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扁圆螺旋风管水密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9673发布日期:2019-06-11 23:33阅读:7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扁圆螺旋风管水密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船舶通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扁圆螺旋风管水密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螺旋风管作为空调通风设备的配套器件一直被广泛使用,根据计算,在达到同样通风流量的情况下扁圆形螺旋风管最能节省空间且密封性良好,因此扁圆螺旋风管目前被大范围应用在船舶当中。

如图1所示,当扁圆螺旋风管1要从水密区域61中穿过水密舱壁或甲板6进入无水密要求的区域中时,常常需要将扁圆螺旋风管1通过变形接头2变形为矩形或圆形风管过渡段3,过渡段3连接矩形或圆形通舱件4,矩形或圆形通舱件4跟水密舱壁或甲板6焊死,并通过矩形或圆形法兰与隔离阀5连接,最后再次通过变形接头2变形为扁圆螺旋风管1。这样的二次变形会造成以下几种问题:

1.因增设矩形或圆形风管过渡段3,管路形式及包覆要求无法统一,管路外观不佳;

2.为满足过渡段3的设置,需在扁圆螺旋风管1上提前布置变形接头2,并增设与过渡段截面相同的法兰,安装时由于过渡段与螺旋风管属于不同性质的管路,零件需分开归类,导致安装现场零件繁多;

3.由于管路外形的二次变形,当空气经过变形接头2、过渡段3和隔离阀5连接处时,风量损耗大及管路噪声大,对空调通风设备造成不利影响;

4.在强力甲板/舱壁处开设圆形或矩形孔受限多,开孔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须管路二次变形即可穿过船舶中的水密舱壁或甲板的扁圆螺旋风管连接结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扁圆螺旋风管水密连接结构,用于穿过水密舱壁或甲板,包括位于非水密区域内且依次连接的扁圆螺旋风管、第一变形接头、隔离阀和第二变形接头,所述第一变形接头与扁圆螺旋风管相连的一端截面呈扁圆形;所述第二变形接头与位于水密区域内的扁圆螺旋风管之间通过扁圆形通舱件水密连接,所述第二变形接头与扁圆形通舱件相连的一端截面呈扁圆形,所述扁圆形通舱件穿过所述水密舱壁或甲板并与所述水密舱壁或甲板之间水密连接,所述扁圆形通舱件的截面呈扁圆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变形接头与扁圆螺旋风管之间通过内接头插接,且另一端截面呈圆形,与所述隔离阀之间通过第一法兰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变形接头与所述扁圆形通舱件之间通过第二法兰水密连接,且另一端截面呈圆形,与所述隔离阀之间通过第一法兰水密连接。

优选地,位于所述水密区域内的扁圆螺旋风管与所述扁圆形通舱件之间通过内接头插接。

优选地,所述隔离阀采用通风蝶阀。

优选地,所述通风蝶阀为双向水密蝶阀。

优选地,所述第二变形接头的壁厚大于所述第一变形接头的壁厚。

优选地,所述第二变形接头的壁厚为2mm。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1、将原先设置在过渡段一侧的变形接头改为设置在隔离阀的一侧,避免了管路的外形变化,缩小了施工空间,利于舱室布置最大化,提升了管路外观效果;

2、零件无需分类归纳,减轻现场材料分拣的工作量,提升现场施工效率;

3、降低了风量损耗及管路噪音,提升空调通风系统的效率;

4、管路外形与强力甲板/舱壁开孔规范要求的开孔形式吻合(都是腰圆孔),开孔范围限制小,可在各型舰船通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扁圆螺旋风管水密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扁圆螺旋风管水密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扁圆螺旋风管

21第一变形接头

22第二变形接头

3过渡段

4矩形或圆形通舱件

5隔离阀

6水密舱壁或甲板

61水密区域

62非水密区域

7扁圆形通舱件

81第一法兰

82第二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穿过水密舱壁或甲板6的扁圆螺旋风管连接结构,该结构包括位于非水密区域62内且依次连接的扁圆螺旋风管1、第一变形接头21、隔离阀5和第二变形接头22,具体地,第一变形接头21一端截面呈扁圆形,与扁圆螺旋风管1之间通过内接头插接,内接头的两端设有橡胶条,保证管路连接的密封性,第一变形接头21的另一端截面呈圆形,与隔离阀5之间通过第一法兰81连接。隔离阀5可以采用通风蝶阀,优选地采用密封性能好的双向水密蝶阀,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关闭隔离阀5,防止管路中的水通过通风口进入水密区域61。

第二变形接头22与位于水密区域61内的扁圆螺旋风管1之间通过扁圆形通舱件7水密连接,扁圆形通舱件7穿过水密舱壁或甲板6并与水密舱壁或甲板6之间水密连接,具体地是焊接在水密舱壁或甲板6上,防止非水密区域62内的水直接通过穿舱孔渗进水密区域61。扁圆形通舱件7的截面呈扁圆形,相较与图1中的矩形或圆形通舱件4,扁圆形符合强力甲板或舱壁的开孔规范要求,可以适用各种船舶。第二变形接头22一端截面呈扁圆形,与扁圆形通舱件7之间通过第二法兰82水密连接,如采用法兰内外径满焊的方式,另一端截面呈圆形,与隔离阀5之间通过第一法兰81水密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可以防止非水密区域62内的水通过管路连接间隙进入管路,进一步进入水密区域61。优选地,第二变形接头22的壁厚大于第一变形接头21的壁厚,为2mm,该厚度利于焊接,满足与扁圆形通舱件7水密连接的要求。位于水密区域61内的扁圆螺旋风管1与扁圆形通舱件7之间通过内接头插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1、将原先设置在过渡段一侧的变形接头改为设置在隔离阀的一侧,避免了管路的外形变化,缩小了施工空间,利于舱室布置最大化,提升了管路外观效果;

2、零件无需分类归纳,减轻现场材料分拣的工作量,提升现场施工效率;

3、降低了风量损耗及管路噪音,提升空调通风系统的效率;

4、管路外形与强力甲板/舱壁开孔规范要求的开孔形式吻合(都是腰圆孔),开孔范围限制小,可在各型舰船通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