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倒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8790发布日期:2019-03-15 19:27阅读:6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倒挡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倒挡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两轮摩托车由于没有适配的倒挡器,需要人工推动摩托车完成后退的动作,这种操作费时费力,不利于两轮摩托车的长效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协助两轮摩托车自动倒退,省时省力的倒挡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倒挡器,其包括:外壳,安装于所述外壳内的主动齿轮组、副从动齿轮组、惰轮组、以及变挡控制器;所述主动齿轮组与所述惰轮组啮合,所述惰轮组与所述副从动齿轮组啮合;所述主动齿轮组包括主动齿轮,所述变挡控制器一部分位于所述外壳内与所述主动齿轮连接,另一部分伸出所述外壳。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两端开口的筒状壳体、以及封装所述筒状壳体两端开口的右端盖和左端盖;所述主动齿轮组、所述副从动齿轮组、以及所述惰轮组均安装于所述筒状壳体、所述右端盖以及所述左端盖三者围合形成的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齿轮组包括主动齿轮轴、从动齿轮、动力输出轴、以及动力输出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安装于所述主动齿轮轴,所述动力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主动齿轮轴连接,所述从动齿轮安装于所述动力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出轴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右端盖供所述动力输出齿轮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副从动齿轮组包括从动齿轮轴,以及安装在所述从动齿轮轴上的副从动齿轮;所述副从动齿轮贴近所述左端盖,所述从动齿轮轴的右端设有斜齿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且所述斜齿的倾斜方向与所述从动齿轮的齿的倾斜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惰轮组包括转轴、以及安装于所述转轴的惰轮;所述惰轮贴近所述左端盖,所述副从动齿轮与所述惰轮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变挡控制器包括变挡控制把手、变挡控制手把杆、以及变挡控制拨片;所述变挡控制手把杆的一端位于所述筒状壳体内与所述变挡控制拨片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左端盖与所述变挡控制把手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变挡控制拨片的另一端与所述主动齿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变挡控制把手连接有定位卡簧。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倒挡器通过设置变挡控制器与主动齿轮组连接,从而使得倒挡器安装于两轮摩托车时能够协助两轮摩托车自动倒退,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本实用新型倒挡器的立体图;

图2:本实用新型倒挡器的另一立体图;

图3:本实用新型倒挡器的部分立体图;

图4:本实用新型倒挡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倒挡器另一角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倒挡器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7:本实用新型主动齿轮组处于前进挡状态的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主动齿轮组处于倒车挡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倒挡器包括外壳1,安装于外壳1内的主动齿轮组2、副从动齿轮组3、惰轮组4、以及变挡控制器5;其中,主动齿轮组2与惰轮组4啮合,惰轮组4与副从动齿轮组3啮合;主动齿轮组2包括主动齿轮21,变挡控制器5一部分位于外壳 1内与主动齿轮,21连接,另一部分伸出外壳1供拨叉。

具体的,外壳1包括两端开口的筒状壳体10、以及封装筒状壳体10两端开口的右端盖 11和左端盖12;主动齿轮组2、副从动齿轮组3、以及惰轮组4均安装于筒状壳体10、右端盖11以及左端盖12三者围合形成的空间内。

如图4至图6所示,主动齿轮组2包括主动齿轮轴20、主动齿轮21、从动齿轮22、动力输出轴23、以及动力输出齿轮24;其中,主动齿轮21安装于主动齿轮轴20,动力输出轴 23的一端与主动齿轮轴20连接,从动齿轮22安装于动力输出轴23,且动力输出轴23的另一端伸出右端盖11供动力输出齿轮24安装。

副从动齿轮组3包括从动齿轮轴30,以及安装在从动齿轮轴30上的副从动齿轮31;其中,副从动齿轮31贴近左端盖12,从动齿轮轴30的右端设有斜齿301与从动齿轮22啮合,且斜齿301的倾斜方向与从动齿轮22的齿的倾斜方向相反。惰轮组4包括转轴40、以及安装于转轴40的惰轮41;其中,惰轮41贴近左端盖12,副从动齿轮31与惰轮41啮合。

变挡控制器5包括变挡控制把手50、变挡控制手把杆51、以及变挡控制拨片52;其中,变挡控制手把杆51的一端位于筒状壳体10内与变挡控制拨片52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伸出左端盖12与变挡控制把手50连接。此外,变挡控制拨片52的另一端与主动齿轮21连接;变挡控制把手50连接有定位卡簧6,用以定位变挡控制把手50。

如图4、图7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倒挡器工作原理如下:当主动齿轮21处于最右端与动力输出轴23结合时,从动齿轮22与从动齿轮轴30上的斜齿301啮合,副从动齿轮 31与惰轮41啮合,主动齿轮轴20将动力传给主动齿轮21,主动齿轮21与动力输出轴23的转向相同,此时为前进挡;当向左拉动变挡控制把手50,带动变挡控制拨片52拉动主动齿轮21处于最左端,主动齿轮21与动力输出轴23分离,主动齿轮21、惰轮41、副从动齿轮 31、以及从动齿轮22相互啮合,使得主动齿轮21、惰轮41、副从动齿轮组3以及从动齿轮 22组合传动,主动齿轮轴20与动力输出轴23转向相反,此时为倒车挡,从而实现同轴反转。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倒挡器通过设置变挡控制拨片52与主动齿轮21连接,当向左拉动变挡控制把手50,带动变挡控制拨片52拉动主动齿轮21处于最左端,主动齿轮21与动力输出轴23分离,主动齿轮21、惰轮41、副从动齿轮31、以及从动齿轮22相互啮合,使得主动齿轮21、惰轮41、副从动齿轮组3以及从动齿轮22组合传动,主动齿轮轴20与动力输出轴23转向相反,此时为倒车挡,实现同轴反转,从而使得倒挡器能够协助两轮摩托车自动倒退,省时省力。

只要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实施例进行任意组合,均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对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的变型及不同实施例进行的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的任意组合,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