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尼转轴及管状臂阻尼悬停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4790发布日期:2019-10-19 03:05阅读:15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尼转轴及管状臂阻尼悬停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阻尼悬停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尼转轴及管状臂阻尼悬停结构。



背景技术:

阻尼转轴通常用于将两条管道连接起来,并使得两条管道通过阻尼转轴相对旋转。目前的阻尼转轴不能实现在任意角度任意位置悬停,也不能满足使管道臂两端承受不同重力负载的要求,目前的阻尼转轴的某些部件(例如螺母)在长期旋转工作中还容易松脱,造成阻尼失效;并且阻尼转轴的某些部件(例如主轴)易磨损,稳固度及使用寿命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阻尼转轴及管状臂阻尼悬停结构,解决了实现在任意角度任意位置悬停、调节紧固力以满足不同重力负载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尼转轴,包括设有固定端的主轴、旋转固定套、锁止螺母,旋转固定套套置于所述主轴上,锁止螺母与主轴端部螺纹连接;在旋转固定套与主轴的固定端之间设有摩擦阻尼华司,在旋转固定套与锁止螺母之间设有定位华司和一对碗形弹性华司。

进一步地,所述主轴的固定端与旋转固定套的表面设有滚齿抽槽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主轴为空心主轴,所述摩擦阻尼华司、定位华司与一对碗形弹性华司中间均设有条形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摩擦阻尼华司、定位华司与旋转固定套两端面接触的表面设有网格储油槽。

进一步地,所述一对碗形弹性华司包括两个对向叠装的碗形弹性华司,两个碗形弹性华司的条形孔边缘的弹性片均朝外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管状臂阻尼悬停结构,包括第一管状臂和第二管状臂,第一管状臂与第二管状臂与前述阻尼转轴固定连接;第一管状臂的端部套置于所述阻尼转轴的旋转固定套外,第二管状臂的端部套置于所述阻尼转轴的主轴的固定端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阻尼转轴通过将旋转固定套套置于主轴上,并通过锁止螺母锁止固定,以调节锁紧力度,从而满足管状臂两端不同的重力负载,使两侧管状臂实现在任意角度任意位置悬停,具有极高的稳固度和使用寿命;并且,由于管状臂与阻尼转轴内部均设有通孔,可在通孔中穿设连接线,如数据线或电路线等,使得管状臂阻尼悬停结构使用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1、1-2、1-3是本实用新型中阻尼转轴的第一、第二立体分解图、主视分解图;

图2-1、2-2、2-3是本实用新型阻尼转轴中的主轴的立体图、主视图与俯视图;

图3-1、3-2、3-3是本实用新型阻尼转轴中的旋转固定套的立体图、主视图与俯视图;

图4-1、4-2、4-3是本实用新型阻尼转轴中的摩擦阻尼华司的立体图、主视图与左视图;

图5-1、5-2、5-3是本实用新型阻尼转轴中的定位华司的立体图、主视图与左视图;

图6-1、6-2是本实用新型阻尼转轴的组装结构立体图和主视图;

图7-1、7-2、7-3是本实用新型管状臂阻尼悬停结构的主视图、左视图和右视图;

图8-1、8-2、8-3是本实用新型管状臂阻尼悬停结构的第一、第二、第三悬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1、1-2、1-3与图6-1、6-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阻尼转轴100,包括设有固定端10的主轴1、旋转固定套2、锁止螺母3,旋转固定套2套置于所述主轴1上,锁止螺母3与主轴1端部螺纹连接;在旋转固定套2与主轴1的固定端10之间设有摩擦阻尼华司4,在旋转固定套2与锁止螺母3之间设有定位华司5和一对碗形弹性华司6。

在本实施例中,阻尼转轴100为金属阻尼转轴结构,其中主轴1、旋转固定套2、锁止螺母3与摩擦阻尼华司4、定位华司5和一对碗形弹性华司6均为金属结构。

如图2-1、2-2、2-3与图3-1、3-2、3-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轴1的固定端10与旋转固定套2的表面设有滚齿抽槽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轴1为空心主轴,所述摩擦阻尼华司4、定位华司5与一对碗形弹性华司6中间均设有条形孔。

如图4-1、4-2、4-3与图5-1、5-2、5-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摩擦阻尼华司4、定位华司5与旋转固定套2两端面接触的表面设有网格储油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一对碗形弹性华司6包括两个对向叠装的碗形弹性华司61、62,两个碗形弹性华司的条形孔边缘的弹性611、621均朝外设置。

如图7-1、7-2、7-3与图8-1、8-2、8-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管状臂阻尼悬停结构,包括第一管状臂101和第二管状臂102,第一管状臂101与第二管状臂102与前述阻尼转轴100固定连接;第一管状臂101的端部套置于所述阻尼转轴100的旋转固定套2外,第二管状臂102的端部套置于所述阻尼转轴100的主轴1的固定端10外。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状臂101和第二管状臂102均为金属臂结构。

本实施例阻尼转轴与管状臂阻尼悬停结构的工作过程与工作原理为:

金属主轴1的固定端10通过表面的滚齿抽槽结构压合入第一金属管状臂101定位固定,旋转固定套2通过表面的滚齿抽槽结构压合入第二金属管状臂102定位固定;

旋转固定套2以金属主轴1为轴心旋转,实现与其固定的第二金属管状臂102的自由旋转;摩擦阻尼华司4和定位华司5,通过自身的条形孔定位于金属主轴1上,装配后旋转固定套2的主要摩擦面产生在摩擦阻尼华司4和定位华司5上,避免主轴磨损。同时,摩擦阻尼华司4和定位华司5采用高效能钢材及热处理工艺,并于华司表面的网格储油槽内填充润滑油脂,提高了金属阻尼旋转轴的稳固度及使用寿命。

碗形弹性华司6正反两片叠装,通过锁止螺母3将整个机械零件系统锁固到金属主轴1上,正反叠装的碗形弹性华司6产生预压弹力,确保锁止螺母3在阻尼旋转轴长期的旋转工作中不因松脱造成系统阻尼的失效;通过调节锁止螺母3的锁压程度,碗形弹性华司6产生不同的弹力作用于摩擦阻尼华司4和定位华司5的摩擦面上,产生出不同的摩擦阻尼,可以满足第一金属管状臂101和第二金属管状臂102的不同重力负载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金属管状臂101和第二金属管状臂102金属转轴中心部分为通孔,可实现数据线或电路线传输,满足电子电气产品的应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台灯的多方向调节摆动灯臂、数码设备的旋转固定支架、家居产品柜门类开合缓冲臂等,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