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轮轮毂电机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4779发布日期:2019-10-19 03:05阅读:6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轮轮毂电机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后轮轮毂电机轴。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能作为清洁能源被广泛使用,新能源车型不少都采用电驱动,因此轮毂电机驱动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现在市场上的轮毂电机中的电机轴在使用过程中会承受较大的扭矩,因此,为了保证轮毂电机正确输出扭力,必须保证电机轴安装到车架结构中不会发生转动才能实现;但是现在市场上的电机轴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1、由于轮毂电机直接与轮胎装配后,轮毂电机会与地面进行间接接触;轮毂电机将会受到地面反馈的复杂的受力情况,就容易造成轮毂电机轴窜动、振动、转动和产生噪音等问题,导致对轮毂电机的输出扭力和产品品质造成影响;2、由于轮毂电机与地面间接接触,轮毂电机容易受到水和灰尘的污染,而电机轴从电机壳体中伸出的部位是防水、防尘的关键;而现在市场上的轮毂电机轴对防水、防尘的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后轮轮毂电机轴,解决了现在的轮毂电机在运转时容易出现电机轴窜动、振动、转动、产生噪音以及电机轴从电机壳体中伸出部位处防水、防尘效果差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后轮轮毂电机轴,包括轴本体,所述轴本体包括第一轴段,所述第一轴段的一端与用于安装转子铁芯的第二轴段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二轴段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轴段,所述第一轴段的另一端与第四轴段的一端固定,所述第四轴段用于与电机盖板连接;所述第四轴段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五轴段,所述第五轴段用于安装轮毂电机和将轮毂电机轴承上的扭力传递到车架上;所述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的直径递减,所述第一轴段和第四轴段的直径递减;所述第五轴段和第四轴段沿着轴线的方向均设置有穿线孔,所述第一轴段的弧形面上设置有与穿线孔连通的引线孔;所述第五轴段、第四轴段、第一轴段、第二轴段及第三轴段的轴心线均重合。

作为优化地,所述轴本体一体加工成型,这样不仅使得电机轴的强度性能更好,还能使得各轴段保证较高的同心度,防止轮毂电机在运转时产生振动和噪音。

作为优化地,所述第四轴段包括轴承安装段和轴密封段,所述轴承安装段固定在轴密封段与第一轴段之间。这样使得可以方便将电机轴与电机盖板固定连接,并且可对电机轴从电机壳体中伸出的部位进行密封,这样使得电机的防水和防尘效果更好,使得轮毂电机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使用也不受影响。

作为优化地,所述第五轴段包括电机轴安装段和电机轴固定段,所述电机轴安装段固定在第四轴段与电机轴固定段之间;这样使得轮毂电机安装在车架上的稳定性更好,安装方便。

作为优化地,所述电机轴安装段设置成扁平结构;所述电机轴固定段的表面上设置有螺纹结构。这样设置电机轴安装段使得可以将电机轴承上受到的扭力传递到车架结构上,防止电机轴在车架上出现转动的问题,这样也可以防止电机轴出现磨损的情况,保证电机轴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化地,所述第二轴段的弧形表面沿着轴线的方向设置有腰型键槽。这样方便连接转子铁芯,传递转子铁芯转动运行和扭力的性能更好。

作为优化地,所述第二轴段的弧形表面上开有卡圈槽,且所述卡圈槽位于靠近第三轴段处。卡槽圈用于限制转子铁芯的轴向位置,这样可以防止转子铁芯在电机轴上发生窜动的问题。

作为优化地,所述第二轴段上卡圈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倒角。这样使得方便在第二轴段上安装转子铁芯,并且避免了在安装过程中将转子铁芯刮花的情况发生,保证产品的品质。

作为优化地,所述第二轴段与第一轴段的连接处设置有退刀槽。这样设置可以消除应力集中的问题,同时可以保证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形成的轴肩对转子铁芯的定位精度更好。

作为优化地,所述第三轴段的直径小于等于第二轴段的直径,这样使得方便在第二轴段上安装转子铁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对轴本体进行一体加工成型,机械强度好;并且本实用新型方便安装,固定连接的稳定性好,使得轮毂电机产品的稳定性更好。

2、本实用新型对对轴本体进行一体加工成型,还使得各个轴段保证较高的同心度,防止电机在运转时产生振动和噪音的情况。

3、本实用新型中第三轴段通过轴承将电机轴固定在电机壳体的内侧壁上,然后通过轴承和轴密封结构与第四轴段配合将电机轴安装在电机盖板上,这样使得第二轴段上安装的转子铁芯位于两个轴承之间,这样可以防止电机轴在轮毂电机中发生轴向窜动的问题,也能够防止电机出现振动和产生噪音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中电机轴安装段设置成扁平结构,这样方便将轮毂电机安装在车架结构上,并且能够将电机轴承受到的扭力传递到车架结构上,防止电机轴在车架上出现转动的问题,还避免了电机轴出现磨损的情况,使得电机的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后轮轮毂电机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后轮轮毂电机轴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时,参照附图1、2,本实用新型包括轴本体,轴本体包括第一轴段1,所述第一轴段1的一端与用于安装转子铁芯的第二轴段2的一端固定;第二轴段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轴段3,第一轴段1的另一端与第四轴段的一端固定,所述第四轴段用于与电机盖板连接;第四轴段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五轴段,第五轴段用于安装轮毂电机和将轮毂电机轴承上的扭力传递到车架上;第一轴段1和第二轴段2的直径递减,第一轴段1和第四轴段的直径递减;第五轴段和第四轴段沿着轴线的方向均设置有穿线孔4,第一轴段1的弧形面上设置有与穿线孔4连通的引线孔5;第五轴段、第四轴段、第一轴段1、第二轴段2及第三轴段3的轴心线均重合。

具体实施时,所述轴本体一体加工成型,本实用新型是对整个工件加工成型每个轴段形成轴本体,这样使得电机轴整体的机械强度更好。

具体实施时,所述第四轴段包括轴承安装段6和轴密封段7,所述轴承安装段6固定在轴密封段7与第一轴段1之间;轴承安装段6通过轴承将电机轴固定在机壳盖板上,然后轴密封段7通过与密封圈或者油封结构过盈配合与机壳盖板固定安装。

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五轴段包括电机轴安装段8和电机轴固定段9,所述电机轴安装段8固定在第四轴段与电机轴固定段9之间;电机轴安装段8用于将轮毂电机安装到车架结构上,电机轴固定端用于进一步固定电机,这样使得安装电机的稳定性更好。

具体实施时,所述电机轴安装段8设置成扁平结构;所述电机轴固定段的表面上设置有螺纹结构10。这样使得增加电机轴安装段8与车架结构的接触面积更大,安装后电机的稳定性更好,并且可以将电机轴承上受到的扭力更好的传递到车架结构上,防止电机轴在车架上出现转动。

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二轴段2的弧形表面沿着轴线的方向设置有腰型键槽11。转子铁芯通过腰型键槽11安装在第二轴段2上,用于传递铁芯的转动运动和扭力。

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二轴段2的弧形表面上开有卡圈槽12,且所述卡圈槽12位于靠近第三轴段3处;转子铁芯安装在第二轴段2上通过第二轴段2和第一轴段1形成的轴肩进行初步定位,然后通过卡簧卡在卡圈槽12内将转子铁芯在轴向上进行限位,这样使得转子铁芯安装的精度和稳定性更好,防止转子铁芯发生窜动。

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二轴段2上卡圈槽12的侧壁上设置有倒角13。这样使得方便在第二轴段2上安装转子铁芯,并且避免了在安装过程中将转子铁芯刮花的情况发生,保证产品的品质。

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二轴段2与第一轴段1的连接处设置有退刀槽14。这样设置可以消除应力集中的问题,同时可以保证第一轴段1和第二轴段2形成的轴肩对转子铁芯的定位精度更好。

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三轴段3的直径小于等于第二轴段2的直径。第三轴段3的直径稍微小于第二轴段2的直径,这样能满足第三轴段3的连接强度,也使得更加方便安装转子铁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