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长弯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1617发布日期:2019-08-16 22:02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长弯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连接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长弯头。



背景技术:

现有弯头的两个管段通常均为短管,使用时分别在两个短管的端部上连接主管道,然而在一些安装场地受限制的情况下,无法在短管的端部连接主管道,因此需要将弯头的一端加长处理,从而方便安装。但是弯头的加长端在受到较大的轴向应力和径向应力时会产生变形,降低了弯头的连接强度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长弯头,提高弯头的加长管段的连接强度和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加长弯头,所述加长弯头包括互成夹角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二管段为加长管段;所述第二管段的根部设有弧形的补强板,所述补强板与所述第二管段共圆心,所述补强板焊接于所述第二管段的顶部;还包括直立的筋板,所述筋板的前端和底端分别焊接于所述第一管段的根部和所述补强板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管段的根部设有与所述补强板的弧长匹配的第一限位槽,所述补强板的底壁嵌设且焊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深度为所述第二管段壁厚的1/10-1/5。

优选的,所述补强板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筋板的底部厚度匹配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筋板的底壁嵌设且焊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优选的,所述筋板顶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筋板底部的厚度。

优选的,第二限位槽的长度大于筋板的底壁长度。

优选的,所述补强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筋板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的端部分别设有向外侧凸出的法兰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加长的第二管段的根部设置弧形的补强板,并且补强板位于第二管段的顶部,由于补强板具有一定的厚度和长度,从而增加了第二管段根部的径向和轴向强度,避免第二管段根部受到应力较大而出现变形或者断裂;在第一管段和补强板上焊接筋板,增加了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的连接强度,保证了弯头的使用寿命;由于筋板为直立设置,容易受到撞击而造成损坏,因此筋板焊接于补强板上,而不是直接焊接于第二管段上,当筋板受到损坏而需要更换时,可以直接在补强板上焊接新的筋板,而不会对第二管段的主体管壁造成影响,保证了弯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部分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第一管段;2.第二管段;21.第一限位槽;3.补强板;31.第二限位槽;4.筋板;5.法兰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加长弯头,加长弯头包括互成90°夹角的第一管段1和第二管段2,第二管段2为加长管段;第二管段2的根部焊接有横截面为弧形的补强板3,补强板3与第二管段2共圆心,从而使补强板3紧贴于第二管段2的顶部,相当于增加了第二管段2根部处的厚度,并且补强板3具有一定的长度,提高了此处的径向和轴向抗应力性能;本弯头还包括直立的筋板4,筋板4的前端和底端分别焊接于第一管段1的根部和补强板3上,筋板4为近似三角形结构,对第一管段1和第二管段2起到支撑作用,增强了第一管段1和第二管段2的连接强度。

第二管段2的根部设有与补强板3的弧长匹配的第一限位槽21,补强板3的底壁嵌设且焊接于第一限位槽21内。第一限位槽21便于焊接时快速定位补强板3,使补强板3不会在圆形的管壁上滑动,提高了安装效率和安装准确性,保证了产品焊接品质的一致性。

第一限位槽21的深度为第二管段2壁厚的1/10-1/5。限制第一限位槽21的深度,降低了第一限位槽21对第二管段主体管壁的强度影响。

补强板3的顶部设有与筋板4的底部厚度匹配的第二限位槽31,筋板4的底壁嵌设且焊接于第二限位槽31内。第二限位槽31便于焊接时快速定位筋板4,提高了安装效率,保证了产品焊接品质的一致性。

筋板4顶部的厚度小于筋板4底部的厚度,由于第二管段2为加长管段,因此筋板4接近第二管段处的厚度较厚,从而增加了筋板4对第二管段2的支撑强度。

补强板3的长度大于筋板4的长度,补强板较长,即增加了补强板对第二管段2的轴向补强能力。第二限位槽31的长度大于筋板4的底壁长度,从而可以根据弯头的使用条件和工况,选用不同长度规格的筋板,使用灵活性好。

第一管段1和第二管段2的端部分别设有向外侧凸出的法兰座5,便于在弯头的两端分别连接主管道。

本实用新型在安装制作时,先在第二管段2的根部铣出第一限位槽21,在补强板3的表面上铣出第二限位槽31,再将补强板3焊接于第一限位槽21内,将筋板4的底部插入第二限位槽31内,同时将其向前抵住第一管段1的根部,然后将筋板4焊接固定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