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搅拌机传动轴的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27993发布日期:2021-01-26 17:58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搅拌机传动轴的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震装置,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用于搅拌机传动轴的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搅拌机通常采用电机驱动搅拌杆,搅拌杆上的搅拌叶不停的转动,将混合机械内部的流体或者固体进行搅拌,从而达到混合均匀的效果,搅拌的时候电机上的传动轴会受到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从而产生水平方向的震动,这些震动会对传动轴和电机造成损坏,为了避免震动而产生的传动轴受力变形或损坏电机,搅拌机在使用时往往需要用到减震装置,而且现有的减震装置结构构造复杂,成本贵,且不能方便的进行拆卸,因此维护和维修较为困难,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用于搅拌机传动轴的减震装置,该减震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效果明显,拆卸方便,稳定性好的优点。
[0004]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0005]
一种用于搅拌机传动轴的减震装置,所述的用于搅拌机传动轴的减震装置包含卡座和连接座,所述的连接座中部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的连接座两端均设置有卡槽,所述的卡座两侧均设置有卡座栓,所述的卡座栓表面设置有卡接孔,所述的卡接孔连接有弹簧,所述的卡座内部设置有凸块。
[0006]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座通过其两端的卡槽与所述的卡座内部的凸块呈卡合连接。
[0007]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卡座通过其两侧的卡座栓、卡接孔与弹簧呈活动连接。
[0008]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卡座外表面呈圆弧状结构,所述的卡座内侧呈方形结构且与所述的连接座两端呈嵌合连接。
[0009]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弹簧对称安装于所述的卡座两侧。
[0010]
本发明的支撑装置具有以下优点:使用时,将连接座一端与卡座内侧嵌合,此时连接座通过其两端的卡槽将凸块卡合,使得连接座能够有效固定,不会掉落,然后将弹簧的一端通过卡接孔与卡座栓进行连接,一端连接完成后,拉动弹簧,使其与连接座另一端的卡座通过卡座栓与卡接孔进行连接,连接完成后,弹簧始终处于拉伸状态,可将连接座与卡座进行连接,使得装置结构更加紧密,整体性强,连接完成后,将搅拌机传动轴穿过连接座中部的连接孔,搅拌机传动轴在工作时,其转动和晃动而产生的水平方向的震动,能够被弹簧充分的抵销,进而实现减震功能,结构简单,成本低,稳定性好,弹簧与卡座栓呈活动连接,连接灵活,便于安装拆卸,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发明的减震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图1中的减震装置的俯视图;
[0013]
图3为图1中的支撑装置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4]
图4为图3中的支撑装置的a处区域放大示意图;
[0015]
图5为图2中的支撑装置的a-a剖面图;
[0016]
其中,
[0017]
1、减震装置;2、卡座;3、弹簧;4、卡座栓;5、连接孔;6、连接座;7、卡接孔;8、凸块;9、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9]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用于搅拌机传动轴的减震装置,用于搅拌机传动轴的减震装置1包含卡座2和连接座6,连接座6中部设置有一连接孔5,连接座6两端均设置有一卡槽9,卡座2两侧均设置有一卡座栓4,卡座栓4表面设置有一卡接孔7,卡接孔7连接有一弹簧3,卡座2内部设置有凸块8。
[0020]
连接座6通过其两端的卡槽9与卡座2内部的凸块8呈卡合连接。
[0021]
卡座2通过其两侧的卡座栓4、卡接孔7与弹簧3呈活动连接。
[0022]
卡座2外表面呈圆弧状结构,卡座2内侧呈方形结构且与连接座6两端呈嵌合连接。
[0023]
弹簧3对称安装于卡座2两侧。
[0024]
使用时,将连接座6一端与卡座2内侧嵌合,此时连接座6通过其两端的卡槽9将凸块8卡合,使得连接座6能够有效固定,不会掉落,然后将弹簧3的一端通过卡接孔7与卡座栓4进行连接,一端连接完成后,拉动弹簧3,使其与连接座6另一端的卡座2通过卡座栓4与卡接孔7进行连接,连接完成后,弹簧3始终处于拉伸状态,同理,将弹簧3用相同的步骤安装于卡座2的另一侧,使得弹簧3位于连接座6两侧,连接完成后,将搅拌机传动轴穿过连接座6中部的连接孔5,搅拌机传动轴在工作时,其转动和晃动而产生的水平方向的震动,能够被弹簧3充分的抵销,进而实现减震作用。
[0025]
该装置结构简单,效果明显,拆卸方便,稳定性好。
[0026]
上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