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组合式平衡悬架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9961发布日期:2019-08-07 01:37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新型组合式平衡悬架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密封领域,涉及对平衡悬架上的轴承进行密封,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组合式平衡悬架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保证多轴汽车轮胎具有很好的接地性能和通过性,重型汽车双后桥悬架大多采用平衡悬架。大多平衡轴外圈油封为单一的软橡胶,仅能起到防尘作用,由于重型汽车的使用环境恶劣,在平衡轴密封的空气一侧长期积累的杂质、灰尘及泥沙导致油封唇口磨损,从而破坏平衡轴内部的密封环境,造成漏油现象。因此,加强平衡悬架的密封效果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组合式平衡悬架密封装置,采用多重密封结构组合,大大提高平衡悬架的密封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组合式平衡悬架密封装置,用于由平衡轴、平衡轴支架、轴承油封盖、关节轴承及平衡轴壳构成的平衡悬架上,对平衡悬架进行密封,平衡轴支架、轴承油封盖、关节轴承依次安装于平衡轴上,平衡轴壳安装于关节轴承上并与平衡轴支架卡合固定。本新型组合式平衡悬架密封装置包括由大骨架及大橡胶套构成的密封部件,密封部件位于由平衡轴支架、轴承密封盖、关节轴承及平衡轴壳围合成的空腔内,套于轴承油封盖上,且靠近关节轴承设置。大骨架整体成圆环状,其横截面为“L”型;大橡胶套将大骨架包裹住,套于轴承油封盖上。大橡胶套的外圈与平衡轴壳的内壁压紧接触,大橡胶套的内圈上设有主唇口及副唇口,主唇口及副唇口均为环状的凸起结构,主唇口凸起的径向尺寸大于副唇口凸起的径向尺寸,主唇口靠近关节轴承设置。主唇口及副唇口均与轴承油封盖的外壁压紧接触,主唇口的压缩量大于副唇口的压缩量。该密封部件对平衡悬架起到首次密封的作用。

进一步地,大橡胶套整体成圆环状,大橡胶套上靠近关节轴承的一侧设有容置腔,用于容置弹簧。

进一步地,密封部件还包括弹簧,弹簧位于容置腔中且缠绕于大橡胶套上,弹簧用于稳固密封部件,并提供径向补偿和抱轴力,更加利于平衡悬架在实际应用中的运动。

进一步地,密封部件设有两个,两个密封部件并排设置,第二个密封装置对平衡悬架起到二次密封的作用。

进一步地,该新型组合式平衡悬架密封装置还包括由小骨架及小橡胶套构成的辅助密封部件,小骨架整体成圆环状,其被小橡胶套包裹住,辅助密封部件套于所述平衡轴壳的一端并被平衡轴支架压紧。辅助密封部件对平衡悬架起到三次密封的作用。

进一步地,小橡胶套的外圈上设有多个波纹唇口,波纹唇口为环状的凸起结构,与平衡轴支架压紧接触,波纹唇口起到增强密封效果的作用。

进一步地,波纹唇口朝向平衡轴壳倾斜设置,倾斜角为50度至70度。倾斜设置的波纹唇口更易被压缩。

进一步地,平衡轴壳的一端设有台阶,辅助密封部件通过台阶卡合定位。

进一步地,大骨架及小骨架均采用金属材质,分别对大橡胶套及小橡胶套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其变形,从而增强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组合式平衡悬架密封装置采用多重密封结构组合,大大提高平衡悬架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于实际应用中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于实际应用中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1 平衡轴

12 平衡轴支架

13 轴承油封盖

14 关节轴承

15 平衡轴壳

2 密封部件

21 大骨架

22 大橡胶套

23 主唇口

24 副唇口

25 容置腔

26 弹簧

3 辅助密封部件

31 小骨架

32 小橡胶套

33 波纹唇口

4 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组合式平衡悬架密封装置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组合式平衡悬架密封装置,用于对平衡轴悬架进行密封。平衡轴悬架由平衡轴11、平衡轴支架12、轴承油封盖13、关节轴承14及平衡轴壳15构成,平衡轴支架12、轴承油封盖13、关节轴承14依次安装于平衡轴11上,平衡轴壳15安装于关节轴承14上并与平衡轴支架12卡合固定。本密封装置包括两个密封部件2及辅助密封部件3。两个密封部件2均位于由平衡轴支架12、轴承密封盖13、关节轴承14及平衡轴壳15围合成的空腔内,套于轴承油封盖13上且并排设置,其中第一个密封部件靠近关节轴承14设置,第二个密封部件靠近平衡轴支架12设置。

如图2所示,密封部件2由大骨架21、大橡胶套22及弹簧26构成。大骨架21整体成圆环状,其横截面为“L”型。大橡胶套22整体成圆环状,将大骨架21包裹住,套于轴承油封盖13上。大橡胶套22上靠近关节轴承14的一侧设有容置腔25,容置腔25为环形的凹槽结构,其横截面为方形,为弹簧26的安装提供空间。弹簧26位于容置腔25中且缠绕于大橡胶套22上,将密封部件2紧固,对密封部件2起到稳固作用,增强密封效果,另外弹簧26的弹性作用还可以提供径向补偿及抱轴力,更加有利于平衡悬架在实际应用中的运动。大骨架21对大橡胶套22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大橡胶套22发生变形,从而增强密封效果。

大橡胶套22的外圈与平衡轴壳15的内壁压紧接触,大橡胶套22的内圈上设有主唇口23及副唇口24,主唇口23及副唇口24均与轴承油封盖13的外壁压紧接触。主唇口23及副唇口24均为环状的凸起结构,本实施例中,主唇口23的横截面为三角形,副唇口24的横截面为倾斜的长方形,这样更利于大橡胶套22的压缩。主唇口23凸起的径向尺寸大于副唇口24凸起的径向尺寸,主唇口23靠近关节轴承14设置。上述主唇口23及副唇口24的尺寸设计使得主唇口23的压缩量大于副唇口24的压缩量,进而使关节轴承14位置处的密封效果更好。于实际应用中,对主唇口23及副唇口24的横截面形状不作限制,只要主唇口23的压缩量大于副唇口24的压缩量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即可。

两个密封部件2并排设置,于实际应用中,优选地,靠近关节轴承14设置的密封部件中主唇口凸起的径向尺寸大于靠近平衡轴支架12设置的密封部件中主唇口凸起的径向尺寸,使得靠近关节轴承14的主唇口的压缩量大于另一个主唇口的压缩量,压缩量越大、密封效果就越好,进而使得靠近关节轴承14设置的密封部件能够达到更好的首次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组合式平衡悬架密封装置还包括辅助密封部件3,辅助密封部件3由小骨架31及小橡胶套32构成,小骨架31整体成圆环状,其被小橡胶套32包裹住。辅助密封部件3套于平衡轴壳15的一端,并被平衡轴支架12压紧。具体地,平衡轴壳15的一端设有台阶4,使得平衡轴壳15的该端与平衡轴支架12之间形成小空腔,辅助密封部件3位于该小空腔内,并通过台阶4进行卡合定位。小橡胶套32的内圈与平衡轴壳15压紧接触,小橡胶套32的外圈上设有多个波纹唇口33,波纹唇口33为环状的凸起结构,均朝向平衡轴壳15倾斜设置,倾斜角为50度至70度,波纹唇口33的横截面为倾斜的长方形,倾斜设置的波纹唇口33更容易被压缩,增强密封效果。本实施例中,波纹唇口33设有三个,倾斜角为60度,于实际应用中,波纹唇口33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大于等于两个的任意数,在此不作限制。

于实际应用中,密封部件2也可以设置三个等多个,在此不作限制。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大骨架21的横截面也可以设置为“U”型,同样对大橡胶套22、32起到支撑作用,达到很好的密封效果。上述大骨架21及小骨架31均采用金属等硬质材质,以对大橡胶套22和小橡胶套32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组合式平衡悬架密封装置能够起到多次密封的作用,大大增强密封效果。车辆在实际行驶过程中,会面临各种路况问题,尤其当车辆在复杂路况上行驶时,车辆上安装的平衡悬架会发生较剧烈的运动,关节轴承14内部起润滑作用的油液也因此发生流动。此时,本密封装置中靠近关节轴承14设置的密封部件2对油液起到首次密封的作用,阻止油液流出。密封部件2中主唇口23的压缩量大于副唇口24的压缩量,压缩量越大、密封效果就越好,因此,于主唇口23的位置处首先很好地达到密封效果。当主唇口23被油液腐蚀或磨损后,副唇口24与油液接触并阻止油液流出。如果靠近关节轴承14设置的密封部件2损坏或者有极少量的油液流进两个密封部件之间,则靠近平衡轴支架12设置的密封部件将以上述原理阻止油液流出,实现二次密封。进一步地,辅助密封部件3除了实现三次密封之外,还能有效地阻止外界灰尘杂质进入平衡悬架的内部,辅助密封部件3上设置的多个波纹唇口33也可依次进行密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组合式平衡悬架密封装置采用多级密封部件组合的方式,对平衡悬架进行密封,防止关节轴承中的油液流出,防止外界灰尘杂质进入平衡悬架内堆积造成各部件的磨损,大大提高了密封效果及平衡悬架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一次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