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1605发布日期:2019-06-21 23:27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



背景技术:

经济发展日新月异,随着塑料行业的发展,塑料管材以其质轻、价廉、耐磨损、耐腐蚀、绝缘等特点逐渐代替传统的镀锌钢管成为排水管道的优先选择;而聚氯乙烯管道作为应用最早的管道,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其通过改性之后可以弯曲、折叠,甚至可以对接熔焊,因此,聚氯乙烯管道也常常用作排水管道,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污水会冲击管壁,导致管体震动,因此会产生较大的噪声污染。

现有的一篇专利名称为“改进型降噪减震排水管”,公开号为“CN20615803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通过“包括竖直固定在墙体上的排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导流机构,减震导流机构包括固定在排水管上端的上连接座和固定在排水管下端的下连接座,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上分别设有轴线与排水管轴线垂直相交设置的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中心位置分别设有上穿孔和下穿孔,还包括拉绳,拉绳上固定有若干条形橡胶片,橡胶片长度方向与拉绳长度方向平行,若干橡胶片的宽度方向在拉绳上呈射线状分布,拉绳上下两端分别穿过上穿孔和下穿孔,并分别系在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上,拉绳与排水管同轴设置,且若干橡胶片在排水管内呈螺旋状扭曲设置”的技术手段来降低了排水管中污水冲击管壁的噪音,在使用的时候通过扭曲拉绳,即可实现橡胶片扭曲,但是由于拉绳是软性的,在扭曲的过程中不易受力将橡胶片扭曲,同时在扭曲完成后拉绳、橡胶片容易受到惯性恢复原状,失去其降低噪音的作用,另外,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橡胶片上极易堆积杂质,从而导致排水不畅。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能够较容易地通过转动盘带动导流片旋转,转动后,螺纹状的导流片能减少污水撞击管壁降低噪音,且导流片不易带动转动盘恢复原状,另外使用一段时间后能通过驱动机构反转,改变导流片的螺旋方向,使得导流片上堆积的杂质能够被去除,减少导致排水不畅的几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同圆轴心设置的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安装有多块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沿着管体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管体的一端安装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包括内圈、外圈和若干连接杆,所述外圈安装于支撑板上方,若干所述连接杆呈放射状,且均匀安装于内圈和外圈之间,所述内管内同轴圆心安装有中心管,所述中心管的一端转动安装在内圈内,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杆和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固定套接在中心管的外壁上,所述支撑杆与连接杆相对应,固定安装于支撑环和内管之间,所述中心管和内管之间还安装有若干导流片,若干所述导流片的一端安装于连接杆上,另一端安装于支撑杆上,所述转动盘上还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杆、固定套,所述驱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另一端穿过固定套安装有转盘,所述外圈的上表面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和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管体于接近转动盘的一端安装有外伸长管,所述外伸长管和外管一体成型,所述固定套固定安装于外伸长管的外壁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在内管和外管之间设置了支撑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体的抗压能力;在使用的时候通过握住转盘,转动驱动杆,带动驱动齿轮转动,再带动外圈转动,外圈带动连接杆,带动内圈转动,而连接杆的转动会带动连接杆上的导流片转动,由于导流片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上,因此导流片围绕着中心管形成螺旋的结构,而中心管的存在能够防止导流片相互之间发生缠绕,通过螺旋状的导流片使得污水沿着导流片往下流动,减少其撞击管壁的几率,减少噪音的产生,同时,由转动盘带动导流片发生旋转、扭曲,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易因为惯性而恢复原状,失去降噪的效果,同时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可以握住转盘反向转动驱动杆,带动驱动齿轮、外圈反向转动,从而使得导流片反向转动,使得导流片的螺旋扭曲方向与之前相反,则原来导流片在上方的面换到了下方,其上堆积的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会脱离导流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导流片上的杂质越来越多,堵塞排水管,从而导致排水不畅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中心管的外表面上于内圈对应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多个滚珠槽,所述滚珠槽内嵌入安装有滚珠。该结构的设计使得内圈和中心管之间能够较为顺畅的转动,使用时更省力。

进一步,所述管体于接近转动盘的一端还安装有内伸长管,所述内伸长管的一端与内管连接,且内伸长管于连接杆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横向的腰形孔。连接杆能在腰形孔内移动,不会影响导流片的旋转,同时内伸长管的设置方便了管体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所述内伸长管上于腰形孔的上方安装有导流环板,所述导流环板从上往下倾斜设置。该结构的设计能够避免前方来的污水会顺着管壁流下,从腰形孔中流入内管和外管之间,同时能够使得污水更容易顺着导流片流动。

进一步,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的空隙填充有阻尼隔音毡。阻尼隔音毡能够吸收管体内产生的声音,进一步增加其降噪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驱动杆上与外伸长管相接触的位置粘接有密封膜。密封膜的设计进一步保证了驱动杆和外伸长管之间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外圈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杆,带动内圈转动,而连接杆的转动会带动连接杆上的导流片转动,通过螺旋扭曲的导流片使得污水沿着导流片往下流动,减少其撞击管壁的几率,减少噪音的产生,同时,由转动盘带动导流片发生旋转、扭曲,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易因为惯性而恢复原状,失去降噪的效果,而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通过反转使得导流片的螺旋扭曲方向与之前相反,则原来导流片在上方的面换到了下方,其上堆积的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会脱离导流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导流片上的杂质越来越多,堵塞排水管,从而导致排水不畅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的横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的仰视图;

其中,内管1、外管2、支撑板3、内圈41、外圈42、连接杆43、中心管5、滚珠槽51、滚珠52、支撑架6、支撑杆61、支撑环62、导流片7、驱动杆81、固定套82、驱动齿轮83、转盘84、外伸长管91、内伸长管92、腰形孔921、导流环板92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硬聚氯乙烯排水管,包括管体,管体包括同圆心设置的内管1和外管2,内管1和外管2之间一体成型有多块支撑板3,支撑板3沿着管体的轴向延伸设置,支撑板3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管体的抗压能力,管体的一端安装有转动盘,转动盘包括内圈41、外圈42和若干连接杆43,外圈42活动安装于支撑板3上方,支撑板3和外圈42不固定,若干连接杆43呈放射状,均匀安装于内圈41和外圈42之间,连接杆43熔接在内圈41和外圈42上,内管1内同圆心安装有中心管5,中心管5的一端转动安装在内圈41内,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6,中心管5的外表面上于内圈41对应的位置固定熔接有多个滚珠槽51,滚珠槽51内嵌入安装有滚珠52,在转动的时候,滚珠52使得内圈41和中心管5之间更容易转动,更省力;支撑架6包括支撑杆61和支撑环62,支撑环62固定套接在中心管5的外壁上,支撑环62和中心管5之间采用熔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支撑杆61与连接杆43相对应,即支撑杆61和连接杆43具有相同的数量,以及间隔的距离相同,支撑杆61固定安装于支撑环62和内管1之间,支撑杆61熔接在内管1的内壁上,支撑杆61和支撑环62一体成型,中心管5和内管1之间还安装有若干导流片7,若干导流片7的一端插接于连接杆43上,另一端插接于支撑杆61上,插接的结构采用现有的、常见的插接固定连接结构即可。

转动盘上还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杆81、固定套82,驱动杆81的一端焊接有驱动齿轮83,另一端穿过固定套82焊接有转盘84,外圈42的上表面设置有齿条,齿条和驱动齿轮83相啮合,管体于接近转动盘的一端安装有外伸长管91,外伸长管91和外管2一体成型,固定套82熔接于外伸长管91的外壁上,管体于接近转动盘的一端还安装有内伸长管92,内伸长管92的一端与内管1的端面相熔接,且内伸长管92于连接杆43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横向的腰形孔921,连接杆43能在腰形孔921内滑动,内伸长管92上于腰形孔921的上方熔接有导流环板922,导流环板922从上往下倾斜设置,能够避免前方来的污水会顺着管壁流下从腰形孔921中流入内管1和外管2之间,同时能够使得污水更容易顺着导流片7流动。

其中,内管1和外管2之间的空隙填充有阻尼隔音毡,能够吸收管体内产生的声音,进一步增加其降噪的效果,驱动杆81上与外伸长管91相接触的位置粘接有密封膜,进一步保证了驱动杆81和外伸长管91之间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硬聚氯乙烯排水管,在未使用之前,支撑杆61与连接杆43相对应,导流片7固定安装在连接杆43和支撑杆61之间,此时导流片7竖直安装在内管内部,其延伸方向与管体的轴向方向相同,没有发生扭转,在使用的过程中,握住转盘84,转动驱动杆81,带动驱动齿轮83转动,再带动外圈42转动,外圈42带动连接杆43,带动内圈41转动,而连接杆43的转动会带动连接杆43上的导流片7转动,由于导流片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杆61上,因此导流片7位于支撑杆61上的一端固定不动,而位于连接杆43上的一端被带着转动,此时导流片7围绕着中心管5形成螺旋的结构,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握住转盘84反向转动驱动杆81,带动驱动齿轮83、外圈42反向转动,从而使得导流片7反向转动,使得导流片7的螺旋扭曲方向与之前相反,则原来导流片7在上方的面换到了下方。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