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2453发布日期:2019-08-09 20:53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净水领域,具体涉及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采用反渗透膜的净水系统,利用增压泵作为净水系统的动力。当采用浓缩水排放比例固定不变的方式时,由于膜的物理特性,随着水温的降低,净水回收率降低,浓缩水的排放比例逐渐变大,即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由于各地的水质不同,造成净水系统的供水水源存在差异。传统固定不变的浓缩水排放方式就无法胜任市场需求及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

同时,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净水系统的设计原因或进水水源的原因,使净水系统的水中含有气体或气泡,持续存在的气体或气泡从浓缩水阀排出,产生水锤液击,导致浓缩水阀的阀芯磨损并产生抖动噪音,久而久之导致浓缩水排放量失调。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排水装置;以解决净水系统中水锤液击造成浓缩水排放失调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排水装置,包括:阀腔体、流量器、传动轴和控制部;

所述阀腔体,包括一字串联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阀腔体通过其内壁的内肩部将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分隔,通过其内壁的第一分隔板将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分隔;

所述第一腔体,其具有贯通腔体壁的第一进水孔;

所述第二腔体,其具有贯通腔体壁的第一出水孔;

所述第一分隔板具有一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轴孔,为圆柱形孔;

所述第三腔体,在所述第一轴孔相对面的腔体壁具有一贯通的第二轴孔;

所述流量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形成的空间内,包括:第一筒体、第一挡板、第一流量孔和第二流量孔;

所述第一挡板,形成所述流量器的外肩部;所述外肩部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肩部相配合且密封可活动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筒体,贯通所述第一挡板,其内腔为圆柱形,所述圆柱形与所述第一轴孔具有同一轴心;所述第一筒体,包括第一部、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其伸入所述第一腔体,其侧壁具有一贯通的第一流量孔;所述第二部,其伸入所述第二腔体,其开口朝向所述第一轴孔,其侧壁具有一贯通的第二流量孔;

所述传动轴,为一圆柱体,其穿过所述第一轴孔和第一筒体,并与所述第一轴孔和第一筒体密封活动连接,其进入所述第一筒体的一端具有导流部,其处于所述第三腔体中的另一端具有外传动部;

所述控制部,至少包括传动套筒、连接杆和手柄;

所述传动套筒,设置在所述第三腔体中,其套接在所述传动轴上且内壁具有与所述外传动部相配合的内传动部,用于通过所述内传动部驱动具有所述外传动部的所述传动轴正转或反转;所述传动套筒一端与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传动套筒同轴,且穿过所述第二轴孔,其另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流部,为穿过所述传动轴的流量通孔;所述流量通孔包括设置在所述传动轴外壁的第一导流口和第二导流口;所述第一导流口与所述第一流量孔相配合,通过所述传动轴的运动,控制液体从所述流量器流入所述流量通孔的流量;所述第二导流口与所述第二流量孔相配合,将液体从所述流量通孔中导出到所述第二腔体中。

优选的,所述流量通孔,为直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流量孔,为等腰三角形孔;所述等腰三角形孔的顶角为锐角;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传动轴轴向运动,所述等腰三角形孔的底面垂直于所述第一筒体的轴心。

优选的,所述流量器还包括第二筒体,其套在所述第一筒体外,一端与第一挡板密封固定连接,另一端开口并朝向所述第一腔体的腔体内壁,且具有一贯通其侧壁的第一入水孔;所述第一入水孔,设置在远离所述第一流量孔的所述第二筒体的筒壁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筒体,其外侧壁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筒体的开口延伸到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附近。

优选的,所述第二筒体还包括多个分流板;

所述分流板,与所述第二筒体的内壁垂直固定连接,用于减缓流入所述流量器中液体的流速。

优选的,所述第二腔体还包括容气部,用于收集所述第二腔体中的气体并从所述第一出水孔排出。

优选的,所述外传动部为外螺纹,所述内传动部为内螺纹。

优选的,所述第三腔体的内壁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传动套筒的外壁具有与所述环形凹槽相配合的环形凸槽。

优选的,所述第三腔体的内壁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控制部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套接在所述传动套筒的外壁,所述传动套筒的外壁具有环形凸槽,所述环形凸槽和所述轴承与所述环形凹槽相配合且所述轴承的外壁与所述环形凹槽的内壁活动连接。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公开可以获知,本申请实施例具备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包括:阀腔体、流量器、传动轴和控制部;所述阀腔体,包括一字串联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阀腔体通过其内壁的内肩部将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分隔,通过其内壁的第一分隔板将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分隔;所述第一腔体,其具有贯通腔体壁的第一进水孔;所述第二腔体,其具有贯通腔体壁的第一出水孔;所述第一分隔板具有一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轴孔,为圆柱形孔;所述第三腔体,在所述第一轴孔相对面的腔体壁具有一贯通的第二轴孔;所述流量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形成的空间内,包括:第一筒体、第一挡板、第一流量孔和第二流量孔;所述第一挡板,形成所述流量器的外肩部;所述外肩部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肩部相配合且密封可活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筒体,贯通所述第一挡板,其内腔为圆柱形,所述圆柱形与所述第一轴孔具有同一轴心;所述第一筒体,包括第一部、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其伸入所述第一腔体,其侧壁具有一贯通的第一流量孔;所述第二部,其伸入所述第二腔体,其开口朝向所述第一轴孔,其侧壁具有一贯通的第二流量孔;所述传动轴,为一圆柱体,其穿过所述第一轴孔和第一筒体,并与所述第一轴孔和第一筒体密封活动连接,其进入所述第一筒体的一端具有导流部,其处于所述第三腔体中的另一端具有外传动部;所述控制部,至少包括传动套筒、连接杆和手柄;所述传动套筒,设置在所述第三腔体中,其套接在所述传动轴上且内壁具有与所述外传动部相配合的内传动部,用于通过所述内传动部驱动具有所述外传动部的所述传动轴正转或反转;所述传动套筒一端与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传动套筒同轴,且穿过所述第二轴孔,其另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

本申请的装置抑制了液体对所述阀腔体产生的瞬间冲击,减缓其带来的震动;采用特殊的结构设计有利于对浓缩水流量的控制;适应不同的压力环境,实现了体积小、贴合面积可控且摩擦力小的目的;避免渗漏,易于维护和清洗;解决了净水系统中水锤液击造成浓缩水排放失调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水装置的一种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水装置的一种流量器的侧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水装置的又一种流量器的侧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水装置的流量器正视图;

图5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水装置的直孔与第一流量孔和第二流量孔的结构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水装置的流量槽与第一流量孔和第二流量孔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腔体,2-第二腔体,3-流量器,4-传动轴,5-第一分隔板,6-第三腔体,7-阀腔体,8-轴承,9-控制部;

101-第一进水孔,102-内肩部,103-第二挡板;

201-第一出水孔,202-第一轴孔,203-容气部;

301-第一筒体,302-第一挡板,303-第二筒体,304-第一入水孔,305-第一流量孔,306-第二流量孔,307-分流板;

3021-外肩部;

3011-第一部,3012-第二部;

401-导流部,402-外传动部;

4011-流量通孔,4012-第一导流口,4013-第二导流口,4014-流量槽;

601-第二轴孔,602-环形凹槽;

901-传动套筒,902-连接杆,903-手柄;

9011-内传动部,9012-环形凸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但不作为本申请的限定。

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公开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上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申请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申请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申请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申请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公开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申请。

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申请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

本申请提供一种排水装置,以及一种在净水过程中控制浓缩水排放的系统。在下面的实施例中逐一进行详细说明。

对本申请提供的第一实施例,即排水装置的实施例。

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水装置,包括:阀腔体7、流量器3、传动轴4和控制部9。

所述阀腔体7,包括一字串联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阀腔体通过其内壁的内肩部将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分隔,通过其内壁的第一分隔板将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分隔阀腔体7。

所述第一腔体1,其具有贯通腔体壁的第一进水孔101。

所述第一进水孔101,用于与净水装置9连接,将净水装置9排出的浓缩水导入所述第一腔体1。

所述第二腔体2,其具有贯通腔体壁的第一出水孔201。

所述第一出水孔201用于将进入所述第二腔体2的浓缩水排出所述第二腔体2。

所述第一分隔板具有一第一轴孔202,所述第一轴孔202,为圆柱形孔。

所述第三腔体,在所述第一轴孔相对面的腔体壁具有一贯通的第二轴孔601。

优选的,所述第二腔体2还包括容气部203,用于收集所述第二腔体2中的气体并从所述第一出水孔201排出。

净水系统在实际工作中无法避免水源与净水系统中存在的气体或气泡流动对系统的侵扰问题。由于净水系统中持续存在的气体或气泡一般大部分会进入所述第一腔体1进入所述第二腔体2。设计所述容气部203的目的就是能顺利将气体排出所述第二腔体2,避免气体对对浓缩水排放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容气部203为容气环,为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2的内壁的凹槽,所述第一出水孔201位于所述凹槽与内。

请参见图2所示,所述流量器3,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1和第二腔体2形成的空间内,包括:第一筒体301、第一挡板302、第一流量孔305和第二流量孔306。

所述第一挡板302,形成所述流量器3的外肩部3021;所述外肩部3021与所述第一腔体1的内肩部102相配合且密封可活动固定。以便清洗时,可以将所述流量器3从所述阀腔体7中取出。同时,为防止所述浓缩水从所述第一腔体1通过所述外肩部3021与内肩部102的缝隙流到所述第二腔体2中,本实施例在所述外肩部3021与内肩部102间采用密封连接,将高压区域与低压区域隔离。例如,在所述外肩部3021与内肩部102间采用硅胶圈或橡胶圈。

所述第一筒体301,贯通所述第一挡板302,其内腔为圆柱形,所述圆柱形与所述第一轴孔202具有同一轴心;所述第一筒体301,包括第一部3041、第二部3042;所述第一部3041,其伸入所述第一腔体1,其侧壁具有一贯通的第一流量孔305;所述第二部3042,其伸入所述第二腔体2,其开口朝向所述第一轴孔202,其侧壁具有一贯通的第二流量孔306。

所述第一流量孔305,为等腰三角形孔。等腰三角形从顶角到底边逐渐曾大,有利于对浓缩水流量的控制。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通过其他三角形实现对流量的逐级控制,本申请不做限制。

优选的,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锐角。

所述传动轴4,为一圆柱体,其穿过所述第一轴孔202和第一筒体301,并与所述第一轴孔202和第一筒体301密封活动连接,其进入所述第一筒体301的一端具有导流部401,其处于所述第三腔体中阀腔体7的另一端具有外传动部402控制部9。

所述第一轴孔202和第一筒体301密封活动连接,避免浓缩水渗漏,对外部器件的损害。

由于所述导流部401的出入口相距够远,其与所述流量器3之间具有足够的贴合面积,不会因为压力增大出现贴合密封不足,造成渗漏。

所述控制部,至少包括传动套筒901、连接杆902和手柄903;

所述传动套筒901,设置在所述第三腔体中,其套接在所述传动轴上且内壁具有与所述外传动部402相配合的内传动部9011,用于通过所述内传动部9011驱动具有所述外传动部402的所述传动轴正转或反转;所述传动套筒901一端与连接杆90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902与所述传动套筒901同轴,且穿过所述第二轴孔601,其另一端与所述手柄903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部9,控制所述传动轴4周向运动,所述第一流量孔305的等腰三角形孔的底面平行于所述第一筒体301内腔的轴心。

优选的,所述控制部9,控制所述传动轴4轴向运动,所述第一流量孔305的等腰三角形孔的底面垂直于所述第一筒体301内腔的轴心。

传统的水龙头阀芯通过打开两片贴合的陶瓷圆盘上的开口大小实现调节流量,而对于增压的反渗透膜净水系统,两贴合的圆盘必须增加贴合压力及接触面积才能保证适应不同的压力环境,这样必然造成阀芯体积庞大及摩擦阻力的增大。本实施例所述排水装置适应不同的压力环境,实现了体积小、贴合面积可控且摩擦力小的目的。

所述传动轴4进入所述阀腔体7内的部分以及所述流量器3可以采用耐腐蚀及耐磨损的陶瓷材质。

所述导流部401,为穿过所述传动轴4的流量通孔4011;所述流量通孔4011包括设置在所述传动轴4外壁的第一导流口4012和第二导流口4013;所述第一导流口4012与所述第一流量孔305相配合,通过所述传动轴4的运动,控制液体从所述流量器3流入所述流量通孔4011的流量;所述第二导流口4013与所述第二流量孔306相配合,将液体从所述流量通孔4011中导出到所述第二腔体2中。

所述传动轴4的运动,包括:轴向运动或周向运动。

请参照图5所示,优选的,所述流量通孔4011,为直孔。

请参照图6所示,优选的,所述导流部401,为流量槽4014;所述流量槽4014,通过所述传动轴4的运动,与所述第一流量孔305和第二流量孔306相配合,控制液体从所述第一流量孔305进入所述流量槽4014的流量,并使液体从所述流量槽4014通过所述第二流量孔306导流到所述第二腔体2中。

优选的,所述流量槽4014的槽口宽度从所述第一流量孔305向所述第二流量孔306逐渐变宽。以便于控制进入所述流量槽4014中浓缩水的流量。

请参见图3所示,所述流量器3还包括第二筒体303,其套在所述第一筒体301外,一端与第一挡板302密封固定连接,另一端开口并朝向所述第一腔体1的腔体内壁,且具有一贯通其侧壁的第一入水孔304。

优选的,所述第二筒体303的开口端相对面的所述第一腔体1的腔壁为第二挡板103;所述第二挡板103,与所述第一腔体1密封可活动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腔体1是所述浓缩水流入的第一个器件。高浓缩水比原水对机械部件更具破坏性,特别是对金属部件具有锈蚀作用,另外高浓缩水易形成沉淀物及结垢,特别对传动部件,如机密传动螺纹,轴承8轴承8造成磨损伤害。设计第二挡板103的目的就是方便对所述第一腔体1内部件的清洗和维护。

优选的,所述第一入水孔304,设置在远离所述第一流量孔305的所述第二筒体303的筒壁上。

所述第二筒体303,其外侧壁与所述第一腔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以便对所述第一腔体1内部件的清洗和维护。也方便对所述流量器3的更换。

所述第二筒体303的开口延伸到所述第一腔体1的腔体内壁附近。

在净水过程中持续存在的气体或气泡,一般大部分会进入所述第一腔体1中。由于腔体内部结构的原因,会与在腔体中的液体压力形成相互排斥的作用力,在气体排放出的瞬间,液体会形成爆震,对所述阀腔体7中的部件造成液击。特别是所述排水装置7动态调节时,该现象更为明显。

请参见图4所示,优选的,所述第二筒体303还包括多个分流板307。

所述分流板307,与所述第二筒体303的内壁固定连接,用于减缓流入所述流量器3中液体的流速。

利用所述分流板307将液气混合体分割成几份,减缓流入所述导流部401的速度,使液气混合体被隔离后不会对正常流量调节产生干扰作用,抑制液体对所述阀腔体7产生的瞬间冲击,减缓其带来的震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筒体303,其内腔为圆柱形;所述分流板307,沿所述圆柱形的轴线方向均匀分布且垂直于所述第二筒体303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第一流量孔305设置在两块分流板307形成的延长平面之间;且所述第一入水孔304设置在两块分流板307之间。

优选的,所述外传动部402为外螺纹,所述内传动部9011为内螺纹。通过手柄903的转动,可以使传动杆轴向运动。

优选的,所述外传动部402为外轮齿,所述内传动部9011为内轮齿。通过手柄903的转动,可以使传动杆周向运动。

优选的,所述第三腔体的内壁设置有环形凹槽602;所述传动套筒901的外壁具有与所述环形凹槽602相配合的环形凸槽9012。可以使所述传动套筒901沿所述环形凹槽602限定的轨道转动。

为了保证所述传动套筒901能够灵活的转动,优选的,所述第三腔体的内壁设置有环形凹槽602;所述控制部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套接在所述传动套筒901的外壁,所述传动套筒901的外壁具有环形凸槽9012,所述环形凸槽9012和所述轴承与所述环形凹槽602相配合且所述轴承的外壁与所述环形凹槽602的内壁活动连接。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申请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