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轮轮边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51596发布日期:2019-12-20 19:09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星轮轮边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行星轮减速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星轮轮边减速器。



背景技术:

行星轮轮边减速器是汽车传动系中最后一级减速增扭装置,采用轮边减速器可满足在总传动比相同的条件下,使变速器、传动轴、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等部件的载荷减少,尺寸变小以及使驱动桥获得较大的离地间隙等优点,它被广泛应用于载重货车、大型客车、越野汽车及其他一些大型工矿用车。

现有的行星轮减速器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缺陷,现有的行星轮减速器结构稳定性不足,且对齿轮的磨损较大,使用不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行星轮轮边减速器,旨在解决齿轮磨损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行星轮轮边减速器,包括行星轮组件、连接组件;

所述行星轮组件包括两组行星轮组,每组行星轮组包括:齿圈、太阳轮、驱动轴、行星轮、行星轮轴、内齿、从动轴、润滑毡,所述齿圈的内侧壁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内齿,所述太阳轮设置在所述齿圈的轴心处且与所述齿圈为同轴设置,所述太阳轮与所述齿圈之间具有容置所述行星轮的间隙,且所述太阳轮与所述齿圈之间啮合有多个所述行星轮,所述两组行星轮组内的太阳轮共同连接一个所述驱动轴,两组行星轮组内具有相同数量且一一对齐的所述行星轮,每一个所述行星轮和与其对齐的一个所述行星轮共同连接一个所述行星轮轴,多个行星轮所分别连接的多个所述行星轮轴共同连接一个所述从动轴,所述驱动轴从两个所述太阳轮的一侧伸出,所述行星轮轴和所述从动轴位于两个所述太阳轮的另一侧,所述内齿之间的一个齿轮槽内设置有所述润滑毡,所述齿圈上开设有连通槽,所述润滑毡伸入所述连通槽;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圈,所述固定圈套接在所述齿圈的外侧,所述固定圈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行星轮组内的齿圈,固定圈上开设有储油槽,所述储油槽连通所述连通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每一组所述行星轮组内设置有四个行星轮,所述四个行星轮均匀分布在所述太阳轮和所述齿圈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驱动轴通过平键连接所述太阳轮,所述行星轮轴通过平键连接所述行星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行星轮轴与所述从动轴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固定圈通过多个固定螺栓连接两个所述齿圈,且所述两个所述齿圈相互紧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固定圈上开设有连通储油槽的一个进油口,所述进油口上安装有一个密封栓,且所述润滑毡通过所述连通槽伸入到储油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行星轮轮边减速器,通过设置带有两组行星轮组的行星轮组件,每组行星轮组内设置有一个太阳轮、多个行星轮和一个齿圈,从而能够通过两组行星轮组共同作用以进行减速作用,能够减少每个减少齿轮间的压力,从而减少磨损,通过设置内嵌在齿圈的齿槽内的润滑毡,从而能够通过在润滑毡内吸附润滑油,在齿轮碾压润滑毡时,能挤出润滑油对齿轮进行润滑,通过设置连接两个齿圈的固定圈,从而能够固定连接两个行星轮组,且拆卸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减速器能够减少齿轮之间的磨损,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的整体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行星轮组件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中:1-行星轮组件、11-齿圈、12-太阳轮、13-驱动轴、14-行星轮、15-行星轮轴、16-内齿、17-从动轴、18-润滑毡、19-连通槽、2-连接组件、21-固定圈、22-固定螺栓、23-储油槽、24-进油口、25-密封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行星轮轮边减速器,包括行星轮组件1、连接组件2。

行星轮组件1包括两组行星轮组,每组行星轮组包括:齿圈11、太阳轮12、驱动轴13、行星轮14、行星轮轴15、内齿16、从动轴17、润滑毡18,齿圈11的内侧壁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内齿16,太阳轮12设置在齿圈11的轴心处且与齿圈11为同轴设置,太阳轮12与齿圈11之间具有容置行星轮14的间隙,且太阳轮12与齿圈11之间啮合有多个行星轮14,两组行星轮组内的太阳轮12共同连接一个驱动轴13,两组行星轮组内具有相同数量且一一对齐的行星轮14,每一个行星轮14和与其对齐的一个行星轮14共同连接一个行星轮轴15,多个行星轮14所分别连接的多个行星轮轴15共同连接一个从动轴17,驱动轴13从两个太阳轮12的一侧伸出,行星轮轴15和从动轴17位于两个太阳轮12的另一侧,内齿16之间的一个齿轮槽内设置有润滑毡18,齿圈11上开设有连通槽19,润滑毡18伸入连通槽19。

连接组件2包括固定圈21,固定圈21套接在齿圈11的外侧,固定圈21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两个行星轮组内的齿圈11,固定圈21上开设有储油槽23,储油槽23连通连通槽19。

在本实施方式中,行星轮组件1内的两组行星轮组结构相同,齿圈11为环形结构,齿圈11的内侧壁设置内齿16,多个行星轮14与内齿16啮合在齿圈11的内侧,太阳轮12与行星轮14相互啮合,且太阳轮12位于齿圈11的轴心处,行星轮轴15的轴心处设置轴孔并连接行星轮轴15的一端,每一个行星轮轴15上连接有两组行星轮组内的相互对齐的两个行星轮14,太阳轮12的轴心处设置轴孔并连接驱动轴13的一端,多个行星轮轴15的另一端共同固定连接从动轴17的一端,驱动轴13转动时,齿圈11固定不动,从而通过太阳轮12驱动行星轮14进行自转并同时进行与驱动轴13转动方向相同的公转,此时行星轮轴15驱动从动轴17进行从转,以减少输出的转速,两组行星轮组能够分担齿轮之间的压力,减少磨损,润滑毡18的一部分位于齿圈11的内齿16的齿槽处,润滑扎18固定在连通槽19内,润滑毡18内吸附有润滑油,行星轮14经过润滑毡18所在的齿槽时,对润滑毡18进行挤压,从而将润滑油挤出,对齿轮进行润滑。

连接组件2用于连接两个齿圈11,固定圈21为环形结构,且固定圈21的内径与齿圈11的外圈相同,储油槽23为球形槽,且接连通槽19。

进一步的,每一组行星轮组内设置有四个行星轮14,四个行星轮14均匀分布在太阳轮12和齿圈11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四个行星轮14能够在保证行星轮组工作稳定的同时,对齿轮旋转时的压力均匀分担,减少磨损。

进一步的,驱动轴13通过平键连接太阳轮12,行星轮轴15通过平键连接行星轮14。

在本实施方式中,平键的连接方式,生产方便,且连接稳定。

进一步的,行星轮轴15与从动轴17为一体成型。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体成型的行星轮轴和从动轴17结构强度更大,能够承受较大的扭矩。

进一步的,固定圈21通过多个固定螺栓22连接两个齿圈11,且两个齿圈11相互紧贴。

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圈21上开设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螺纹通孔,齿圈1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螺纹通孔相对应的螺纹槽,使用者能够通过将固定螺栓连接螺纹通孔和对应的螺纹槽以在齿圈11上安装固定圈,且持续方便,便于维修和更换。

进一步的,固定圈21上开设有连通储油槽23的一个进油口24,进油口24上安装有一个密封栓25,且润滑毡18通过连通槽19伸入到储油槽23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者润滑毡18贯穿设置在连通槽19和储油槽23内,使用者能够通过进油口24向储油槽23内的部分润滑毡18添加润滑油,且在添加完成后,可以通过密封栓25对进油口24进行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将动力通过驱动轴13输入,驱动轴13转动时,齿圈11固定不动,从而通过太阳轮12驱动行星轮14进行自转并同时进行与驱动轴13转动方向相同的公转,此时行星轮轴15驱动从动轴17进行从转以输出动力,减少了动力输出时的转速,两组行星轮组能够分担齿轮之间的压力,减少磨损,润滑毡18的一部分位于齿圈11的内齿16的齿槽处,润滑扎18固定在连通槽19内,润滑毡18内吸附有润滑油,行星轮14经过润滑毡18所在的齿槽时,对润滑毡18进行挤压,从而将润滑油挤出,对齿轮进行润滑,使用寿命更长。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