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压高回弹金属波纹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65124发布日期:2019-07-13 09:33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高压高回弹金属波纹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波纹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耐高压高回弹金属波纹管。



背景技术:

电弧炉电极液压系统中的压力环,其实就是由金属波纹管组成的伸缩箱,它是一种特殊结构的液压缸,用波纹管代替了液压缸的缸体。当液压系统给压时,波纹管被注入高压(最高可达10MPa)从而伸长(最多可达20mm),带动压力环压紧铜瓦抱住电极,使电流经铜瓦均匀通过电极进入炉内;撤压时,波纹管靠自身弹力回弹,松开铜瓦,使得电极得以移动。

为了能耐高压,通常金属波纹管采用带加强环的Ω波形,虽然Ω波形的圆形截面大大提高了耐压性,但是回弹性能却相应降低。当波纹管被注入高压伸长后,撤压时,波纹管靠自身弹力回弹往往不能恢复原位,从而铜瓦不能与电极彻底分离,移动电极时就会导致电极断裂或铜瓦磨损。这样就制约了金属波纹管在电弧炉电极液压系统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耐高压高回弹金属波纹管。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耐高压高回弹金属波纹管,包括波纹管本体,所述波纹管本体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套接的若干层管体,所述管体表面均匀设置有波峰,相邻的所述波峰之间形成波谷,所述波峰与波谷之间连接段均互相平行且沿竖直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管体的上表面与相邻的外层管体的下表面贴合,管体的下表面与相邻的内层管体的上表面贴合。

前所述的一种耐高压高回弹金属波纹管,管体设置有12层。

前所述的一种耐高压高回弹金属波纹管,每层管体的厚度为0.3mm。

前所述的一种耐高压高回弹金属波纹管,波纹管的内径为120-150mm。

前所述的一种耐高压高回弹金属波纹管,管体由全奥氏体镍铁铬合金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U形波纹管由于波峰与波谷圆弧之间存在直边部分,所以回弹性能远高于Ω形波纹管,但是承压能力也随着直边部分的存在而降低,想要提高承压能力只有增加波纹管壁厚,但在同样弯曲半径的情况下,壁厚越厚,回弹越差,本实用新型没有单纯地增加单层壁厚去增加承压能力,而是采用薄壁多层的工艺,将多层U形管体依次套接,使波纹管不仅具有很高的耐压性能,而且具有很好的回弹性能,从而保证了金属波纹管在电弧炉电极液压系统中的性能,延长了金属波纹管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中管体由全奥氏体镍铁铬合金制成,在氧化和还原环境下都具有抗酸和碱金属腐蚀性能,有效提高了金属波纹管的耐腐蚀性能;

(3)本实用新型波纹管由12层管体依次套接形成,在满足压力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小金属波纹管的刚度,从而尽可能提高金属波纹管的回弹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波纹管本体;2、管体;3、波峰;4、波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耐高压高回弹金属波纹管,如图1所示,包括波纹管本体1,波纹管本体1的一端为管头,另一端为管委,波纹管本体1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套接的十二层管体2,任意一层管体2的上表面与相邻的外层管体2的下表面紧密贴合,下表面与相邻的内层管体2的上表面紧密贴合,十二层管体2依次套接后在管头与管尾处进行焊接,使管体2之间固定连接。其中,每层管体2的厚度均为0.3mm,且管体2由钛稳定化处理的全奥氏体镍铁铬合金制成,在氧化和还原环境下都具有抗酸和碱金属腐蚀性能,制得的耐高压高回弹金属波纹管的内径为120-150mm。

在管体2表面均匀设置有波峰3,相邻的波峰3之间形成波谷4,波峰3与波谷4依次均匀排列形成波纹形状。波峰3与波谷4之间的连接段为沿竖直方向的直边部分,使波纹形状呈U型。

由于波峰3和波谷4圆弧之间存在直边部分,所以本实施例的金属波纹管的回弹性能远高于Ω形波纹管;另外,由于十二层厚度为0.3mm的管体2依次套接形成波纹管本体1,使管体2的壁厚小,进一步提高了金属波纹管的回弹性能,而十二层管体2套接后增大了金属波纹管的整体壁厚,从而提高了承压能力。

另外,本实施例中金属波纹管直边部分越长,即波峰3与波谷4之间的距离越大,金属波纹管的回弹性能越好,但是承压能力也随着直边部分而降低,因此,可根据金属波纹管所需的性能,合理选择金属波纹管直边部分的长度。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