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3256发布日期:2020-05-22 20:59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孔的密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汽车车身孔的密封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正向着新能源方向发展,车辆的动力系统由传统发动机变为电机、电池、电控等电器元件组成。受限于机舱空间布置,部分车辆需要将电机控制器等电器件放置在车身空间内部,但是电机控制器需要进行散热,散热系统是通过外部风冷散热器来进行降温的,因此在对电机控制器进行降温时需要将管路连接从底板穿入,但是这种管路穿过底板的方式会带来漏风、漏水、隔噪效果差等一系列负面影响。因此,管路的密封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结构,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其可以保证钣金通过孔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密封结构,其用于对钣金上的钣金通过孔进行密封,其包括:连接管、基座和密封圈,所述连接管穿过所述钣金通过孔,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拧紧在所述连接管上以将所述钣金夹紧,所述密封圈低压在所述钣金和所述基座之间将所述钣金通过孔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包括螺杆和底座,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螺杆上,所述螺杆上开设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外侧壁上设置螺纹,所述螺纹与所述基座配合将所述基座拧紧在所述螺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靠近所述螺纹设置,所述底座包括上底面和下底面,所述螺纹贴近所述下底面并朝远离所述下底面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下底面上设置收容槽,所述连接管还包括密封胶圈,所述收容槽用于容置所述密封胶圈。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开设螺纹孔,所述基座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下表面上开设密封圈槽。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槽由所述下表面朝向所述上表面延伸后朝所述基座的内部延伸,使得所述密封圈槽的截面大致呈l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容置在所述基座的密封圈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与钣金通过孔之间由密封胶圈过盈配合,所述基座与钣金通过孔之间由密封圈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两端分别连接胶管,所述胶管与所述通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采用硬管带密封圈的螺纹连接结构,塑料结构内嵌密封圈,在插入钣金孔后另一端通过塑料螺母进行连接,因为密封圈与孔是圆周面接触,可以保证密封配合,而采用塑料螺母连接,既能保证压紧力有防止生锈的情况,提高了耐久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密封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密封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密封结构的连接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连接管与密封胶圈的组装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密封圈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1所述的密封结构的基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基座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图6的基座与密封圈的组装示意图;

图9是图1所示密封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种过孔配合结构,在安装时用螺栓进行硬连接,采用硬管通过钣金孔的方式,在硬管与钣金孔周边布置密封胶圈,但是这种螺栓固定处需要增加密封胶,实际使用时并不方便操作,且长期耐久性存在风险。此种过孔配合结构,在生产时需要着重保证焊接螺柱的精度,增加生产成本;装配时需要进行对正,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还需要保证钣金面有足够的强度,避免钣金的变形,否则将达不到密封的效果,但实际操作中车身钣金本身的厚度有限,并不能很好的保证此孔处的平面度。

现有技术中还存在一种线束密封胶堵的结构,线束为硬质材料,密封胶堵与线束形成过盈配合,以对钣金孔进行密封,橡胶管穿过钣金孔,冷却液流通橡胶管内,因橡胶管通过的位置较软,无法保证足够的防水等级,不能达到预期的防水效果和隔噪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结构100,请参见图1和2,所述密封结构100用于对钣金200进行密封。所述密封结构100上端与通向单机控制器的胶管300连接,下端与通向散热器的胶管400连接。

请参见图3,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连接管10、基座20和密封圈30。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管10为硬管,其包括螺杆11和底座12。所述螺杆11上开设通孔111,所述螺杆11外侧壁上设置螺纹11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螺纹112大致位于所述螺杆11的中部。所述底座12固定在所述螺杆11外侧,所述底座12大致为圆盘状。所述底座12靠近所述螺纹112设置,所述底座12包括上底面121和下底面122,所述螺纹11贴近所述下底面122并朝远离所述下底面122的方向延伸。请结合参见图4,所述下底面122上设置收容槽123。所述连接管10还包括密封胶圈13,所述收容槽123用于容置所述密封胶圈13。

其中,所述连接管10为塑料材质,所述螺杆11及底座12采用注塑方式成型,然后制作合适的密封胶圈13嵌入塑料底座内。

请参见图5,所述密封圈30和密封胶圈13建议硬度ha40的epdm橡胶,可以理解地,所述密封圈30的硬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型号。

请参见图6-图8,所述基座20大致呈圆盘状,其中部开设螺纹孔21,所述基座20包括上表面22和下表面23,所述下表面23上开设密封圈槽24,其中,所述密封圈槽24由所述下表面23朝向所述上表面22延伸一定深度后继续朝所述基座20的内部延伸,使得所述密封圈槽24的截面大致呈l形状。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20为塑料螺母,所述基座20上的密封圈槽24带有凹凸结构,其为防脱出结构,保证密封圈30装配后不易脱出,且采用塑料螺母固定的方式,可以防止冷却液体流过后不易生锈。

需要说明的是,塑料螺母需保证拧紧力矩,需要必备的强度。

请参见图9,下面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密封结构100的组装和使用方式。首先将所述通向单机控制器的胶管300连接在所述连接管10的上端,所述连接管10的上端即为靠近所述底座12上底面121的一端,此时,所述通向单机控制器的胶管300抵持在所述底座12的上底面12上。所述钣金200上开始钣金通过孔201,然后将组装有所述通向单机控制器的胶管300的连接管10通过所述钣金通过孔201穿过所述钣金200,以使得所述连接管10的一端进入单机控制器内。此时,所述底座12的下底面122抵持所述钣金200,同时所述密封胶圈13抵压在所述钣金200上。进一步地,将所述密封圈30容置所述密封圈槽24内,所述基座20通过所述螺纹孔21穿过所述连接管10,所述螺杆11的螺纹112与基座20上的螺纹孔21配合拧紧,直至所述基座20的下表面23与所述钣金200贴紧。此时,所述密封圈30抵压在所述钣金200的另一面上。最后,将所述散热器的胶管400套设在所述连接管10的另一侧,即靠近所述基座20的一侧,所述散热器的胶管400抵持在所述基座20的上表面22上。完成装配以后,可以将冷却液体或者冷风等通过所述散热器的胶管400进入到所述连接管10的通孔111内,在进入所述单机控制器的胶管300内,从而将冷却液体或者冷风由密封结构100输送给待散热的电子器件。

所述基座20拧紧在所述连接管10上,以将所述钣金200夹紧,所述底座12与钣金通过孔201之间由密封胶圈13过盈配合,所述基座20与钣金通过孔201之间由密封圈30过盈配合。从而达到对车辆密封的效果,同时考虑密封圈的宽度,起到良好的隔噪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密封结构,其为在钣金200上植焊螺栓,然后在底座12与钣金200之间放置密封圈,并用基座20进行拧紧,依靠底座12与钣金200的压力,保证密封性能。此方案采用钣金植焊螺母的方式。

目前汽车外部通向汽车内部的密封结构基本是采用线束密封胶堵的方式,但是此种方式不能保证防水七级的性能要求,且在运用到橡胶水管上时,水管会存在一定的变形,导致胶堵与水管的配合处不能形成有效的密封,故达不到七级防水性能要求。而本设计则可以有效的避免此种问题,该设计依靠塑料螺母的拧紧力产生密封圈与塑料基座、钣金面的过盈配合,形成有效的密封效果,通过试验验证可达到七级防水要求和隔噪的效果,同时在塑料基座上设计了凹凸结构,可保证密封圈在装配后不会掉出,同时,螺母采用塑料制品,避免了生锈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