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的紧急阀用阀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4416发布日期:2019-11-09 00:17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的紧急阀用阀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紧急阀制造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高强度的紧急阀用阀盖。



背景技术:

高速动车组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主要采用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紧急制动是该制动系统的重要作用功能。紧急阀是高速动车组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的紧急制动作用控制部件,是制动控制单元的核心关键部位之一,对于保证列车在遇到紧急情况下能否可靠、安全地停车,起到关键作用。然而现有的紧急阀的阀盖强度不高,从而降低了整体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且实用性高的紧急阀用阀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的紧急阀用阀盖,包括阀盖本体;在所述的阀盖本体上设置有三个按圆周分布的固定孔,在所述的阀盖本体一侧外延设置有加强筋,并再所述的加强筋两侧设置有弧形夹持部,并在加强筋所在侧设置有加强凸部,所述的加强凸部外延设置有过渡槽,过渡槽上设置有连接固定孔与加强凸部的连接筋。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阀盖本体上设置有三个按圆周分布的固定孔,从而便于阀盖的连接;在阀盖本体一侧外延设置有加强筋,从而提高了阀盖一侧的强度,并在加强筋两侧设置有弧形夹持部,从而进一步确保了加强筋的强度;并在加强筋所在侧设置有加强凸部,加强凸部能确保阀盖整体的受压能力;加强凸部外延设置有过渡槽,过渡槽能使阀盖的质量降低;过渡槽上设置有连接固定孔与加强凸部的连接筋,从而确保了固定孔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阀盖本体上设置有两个连接加强筋的支撑筋。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阀盖本体上设置两个连接加强筋的支撑筋,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阀盖的加强筋所在侧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阀盖本体另一侧设置有安置凸部,所述的安置凸部上设置有弧形导向部。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安置凸部能便于阀盖的安装,弧形导向部能提在安置阀盖的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从而确保了阀盖安装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阀盖本体上设置有互相垂直的两个排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阀盖本体上设置排气孔,从而能确保阀盖里外的气压平衡,从而提高紧急阀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阀盖本体的安置凸部所在侧的设置有环形加强部。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阀盖上设置环形加强部,从而提高了阀盖的安置凸部所在侧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部件名称:1-阀盖本体、2-固定孔、3-加强筋、4-弧形夹持部、5-加强凸部、6-过渡槽、7-支撑筋、8-安置凸部、9-弧形导向部、10-排气孔、11-环形加强部、12-连接筋。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高强度的紧急阀用阀盖,包括阀盖本体1;在所述的阀盖本体1上设置有三个按圆周分布的固定孔2,在所述的阀盖本体1一侧外延设置有加强筋3,并再所述的加强筋3两侧设置有弧形夹持部4,并在加强筋3所在侧设置有加强凸部5,所述的加强凸部5外延设置有过渡槽6,过渡槽6上设置有连接固定孔2与加强凸部5的连接筋。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阀盖本体1上设置有三个按圆周分布的固定孔2,从而便于阀盖的连接;在阀盖本体1一侧外延设置有加强筋3,从而提高了阀盖一侧的强度,并在加强筋3两侧设置有弧形夹持部4,从而进一步确保了加强筋3的强度;并在加强筋3所在侧设置有加强凸部5,加强凸部5能确保阀盖整体的受压能力;加强凸部5外延设置有过渡槽6,过渡槽6能使阀盖的质量降低;过渡槽6上设置有连接固定孔2与加强凸部5的连接筋,从而确保了固定孔2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阀盖本体1上设置有两个连接加强筋3的支撑筋7。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阀盖本体1上设置两个连接加强筋3的支撑筋7,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阀盖的加强筋3所在侧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阀盖本体1另一侧设置有安置凸部8,所述的安置凸部8上设置有弧形导向部9。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安置凸部8能便于阀盖的安装,弧形导向部9能提在安置阀盖的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从而确保了阀盖安装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阀盖本体1上设置有互相垂直的两个排气孔10。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阀盖本体1上设置排气孔10,从而能确保阀盖里外的气压平衡,从而提高紧急阀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阀盖本体1的安置凸部8所在侧的设置有环形加强部11。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阀盖上设置环形加强部11,从而提高了阀盖的安置凸部8所在侧的结构强度。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