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润滑油处理系统的农用车后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74005发布日期:2020-01-24 11:21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润滑油处理系统的农用车后桥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后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润滑油处理系统的农用车后桥。



背景技术:

后桥,就是指车辆动力传递的后驱动轴组成部分。它由两个半桥组成,可实施半桥差速运动。同时,它也是用来支撑车轮和连接后车轮的装置。如果是前桥驱动的车辆,那么后桥就仅仅是随动桥而已,只起到承载的作用。如果前桥不是驱动桥,那么后桥就是驱动桥,这时候除了承载作用外还起到驱动和减速还有差速的作用,如果是四轮驱动的,一般在后桥前面还配有一个分动器。后桥分为整体桥和半桥。整体桥配非独立悬架,如板簧悬架,半桥配独立悬架,如麦弗逊式悬架。

后桥的中间部分集中设置了减速器和差速器,这两个机构的发热量大,而且均采用齿轮机构,因此需要在后桥腔体中填充润滑油进行散热和润滑,由于减速器和差速器运行过程中齿轮间的磨损以及润滑油的损耗会在润滑油内产生杂质,这些杂质会导致润滑油整体性能变差,降低散热和润滑性能,导致汽车后桥运行时发热和磨损加大,对于农用汽车来说更为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利用离心作用净化润滑油的具有润滑油处理系统的农用车后桥。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具有润滑油处理系统的农用车后桥,包括后桥主体,所述后桥主体上设有取力机构和润滑油处理机构,取力机构包括取力轴、取力轴座、取力齿轮、离合齿轮、直线驱动机构和主动带轮,取力轴通过取力轴座安装于后桥主体上,取力轴与取力轴座之间设有轴承,取力轴上设有主动带轮和离合齿轮,主动带轮与取力轴固定连接,离合齿轮通过滑键连接取力轴,离合齿轮与取力齿轮啮合,取力齿轮固定安装于后桥主体的输入轴上,离合齿轮连接拨叉,拨叉连接直线驱动机构,直线驱动机构固定安装于后桥主体上。直线驱动机构带动拨叉沿取力轴移动,拨叉会带动离合齿轮沿取力轴移动,当离合齿轮与取力齿轮啮合时,后桥主体的输入轴带动取力齿轮转动,取力齿轮带动离合齿轮转动,离合齿轮带动取力轴转动,取力轴带动主动带轮转动。

润滑油处理机构包括从动带轮、离心筒、离心筒座、离心轴和齿轮泵,离心筒的两端设有凸出的安装部,离心筒的一端的安装部通过轴承安装于离心筒座上,离心筒座固定安装于后桥主体上,另一端的安装部固定连接从动带轮,从动带轮与主动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离心筒的中心设有离心轴,离心轴贯穿离心筒,离心筒的安装部与离心轴之间设有轴承,从动带轮与离心轴之间设有轴承;离心轴的内部前部设有前腔体,内部后部设有后腔体,前腔体的后端和后腔体的前端均延伸到离心筒的内部,离心筒的内部设有支管,支管的内端固定连接离心筒,并连同前腔体的后端,外端延伸到靠近离心筒侧壁的位置;离心轴上设有与后腔体的前端连通的开孔,离心轴的前端设有与前腔体连通的进油口,后端设有与后腔体连通的出油口;主动带轮转动带动从动带轮转动,进而带动离心筒转动,润滑油从离心轴的前端进入到靠近离心筒筒壁的位置,然后再从离心轴上的开孔进入离心轴,从离心轴后端的出油口排出,使进入离心筒内部的润滑油受到离心作用,积碳等尘垢会由于离心作用向离心筒筒壁方向移动,接近离心轴的润滑油所受离心力较小,较为纯净的润滑油从开孔进入后腔体,再从出油口回到后桥主体。

离心轴上的进油口通过管道连接齿轮泵的进口,齿轮泵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后桥主体内部腔体,离心轴的出油口通过管道连接后桥主体内部腔体。齿轮泵将润滑油从后桥主体内泵入离心筒,再从离心轴上回流到后桥主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离合齿轮上设有与拨叉配合的环槽,拨叉的头部嵌于该环槽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离心筒的侧面设有一个排污口,该排污口可排出离心筒内部积累的污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后桥主体上设有与离心轴和齿轮泵连接的油口。该油口能够通往后桥主体的差速器和减速器所在腔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齿轮泵通过底座安装于后桥主体上,齿轮泵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连接电机的输出轴。该电机为直流电机,通过开关连接车体上的蓄电池或发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直线驱动机构为液压缸,通过管道和阀门连接车体上的液压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利用离心筒的离心作用净化润滑油,起到对于后桥主体内部的润滑油的净化作用,降低后桥磨损,降低润滑油更换频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取力机构连接离心筒和后桥主体的输入轴,能够通过输入轴的动力提供动力,根据需要进行取力净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本实用新型的离心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本实用新型的离心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后桥主体1、取力轴2、取力轴座3、取力齿轮4、离合齿轮5、直线驱动机构6、主动带轮7、从动带轮8、离心筒9、离心筒座10、离心轴11、齿轮泵12、前腔体13、后腔体14、支管15、开孔16、拨叉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一种具有润滑油处理系统的农用车后桥,包括后桥主体1,所述后桥主体1上设有取力机构和润滑油处理机构,取力机构包括取力轴2、取力轴座3、取力齿轮4、离合齿轮5、直线驱动机构6和主动带轮7,取力轴2通过取力轴座3安装于后桥主体1上,取力轴2与取力轴座3之间设有轴承,取力轴2上设有主动带轮7和离合齿轮5,主动带轮7与取力轴2固定连接,离合齿轮5通过滑键连接取力轴2,离合齿轮5与取力齿轮4啮合,取力齿轮4固定安装于后桥主体1的输入轴上,离合齿轮5连接拨叉17,拨叉17连接直线驱动机构6,直线驱动机构6固定安装于后桥主体1上。直线驱动机构6带动拨叉17沿取力轴2移动,拨叉17会带动离合齿轮5沿取力轴2移动,当离合齿轮5与取力齿轮4啮合时,后桥主体1的输入轴带动取力齿轮4转动,取力齿轮4带动离合齿轮5转动,离合齿轮5带动取力轴2转动,取力轴2带动主动带轮7转动。

润滑油处理机构包括从动带轮8、离心筒9、离心筒座10、离心轴11和齿轮泵12,离心筒9的两端设有凸出的安装部,离心筒9的一端的安装部通过轴承安装于离心筒座10上,离心筒座10固定安装于后桥主体1上,另一端的安装部固定连接从动带轮8,从动带轮8与主动带轮7之间通过皮带连接,离心筒9的中心设有离心轴11,离心轴11贯穿离心筒9,离心筒9的安装部与离心轴11之间设有轴承,从动带轮8与离心轴11之间设有轴承;离心轴11的内部前部设有前腔体13,内部后部设有后腔体14,前腔体13的后端和后腔体14的前端均延伸到离心筒9的内部,离心筒9的内部设有支管15,支管15的内端固定连接离心筒9,并连同前腔体13的后端,外端延伸到靠近离心筒9侧壁的位置;离心轴11上设有与后腔体14的前端连通的开孔16,离心轴11的前端设有与前腔体13连通的进油口,后端设有与后腔体14连通的出油口;主动带轮7转动带动从动带轮8转动,进而带动离心筒9转动,润滑油从离心轴11的前端进入到靠近离心筒9筒壁的位置,然后再从离心轴11上的开孔16进入离心轴11,从离心轴11后端的出油口排出,使进入离心筒9内部的润滑油受到离心作用,积碳等尘垢会由于离心作用向离心筒9筒壁方向移动,接近离心轴11的润滑油所受离心力较小,较为纯净的润滑油从开孔16进入后腔体14,再从出油口回到后桥主体1。

离心轴11上的进油口通过管道连接齿轮泵12的进口,齿轮泵12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后桥主体1内部腔体,离心轴11的出油口通过管道连接后桥主体1内部腔体。齿轮泵12将润滑油从后桥主体1内泵入离心筒9,再从离心轴11上回流到后桥主体1内。

进一步,离合齿轮5上设有与拨叉17配合的环槽,拨叉17的头部嵌于该环槽上。

进一步,离心筒9的侧面设有一个排污口,该排污口可排出离心筒9内部积累的污油。

进一步,后桥主体1上设有与离心轴11和齿轮泵12连接的油口。该油口能够通往后桥主体1的差速器和减速器所在腔室。

进一步,齿轮泵12通过底座安装于后桥主体1上,齿轮泵12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连接电机的输出轴。该电机为直流电机,通过开关连接车体上的蓄电池或发电机。

进一步,直线驱动机构6为液压缸,通过管道和阀门连接车体上的液压系统。液压缸为汽车常用直线驱动机构6,其结构和原理在此不作赘述。

进一步,离心筒座10上设有与离心轴11的出油口连通的开孔或管道,使管道能从离心筒座10外部连接离心轴11的出油口。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及其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齿轮泵12将后桥主体1的润滑油送入离心筒9内,再回到后桥主体1内构成循环,循环过程中会通过离心作用使回到后桥主体1内的润滑油得到净化;通过取力机构的直线驱动机构6带动离合齿轮5控制传动的连接,避免润滑油处理机构的常态运转,能够在需要时再取力运转;使用时需要开启齿轮泵12所连接的电机。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