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容积可无级变化的空气弹簧附加气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51332发布日期:2019-11-06 00:21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容积可无级变化的空气弹簧附加气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气弹簧附加气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容积可变的空气弹簧附加气室。



背景技术:

空气弹簧是空气弹簧悬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空气弹簧通过密闭容积内空气的可压缩性实现其弹性作用,具有支撑、缓冲、隔振等功能。空气弹簧的刚度是影响汽车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弹簧刚度越小,车身固有频率越低,汽车行驶平顺性越好,但是操作稳定性就会相应降低,导致汽车对于驾驶员操作的及时反馈减弱,汽车抵抗干扰的能力降低。当汽车行驶过程中遇到不同工况时,需要不同的弹簧刚度,可通过改变空气弹簧附加气室容积来改变空气弹簧刚度特性,空气弹簧刚度随附加气室容积增大而减小。现有专利文献“一种可变附加气室空气弹簧结构”(申请号201520817980.4)将附加气室分为三个“子气室”,通过调节附加气室充气控制阀来改变附加气室的容积,其缺陷是:三个子气室容积固定,不能就当时工况做出最有效的调节,且控制阀较多,控制流程复杂,频繁的充放气导致发动机能量的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现存的空气弹簧附加气室控制复杂、密闭性不好,可变气室容积固定的情况下,提出一种容积可无级变化的、不需要充放气的,同时仅通过外螺纹内套筒旋转来调整有效容积大小的空气弹簧可变附加气室,从而改变空气弹簧刚度。

其技术方案是:所述一种容积可无级变化的空气弹簧附加气室包括由内螺纹外套筒和外螺纹内套筒组成的附加可变气室,与空气弹簧主气室连接的连接管路,其中内螺纹外套筒上有卡槽,外螺纹内套筒底部有传递电机扭矩的连接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内螺纹外套筒上的卡槽通过卡住车架上的固定装置,在外螺纹内套筒旋转的过程中使得内螺纹外套筒实现上下直动,而不会发生跟随旋转、左右位移等状况。

进一步的,所述外螺纹内套筒由电机带动做旋转运动,通过螺纹机构传递扭矩,带动内螺纹外套筒做上下直动,进而改变了空气弹簧附加气室的容积,提供了一种无级变化的可变容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可无级变化气室容积达到最大时的状态图。

图中:连接管路1,卡槽2,内螺纹外套筒3,外螺纹内套筒4,传动轴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做进一步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2所示,一种容积可无级变化的空气弹簧附加气室,包括内螺纹外套筒3和外螺纹内套筒4组成的附加可无级变化气室,连接在内螺纹外套筒3 顶部的连接管路1,在内螺纹外套筒3上加工出的卡槽2,以及连接在外螺纹内套筒4下方的传动轴5组成。

所述连接管路1连接至空气弹簧主气室,所述内螺纹外套筒3通过卡槽2 卡住车架上的固定装置,所述传动轴5连接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ECU控制电机运转,电机驱动传动轴5,所述传动轴5将电机的扭矩传递给外螺纹内套筒4,通过内外螺纹啮合传动,所述外螺纹内套筒4将扭矩传递给内螺纹外套筒3,所述内螺纹外套筒3通过卡槽2卡住车架上的固定装置,从而实现所述内螺纹外套筒3的上下直动,进而改变由所述内螺纹外套筒3和外螺纹内套筒4组成的附加气室的有效容积,空气弹簧附加气室有效容积无级变化,实现了改变空气弹簧的刚度。

本实用新型有两个极限状态: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有效容积腔最小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所述内螺纹外套筒3处于最下端,此时可无级变化的空气弹簧附加气室容积最小。当需要有效容积增大时,ECU控制电机逆时针旋转,进而驱动所述外螺纹内套筒4 逆时针旋转,所述内螺纹外套筒3在螺纹机构的传动下垂直向上运动,且不发生旋转或者左右移动,当达到理想容积时,ECU控制电机停止旋转。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有效容积腔最大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所述内螺纹外套筒3处于最上端,此时可无级变化的空气弹簧附加气室容积最大。当需要有效容积减小时,ECU控制电机顺时针旋转,进而驱动所述外螺纹内套筒4 顺时针旋转,所述内螺纹外套筒3在螺纹机构的传动下垂直向下运动,且不发生旋转或者左右移动,当达到理想容积时,ECU控制电机停止旋转。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法,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相似变化,均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