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1246发布日期:2019-07-19 23:01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运输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输设备。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湿式多片离合器的摩擦系数随时间改变而变化的情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3144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虽然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公开了为了抑制由于摩擦系数的随时间改变而导致的扭矩容量的变动而使表面粗糙度不同的构件与摩擦材料接触的离合器的结构,但并未公开摩擦系数的随时间改变是因何而起的,即,并未公开将何种数值作为参数则可把握随时间改变的摩擦系数从而实施对湿式多片离合器的扭矩容量进行了补正的控制的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热历程作为随时间改变的摩擦系数的评价参数从而能够对连接连接断开部进行控制的技术。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运输设备具备驱动源、输出轴以及动力传递装置,该动力传递装置能够进行上述驱动源与上述输出轴之间的动力传递,上述运输设备的特征在于,

上述运输设备还具备控制装置,上述控制装置对上述驱动源以及上述动力传递装置进行控制,

上述动力传递装置具有连接断开单元,上述连接断开单元能够在进行上述动力传递的联接状态和不进行上述动力传递的释放状态之间进行控制,

上述控制装置基于上述连接断开单元的热历程对上述连接断开单元进行控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使用热历程作为随时间改变的摩擦系数的评价参数从而能够对连接连接断开部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运输设备的概要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动力传递装置的结构例的概略图。

图3是表示动力传递装置所具备的卡合机构的卡合组合的卡合表(联接表)。

图4是表示控制装置ct的结构的框图。

图5是举例示出换算表的结构的图。

图6是对温度计算部以及指示压力计算部的处理流程进行说明的图。

图7中的(a)是表示锁止离合器容量与热历程的关系的图,图7中的(b)是表示锁止离合器容量与行驶距离的关系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控制装置ct的结构的框图。

图9是对热力计算部、发热量计算部以及指示压力计算部的处理流程进行说明的图。

图10是举例示出实施方式2的换算表的结构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p1~p4:行星齿轮机构;c1~c3、b1~b3、f1:卡合机构;1:动力传递装置tm;100:变速器tcu;200:驱动源ecu;300: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运输设备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构成要素只不过是示例而已,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运输设备ta的概要结构的框图。运输设备ta例如具备发动机、马达等驱动源eg、驱动轮w所连接的输出轴s以及能够进行驱动源eg与输出轴s之间的动力传递的动力传递装置tm。在运输设备ta设置有由ecu、tcu构成的控制装置ct,控制装置(ecu、tcu)对驱动源eg以及动力传递装置tm进行控制。动力传递装置tm具备连接断开部c,该连接断开部c能够对进行来自驱动源eg的动力传递的联接状态和不进行动力传递的释放状态进行控制(切换)。作为连接断开部c的结构,例如包括锁止离合器lc和变矩器tc等。控制装置(ecu、tcu)基于连接断开部c的热历程对连接断开部c进行可变控制。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动力传递装置tm(自动变速器)的结构例的概略图。参照图2,动力传递装置tm具备输入轴10、输出构件11以及输出轴s,其中,该输入轴10旋转自如地枢轴支承于构成该变速器壳体的外壳12内,该输出构件11与输入轴10同轴转动且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支承构件12a,该支承构件12a支承于外壳12。

在输入轴10输入有来自驱动源eg(有时简称为eg)的驱动力,利用该驱动力使输入轴10旋转。在输入轴10与驱动源eg之间设置有起步装置。作为起步装置,可列举出离合器型的起步装置(单片离合器、多片离合器等)、液力耦合器型的起步装置(变矩器等),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变矩器tc。因而,驱动源eg的驱动力经由变矩器tc输入至输入轴10。驱动源eg例如构成为具有缸内喷射型的多个气缸的发动机。在驱动源eg的气缸盖上,按照每个气缸安装有未图示的火花塞以及电磁式的燃料喷射阀(燃料供给部),由燃料泵供给的高压燃料从燃料喷射阀喷射至各气缸的燃烧室内。

输出构件11具备与输入轴10同心的齿轮,输出轴s具备与该齿轮啮合的齿轮。输入轴10的旋转利用以下叙述的变速机构进行变速并传递至输出轴s。输出轴s的旋转(驱动力)例如经由未图示的差动齿轮装置传递至驱动轮w(图1)。

动力传递装置tm具备行星齿轮机构p1至p4、卡合机构c1~c3、b1~b3以及f1作为变速机构。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行星齿轮机构p1至p4均为单小齿轮型的行星齿轮机构。利用行星齿轮机构p1至p4,将驱动力从输入轴10传递至输出构件11。行星齿轮机构p1至p4能够将驱动力的传递路径形成为多条路径。并且,利用卡合机构c1~c3、b1~b3以及f1切换行星齿轮机构p1至p4中的驱动力的传递路径从而建立多个变速挡。

行星齿轮机构p1至p4具备太阳齿轮s1至s4、齿圈r1至r4、以及支承小齿轮的行星架cr1至cr4作为旋转构件(共计十二个),这些旋转构件配设为与输入轴10同轴。

卡合机构c1~c3、b1~b3以及f1作为离合器或制动器而发挥功能。离合器进行动力传递装置tm所具备的旋转构件之间的联接、分离。制动器进行动力传递装置tm所具备的旋转构件与外壳12之间的联接、分离。动力传递装置tm所具备的旋转构件包括输入轴10、行星齿轮机构p1至p4的太阳齿轮、齿圈、行星架。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卡合机构c1~c3为离合器,卡合机构b1~b3以及f1为制动器。因而,有时将卡合机构c1~c3称作离合器c1~c3,将卡合机构b1~b3以及f1称作制动器b1~b3以及f1。通过使卡合机构c1~c3以及b1~b3在卡合状态(联接状态)和解除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并且,通过对卡合机构f1的状态进行切换,由此切换驱动力从输入轴10向输出构件11的传递路径而实现多个变速挡。

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将卡合机构c1~c3以及b1~b3均设想为液压式摩擦卡合机构。作为液压式摩擦卡合机构,可列举出干式或湿式的单片离合器、干式或湿式的多片离合器等。卡合机构c1~c3以及b1~b3能够作为进行来自驱动源eg的动力传递的连接断开部c而发挥功能。

卡合机构f1设置于规定的旋转构件(这里为相互连结的行星架cr1及cr2)与外壳12之间。卡合机构f1能够切换为:仅限制规定的旋转构件(行星架cr1及cr2)向一个方向旋转而允许其向相反方向旋转的允许单向旋转状态(有时称为owc)、以及限制其双向的旋转的阻止旋转状态(有时称为twc)。

行星齿轮机构p3的太阳齿轮s3与输入轴10连结。齿圈r3与行星齿轮机构p2的太阳齿轮s2连结。行星架cr3与行星齿轮机构p1的齿圈r1以及行星齿轮机构p4的行星架cr4连结。行星齿轮机构p2的行星架cr2与行星齿轮机构p1的行星架cr1连结。齿圈r2与输出构件11连结。因而,行星齿轮机构p2是将输入的旋转驱动向输出轴s传递的行星齿轮机构。

离合器c1在其卡合状态下将输入轴10、行星齿轮机构p1的行星架cr1以及与该行星架cr1连结的行星架cr2连结,在其释放状态下将上述构件的连结解除。此外,有时将释放状态称为卡合解除状态。离合器c2在其卡合状态下将行星齿轮机构p3的齿圈r3和行星齿轮机构p4的太阳齿轮s4连结,在其释放状态下将上述构件的连结解除。离合器c3在其卡合状态下将输入轴10和行星齿轮机构p4的齿圈r4连结,在其释放状态下将上述构件的连结解除。

制动器b1在其卡合状态下将外壳12和行星齿轮机构p1的太阳齿轮s1连结,在其释放状态下将上述构件的连结解除。制动器b2在其卡合状态下将外壳12和行星齿轮机构p4的太阳齿轮s4连结,在其释放状态下将上述构件的连结解除。制动器b3在其卡合状态下将外壳12和行星齿轮机构p4的齿圈r4连结,在其释放状态下将上述构件的连结解除。

如上所述,卡合机构f1在允许单向旋转状态的情况下仅限制行星齿轮机构p2的行星架cr2(以及与其连结的行星架cr1)向一个方向旋转,在阻止旋转状态的情况下,形成为将行星齿轮机构p2的行星架cr2(以及与其连结的行星架cr1)固定于外壳12的状态。

图3是表示动力传递装置tm所具备的卡合机构的卡合组合的卡合表(联接表)。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能够确立十个前进挡(1st~10th)、一个倒挡(rvs)。“p/n”表示非行驶挡,“p”表示驻车挡,“n”表示空挡。

在图3的卡合表的例子中,“○”表示卡合状态,无标记时表示释放状态。此外,为了顺畅地向相邻的前后的变速挡转换而包括有形成为卡合状态的卡合机构,虽然对变速挡的确立并不是必须的。例如,在1挡(1st)的情况下,制动器b2的卡合并不是必须的,但在向倒挡(rvs)、2挡(2nd)转换的情况下,出于减少对卡合状态进行切换的卡合机构的目的而将制动器b2设为卡合状态。同样地,在5挡(5th)的情况下,离合器c3的卡合并不是必须的,但在向4挡(4th)、6挡(6th)转换的情况下,出于减少对卡合状态进行切换的卡合机构的目的而将离合器c3设为卡合状态。

关于卡合机构f1,“○”表示阻止旋转状态,“△”表示允许单向旋转状态。在1挡(1st)的情况下,卡合机构f1可以处于阻止旋转状态和允许单向旋转状态的任一状态,但在阻止旋转状态的情况下,发动机制动被有效化。在1挡时,卡合机构f1处于允许单向旋转状态,通过制动器b3的卡合、释放而对发动机制动的有效化和无效化进行切换。在图3中,1挡(1st)中的制动器b3的“(○)”表示上述情况。

可以适当地设计在1挡(1st)的情况下使卡合机构f1处于何种状态的算法,在本实施方式中,继承地设为转换为1挡(1st)之前的状态。例如,在从倒挡(rvs)向1挡(1st)转换的情况下,1挡(1st)保持阻止旋转状态不变。但是,在车速高于规定速度的情况等,切换为允许单向旋转状态。同样地,在从其他前进挡(2nd~10th)向1挡(1st)转换的情况下,1挡(1st)保持允许单向旋转状态不变。

在非行驶挡(p/n)时,卡合机构f1的状态也可以是阻止旋转状态和允许单向旋转状态中的任一状态。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与1挡(1st)同样地,继承地设为转换为非行驶挡(p/n)之前的状态。在2挡(2nd)至10挡(10th)时,卡合机构f1形成为允许单向旋转状态,但在动力传递装置tm的结构上形成为空转状态。因此,将卡合机构f1的状态表示为“(δ)”。

<控制装置>

图4是表示控制装置ct的结构的框图。控制装置ct具有变速器tcu100以及驱动源ecu200。驱动源ecu200能够对驱动源eg进行控制。另外,变速器tcu100能够对具备变矩器tc的动力传递装置tm进行控制,上述变矩器tc具有能够将驱动源eg的输出轴2和动力传递装置tm的输入轴10连结的锁止离合器lc。变速器tcu100能够从驱动源ecu200接收驱动源eg、运输设备ta(车辆)的各种信息。

驱动源ecu200基于来自传感器210的信息对驱动源eg进行控制。在此,传感器210包括对驱动源eg的转速进行检测的驱动源转速传感器211和对驱动源eg的扭矩进行检测的驱动源扭矩传感器212等。驱动源ecu200能够基于传感器210所包括的各种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对驱动源eg中的运转状态(动作状态)进行判定。

驱动源eg的旋转输出被输出至驱动源输出轴2。该驱动源输出轴2的旋转经由变矩器tc传递至动力传递装置tm的输入轴10。变矩器tc将驱动源输出轴2的旋转扭矩经由流体(工作油(atf))传递至动力传递装置tm的输入轴10。

锁止离合器lc通过基于变速器tcu100的指令的液压控制,进行将泵轮33和涡轮32连接的锁止控制。在锁止离合器lc的开放状态下、即泵轮33与涡轮32未被连接的状态下,允许泵轮33与涡轮32的相对旋转。在该状态下,当驱动源输出轴2的旋转扭矩传递至泵轮33时,填充在变矩器tc内的工作油(atf)利用泵轮33的旋转从泵轮33向涡轮32循环。由此,泵轮33的旋转扭矩传递至涡轮32,对输入轴10进行驱动。另一方面,在锁止离合器的卡合状态下,成为泵轮33与涡轮32的相对旋转受到约束的状态,驱动源输出轴2的旋转扭矩直接传递至动力传递装置tm的输入轴10。

变速器tcu100具备cpu等处理部101、ram1(102a)、rom102c等存储部102、以及作为用于在外部设备、驱动源ecu与处理部101之间进行通信的连接部而发挥功能的if部103。if部103例如由通信接口、输入输出接口等构成。

变速器tcu100的处理部101具备温度计算部101a以及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其中,该温度计算部101a对连接断开部的温度进行计算,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通过参照存储有换算系数的换算表来获取与温度计算部101a所计算出的温度对应的换算系数,上述换算系数表示将温度换算为作为寿命评价的基准的基准温度后的温度环境下的使用时间换算值。

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将计算出的温度所对应的换算系数与累积相加的基准温度的换算系数相加而得到的相加换算系数,除以基准温度中的寿命时间从而计算出热历程。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计算出用于对连接断开部的控制压力进行补正的控制压力补正值直至达到热历程的上限值为止,并通过基于计算出的控制压力补正值进行补正后的控制压力对连接断开部进行控制。

ram1(102a)例如对连接断开部的热历程进行存储。变速器tcu100基于连接断开部的更换,使ram1(102a)所存储的热历程复位。ram1(102a)对运输设备ta的行驶距离进行存储,变速器tcu100基于连接断开部的更换,使ram1(102a)所存储的行驶距离复位。

运输设备ta具备ram2(102b)作为对ram1(102a)所存储的热历程进行备份的第二存储部。在变速器tcu100被更换的情况下,更换后的变速器tcu100将ram2(102b)所存储的热历程存储于更换后的变速器tcu100的ram1(102a)中。

处理部101执行存储部102所存储的程序,并基于各种传感器110的检测结果对各种致动器120进行控制。

各种传感器110包括设置于动力传递装置tm的各种传感器,在图4中举例示出了以下传感器。输入转速传感器111是对从驱动源eg向变矩器tc输入的转速、即驱动源eg的输出轴的转速(旋转速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输入轴转速传感器112是对输入轴10的转速(旋转速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变矩器tc的滑移率:etr通过以下的式(1)进行计算。

etr(%)=(输入轴转速传感器112的检测转速)/(输入转速传感器111的检测转速)×100…(1)

输出转速传感器113是对输出轴s的转速(旋转速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

sp传感器(挡位传感器)114是对驾驶员所选择的挡位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作为挡位而设想了p挡(驻车挡)、d挡(前进挡)、n挡(空档)、r挡(倒挡)这四种。在选择为d挡的情况下,处理部101能够根据存储部102所存储的变速映射表而选择1挡(1st)至10挡(10th)中的任一项来进行变速。在选择为r挡的情况下,处理部101选择倒挡。

液压传感器115包括对卡合机构c1~c3、b1~b3的各工作油的液压进行检测的传感器。车速传感器116对搭载有动力传递装置tm的运输设备ta(车辆)的行驶速度进行检测。通过对车速传感器116的检测结果进行积分,能够计算出运输设备ta(车辆)的行驶距离。

各种致动器120包括设置于动力传递装置tm的各种致动器。例如,包括生成用于切换锁止离合器lc、卡合机构c1~c3、b1~b3以及f1的动作状态的推力(负荷、推动力)的电磁阀等电磁致动器。如此,处理部101对各种致动器120进行控制。

图4中的(b)表示液压传感器115的配置例。液压传感器115例如能够按照每个卡合机构c1~c3、b1~b3进行设置。由此能够对各卡合机构的工作油的液压进行检测。

对各卡合机构分配有供给工作油的电磁阀ls,通过利用电磁阀ls打开或切断工作油的供给管路l,能够对卡合机构的卡合、释放进行切换。液压传感器115被设置为供给有从电磁阀ls供给至卡合机构的工作油,液压传感器115的检测结果表示供给至卡合机构的工作油的液压。利用被驱动源eg驱动的油泵117对供给管路l压送工作油。连接断开部根据流体压力对联接状态以及释放状态进行控制,控制装置通过使流体压力可变来控制连接断开部。

图6是对温度计算部101a以及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的处理流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在步骤s61中,将对运算处理的执行进行控制的时间设置为time=0。

在步骤s62中,对锁止离合器lc的板表面的温度(推定值)进行计算。处理部101的温度计算部101a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δtm),获取根据驱动源eg的转速、空气吸入量、点火时期等信息而推定的驱动源eg的扭矩并计算出锁止离合器lc的板表面的温度(推定值)。另外,如图4所示,在具备驱动源扭矩传感器212、液压传感器115的情况下,温度计算部101a也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δtm)从驱动源扭矩传感器212以及液压传感器115获取检测结果,并计算出锁止离合器lc的板表面的温度(推定值)。

在步骤s63中,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获取此次计算出的锁止离合器lc的板表面的温度的换算系数。即,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参照换算表来获取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δtm)计算出的锁止离合器lc的板表面的温度所对应的换算系数。

图5是举例示出换算表510的结构的图,例如存储于变速器tcu100的rom102c中。在换算表510中,锁止离合器lc的温度t0是作为寿命评价的基准的基准温度,与基准温度对应的基准换算系数k0是表示基准温度t0下的使用时间换算值的参数。

在换算表510中保存有多个温度与各温度所对应的换算系数的组合。在换算表510中,针对与比基准温度t0高的温度(例如,t1、……)、或者比基准温度t0低的温度(例如,t2、……)而设置有对应的换算系数(例如,k1、k2、……)。换算系数(k1、k2、……)是表示将对应的温度换算为作为寿命评价的基准的基准温度后的温度环境下的使用时间换算值的参数。

在温度计算部101a计算出的温度(推定值)为温度t1的情况下,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参照换算表510获取与温度t1对应的换算系数k1。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将由温度计算部101a计算出的温度t1所对应的换算系数k1设定为sg(n)。与温度t1对应的换算系数k1表示将温度t1换算为作为寿命评价的基准的基准温度t0后的温度环境下的使用时间换算值。即,当将温度t1下的锁止离合器lc的使用换算为基准温度t0下的使用时,成为换算系数比为k1/k0倍的使用时间换算值的使用。例如,在换算系数比k1/k0=n的情况下,当将温度t1下的使用换算为基准温度t0时,成为n小时量的使用。

在步骤s64中,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从ram1(102a)获取已经计算过的通过直至上一次为止的运算处理而累积相加得到的基准温度的换算系数(sg(n-1))。

在步骤s65中,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对热历程进行计算。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将换算系数(sg(n))与基准温度的换算系数(sg(n-1))相加,并将相加换算系数(sg(n)+sg(n-1))除以基准温度中的寿命时间从而计算出热历程,其中,上述换算系数(sg(n))表示将通过此次的计算而获取的温度(例如,t1)换算为基准温度后的温度环境下的使用时间换算值,上述基准温度的换算系数(sg(n-1))是通过直至上一次为止的运算处理而累积相加得出的。

若以数学式来表示以上的运算处理,则成为以下的式(2)。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按照所设定的时间间隔(δtm),执行以下的式(2)的运算从而计算出热历程。

热历程=(sg(n)+sg(n-1))/寿命时间…(2)

在此,寿命时间是将锁止离合器lc与工作油(atf)组合而成的物性值,例如以摩擦系数比(μ比:离合器的转速差较小时的摩擦系数μ/转速差较大时的摩擦系数μ)为基准来决定。持续性地赋予锁止离合器lc与工作油(atf)的热,直至μ比大于1为止的时间为寿命时间。

通过此次的计算而获取的温度所对应的换算系数(sg(n))、和通过直至上一次为止的运算处理而累积得出的基准温度的换算系数(sg(n-1))相加得到的相加换算系数(sg(n)+sg(n-1))是换算为基准温度后的温度环境下的使用时间换算值的累积值(积分值),热历程是表示换算为基准温度后的温度环境下的使用时间换算值的累积值相对于寿命时间增大至何种程度的参数。

在本步骤中,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将通过此次的计算而获取的温度所对应的换算系数(sg(n))、和通过直至上一次为止的运算处理而累积得出的基准温度的换算系数(sg(n-1))相加得出的相加换算系数(sg(n)+sg(n-1))保存于ram1(102a)中。在此保存的相加换算系数在下一个求取热历程的运算处理中,用作通过直至上一次为止的运算处理而累积得出的换算系数。

在步骤s66中,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基于热历程而计算出用于对控制锁止离合器lc的控制压力进行补正的控制压力补正值。

在步骤s67中,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基于计算出的控制压力补正值对控制压力进行补正从而对锁止离合器lc进行控制。

在步骤s68中,将对运算处理的执行进行控制的时间设为time=time+δtm。

在步骤s69中,作为锁止离合器lc的使用时间,在time从新产品状态起尚未经过预先设定的期间的情况下(s69-否),使处理返回至步骤s62,执行同样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69中,在time经过设定的期间的情况下(s69-是),结束处理。当本处理结束时,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不进行锁止离合器lc的控制压力的补正处理。

图7中的(a)是表示锁止离合器容量(lc容量:纵轴)与热历程(lc热历程:横轴)的关系的图,图7中的(b)是表示锁止离合器容量(lc容量:纵轴)与行驶距离(横轴)的关系的图。

在图7中的(a)中,虚线701所示的lc容量表示以往的lc容量的设定,在该设定中,以无差别的lc容量来控制锁止离合器的控制压力。

但是,lc容量的变化像实线702所示那样变化,锁止离合器lc在新产品的状态703下(或者,锁止离合器lc以及工作油(atf)全部更换时),热历程低且lc容量成为比虚线701的设定值多的lc容量。在使用锁止离合器lc的过程中,摩擦系数变小且lc容量下降。

实线702所示的lc容量比虚线701所示的lc容量多的区域704为对锁止离合器的控制压力进行补正的区域。在步骤s66的控制压力补正值的计算出处理中,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以使实线702的lc容量(实际lc容量)接近虚线701的lc容量(基准lc容量)的方式,计算两者的差值作为控制压力补正值。在步骤s67的lc控制压力的补正处理中,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通过从实际lc容量中减去所计算的控制压力补正值从而对控制压力进行补正来控制锁止离合器lc。

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执行补正处理直至到达热历程的上限值为止(直至经过预先设定的期间为止)。对于热历程的上限值,实线702的lc容量(实际lc容量)与虚线701的lc容量(基准lc容量)的差值为零。即,实线702的lc容量(实际lc容量)与虚线701的lc容量(基准lc容量)相等。热历程的上限值slim能够预先设定,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对预先设定的热历程的上限值slim和所计算的热历程进行比较。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基于计算出的热历程,计算出用于对连接断开部c的控制压力进行补正的控制压力补正值直至达到热历程的上限值为止,并通过基于计算出的控制压力补正值进行补正后的控制压力对连接断开部c进行控制。

在区域705内,通过部分地更换工作油(atf)而使lc容量增加,但是lc容量不会超过虚线701所示的lc容量,因此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不进行补正处理。

在图7中的(b)中,虚线711所示的lc容量表示以往的lc容量的设定,在该设定中,与图7中的(a)同样地以无差别的lc容量来控制锁止离合器的控制压力。

但是,lc容量的变化像实线712所示那样变化,在行驶距离较短的状态713下,lc容量成为比虚线711的设定值多的lc容量。在行驶距离增加且使用锁止离合器lc的过程中,摩擦系数变小且lc容量像实线712所示那样下降。

实线712所示的lc容量比虚线711所示的lc容量多的区域714成为对锁止离合器的控制压力进行补正的区域。

在控制压力的补正处理中,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以使实线712的lc容量(实际lc容量)接近虚线711的lc容量(基准lc容量)的方式,计算两者的差值作为控制压力补正值。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通过从实际lc容量中减去所计算的控制压力补正值从而对控制压力进行补正来对锁止离合器lc进行控制。

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将实线712的lc容量(实际lc容量)与虚线711的lc容量(基准lc容量)的差值为零的行驶距离设定为热历程上限距离,直至行驶距离达到热历程上限距离为止执行补正处理。即,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执行补正处理直至达到热历程成为上限值的行驶距离(热历程上限距离)为止。在超过热历程上限距离的区域715内,通过部分地更换工作油(atf)而使实线712的lc容量(实际lc容量)增加,但由于实线712的lc容量(实际lc容量)没有超过虚线711的lc容量(基准lc容量),因此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不进行补正处理。

<变形例>

在先前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参照换算表来获取与连接断开部的温度对应的换算系数并基于换算系数和寿命时间计算出热历程的构成。除该例子以外,例如也可以基于将连接断开部的温度与利用该温度对连接断开部进行加热的加热时间进行积分而得出的积分值来计算热历程。

温度计算部101a例如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δtm),获取根据驱动源eg的转速、空气吸入量、点火时期等信息推定出的驱动源eg的扭矩而计算出锁止离合器lc的板表面的温度ti(推定值)。温度计算部101a通过在对温度ti进行计算时存储时间的信息而对时间间隔(δtm)进行积分,从而获取温度ti下的加热时间hti。

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基于将通过温度计算部101a计算出的温度ti、与以该温度对连接断开部c进行加热的加热时间hti进行积分而得出的积分值si来计算热历程。例如,当设为温度t1下的加热时间为ht1时,积分值s1=t1×ht1。另外,当设为温度t2下的加热时间为ht2时,积分值s2=t2×ht2。

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对基于各温度和加热时间计算出的积分值的和(累积积分值s=s1+s2+……+sn)进行计算作为热历程。

热历程的上限值slim例如为图7中的(a)的实线702的lc容量(实际lc容量)与虚线701的lc容量(基准lc容量)相等的点,与图7中的(a)的热历程上限对应,与图7中的(b)的热历程上限距离对应。

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对预先设定的热历程的上限值slim与计算出的热历程(累积积分值s)进行比较。并且,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基于计算出的热历程,计算出用于对连接断开部c的控制压力进行补正的控制压力补正值直至达到热历程的上限值为止,并通过基于计算出的控制压力补正值进行补正后的控制压力对连接断开部c进行控制。

根据本例,能够不基于换算表而是基于计算出的温度和加热时间来计算热历程,利用该热历程对连接断开部进行控制,因此能够基于热历程来进行与随时间改变的摩擦系数相匹配的联接压力的指示,能够实现抑制了联接冲击等的运转。

<实施方式2>

在之前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基于连接断开部的温度来求取热历程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基于连接断开部c的温度以及发热量来计算出热历程并补正连接断开部c的控制压力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控制装置ct的结构的框图。关于控制装置ct的结构,其基本结构与之前的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图4中的(a)的控制装置ct相同,但在图8的控制装置ct中,在具有热量计算部101c来作为变速器tcu100的处理部101的构成这一点上与图4中的(a)的控制装置ct的构成不同。以下,对与图4中的(a)的构成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变速器tcu100的处理部101具备计算出连接断开部c的温度的温度计算部101a、计算出连接断开部c的发热量的发热量计算部101c、以及通过参照存储有表示使用时间换算值的换算系数的换算表来获取与连接断开部c的温度以及发热量对应的换算系数的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在此,表示使用时间换算值的换算系数是将组合有连接断开部c的温度以及发热量的信息换算为连接断开部c的使用时间的系数,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通过参照存储有换算系数的换算表,获取与由温度计算部101a计算出的温度以及由发热量计算部101c计算出的发热量对应的换算系数。

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将由温度计算部101a计算出的温度以及由发热量计算部101c计算出的发热量对应的换算系数与累积相加的换算系数相加而得到的相加换算系数,除以基准温度以及基准发热量中的寿命时间从而计算出热历程。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计算出用于对连接断开部c的控制压力进行补正的控制压力补正值直至达到热历程的上限值,并通过基于计算出的控制压力补正值进行补正后的控制压力对连接断开部c进行控制。

图9是对温度计算部101a、发热量计算部101c以及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的处理流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在步骤s91中,将对运算处理的执行进行控制的时间设置为time=0。

在步骤s92中,对锁止离合器lc的板表面的温度(推定值)以及发热量(推定值)进行计算。处理部101的温度计算部101a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δtm),获取根据驱动源eg的转速、空气吸入量、点火时期等信息而推定的驱动源eg的扭矩并计算出锁止离合器lc的板表面的温度(推定值)。另外,处理部101的发热量计算部101c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δtm),获取根据驱动源eg的转速、空气吸入量、点火时期等信息而推定的驱动源eg的扭矩并计算出锁止离合器lc的温度变化(例如板表面的温度变化),基于获取的温度变化与锁止离合器lc的热容量来计算出发热量(推定值)。此外,如图8所示,在具备驱动源扭矩传感器212、液压传感器115的情况下,温度计算部101a以及发热量计算部101c也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δtm)从驱动源扭矩传感器212以及液压传感器115获取检测结果,并计算出锁止离合器lc的板表面的温度(推定值)以及发热量(推定值)。

在步骤s93中,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获取此次计算出的锁止离合器lc的板表面的温度以及发热量所对应的换算系数。即,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参照换算表来获取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δtm)计算出的锁止离合器lc的板表面的温度以及发热量所对应的换算系数。

图10是举例示出换算表1010的结构的图,例如存储于变速器tcu100的rom102c中。在换算表1010中,锁止离合器lc的温度t5(lc板温度)是作为寿命评价的基准的基准温度,锁止离合器lc的发热量cv4(lc发热量)是作为寿命评价的基准的基准发热量。与基准温度t5以及基准发热量cv4对应的基准换算系数ks54是表示基准温度t5以及基准发热量cv4下的使用时间换算值的参数。

在换算表1010中,lc板温度t6、t7、t8表示比基准温度t5高的温度,lc板温度t1、t2、t3、t4表示比基准温度t5低的温度。另外,在换算表1010中,lc发热量cv5、cv6、cv7表示比基准发热量cv4高的发热量,lc发热量cv1、cv2、cv3表示比基准发热量cv4低的发热量。

在换算表1010中设定有多个温度(lc板温度)以及多个发热量(lc发热量)的各个组合所对应的换算系数ks(例如,…ks53、ks54、ks55…)。换算系数ks是表示将对应的温度以及发热量换算为作为寿命评价的基准的基准温度以及基准发热量后的环境下的使用时间换算值的参数。

在温度计算部101a计算出的温度(推定值)例如为温度t6、发热量计算部101c计算出的发热量(推定值)例如为发热量cv5的情况下,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参照换算表1010获取与温度t6以及发热量cv5对应的换算系数ks65。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将与温度t6以及发热量cv5对应的换算系数ks65设定为sg(n)。与温度t6以及发热量cv5对应的换算系数ks65表示将温度t6以及发热量cv5换算为作为寿命评价的基准的基准温度t5以及基准发热量cv4后的环境下的使用时间换算值。即,当将温度t6以及发热量cv5下的锁止离合器lc的使用换算为基准温度t5以及基准发热量cv4下的使用时,成为换算系数比为ks65/ks54倍的使用时间换算值的使用。例如,在换算系数比ks65/ks54=ns的情况下,当将温度t6以及发热量cv5下的使用换算为基准温度t5以及基准发热量cv4时,成为ns小时量的使用。

在步骤s94中,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从ram1(102a)获取已经计算过的通过直至上一次为止的运算处理而累积相加得到的换算系数(sg(n-1))。

在步骤s95中,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对热历程进行计算。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将换算系数(sg(n))与基准温度以及基准发热量的换算系数(sg(n-1))相加,并将相加换算系数(sg(n)+sg(n-1))除以基准温度以及基准发热量中的寿命时间从而计算热历程,其中,上述换算系数(sg(n))表示将通过此次的计算而获取的温度以及发热量(例如,t17、cv5)换算为基准温度以及基准发热量后的环境下的使用时间换算值,上述基准温度以及基准发热量的换算系数(sg(n-1))是通过直至上一次为止的运算处理而累积相加得出的。若以数学式来表示以上的运算处理,则成为与之前说明的式(2)相同的数学式。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按照所设定的时间间隔(δtm),执行式(2)的运算从而计算出热历程。

通过此次的计算而获取的换算系数(sg(n))、和通过直至上一次的运算处理而累积相加得出的基准温度以及基准发热量的换算系数(sg(n-1))相加得到的相加换算系数(sg(n)+sg(n-1))是换算为基准温度以及基准发热量后的环境下的使用时间换算值的累积值(积分值),在本实施方式中,热历程是表示换算为基准温度以及基准发热量后的环境下的使用时间换算值的累积值相对于寿命时间增大至何种程度的参数。

在本步骤中,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将通过此次的计算而获取的换算系数(sg(n))、和通过直至上一次为止的运算处理而累积相加得出的基准温度以及基准发热量的换算系数(sg(n-1))相加得出的相加换算系数(sg(n)+sg(n-1))保存于ram1(102a)。在此保存的相加换算系数在下一个求取热历程的运算处理中,用作通过直至上一次为止的运算处理而累积得出的换算系数。

在步骤s96中,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基于热历程而计算出用于对控制锁止离合器lc的控制压力进行补正的控制压力补正值。

在步骤s97中,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基于计算出的控制压力补正值对控制压力进行补正从而控制锁止离合器lc。

在步骤s98中,将对运算处理的执行进行控制的时间设为time=time+δtm。

在步骤s99中,作为锁止离合器lc的使用时间,在time从新产品状态起尚未经过预先设定的期间的情况下(s99-否),使处理返回至步骤s92,执行同样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99中,在time经过设定的期间的情况下(s99-是),结束处理。当本处理结束时,指示压力计算部101b不进行锁止离合器lc的控制压力的补正处理。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基于连接断开部c的温度以及发热量来计算出热历程,能够基于反映出连接断开部c的温度以及发热量的热历程,对连接断开部c的控制压力进行补正。

<实施方式的总结>

构成1.上述实施方式的运输设备(例如,图1、ta)具备驱动源(例如,图1、eg)、输出轴(例如,图1、s)以及动力传递装置(例如,图1、tm),该动力传递装置能够进行上述驱动源与上述输出轴之间的动力传递,

上述运输设备的特征在于,

上述运输设备还具备控制装置(例如,ct),上述控制装置对上述驱动源(eg)以及上述动力传递装置(tm)进行控制,

上述动力传递装置(tm)具有连接断开单元(例如,图1的c、图2的lc、tc等),上述连接断开单元能够对进行上述动力传递的联接状态和不进行上述动力传递的释放状态进行控制,

上述控制装置(ct)基于上述连接断开单元(c)的热历程对上述连接断开单元(c)进行控制。

根据构成1的实施方式,使用热历程作为随时间改变的摩擦系数的评价参数,从而能够对连接断开部进行控制。另外,利用热历程对连接断开单元进行控制,因此能够基于热历程来进行与随时间改变的摩擦系数相匹配的联接压力的指示,能够实现抑制了联接冲击等的运转。

构成2的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从开始使用上述动力传递装置到经过预先设定的期间为止进行上述控制。

根据构成2的实施方式,在连接断开单元从新产品状态到经过预先设定的期间为止的期间内,连接断开单元的摩擦系数因热历程而发生变化,因此通过在该期间内进行可变控制,能够实现抑制了联接冲击等的运转。另外,在经过该期间之后,摩擦系数变得稳定,因此无需进行可变控制,能够简化控制。

构成3的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ct)基于上述运输设备(ta)的行驶距离决定上述期间,在经过上述期间后,不进行上述连接断开单元(c)的控制。

根据构成3的实施方式,在连接断开单元从新产品状态到行驶规定距离为止的期间内,连接断开单元的摩擦系数因热历程而发生变化,因此通过在该期间内进行可变控制,能够实现抑制了联接冲击等的运转。

在经过该期间之后,摩擦系数变得稳定,因此无需进行可变控制,能够简化控制。

构成4的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ct)具有对上述热历程进行存储的存储单元(例如,102、ram1),上述控制装置基于上述连接断开单元的更换,使上述存储单元(102、ram1)所存储的上述热历程复位。

构成5的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ct)的上述存储单元(102、ram1)对上述运输设备的行驶距离进行存储,上述控制装置(ct)基于上述连接断开单元(c)的更换,使上述存储单元(c)所存储的上述行驶距离复位。

根据构成4、构成5的实施方式,在连接断开单元被更换时,不仅连接断开单元本身被更换,动力传递装置的内部的润滑油也被更换,因此通过使热历程复位而能够再次基于热历程来进行与随时间改变的摩擦系数相匹配的联接压力的指示,能够实现抑制了联接冲击等的运转。

构成6的特征在于,上述运输设备(ta)具备第二存储单元(例如,ram2),上述第二存储单元对上述存储单元(102、ram1)所存储的上述热历程进行备份,

在上述控制装置(ct)被更换的情况下,该更换后的控制装置(ct)将上述第二存储单元(ram2)所存储的上述热历程存储于上述更换后的控制装置的存储单元(ram1)中。

根据构成6的实施方式,当尽管没有更换连接断开单元却使热历程复位时,会产生连接断开单元的实际的状态与控制上的状态不同的可能性。通过仅在控制装置的更换时使热历程复位,从而在控制装置的更换后也能够实现抑制了联接振冲击等的运转。

构成7的特征在于,上述连接断开单元(c)利用流体压力对上述联接状态以及上述释放状态进行控制,上述控制装置(ct)通过改变上述流体压力来控制上述连接断开单元(c)。

根据构成7的实施方式,连接断开单元通过流体压力来进行控制,因此通过使流体压力可变能够使连接断开单元的传递扭矩可变。通过基于热历程使流体压力可变,能够实现与随时间改变的摩擦系数相匹配的联接压力的指示,能够实现抑制了联接冲击等的运转。

构成8的特征在于,上述运输设备(ta)还具备致动器(例如,120),上述致动器生成用于切换上述连接断开单元的动作状态的推力,

上述控制装置(ct)通过对上述致动器进行控制,来控制上述连接断开单元(c)。

根据构成8的实施方式,通过控制生成推力的致动器,能够实现与随时间改变的摩擦系数相匹配的推力的指示,能够实现抑制了联接冲击等的运转。

构成9的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ct)具备:

温度计算单元(例如,101a),其计算出上述连接断开单元(c)的温度;以及

指示压力计算单元(例如,101b),其通过参照存储有换算系数的换算表(例如,图5的510)来获取与计算出的上述温度对应的换算系数,上述换算系数表示将温度换算为作为寿命评价的基准的基准温度后的温度环境下的使用时间换算值,

上述指示压力计算单元将计算出的上述温度所对应的换算系数与累积相加的基准温度的换算系数相加而得到的相加换算系数,除以上述基准温度中的寿命时间从而计算出上述热历程(例如,式(2))。

构成10的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ct)具备:

温度计算单元(例如,101a),其计算出上述连接断开单元(c)的温度;以及

指示压力计算单元(例如,101b),其基于将通过上述温度计算单元(101a)计算出的温度、与以该温度对上述连接断开单元进行加热的加热时间进行积分而得出的积分值来计算上述热历程。

根据构成10的实施方式,能够不基于换算表而是基于计算出的温度和加热时间来计算热历程,利用该热历程对连接断开部进行控制,因此能够基于热历程来进行与随时间改变的摩擦系数相匹配的联接压力的指示,能够实现抑制了联接冲击等的运转。

构成11的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ct)具备:

温度计算单元(例如,101a),其计算出上述连接断开单元的温度;

发热量计算单元(例如,101c),其计算出上述连接断开单元的发热量;以及

指示压力计算单元(例如,101b),其通过参照存储有换算系数的换算表(例如,图10的1010)来获取与计算出的上述温度以及发热量对应的换算系数,上述换算系数表示将温度以及发热量换算为作为寿命评价的基准的基准温度以及基准发热量后的环境下的使用时间换算值,

上述指示压力计算单元(101b)将计算出的上述温度以及发热量所对应的换算系数与累积相加的基准温度以及基准发热量的换算系数相加而得到的相加换算系数,除以上述基准温度以及上述基准发热量中的寿命时间从而计算出上述热历程(例如,式(2))。

根据构成11,能够基于连接断开单元(连接断开部c)的温度以及发热量来计算出热历程,能够基于反映出连接断开单元(连接断开部c)的温度以及发热量的热历程来补正连接断开单元(连接断开部c)的控制压力。

构成12的特征在于,上述指示压力计算单元(101b)计算出用于对上述连接断开单元(c)的控制压力进行补正的控制压力补正值直至达到上述热历程的上限值为止,并通过计算出的控制压力补正值进行补正后的控制压力对上述连接断开单元(c)进行控制。

根据构成9、10、11、12的实施方式,使用热历程作为随时间改变的摩擦系数的评价参数,从而能够对连接断开部进行控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