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6675发布日期:2020-05-22 21:14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支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个人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以及个人移动终端设备的通信、导航、多媒体等功能的日益完善,使得个人移动终端设备正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尤其是手机,出于安全考虑,当用户在驾车过程中需要使用手机时,如何固定手机,就成为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现有的固定支架,在固定待固定的物件时,往往需要一手持该物件,一手撑开支架,而在取下已固定的物件时,又需要用力将该物件拔出。这样的动作,在驾车过程中既不安全,又使得用户在享受手机和汽车带来便利的同时,反而增加了一些麻烦、落后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支架,通过按压第一按压臂和第二按压臂可驱使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张开,通过按压按压件,可使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在弹性复位件的弹力作用下相互靠拢夹持移动终端,操作方便快捷,体验好。

一种移动终端支架,包括支撑座、第一夹臂、第二夹臂、联动齿轮、弹性复位件、第一按压臂、第二按压臂和锁定机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相对设置在支撑座的两侧,第一夹臂的一端可移动地设置在支撑座内,第一夹臂位于支撑座内的一端设有第一驱动齿条和棘齿条,第二夹臂的一端可移动地设置在支撑座内,第二夹臂位于支撑座内的一端设有第二驱动齿条,联动齿轮分别与第一驱动齿条、第二驱动齿条啮合;弹性复位件连接于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之间,或者弹性复位件一端连接于支撑座,弹性复位件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夹臂或第二夹臂;第一按压臂和第二按压臂相对设置在支撑座的两侧,第一按压臂和第二按压臂呈弧形结构,第一按压臂设置在支撑座内的一端与第一夹臂连接,第一按压臂的中部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座内;第二按压臂设置在支撑座内的一端与第二夹臂连接,第二按压臂的中部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座内;锁定机构包括弹性件和按压件,按压件的一端设置在支撑座内,按压件的另一端设置在支撑座外,弹性件的一端抵靠于按压件,弹性件的另一端抵靠在支撑座的内壁上,按压件上设有与棘齿条啮合的棘齿结构,当按压按压件时,棘齿结构脱离棘齿条。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夹臂上设有第一活动槽,该第一按压臂的端部第一连接柱,该第一连接柱可活动地设置在该第一活动槽内;该第二夹臂上设有第二活动槽,该第二按压臂的端部第二连接柱,该第二连接柱可活动地设置在该第二活动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按压臂包括第一转动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一按压部,该第一转动部的中部可转动地连接在该支撑座内,该第一转动部的两端分别与该第一连接部、该第一按压部连接,该第一连接部远离该第一转动部的一端与该第一夹臂连接,该第一按压部远离该第一转动部的一端位于该支撑座外;该第二按压臂包括第二转动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按压部,该第二转动部的中部可转动地连接在该支撑座内,该第二转动部的两端分别与该第二连接部、该第二按压部连接,该第二连接部远离该第二转动部的一端与该第二夹臂连接,该第二按压部远离该第二转动部的一端位于该支撑座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支撑座包括前盖、后盖和安装板,该前盖连接于该后盖,该前盖与该后盖之间形成容置腔,该安装板固定在该容置腔内,该第一按压臂和该第二按压臂可转动地连接在该安装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夹臂和该第二夹臂位于该支撑座内的一端设置在该安装板上,该后盖上设有转轴,该安装板上设有开孔,该转轴穿过该开孔设置,该联动齿轮可转动地连接在该转轴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移动终端支架还包括支撑臂,该支撑臂设置于该支撑座的下端,该支撑臂的一端可调节地设置在该支撑座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前盖上设有限位架,该限位架内设有限位槽,该限位槽相对的两槽壁上设有第一限位齿,该支撑臂位于该支撑座内的一端设置在该限位槽内,该支撑臂的两侧设有与该第一限位齿啮合的第二限位齿,该支撑臂位于该支撑座内的一端设有形变槽,该形变槽设置于该第二限位齿的一侧,当向着远离该支撑座的方向拉动该支撑臂时,实现调节该支撑臂位于该支撑座外的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该前盖靠近该安装板的侧面多条凸棱,该凸棱包括横向凸棱和纵向凸棱,该横向凸棱和该纵向凸棱呈十字交叉设置,该横向凸棱和该纵向凸棱设置在该限位架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支撑臂靠近该安装板的侧面设有导向槽,该导向槽沿着该支撑臂的长度方向设置;该安装板上设有与该导向槽配合的导向块,该导向块设置在该导向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后盖上设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该第一滑轨与该第二滑轨上下相对设置;该第一夹臂上设有与该第一滑轨配合的第一滑槽,该第一滑轨设置在该第一滑槽内;该第二夹臂上设有与该第二滑轨配合的第二滑槽,该第二滑轨设置在该第二滑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支架当按压第一按压臂和第二按压臂时,第一按压臂和第二按压臂可驱使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张开,此时棘齿结构不阻止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移动;当停止按压第一按压臂和第二按压臂时,棘齿结构与棘齿条配合锁止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此时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保持张开状态;当按压按压件时,棘齿结构脱离棘齿条,此时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在弹性复位件的弹力作用下相互靠拢移动,实现夹持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支架的拆除前盖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移动终端支架的拆除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移动终端支架的处于张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支架一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支架另一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支架的拆除前盖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移动终端支架的拆除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移动终端支架的处于张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支架一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支架另一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至图6,移动终端支架包括支撑座10、第一夹臂20、第二夹臂30、联动齿轮40、弹性复位件50、第一按压臂60、第二按压臂70和锁定机构80;

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相对设置在支撑座10的两侧,第一夹臂20的一端可移动地设置在支撑座10内,第一夹臂20位于支撑座10内的一端设有第一驱动齿条21和棘齿条23,第二夹臂30的一端可移动地设置在支撑座10内,第二夹臂30位于支撑座10内的一端设有第二驱动齿条31,联动齿轮40分别与第一驱动齿条21、第二驱动齿条31啮合;值得一提的是,棘齿条23设置于第一夹臂20的侧面,并沿着第一夹臂20的长度方向设置;

弹性复位件50连接于第一夹臂20与第二夹臂30之间,或者弹性复位件50一端连接于支撑座10,弹性复位件50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夹臂20或第二夹臂30;

第一按压臂60和第二按压臂70相对设置在支撑座10的两侧,第一按压臂60设置在支撑座10内的一端与第一夹臂20连接,第一按压臂60的中部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座10内;第二按压臂70设置在支撑座10内的一端与第二夹臂30连接,第二按压臂70的中部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座10内;

锁定机构80包括弹性件81和按压件84,按压件84的一端设置在支撑座10内,按压件84的另一端设置在支撑座10外,弹性件81的一端抵靠于按压件84,弹性件81的另一端抵靠在支撑座10的内壁上,按压件84上设有与棘齿条23啮合的棘齿结构842,当按压按压件84时,棘齿结构842脱离棘齿条23。

在本实施例中,当按压第一按压臂60和第二按压臂70时,第一按压臂60和第二按压臂70可驱使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张开,此时棘齿结构842不阻止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移动;当停止按压第一按压臂60和第二按压臂70时,棘齿结构842与棘齿条23配合锁止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此时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保持张开状态;当按压按压件84时,棘齿结构842脱离棘齿条23,此时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在弹性复位件50的弹力作用下相互靠拢移动,实现夹持动作。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支架通过按压第一按压臂60和第二按压臂70可驱使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张开,通过按压按压件84,可使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在弹性复位件50的弹力作用下相互靠拢夹持移动终端,操作方便快捷,体验好,保证驾车安全。

进一步地,按压件84位于支撑座10内的一端设有延伸块841,延伸块841的一端垂直连接于按压件84,延伸块841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夹臂30的一侧,延伸块841面向第二夹臂30的侧面设有棘齿结构842。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夹臂20上设有第一活动槽201,第一按压臂60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接柱61,第一连接柱61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一活动槽201内;第二夹臂30上设有第二活动槽301,第二按压臂70的端部第二连接柱71,第二连接柱71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二活动槽301内。

进一步地,第一按压臂60和第二按压臂70呈弧形结构,该种设计能够省力,用户只需施加较小的力即可将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撑开,可减少第一按压臂60和第二按压臂70位于支撑座10外的长度,有利于提升移动终端支架的外观。具体地,第一按压臂60包括第一转动部62、第一连接部63和第一按压部64,第一转动部62的中部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座10内,第一转动部6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部63、第一按压部64连接,第一连接部63远离第一转动部62的一端与第一夹臂20连接,第一按压部64远离第一转动部62的一端位于支撑座10外;第二按压臂70包括第二转动部72、第二连接部73和第二按压部74,第二转动部72的中部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座10内,第二转动部7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部73、第二按压部74连接,第二连接部73远离第二转动部72的一端与第二夹臂30连接,第二按压部74远离第二转动部72的一端位于支撑座10外。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63与第一转动部62之间的第一夹角大于或等于90°,第一按压部64与第一转动部62之间的第二夹角大于或等于90°,优选地,第一夹角大于或等于第二夹角;第二连接部73与第二转动部72之间的第三夹角大于或等于90°,第二按压部74与第二转动部72之间的第四夹角大于或等于90°,优选地,第三夹角大于或等于第四夹角。由于上述部分的角度设置,使得第一按压臂60和第二按压臂70分别呈弧形结构,进而达到减小按压第一按压臂60和第二按压臂70所需的力度,提升用户体验度。

进一步地,支撑座10包括前盖11、后盖12和安装板13,前盖11连接于后盖12,前盖11与后盖12之间形成容置腔101,安装板13固定在容置腔101内,第一按压臂60和第二按压臂70可转动地连接在安装板13上。

进一步地,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位于支撑座10内的一端设置在安装板13上,后盖12上设有转轴121,安装板13上设有开孔103,转轴121穿过开孔103设置,联动齿轮40可转动地连接在转轴121上。在本实施例中,前盖11上设有第一避让孔104,安装板13上还设有与第一避让孔104对应的第二避让孔105,按压件84穿过第一避让孔104和第二避让孔105设置。

进一步地,安装板13上设有第一安装轴131和第二安装轴132,第一按压臂60上设有与第一安装轴131配合的第一安装孔601,第一安装轴131连接在第一安装孔601内;第二按压臂70上设有与第二安装轴132配合的第二安装孔701,第二安装轴132连接在第二安装孔701内。

在另一较佳的实施例中,安装板13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按压臂60上设有与第一安装孔配合的第一安装轴,第一安装轴连接在第一安装孔内;第二按压臂上设有与第二安装孔配合的第二安装轴,第二安装轴连接在第二安装孔内。

进一步地,后盖12上设有第一滑轨122和第二滑轨123,第一滑轨122与第二滑轨123上下相对设置,且第一滑轨122和第二滑轨12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支撑座10的宽度方向;第一夹臂20上设有与第一滑轨122配合的第一滑槽202,第一滑轨122设置在第一滑槽202内,保证第一夹臂20移动更稳定;第二夹臂30上设有与第二滑轨123配合的第二滑槽302,第二滑轨123设置在第二滑槽302内,保证第二夹臂20移动更稳定。进一步地,移动终端支架还包括支撑臂90,支撑臂90设置于支撑座10的下端,支撑臂90的一端可调节地设置在支撑座10内。

进一步地,前盖11上设有限位架112,限位架112内设有限位槽102,限位槽102相对的两槽壁上设有第一限位齿113,支撑臂90位于支撑座10内的一端设置在限位槽102内,支撑臂90的两侧设有与第一限位齿113啮合的第二限位齿91,当向着远离支撑座10的方向拉动支撑臂90时,实现调节支撑臂90位于支撑座10外的高度;当向着支撑座10内推动支撑臂90时,实现调节支撑臂90位于支撑座10外的高度,直至支撑臂90的端部抵靠在限位架112上。

进一步地,支撑臂90位于支撑座10内的一端设有形变槽901,形变槽901设置于第二限位齿91的一侧;当支撑臂90移动时,设置有第二限位齿91的区域会向着形变槽901内变形。

进一步地,前盖11靠近安装板的侧面设有多条凸棱111,凸棱111设置在限位架112上方,凸棱111包括横向凸棱和纵向凸棱,横向凸棱和纵向凸棱呈十字交叉设置,用以增加前盖11的结构强度,提高内部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支撑臂90靠近安装板13的侧面设有导向槽902,导向槽902沿着支撑臂90的长度方向设置;安装板13上设有与导向槽902配合的导向块133,导向块133设置在导向槽902内,保证支撑臂90移动稳定以及对支撑臂90进行限位,避免支撑臂90左右晃动。

进一步地,支撑臂90位于支撑座10外的一端设有用于支撑移动终端的支撑部92,第一夹臂20位于支撑座10外的一端设有用于夹持移动终端的第一夹持部22,第二夹臂30位于支撑座10外的一端设有用于夹持移动终端的第二夹持部32,第一夹持部22与第二夹持部32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