭,主通道断开,阀体的进口和出口断开。

本实施例中,主阀的工作方式与现有技术中带背压腔及复位弹簧的阀门的工作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阀体1上通过电磁铁固定螺钉组件固定装配有电磁铁8,电磁铁8用于驱动控制阀芯7往复动作以实现控制通道的通断控制,此处的电磁铁固定螺钉组件具体为小垫圈B28和与其配套的六角圆柱头螺钉B29。并且,在阀体1与电磁铁8之间设置有电磁铁隔热垫202。

如图1所示,电磁铁8包括沿上下方向往复移动的衔铁16和用于驱动衔铁往复动作的电磁线圈,此处的上下方向与控制阀芯7的往复移动方向相同,衔铁16上设有沿衔铁往复运动方向延伸的安装孔,安装孔中通过螺纹连接紧固装配有阀杆18,阀杆18通过销钉24与控制阀芯7传动连接,衔铁16通过阀杆18驱动控制阀芯往复动作。此处的电磁线圈具体包括沿沿衔铁往复移动方向间隔布置的开线圈和关线圈,在开线圈和关线圈之间设有磁钢,此处的磁钢主要向衔铁施加锁闭作用力,电磁铁还包括布置在衔铁16上方的上挡铁151和布置在衔铁下方的下挡铁152,利用上下挡铁与衔铁的挡止配合形成对衔铁的行程限位。图1中所示的衔铁16与下挡铁152挡止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电磁铁8的磁钢材料选用钐钴,该材料矫顽力较大,在高温条件下衰减减小,另外,磁钢充磁后在高温180℃下进行稳定处理,保证磁钢锁闭力在该高温条件下较小的衰减。

本实施例中,在开线圈通电时,克服磁钢的锁闭作用力,衔铁16向上移动顶压在上挡铁151上,此时阀杆带着控制阀芯7跟随衔铁16一同向上运动,控制阀芯与控制阀口脱离,控制通道导通。然后,开线圈断开,由磁钢提供的锁闭作用力将衔铁锁止在与上挡铁挡止配合的开位。当关线圈通电时,克服磁钢的锁闭作用力,衔铁16向下移动顶压在下挡铁上,此时,阀杆带着控制阀芯7跟随衔铁16一同向下运动,控制阀芯与控制阀口接触,控制通道断开。然后,关线圈断开,由磁钢提供的锁闭作用力将衔铁16锁止在与下挡铁152挡止配合的关位。

实际上,阀体上设有与控制通道连通的阀芯安装孔,控制阀芯布置在阀芯安装孔中,阀芯安装孔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阶梯面朝上的阶梯孔,阶梯孔中设有定位件,定位件与阶梯孔之间设有第四O形圈22以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装配。定位件具有与阶梯孔的阶梯面对应的压装凸缘,在定位件上设有与阀杆对应以供阀杆穿过的阀杆安装孔,阀杆安装孔中设有与阀杆滑动密封配合的第三O形圈21,并且,第三O形圈21由安装在定位件上部的压板19压装定位,压板19套装在阀杆18上,阀杆18与压板19同样滑动配合。并且,本实施例中,阀杆安装孔的下孔段为阶梯面朝下的阶梯安装孔段,在阶梯安装孔段中布置有套装在阀杆18上的导向筒组件23。

另外,电磁铁的下挡铁具有向下延伸入阀芯安装孔中的定位段,定位段与压板19及定位件对应挡止配合,这样一来,在利用电磁铁固定螺钉组件将电磁铁8固定安装在阀体1上时,电磁铁可与阀体配合锁定定位件及压板。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隔热垫布置在电磁铁与阀体之间,所以,为避免出现干涉,在隔热垫上留有相应的穿孔以被上述下挡铁具有的定位段及电磁铁固定螺钉组件中的六角圆柱头螺钉B29穿过。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位显开关11以用于检测控制阀芯的位置,同时,可对应反馈电磁铁8的工作状态,此处的位显开关11具体固定安装在电磁铁8上。位显开关11中设有两个微动开关36,两微动开关36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位显开关中,微动开关的下部设有触发端。由于控制阀芯与衔铁同步动作,所以,此处的两微动开关用于由移动到位的衔铁触发以显示控制阀芯的位置。

实际上,在位显开关中设有通过顶杆14与衔铁16固定装配以跟随衔铁往复移动的压片13,顶杆14通过螺纹连接紧固装配在衔铁的安装孔中,并且,在安装孔中与顶杆14和阀杆18之间设有锁紧螺钉17,在安装锁紧螺钉17时先利用卡钳来固定衔铁16,然后利用螺丝刀将锁紧螺钉17拧进安装孔内。锁紧螺钉17与顶杆14、阀杆18连接,并且,为防止产品在振动环境下松动,对锁紧螺钉17进行点胶处理,为了保证产品的点胶质量和锁紧螺钉17能够完全锁紧,锁紧螺钉前端部分为光杆,保证胶液的填充。

在顶杆上部设有阶梯杆段,压片13套装在阶梯杆段上,阶梯杆段具有背离阀杆18的阶梯面,顶杆上螺旋装配有将压片压装固定在阶梯杆段上的紧固螺母,在压片13和紧固螺母之间设有压片调整垫12,此处的紧固螺母具体为六角圆柱头螺钉E35,对应六角圆柱头螺钉E35配套布置有小垫圈E34。

由于衔铁在上下往复动作的同时还能够旋转,故为了防止衔铁造成的压片不能有效触发微动开关的问题,位显开关中对应压片设有限位槽40,限位槽40用于与压片限位配合以防止压片转动。

本实施例中,位显开关实际上包括密封安装在电磁铁8上的位显壳体41,两微动开关及压片13均布置在位显壳体41中,位显壳体41自身具有方便观察及安装的侧面开口、顶部开口及后部开口,对应的,位显壳体41的侧面开口处封装有侧盖板38,位显壳体的顶部开口处封装有上盖板37,位显壳体的后部开口处封装有后盖板39。上盖板37的两侧通过小垫圈C30和与其配套的六角圆柱头螺钉C31安装在在位显开关上,上盖板37的中部设置有小垫圈D32和与其配套的六角圆柱头螺钉D33连接后盖板39。而且,由于微动开关必须放置在一个密封的环境中,若有湿气进入位显开关中,则影响电子元件的可靠性,产品在设计时为了减少外形,提高产品可靠性,在侧盖板、上盖板及后盖板与位显壳体之间设有用于密封防湿的聚四氟乙烯薄膜层,聚四氟乙烯薄膜层厚度为0.06mm,保证湿气不能进入位显开关中。

另外,本实施例中,在电磁铁8与位显开关11之间设有密封垫9,并且,并且,在压片13与顶杆14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压片与微动开关之间距离的位显开关调整垫10。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自锁阀在使用时,给电磁铁8的开线圈通电,衔铁16在电磁吸力作用力克服磁钢产生的锁闭力向上运动,衔铁16通过阀杆带着控制阀芯7跟随衔铁16一同向上运动,控制阀芯与控制阀口脱离,控制通道导通,背压腔300中的气体经控制通道瞬间排放到出口侧腔,背压腔300中的气体压力迅速降低,由于进口侧腔100中的气体压力大于背压腔300,主阀芯3在气体压差作用下克服复位弹簧作用力移动,主阀芯脱离主阀口,主阀芯开口,主通道导通,进、出口侧腔连通,阀体的进口和出口连通。

而且,在衔铁16通过阀杆带着控制阀芯向上运动时,衔铁16也带着顶杆和压片13向上运动,压片13顶压触发微动开关36,微动开关输出信号,表示控制阀芯打开,自锁阀处于开启状态。

当给电磁铁8的关线圈通电时,克服磁钢的锁闭作用力,衔铁16向下移动顶压在下挡铁152上,此时,阀杆带着控制阀芯7跟随衔铁16一同向下运动,控制阀芯与控制阀口接触,控制通道断开。然后,关线圈断开,由磁钢提供的锁闭作用力将衔铁锁止在与下挡铁挡止配合的关位。控制通道断开时,背压腔300中的气体逐渐升高至与进口侧腔100中气体压力相等,在背压腔300中气体的背压作用下及复位弹簧的弹性作用力下,主阀芯3关闭,主通道断开,阀体的进口和出口断开。

而且,在衔铁16通过阀杆带着控制阀芯向下运动时,衔铁16也带着顶杆和压片13向下运动,压片13脱离微动开关36,微动开关输出信号,表示控制阀芯关闭,自锁阀处于关闭状态。

本实施例中,自锁阀可应用在流体介质温度范围为-60℃~210℃(210℃为介质的极限温度,长期处于180℃),负责气路的通断。该自锁阀可以推广到民用高温介质的控制系统中,通过电信号实现系统控制,实现控制系统的智能化。在其他实施例中,自锁阀也可应用在液体管路中。由于在电磁铁与阀体之间配置有隔热垫,适合应用在高温介质场所。

本实施例中,电磁铁包括开线圈、关线圈及磁钢。在其他实施例中,电磁铁也可仅设置单个的线圈,可通过向线圈输入不同方向的电流来控制衔铁的上下移动。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位显开关中设置限位槽来限制压片的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在顶杆与位显开关之间设置限制其转动的结构来限制衔铁及压片转动。

本实施例中,阀体中的背压腔通过节流孔与进口侧腔连通,在其他实施例中,阀体也可采用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CN85201792的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电磁阀中的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电磁铁的实施例与上述自锁阀实施例内的电磁铁结构和工作过程相同,因此不再重复说明。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