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内齿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8910发布日期:2019-03-15 19:27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转内齿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转内齿圈。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回转内齿圈一般采用直简式结构,影响适配范围的同时,导致刚性不足、承载力差,同时,又由于这种回转内齿圈的内齿与齿圈是一体铸造成型,还存在内齿中有部分磨损即报废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回转内齿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回转内齿圈,由齿圈主体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齿圈主体外侧的第一座圈和第二座圈组成,所述齿圈主体内设有一级内齿座和二级内齿座,所述一级内齿座和二级内齿座上分别插接有一级内齿和二级内齿,所述一级内齿和二级内齿顶部还设有固定环,两所述固定环分别固定于所述一级内齿座和二级内齿座的端部对一级内齿和二级内齿进行定位,所述齿圈主体外侧设有一凸环,所述第一座圈和第二座圈分别设置于所述凸环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座圈和第二座圈与所述齿圈主体的连接处还分别设有滚柱,所述第一座圈的底部向下延伸覆盖所述凸环,所述第一座圈和所述凸环外侧的连接处还设有一圈滚珠环,所述第二座圈的顶部具有一与所述滚珠环相对应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与所述滚珠环的底部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内齿和二级内齿呈阶梯式对应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内齿座和二级内齿座的端部具有螺孔,两所述固定环通过螺钉分别固定所述一级内齿座和二级内齿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座圈、第二座圈和所述齿圈主体之间还设有封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齿插接于齿圈内,可有效提高适配范围,也便于某些内齿磨损时进行更换;另外,内齿座及凸环起到加强整个齿圈刚性的作用;同时,第一座圈和第二座圈通过滚柱、滚珠环与齿圈接触,能够更好的承受各种载荷,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回转内齿圈,由齿圈主体1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齿圈主体1外侧的第一座圈2和第二座圈3组成,所述齿圈主体1内设有一级内齿座4和二级内齿座5,所述一级内齿座4和二级内齿座 5上分别插接有一级内齿6和二级内齿7,所述一级内齿6和二级内齿7顶部还设有固定环13,两所述固定环13分别固定于所述一级内齿座4和二级内齿座5的端部对一级内齿6和二级内齿7进行定位,所述齿圈主体1外侧设有一凸环8,所述第一座圈2和第二座圈3分别设置于所述凸环8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座圈2和第二座圈3与所述齿圈主体1的连接处还分别设有滚柱9,所述第一座圈2的底部向下延伸覆盖所述凸环8,所述第一座圈2和所述凸环8外侧的连接处还设有一圈滚珠环10,所述第二座圈3的顶部具有一与所述滚珠环 10相对应的支撑环11,所述支撑环1与所述滚珠环10的底部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内齿6和二级内齿7呈阶梯式对应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内齿座4和二级内齿座5的端部具有螺孔,两所述固定环13通过螺钉分别固定所述一级内齿座4和二级内齿座5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座圈2、第二座圈3和所述齿圈主体1之间还设有封盖12。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