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中桥主减速器输入端防漏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2178发布日期:2019-08-09 20:51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驱动中桥主减速器输入端防漏油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中桥主减速器总成输入端防漏油结构,属于汽车制造业中的驱动中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驱动桥的功用是把由万向传动装置传来的发动机扭矩传递给左、右驱动轮,实现降低转速增大扭矩、改变扭矩传递方向的作用,并可实现两侧车轮的差速以保证汽车在转弯或遇到复杂路面时能够保证车辆内外车轮以不同的转速平顺通过。

驱动桥分为单级桥和双级桥,双级桥包括中桥和后桥,发动机扭矩通过万向传动装置传递到中桥,中桥再通过传动轴将扭矩传递给后桥。

如说明附图1所示,现生产中桥主减速器输入端处的结构是:将压装好圆锥滚子内圈滚子总成的圆柱齿轮轴放入上盖中,再装入圆锥滚子轴承外圈,再以250~300N·m的扭矩装配上压装好油封的调整环及油封总成,在装配调整环及油封总成之前,需要在调整环外螺纹处均匀涂抹适量螺纹锁固胶,并保证圆锥滚子内、外圈完全配合顶紧,之后将调整环回退1/4 圈,微调调整环并保证调整环锁片卡槽与上盖上设置的调整环锁片安装螺栓孔对正,再安装调整环锁片,拧入调整环锁片锁固螺栓,再依次装配上输入突缘、输入突缘密封O型圈,再以900~1000N·m的力矩拧紧突缘螺母。

但是市场上普遍反馈说此种结构的中桥主减速器总成输入端有漏油情况发生,并且由于调整环螺纹处涂抹有螺纹锁固胶,在维修保养的时候无法拆卸。因此,中桥主减速器总成输入端油封漏油、调整环及油封总成无法拆卸的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驱动中桥主减速器输入端防漏油结构,是在现有的驱动中桥主减速器总成输入端结构基础上进行改进,彻底解决市场上反馈的中桥主减速器输入端漏油及调整环拆卸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驱动中桥主减速器输入端防漏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圆锥滚子轴承、圆柱齿轮轴、调整环、孔用弹性挡圈、高性能耐磨油封、输入突缘、输入突缘密封O型圈、突缘螺母;

上盖的外部沿直径方向中后部设置有一个进油油道,上盖内部沿中心轴线方向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高性能耐磨油封安装孔、孔用弹性挡圈安装槽、调整环配合内螺纹孔和圆锥滚子轴承安装孔,孔用弹性挡圈安装槽的直径大于高性能耐磨油封安装孔的直径,高性能耐磨油封安装孔的直径大于调整环配合内螺纹孔的直径,调整环配合内螺纹孔)的直径大于圆锥滚子轴承安装孔的直径,进油油道与调整环配合内螺纹孔和圆锥滚子轴承安装孔连通;

圆柱齿轮轴的后段设置有圆锥滚子轴承安装面,圆柱齿轮轴的中段设置有渐开线外花键,圆柱齿轮轴的前段设置有突缘螺母配合外螺纹;

调整环的外表面沿直径方向设置有上盖配合外螺纹,调整环后端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均布的调整环过油槽;

圆柱齿轮轴布置在上盖的中心轴线处,圆柱齿轮轴的后段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与上盖相配合连接,其中圆锥滚子轴承中设置的圆锥滚子轴承外圈配合面与上盖的圆锥滚子轴承安装孔过度配合,圆锥滚子轴承中设置的圆锥滚子轴承内圈配合面与圆柱齿轮轴的圆锥滚子轴承安装面过盈配合;圆柱齿轮轴的中段与上盖之间安装的有输入突缘,通过输入突缘内圈设置的渐开线内花键与圆柱齿轮轴中段设置的圆柱齿轮轴渐开线外花键进行花键连接;输入突缘的后部与上盖之间安装有调整环,将调整环外圈设置的上盖配合外螺纹拧入上盖上设置的调整环配合内螺纹孔中,调整环后端的调整环后端面会对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施加一个轴向作用力,将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顶紧以防止圆锥滚子轴承轴向窜动;调整环的前端面处设置有一个孔用弹性挡圈;孔用弹性挡圈的前端有一个高性能耐磨油封设置在输入突缘的中段与上盖之间,高性能耐磨油封外圈的高性能耐磨油封外圈配合面与上盖的高性能耐磨油封安装孔过盈配合,高性能耐磨油封内圈设置的高性能耐磨油封内唇口与输入突缘后端外表面设置的油封唇口配合外表面配合形成密封,高性能耐磨油封内圈前端设置的高性能耐磨油封防尘唇与输入突缘中段设置的输入突缘防尘罩过渡配合;圆柱齿轮轴的前端部设置的有突缘螺母,突缘螺母内圈设置的突缘螺母内螺纹拧入圆柱齿轮轴前段设置的突缘螺母配合外螺纹中将输入突缘进行轴向固定,从而将突缘螺母、输入突缘、圆柱齿轮轴以及圆锥滚子轴承形成一个刚性的整体;圆柱齿轮轴前段的突缘螺母配合外螺纹与突缘螺母的突缘螺母端面之间有一个输入突缘密封O型圈设置在输入突缘内。

所述调整环的后端面设置的调整环过油槽数量为6~10个,且调整环过油槽沿调整环的圆周方向间隔均匀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可靠性强:采用调整环螺纹配合的方式来轴向定位圆锥滚子轴承外圈,且调整环安装在油封内侧,因此调整环不必涂抹螺纹锁固胶,所以可以解决调整环维修保养无法拆卸的问题;

2、密封性强:将高性能耐磨油封直接压装到上盖上,同时突缘通过花键装配到压装好圆锥滚子轴承总成的圆柱齿轮轴上,这样可以保证油封唇口与突缘配合面的同轴度公差保证在很小的范围内,有效减小油封偏磨风险,增强油封的使用寿命,增强密封效果,同时消除了输入端处零件由于制造、装配等误差而带来的漏油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驱动中桥主减速器输入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驱动中桥主减速器输入端防漏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圆柱齿轮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调整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调整环的左视图;

图7本实用新型中的高性能耐磨油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输入突缘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突缘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盖,1-1.进油油道,1-2.高性能耐磨油封安装孔,1-3.孔用弹性挡圈安装槽,1-4. 调整环配合内螺纹孔,2.圆锥滚子轴承,2-1.圆锥滚子轴承外圈配合面,2-2.圆锥滚子轴承内圈配合面,3.圆柱齿轮轴,3-1.圆锥滚子轴承安装面,3-2.圆柱齿轮轴渐开线外花键,3-3.突缘螺母配合外螺母,4.调整环,4-1.上盖配合外螺纹,4-2.调整环过油槽,4-3.调整环前端面,4-4. 调整环后端面,5.孔用弹性挡圈,6.高性能耐磨油封,6-1.高性能耐磨油封外圈配合面,6-2. 高性能耐磨油封内唇口,6-3.高性能耐磨油封防尘唇,7.输入突缘,7-1.输入突缘渐开线内花键,7-2.高性能耐磨油封唇口配合外表面,7-3.输入突缘防尘罩,8.输入突缘密封O型圈,9. 突缘螺母,9-1.突缘螺母内螺纹,9-2.突缘螺母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

如说明附图2~9所示,一种驱动中桥主减速器输入端防漏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1、圆锥滚子轴承2、圆柱齿轮轴3、调整环4、孔用弹性挡圈5、高性能耐磨油封6、输入突缘7、输入突缘密封O型圈8、突缘螺母9;

上盖1的外壁沿直径方向外侧中后部位设置有一个进油油道1-1,上盖1内部沿中心轴线方向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高性能耐磨油封安装孔1-2、孔用弹性挡圈安装槽1-3、调整环配合内螺纹孔1-4和圆锥滚子轴承安装孔1-5,孔用弹性挡圈安装槽1-3的直径大于高性能耐磨油封安装孔1-2的直径,高性能耐磨油封安装孔1-2的直径大于调整环配合内螺纹孔1-4的直径,调整环配合内螺纹孔1-4的直径大于圆锥滚子轴承安装孔1-5的直径,进油油道1-1与调整环配合内螺纹孔1-4和圆锥滚子轴承安装孔1-5连通;

圆柱齿轮轴3的后段设置有圆锥滚子轴承安装面3-1,圆柱齿轮轴3的中段设置有渐开线外花键3-2,圆柱齿轮轴3的前段设置有突缘螺母配合外螺纹3-3;

调整环4的外表面沿直径方向设置有上盖配合外螺纹4-1,调整环4后端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均布的调整环过油槽4-2;

圆柱齿轮轴3布置在上盖1的中心轴线处,圆柱齿轮轴3的后段通过圆锥滚子轴承2与上盖1相配合连接,其中圆锥滚子轴承2中设置的圆锥滚子轴承外圈配合面2-1与上盖1的圆锥滚子轴承安装孔1-5过度配合,圆锥滚子轴承2中设置的圆锥滚子轴承内圈配合面2-2 与圆柱齿轮轴3的圆锥滚子轴承安装面3-1过盈配合;圆柱齿轮轴3的中段与上盖1之间安装的有输入突缘7,通过输入突缘7内圈设置的渐开线内花键7-1与圆柱齿轮3中段设置的圆柱齿轮轴渐开线外花键3-2进行花键连接;输入突缘7的后部与上盖1之间安装有调整环4,将调整环4外圈设置的上盖配合外螺纹4-1拧入上盖1上设置的调整环配合内螺纹孔1-4中,调整环4后端的调整环后端面4-4会对圆锥滚子轴承2的外圈施加一个轴向作用力,将圆锥滚子轴承2的外圈顶紧以防止圆锥滚子轴承2轴向窜动;调整环4的前端面处设置有一个孔用弹性挡圈5,孔用弹性挡圈5的作用是防止调整环4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回退、松脱、走外圈;孔用弹性挡圈5的前端有一个高性能耐磨油封6设置在输入突缘7的中段与上盖1之间,高性能耐磨油封6外圈的高性能耐磨油封外圈配合面6-1与上盖1上设置的高性能耐磨油封安装孔1-2过盈配合,高性能耐磨油封6内圈设置的高性能耐磨油封内唇口6-2与输入突缘7 后端外表面设置的油封唇口配合外表面7-2配合形成密封,高性能耐磨油封6内圈前端设置的高性能耐磨油封防尘唇6-3与输入突缘7中段设置的输入突缘防尘罩7-3过度配合,输入突缘防尘罩的作用是防止灰尘、泥浆、沙土等杂质进入高性能耐磨油封内部从而导致的高性能耐磨油封6失效漏油的问题;圆柱齿轮轴3的前端部设置的有突缘螺母9,突缘螺母9内圈设置的突缘螺母内螺纹9-1拧入圆柱齿轮轴3前段设置的突缘螺母配合外螺纹3-3中,将输入突缘7进行轴向固定,从而将突缘螺母9、输入突缘7)圆柱齿轮轴3以及圆锥滚子轴承 2形成一个刚性的整体;圆柱齿轮轴3前段的突缘螺母配合外螺纹3-3与突缘螺母9的突缘螺母端面9-2之间有一个输入突缘密封O型圈8设置在输入突缘7内。

调整环4的后端面设置的调整环过油槽4-2数量为6~10个,且调整环过油槽4-2沿调整环4的圆周方向间隔均匀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是将高性能耐磨油封6直接压装到上盖1上的方式来代替原有的调整环及油封总成通过螺纹连接装配到上盖上的结构(在装配调整环及油封总成之前,需要在调整环螺纹处均匀涂抹适量螺纹锁固胶),从而消除了原有结构在维修保养的时候无法拆卸的问题;同时采用新结构可以保证高性能耐磨油封唇口6-2与输入突缘配合外表面7-2的同轴度公差保证在0~0.2mm范围内,有效减小偏磨风险,增强高性能耐磨油封6-2的使用寿命,增强密封效果,从而消除了输入端处零件由于制造、装配等误差而带来的漏油风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驱动中桥主减速器输入端防漏油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老结构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彻底有效的解决市场上反馈的中桥主减速器总成输入端油封漏油、调整环及油封总成无法拆卸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