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性能良好PE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2843发布日期:2019-05-31 21:21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燃性能良好PE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PE管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阻燃性能良好PE管。



背景技术:

防火棉:主要原料是涤纶纤维经梳理铺网成型后,利用低熔点,粘合纤维混合而成。防火性能强,弹性好,符合英国BS5852和美国加州CN117防火标准,而且具有欧盟的ROHS环保标准。是家具、制衣、玩具理想材料。

PE管材是一种结晶度高、非极性的热塑性树脂,一般PE管材给水管道的应用范围为低于40℃的温度,目前PE管材在对接过程中时,需要使用热熔器将管材和对接管融化,再将两根管材通过对接管结合在一起,此过程操作复杂,不便于PE管材的对接工作,以及现有的管材存在防火能力不足,遇到明火时容易发生燃烧,耐磨能力不足等问题。所以,如何设计一种阻燃性能良好PE管材,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其防火能力不足,对接不方便,耐磨能力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阻燃性能良好PE管,该PE管中的防火棉层,具有阻燃能力使该PE管具有一定防火能力,耐磨层能增加该PE管的耐磨能力,使PE管的使用寿命更长,以及该PE管在对接时只需将插入对接管即可,大大方便了对接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燃性能良好PE管,包括管体和对接管,所述对接管的两侧均嵌套设置有管体;

所述管体包括垫圈、滑槽、防火棉层和耐磨层,所述垫圈均通过胶水粘接在管体表面的两侧,所述管体的表面开口设置有滑槽,所述管体的内壁通过胶水粘接有防火棉层,所述防火棉层的内壁通过胶水粘接有耐磨层。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对接管的内圈半径与管体的外圈半径保持一致。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对接管的内壁设有凹槽。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垫圈的斜面与管体表面的夹角为10°-30°。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对接管两侧嵌套设置的管体上的垫圈相互对称。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防火棉层的内圈直径与耐磨层的外圈直径一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阻燃性能良好PE管,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阻燃性能良好PE管设置有防火棉层,防火棉层具有阻燃能力使该PE管具有一定防火能力,使该PE管遇到明火时不会发生燃烧,以及该PE管在对接时只需将插入对接管即可,大大方便了对接工作。

(2)耐磨层能增加该PE管的耐磨能力,使PE管的内部磨损小,从而增加PE管的使用寿命。

综上,该种阻燃性能良好PE管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其防火能力不足,对接不方便,耐磨能力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管体的左视剖面示意图。

图1-2中:管体1、垫圈101、滑槽102、防火棉层104、耐磨层105、对接管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防火棉层104中防火棉可通过市场购买或者私人订制可得。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2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阻燃性能良好PE管,包括管体1和对接管2,对接管2的两侧均嵌套设置有管体1;管体1包括垫圈101、滑槽102、防火棉层104和耐磨层105,垫圈101均通过胶水粘接在管体1表面的两侧,管体1的表面开口设置有滑槽102,管体1的内壁通过胶水粘接有防火棉层104,防火棉层104的内壁通过胶水粘接有耐磨层105。

本实施例提供的阻燃性能良好PE管,耐磨损使用寿命长,具有一定的防火能力,管体1遇到明火时不会发生燃烧。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阻燃性能良好PE管,其中,对接管2的内圈半径与管体1的外圈半径保持一致,对接管2的内壁设有凹槽,对接管2能将两根管体1连接在一起,以及其内壁的凹槽能定位管体1的位置,垫圈101的斜面与管体1表面的夹角为15°,对接管2两侧嵌套设置的管体1上的垫圈101相互对称,垫圈101能增加管体1与对接管2的摩擦力,使管体1与对接管2结合更加的紧密,防火棉层104的内圈直径与耐磨层105的外圈直径一致,防火棉层104具有良好的阻燃能力。

本实施例提供的阻燃性能良好PE管,对接方便,具有防火能力等优点。

实施例三: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阻燃性能良好PE管时,首先,将管体1的一端插入对接管2的中,使垫圈101卡入对接管2内壁的凹槽中,其次将另一根管体1的一端插入给对接管2中,使这根管体1表面的垫圈101卡入对接管2内壁的凹槽中,完成管体1的对接工作,此过程不需要使用热熔器,所以不需要使用电源,既能方便人们管体1的对接工作,又能降低管体1对接时对外界条件的要求,便于人们的使用。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