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油发动机滑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71734发布日期:2019-11-29 18:32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油发动机滑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的零配件,尤其指一种汽油发动机滑块。



背景技术:

汽油发动机(gasolineengine)是以汽油作为燃料,将内能转化成动能的的发动机。由于汽油粘性小,蒸发快,可以用汽油喷射系统将汽油喷入气缸,经过压缩达到一定的温度和压力后,用火花塞点燃,使气体膨胀做功。汽油发动机的特点是转速高、结构简单、质量轻、造价低廉、运转平稳、使用维修方便。

汽油发动机中运用曲柄滑块机构将滑块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将作用于滑块上的力转变为曲轴对外输出的转矩;滑块往复运动的灵活性直接关系到汽油发动机的做功效率,另外滑块在运行时间长了之后,滑块与曲柄之间会出现装配误差而影响发动机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结构简单,润滑性能好,具有导向结构且能够对曲柄连接位置进行微调的一种汽油发动机滑块。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油发动机滑块,包括有滑块主体,滑块主体的中部上下并列设置有2个连接孔,连接孔为腰型孔,滑块主体前部在连接孔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导向组件,导向组件由平行设置的两块导向块构成,导向块垂直设置,导向块之间设置有导向槽,导向块的外表面分别制有内凹弧面,滑块主体的背部在连接孔的两侧制有横向设置的内弧面;滑块主体的表面涂覆有四氧化三铁涂层。

优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导向槽的下端分别制有扩口。

上述的导向块的上表面与所述滑块主体的前侧面之间设置有过渡斜面。

上述的导向组件中,靠近连接孔的导向块上靠近连接孔一侧为斜面结构。

上述的四氧化三铁涂层的厚度至少为0.2μm。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油发动机滑块,其在滑块主体的中部设置2个上下并列的腰型孔作为连接孔,利用腰型孔的调节作用,在滑块使用一段时间后,能够对滑块与曲柄之间的连接位置进行微调,以保证曲柄滑块机构处于最佳运行状态;滑块主体还设置有两组导向组件,利用导向组件的导向作用,保证滑块沿直线运动,从而保证曲柄滑块机构做功效率的最大化,内凹弧面和内弧面的设置有利于油膜的形成,以减小阻力,提高润滑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滑块主体1、连接孔1a、内弧面1b、导向块2、内凹弧面2a、过渡斜面2b、导向槽21、扩口21a。

如图1至图4所示,

一种汽油发动机滑块,包括有滑块主体1,滑块主体1的中部上下并列设置有2个连接孔1a,连接孔1a为腰型孔,滑块主体1前部在连接孔1a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导向组件,导向组件由平行设置的两块导向块2构成,导向块2垂直设置,导向块2之间设置有导向槽21,导向块2的外表面分别制有内凹弧面2a,滑块主体1的背部在连接孔1a的两侧制有横向设置的内弧面1b;滑块主体1的表面涂覆有四氧化三铁涂层。

实施例中,导向槽21的下端分别制有扩口21a。设置扩口21a方便装配,能够提高装配效率。

实施例中,导向块2的上表面与所述滑块主体1的前侧面之间设置有过渡斜面2b。设计过渡斜面2b,减小了交界处的应力集中。

实施例中,导向组件中,靠近连接孔1a的导向块2上靠近连接孔1a一侧为斜面结构。

实施例中,四氧化三铁涂层的厚度至少为0.2μm。四氧化三铁涂层能够在滑块表面形成保护层,能够提高其使用寿命。

曲柄滑块机构是将滑块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运行时间一长,滑块会出现磨损,磨损会造成滑块与曲柄之间的连接误差,进而导致整个曲柄滑块机构的效率下降;本实用新型的滑块,采用腰型孔作为连接孔1a,必要时,可以通过腰型孔的调节作用微调滑块与曲柄之间的连接位置,以保证曲柄滑块机构保持在最佳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滑块,在滑块主体1前部在连接孔1a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导向组件,利用导向组件的导向作用,保证滑块沿直线运动,从而保证曲柄滑块机构做功效率的最大化;导向块2的外表面设置的内凹弧面2a以及滑块主体1的背部横向设置的内弧面1b,有利于油膜的形成,以减小阻力,有助于润滑性能的提高。

本汽油发动机滑块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成,制造本滑块的材料组份为:

c:0.3%至0.9%;cu:1%至3%;ni:1%至5%;mo:0.45%至0.55%;余量为fe。其密度6.9g/cm3至7.2g/cm3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在产品加工完成后去除尖角、毛刺,使其表面光滑;同时对产品进行严格的检查,保证其不存在裂纹等缺陷,并保证产品无锈蚀,无磕碰伤。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已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