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风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7549发布日期:2019-04-03 00:32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旋转式风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新风机上的一种风阀。



背景技术:

新风机是一种有效的空气净化设备,能够使室内空气产生循环,一方面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另一方,面把室外新鲜的空气经过杀菌,消毒、过滤等措施后,再输入到室内,让房间里每时每刻都是新鲜干净的空气,新风机运用新风对流技术,通过自主送风和引风,使室内空气实现对流,从而最大程度化的进行室内空气置换,新风机内置多功能净化系统保证进入室内的空气洁净健康。

风阀是新风机中的重要部件,一般在新风机的风口处风阀设置,用于开闭出风,部分新风机内部也设有风阀,内部风阀用于切换新风机的风路,新风机内的风路种类一般为吸风、排风、室内回风等。

现有风阀结构多为百叶或者中间阀片的结构,

如我国专利“用于新风机的风阀”,其专利号为201620756946.5,授权公告日为:2016.12.28,记载了百叶式风阀结构,其叶片组件包括叶片、传动杆和推杆,所述叶片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转轴,叶片组件通过转轴可转动的设置在机体上,所述传动杆固定在叶片上,所述推杆的一端固定在传动杆上,且推杆沿叶片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的若干推杆分别与连动杆固定并实现连动,所述控制电机与其中一组叶片组。

再如我国专利,专利号为201621436256.8,授权公告日为:2017年6月27日,记载了一种用于风机盘管净化箱的自控风阀,包括阀体、阀杆、阀片和电机与控制板仓,阀片与阀体开关相互配合,电机与控制板仓设于阀体的侧面,电机与控制板仓内设有驱动电机,阀杆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阀片的中心轴固定安装在阀杆上,……(后面说明省略)。

以上风阀结构的叶片均为平面叶片,迎风面大,尤其阀关闭风口时,迎风面为整个阀片,整体相当于风口大小的面积。

现有技术1中百叶风阀结构能有效控制出风大小,其转轴与叶片插接,在叶片上有压迫面左限位,提高控制精度,同时需要各个百叶之间进行增加连杆同步摆动,百叶机构风阀比较复杂,风阀受阻力限制明显。

现有技术2中,阀片大小与阀体相匹配,叶片转动时受风阻大,转轴动力应至少大于叶片接受的最大阻力,

总之,现有转轴式风阀对驱动电机的和风阀转轴的要求比较高,大风量下有变形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风阀对转轴和步进电机要求高,大风量下容易变形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阀片不处在迎风面的风阀。

本实用新型为完成上述目的,提供的技术手段是:

一种旋转式风阀,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盖板和下盖板通过风阀立柱固接一体,每两个风阀立柱对应一侧风口的方向;上盖板中心设有上转轴,上转轴顶部固接风阀齿轮,风阀齿轮一侧设有步进电机和电机齿轮,电机齿轮与风阀齿轮啮合;下盖板中心设有下转轴,其特征是:上盖板和下盖板间设有以上、下转轴为轴心转动的阀片,阀片的每一位态处于两个立柱之间,且密封该侧的风口。

此风阀的旋转方向始终与过风方向相切,大风量时仍可自由开闭。此结构对转轴要求低,转动动力需求小,对步进电机的要求小。能避免风阀异响,不仅可以做单向风阀,还可以作为三通阀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

阀片为平面板。

阀片为弧形面板。

阀片通过水平支架与上转轴和下转轴固接。

阀片通过扇形板与上转轴、下转轴固接。

上转轴、下转轴通过一轴杆固接一体。

弧形阀片内部设有加强肋。

立柱内设有燕尾槽,燕尾槽内设有密封条,密封条突出于立柱表面,与弧形阀片紧密配合。

上盖板为盒形结构,所述风阀旋转齿轮、驱动电机、电机齿轮安装在盒内,上盖板上还设有风阀防护板。

上盖板和下盖板可以是正方形或圆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风阀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风阀俯角结构图;

图3为本风阀部件分解图。

图中,上盖板1、立柱2、阀片3、下盖板4、风阀齿轮5、电机齿轮6、步进电机7、上转轴8、扇形板一91、扇形板二92、风阀防护板10、燕尾槽21。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方案设计思想是,采用上、下端盖两端固定,中间设置旋转阀片的结构,采用步进电机和齿轮相结合的结构来驱动阀片转动,阀片以其几何中心轴轴为轴心旋转,使阀片与风向相切,减少阀片本身受到的风的压力。

一种旋转式风阀,包括上盖板1和下盖板4,上盖板1和下盖板4通过风阀立柱2固接一体,其中立柱2用于与新风机内面板安装固定,每两个风阀立柱2对应一侧风口的方向。上盖板1、下盖板4上也具备相关固接结构。上盖板1中心设有上转轴8,上转轴顶部连接风阀齿轮5,风阀齿轮5一侧设有步进电机7和电机齿轮6,电机齿轮6与风阀齿轮5啮合,下盖板4中心设有下转轴。上盖板1和下盖板4间设有以上、下转轴为轴心转动的阀片3,阀片3的每一位态处于两个立柱之间,且密封该侧的风口。

本方案阀体设计步进电机驱动、齿轮传动结构,其电机带动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带动旋转齿轮,能有效减小电机所需要的扭力,方便风阀旋转。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个四风侧的实例,该风阀设置了四根立柱2,具体a、b、c、d四个出风口。

立柱2内设有燕尾槽21,燕尾槽21内设有密封条,密封条突出于立柱2表面,用于与阀片3紧密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阀片3可以是平面板,其第一位态处于风阀a出风口、第二位态处于本风阀b出风口、第三位态处于本风阀c出风口、第四位态处于本风阀d出风口。阀片3在四个立柱2范围内转动,固定于某一位态时,阀片3的两侧与立柱2密封接触,封堵该侧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阀片也可以是弧形面板,弧形阀片在四立柱范围内转动,其弧面始终至少与一根立密封接触,当固定于某一位态时,弧形阀片同时接触两个立柱2,封堵该侧出风口。

阀片3通过水平支架或扇形板与上转轴、下转轴固接。水平支架或扇形板将上转轴8、阀片3、下转轴结合为一个整体结构。

水平支架可以采用连接筋结构,节省材料。

扇形板的外弧边与弧形阀片的弧度匹配,弧形阀片顶部通过扇形板一91与上转轴8固接,底部通过扇形板二92与下转轴固接。扇形板一91与上转轴8制为一体结构,它设在上盖板1下侧;扇形板二92与下转轴制为一体结构,它设在下盖板4上侧。

阀片3内部设有加强肋。加强肋结构与阀片一体制造。

上盖板1为盒形结构,所述风阀旋转齿轮、驱动电机、电机齿轮安装在盒内,上盖板上还设有风阀防护板1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例,其上盖板1、下盖板4正方形时,立柱设置四根,分别固接在方形板的四角位置,构建出a、b、c、d四个出风口。当此阀设置在十字风道位置时,a、b、c、d四侧均对应相应风口,当阀片处于a面时,允许b、c、d四侧通风,b、c可以是进风侧,d为出风侧,或b为出风侧,另两为进风侧,按新风设备设计的风路方向而出现不同。当此阀设置在直线风道上,其a、c侧外为风口,b、d侧为外为新风机结构板,当阀片处于a侧或c侧时,为关闭风道的状态;当阀片处于b侧或d侧时风阀为开启状态。

本实用新型弧形面板的阀片为优选结构,它不仅适合用于多风侧风道,在用于直线风道时表面优于平面板的阀片。其弧面具备导流空气的作用,消减部分阀片迎风面的压力。当然本风阀的结构仍是保证阀片不易变形的主要设计。

上盖板、下盖板也可以设计为圆形时,可不限风口数量,根据预计的安装位置的结构设计出风口数量和阀片大小。

本实用新型上转轴、下转轴、阀片、水平支架或扇形板能保证连接刚度,即能保证上转轴、下转轴同步传动,满足使用要求。也可以在阀体中心增加一个中心轴,将上转轴、下转轴进一步固接一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阀结构,阀片旋转方向始终与过风方向相切,大风量时仍可自由开闭。此结构对转轴要求低,转动动力需求小,对步进电机的要求小。能避免风阀异响,不仅可以做单向风阀,还可以作为三通阀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