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荷重滑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7599发布日期:2019-07-19 23:39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高荷重滑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量测平台结构,尤指一种高荷重滑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量测平台结构,请配合参阅图12、13、14所示,包括一上下叠置的一X轴座40、一Y轴座50,以及提供该X轴座40以及该Y轴座50滑动位移的二滑轨组60,该X轴座40包括相配合的一上基座41以及一顶板42,该上基座41系于顶面设一X轴向的第一滑轨槽411,该Y轴座50包括相配合的一下基座51以及一底板52,该下基座51系于底面设一Y轴向的第二滑轨槽511,又该Y轴座50系以下基座51提供该X轴座40的上基座41叠设,并相互锁合固定;二该滑轨组60包括二限位滑轨61以及一滑动于二该限位滑轨61间的滑块62,其中二该限位滑轨61系固设于该第一、二滑轨槽411、511的两端,并于二该限位滑轨61间形成一滑槽63以供该滑块62滑设安装,且该滑块62两侧利用滑动单元64与二该限位滑轨61结合连动,最后再将该顶板42以及底板52分别组设于该滑块62表面,借此通过二该滑轨组60使该X轴座40以及Y轴座50分别达到X轴以及Y轴的位移动作状态。

详观上述现有结构不难发觉其尚存有些许不足之处,主要原因系归如下:上述所揭结构,其滑轨组60仅以二限位滑轨61提供该滑块62的滑移动作,为了提升该滑块62于二该限位滑轨61间的滑移顺畅度,该滑块62仅以两侧端与二该限位滑轨61间通过滑动单元64的结合形成连动,并悬设于该第一、二滑轨槽411、511,因此,当顶板41承载重物进行荷重位移时,其顶板41会因荷重而施压滑块62下沉,进而让滑块62与二该限位滑轨61间的滑动位置产生位差,导致该滑动单元64变形,增加该滑块62滑动阻力,以致滑动稳定性、精度的稳定性以及顺畅度的降低,严重时更会造成该滑块62以及限位滑轨61间损伤破坏,加速使用寿命的消耗,缺乏实用性。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失,提供一种高荷重滑轨结构。

上述高荷重滑轨结构,其包含:一X轴座以及一提供该X轴座滑动位移的滑轨组,该X轴座包括相配合的一上基座以及一顶板,该滑轨组包括一滑块、二限位滑轨以及二支撑滑轨,其中,该滑块系与该X轴座的顶板结合,而二该限位滑轨以及二该支撑滑轨则与该上基座结合,该滑块系介于二该限位滑轨间,上述滑块更同时与二该支撑滑轨叠置,并分别搭配滑动单元达到滑动位移的状态,借此通过二该支撑滑轨的支撑,确保该滑块与两侧限位滑轨间的滑动精度,提升结构应用上的稳定性、精度的稳定性及顺畅度。

较佳地,该上基座系于顶面中央处凹设一X轴向的第一滑轨槽,以供该滑块滑动容设,再由该第一滑轨槽两侧设有深度较浅的二第一导槽,用以固设二该限位滑轨,且二该第一导槽表面设有数个结合孔,而二该限位滑轨皆对位设有数个穿孔,并搭配螺丝将二该限位滑轨分别锁合固定于二第一导槽,又该第一滑轨槽更往下贯穿该上基座设一第一支撑槽,配合容设限制二该支撑滑轨。

较佳地,该顶板中央表面皆形成一凸部,并由该凸部设有组合孔,作为结合该滑轨组的滑块使用。

较佳地,更包括一Y轴座以及一提供该Y轴座滑动位移的滑轨组,该Y轴座具有相配合的一下基座以及一底板,该滑轨组包含一滑块、二限位滑轨以及二支撑滑轨,其中,该滑块系与该Y轴座的底板结合,而二该限位滑轨以及二该支撑滑轨则与该下基座结合,该滑块系介于二该限位滑轨间,且同时位于二该支撑滑轨下方,并分别搭配滑动单元达到滑动位移的状态。

较佳地,该下基座系于底面中央处凹设一Y轴向的第二滑轨槽,以供该滑块滑动容设,再由该第二滑轨槽两侧设有深度较浅的二第二导槽,用以固设二该限位滑轨,且二该第二导槽表面设有数个结合孔,而二该限位滑轨皆对位设有数个穿孔,并搭配螺丝将二该限位滑轨分别锁合固定于二第二导槽,又该第二滑轨槽更往上贯穿该下基座设一第二支撑槽,配合容设限制二该支撑滑轨。

较佳地,更者,该Y轴座系以下基座提供X轴座的上基座叠设,并相互锁合固定。

较佳地,该底板的中央表面皆形成一凸部,并由该凸部设有组合孔,作为结合该滑轨组的滑块使用。

较佳地,二该滑轨组的滑块两侧面皆设有一第一锥槽,二该限位滑轨皆设一第二锥槽,并通过该第一、二锥槽夹设有滑动单元。

较佳地,二该滑轨的滑块一正面皆设有二第三锥槽,且二该支撑滑轨正面皆对应设有一第四锥槽,并通过该第三、四锥槽夹设有滑动单元。

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该滑轨组系于滑块的受力面更设有二支撑滑轨,并设有锥槽搭配滑动单元达到滑动状态,令该滑块受力滑动时,可通过二该支撑滑轨以具有荷重方向的支撑力矩,不仅使得该滑块能稳定地滑动于二该支撑滑轨,更通过二该支撑滑轨的支撑,确保该滑块与两侧限位滑轨间的滑动精度,避免错位变型的情况产生,提升结构应用上的稳定性、精度的稳定性以及助于使用寿命的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暨各剖面标示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B-B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B-B剖视的滑动位移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状态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入Y轴座的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入Y轴座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入Y轴座的X轴座位移动作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入Y轴座的动作状态立体图。

图12为现有的分解图。

图13为现有的剖视图。

图14为现有的滑动位移示意图。

符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

10 X轴座,

11 上基座,111 第一滑轨槽,112 第一导槽,113 结合孔,114 第一支撑槽,

12 顶板,121 凸部,122 组合孔,

20 Y轴座,

21 下基座,211 第二滑轨槽,212 第二导槽,213 结合孔,214 第二支撑槽,

22 底板,221 凸部,222 组合孔,

30 滑轨组,

31 滑块,311 穿设孔,312 第一锥槽,313 第三锥槽,

32 限位滑轨,321 穿孔,322 螺丝,323 第二锥槽,

33 支撑滑轨,331第四锥槽,

34 滑动单元,

35 滑动单元;

[现有]

40 X轴座,41 上基座,411 第一滑轨槽,42 顶板,

50 Y轴座,51 下基座,511 第二滑轨槽,52 底板,

60 滑轨组,61 限位滑轨,62 滑块,63 滑槽,64 滑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兹请配合附图说明详述如后:

首先,先请参阅图1、2配合图3、4所示,一种高荷重滑轨结构,其包含一X轴座10以及一提供该X轴座10滑动位移的滑轨组30,该X轴座10包括相配合的一上基座11以及一顶板12,该滑轨组30包括一滑块31、二限位滑轨32以及二支撑滑轨33,其中,该上基座11系于顶面中央处凹设一X轴向的第一滑轨槽111,以供该滑块31滑动容设,再由该第一滑轨槽111两侧设有深度较浅的二第一导槽112,用以固设二该限位滑轨32,且二该第一导槽112表面设有数个结合孔113,而二该限位滑轨32皆对位设有数个穿孔321,并搭配螺丝322将二该限位滑轨32分别锁合固定于二第一导槽112,又该第一滑轨槽111更往下凹设一第一支撑槽114,配合容设限制二该支撑滑轨33,该顶板12中央表面皆形成一凸部121,并由该凸部121设有组合孔122,作为结合该滑轨组30的滑块31使用,该滑轨组30的滑块31表面设有数个穿设孔311与该顶板12结合,且该滑块31两侧面皆设有一第一锥槽312,而二该限位滑轨32皆对应设一第二锥槽323,并通过该第一、二锥槽312、323夹设有滑动单元34达到滑动位移状态,又该滑块31面对该第一支撑槽114的正面更设有二第三锥槽313,且二该支撑滑轨33正面皆对应设有一第四锥槽331,通过该第三、四锥槽313、331夹设有滑动单元35达到滑动位移状态。

其结构的组成及应用,再请参阅图2至7所示,该滑轨组30容设于该X轴座10内,其中该滑块31以穿设孔311与该顶板12的组合孔122结合,二该限位滑轨32组设于该上基座11的二该第一导槽112内,并利用螺丝322螺锁结合,二该支撑滑轨33容设于上基座11的第一支撑槽114内,该滑块31介于二该限位滑轨32间,上述滑块31还同时与二该支撑滑轨33叠置,并分别将该滑块31周边的第一、三锥槽312、313分别搭配滑动单元34、35与二该限位滑轨32的第二锥槽323以及二该支撑滑轨33的第四锥槽331夹合滑动,令该X轴座10可通过该滑轨组30达到上基座11以及顶板12间的X轴位移状态,借此通过二该支撑滑轨33的支撑,确保该滑块31与两侧限位滑轨32间的滑动精度,提升结构在应用的稳定性、精度的稳定性及顺畅度,借由上述结构,俾以完成一种高荷重滑轨结构。

再者,其结构的延伸应用,更包括一Y轴座20以及提供Y轴座20滑动位移的滑轨组30,请同时参阅图8、9所示,该Y轴座20具有相配合的一下基座21以及一底板22,该下基座21系于底面中央处凹设一Y轴向的第二滑轨槽211,以供该滑块31滑动容设,再由该第二滑轨槽211两侧设有深度较浅的二第二导槽212,用以固设二该限位滑轨32,且二该第二导槽212表面设有数个结合孔213,而二该限位滑轨32皆对位设有数个穿孔321,并搭配螺丝323将二该限位滑轨32分别锁合固定于二第二导槽212,又该第二滑轨槽211更往上贯穿该下基座21设一第二支撑槽214,配合容设限制二该支撑滑轨33,该底板22的中央表面皆形成一凸部221,并由该凸部221设有组合孔222,作为结合该滑轨组30的滑块31使用,又该滑块31系介于二该限位滑轨32间,且同时上置二该支撑滑轨33,并分别搭配滑动单元34、35达到滑动位移的状态,又该Y轴座20系以下基座21提供X轴座10的上基座11叠设,并相互锁合固定。

借由上述揭示,其X轴座10搭配Y轴座20形成一种多轴滑轨结构时,复请参阅图8、9、10、11所示,该X轴座10以及该Y轴座20系先将上基座11以及该下基座21相叠置靠合,再利用锁件予以锁合固定,使该上基座11的第一滑轨槽111与该下基座21的第二滑轨槽211相错开形成十字状,二该滑轨组30系分别容设于该上基座11以及下基座21,再各别连接该顶板12以及底板22,其中二该滑轨组30的二支撑滑轨33系各别容设限制该第一、二支撑槽114、214内,而二该限位滑轨32系各别置设于该第一、二导槽112、212内并配合螺丝322对齐结合孔113、213锁合固定,再将该滑块31滑设于该第一、二滑轨槽111、211内,更将周边的第一、三锥槽312、313分别搭配滑动单元34、35与二该限位滑轨32的第二锥槽323以及二该支撑滑轨33的第四锥槽331夹合滑动,最后再将该顶板12以及底板22分别对应该X、Y轴座10、20锁固于该滑块31的穿设孔311,令该X轴座10可通过该滑轨组30达到上基座11以及顶板12间的X轴位移状态,并利用两侧的限位滑轨32以及上端的支撑滑轨33提升该滑块31的滑动稳定性,而该Y轴座20则通过另一滑轨组30达到下基座21以及底板22间的Y轴位移状态,同样利用两侧的限位滑轨32以及下端的支撑滑轨33提升该滑块31的滑动稳定性,更确实提供该滑块31的支撑效果,借由上述结构,俾以完成一种高荷重多轴滑轨结构。

借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得到下述的效益:该滑轨组30于滑块31的受力面还设有二支撑滑轨33,还通过第三、四锥槽313、331搭配滑动单元35达到滑动状态,令该滑块31受力滑动时,可通过二该支撑滑轨33以具有荷重方向的支撑力矩,不仅使得该滑块31能稳定地滑动于二该支撑滑轨33,还通过二该支撑滑轨33的支撑,确保该滑块31与两侧限位滑轨32间的滑动精度,避免错位变型的情况产生,提升结构在应用上的稳定性、精度的稳定性以及助于使用寿命的延长。

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