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万向节的油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77391发布日期:2019-11-19 22:12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万向节的油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万向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万向节的油封结构。



背景技术:

万向节十字轴即万向接头,是实现变角度动力传递的机件,用于需要改变传动轴线方向的位置,它是汽车驱动系统的万向传动装置的“关节”部件。

现有的万向节如图1所示,包括节体,节体向外延伸有四个端体部,四个端体部绕节体中点等间距排布,每个端体部上均套有一个端帽,端帽内壁上嵌有一圈滚针,滚针用于降低端帽与端体部相对转动时的摩擦力,端帽的端口处常常内翻有一圈收缩环,收缩环用于阻止滚针滑出端帽。端帽的端口处还设有一个橡胶油封,橡胶油封用于阻挡外界杂物进至端帽内,以及可用于降低端帽内的油脂泄漏的量。

但是现有的橡胶油封存在不足之处,在将端帽套于端体部外周之前,可能存在滚针端部朝端帽中轴线方向翘起的情况,而翘起的滚针在端体部伸进端帽内时,可能会导致卡针,影响端帽与端体部的正常转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万向节的油封结构,可降低滚针端部翘起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万向节的油封结构,包括端体部、套于端体部端部的端帽,端帽内壁上嵌有一圈滚针,端帽的端口处内翻有一圈收缩环,滚针的端部部分抵接于收缩环的一侧;所述端帽的端口嵌有油封圈,油封圈靠近滚针一端固定有承托环,承托环抵接于收缩环的内周壁上;滚针端部凸起呈弧形设置,承托环靠近滚针一端设有用于限制滚针端部外翘的限位弧面,滚针的端部部分抵接于限位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油封圈上固定有承托环,并通过承托环对滚针的限位,可降低滚针端部翘起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端帽的端口设有导向斜面,油封圈贴合于导向斜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油封圈嵌入到端帽的端口处时,导向斜面可起到导向作用,利于油封圈更快速的安装到端帽的端口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油封圈内周壁上开有一圈缓冲环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完成组装的万向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端帽和端体部继续靠近,并相互挤压的情况,此时,油封圈将沿端帽轴线方向被压缩,并向两侧外胀,一部分胀开的油封圈将抵紧在端体部外周,并阻碍端体部与油封圈的相对转动,同时也将阻碍端体部与端帽的相对转动。而缓冲环槽的设置,可为油封圈的外胀提供缓冲空间,降低外胀的油封圈对端体部外周壁的抵紧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油封圈外周壁上固定有定位套,定位套部分贴合于端帽端口的外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套用于使油封圈更好的定位在端帽的端口,则可进一步提高限位弧面对滚针的限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套呈刚性设置,且端帽的端口过盈嵌于定位套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过盈嵌合,可使油封圈与端帽连成一体,方便后期的安装,以及使得限位弧面能对滚针始终起到限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套远离滚针一端的端口内翻有定位环,定位环远离滚针一侧与油封圈远离滚针一侧齐平,或高出于油封圈远离滚针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油封圈可由热熔胶浇筑而成,而定位套与定位环可构成一个环槽,该环槽可对油封圈的浇筑起到定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套和定位环的连接处的外周设有导向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弧面用于降低操作者手部被划伤的概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方案中,通过在油封圈上固定有承托环,并通过承托环对滚针的限位,可降低滚针端部翘起的概率;

2.本方案中,定位套可用于使油封圈更好的定位在端帽的端口,则可进一步提高限位弧面对滚针的限位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现有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节体;11、端体部;12、滚针;13、橡胶油封;14、端帽;141、收缩环;15、导向斜面;2、油封圈;21、承托环;22、限位弧面;23、缓冲环槽;24、定位套;241、定位环;242、导向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参考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万向节的油封结构,包括节体1,节体1向外延伸有四个端体部11,四个端体部11绕节体1中点等间距排布,每个端体部11上均套有一个端帽14,端帽14内壁上嵌有一圈滚针12,滚针12夹于端帽14内壁和端体部11外壁之间,滚针12用于降低端帽14与端体部11相对转动时的摩擦力。

参考图2和图3,端帽14的端口处内翻有一圈收缩环141,滚针12的端部部分抵接于收缩环141的一侧。端帽14的端口嵌有弹性材质的油封圈2,油封圈2靠近滚针12一端固定有承托环21,承托环21与油封圈2属于同种材料,承托环21抵接于收缩环141的内周壁上。滚针12端部凸起呈球形设置,承托环21靠近滚针12一端设有限位弧面22,滚针12的端部部分抵接于限位弧面22,限位弧面22用于限制滚针12端部外翘。其中,承托环21的内径小于等于端体部11的外径。

端帽14的端口设有导向斜面15,油封圈2贴合于导向斜面15上。当油封圈2嵌入到端帽14的端口处时,导向斜面15可起到导向作用,利于油封圈2更快速的安装到端帽14的端口上。油封圈2内周壁上开有一圈缓冲环槽23,其中,完成组装的万向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端帽14和端体部11继续靠近,并相互挤压的情况,此时,油封圈2将沿端帽14轴线方向被压缩,并向两侧外胀,一部分胀开的油封圈2将抵紧在端体部11外周,并阻碍端体部11与油封圈2的相对转动,同时也将阻碍端体部11与端帽14的相对转动。而缓冲环槽23的设置,可为油封圈2的外胀提供缓冲空间,降低外胀的油封圈2对端体部11外周壁的抵紧力。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在油封圈2上固定有承托环21,并通过承托环21对滚针12的限位,可降低滚针12端部翘起的概率。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唯一的区别在于,油封圈2外周壁上还固定有一个定位套24,定位套24与油封圈2属于同种弹性材料,且定位套24与油封圈2一体成型,定位套24端部部分延伸至端帽14的外周,并贴合于端帽14端口的外周。定位套24用于使油封圈2更好的定位在端帽14的端口,则可进一步提高限位弧面22对滚针12的限位作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同于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唯一的区别在于,油封圈2外周壁上还固定有一个定位套24,定位套24由金属材料制成,定位套24端部部分延伸至端帽14的外周,且端帽14的端口过盈嵌于定位套24内。通过过盈嵌合,可使油封圈2与端帽14连成一体,方便后期的安装,以及使得限位弧面22能对滚针12始终起到限位作用。定位套24远离滚针12一端的端口内翻有定位环241,定位环241远离滚针12一侧与油封圈2远离滚针12一侧齐平。由于油封圈2可由热熔胶浇筑而成,而定位套24与定位环241可构成一个环槽,该环槽可对油封圈2的浇筑起到定位作用。定位套24和定位环241的连接处的外周设有导向弧面242,导向弧面242用于降低操作者手部被划伤的概率。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同于实施例一。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